30年沧海桑田,可以让一个人衰老,却磨不灭一个人的梦想,奥秘在哪里?
大米是我国的主要食粮。民以食为天。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水稻的产量一直备受瞩目。
1954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生长在城市的他不留恋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湖南黔阳地区安江镇的黔阳农校,当上了一名普通的教师。还在大学时代,袁隆平就怀有一个梦想:培育一种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到了农校后,袁隆平开始努力将自己的梦想变成行动。从1960年开始,他在农校的试验田里踏上了寻找水稻高产新品种的艰苦征途。在试验中,袁隆平渐渐地摸索出了研究的方向:如果能培育出杂交水稻种子,那么它的第一代将以最大的优势大幅度增产。
袁隆平知道,要培育杂交稻种,首先必须找到水稻雄性不育的植株。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自花授粉植物,在同一朵花上并存着雌蕊和雄蕊。只有找到了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才能实现异花授粉,从而培育出杂交的水稻种子。
为了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袁隆平在每年的水稻扬花季节,都要在几百万株水稻中细心搜寻,那真像大海捞针一样艰难。
1964年,水稻扬花的季节又到了,袁隆平照例在试验田间巡视。忽然,他眼睛一亮,眼前的这株水稻,稻花内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没有花粉,已呈干枯状。这正是他几年来苦苦寻觅的稻株啊!
袁隆平激动地半跪在田埂上,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从泥土里挖出来,移栽到试验盆里。
农校的同事打趣地说:“怎么,这株稻苗成了你的宝贝了?”
袁隆平兴奋地说:“对,它现在比什么都重要!”
随后,他又相继发现了3株“宝贝”,这回,他风趣地说:“我今年可是大获丰收,连连得‘宝’啊!”
看到袁隆平搞试验的这股干劲,同事们都钦佩不已,不由得更加热心地协助他完成试验。
这一年,袁隆平对这4株水稻实行“特别管护”,亲自灌溉、施肥、定期观察并认真记录。他用别的稻花和它们杂交,成功地繁殖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稻种。根据试验记录,他写成了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第4期《科学通报》上。
由此,在培育杂交水稻良种的征途上,袁隆平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正当他准备进一步深入研究时,10年“文革”开始了,他的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研究进程也慢了下来。但是,在锣鼓喧天的“文革”浪潮中,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研究工作一直在艰难地进行着。
1970年,袁隆平的研究出现了重大进展,距离成功之巅仅有一步之遥了。但是,这关键的最后一步,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197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杂交水稻协作组,组织了全国各地几百名农业科学工作者,在袁隆平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最后的攻关行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集体的努力下,1973年,袁隆平10余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试种的早稻亩产达500公斤,而晚稻亩产达600公斤!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的广大农民的梦想呢?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它的种植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75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5000亩,到1980年已猛增到8000多万亩。后来,柬埔寨、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也相继引进。袁隆平理想的种子,成功地在世界范围内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袁隆平被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被国家授予科学最高奖。
袁隆平从踏上杂交水稻研究的征途,到取得重大突破,用了30年的时间。即使在10年“文革”中,袁隆平也没有中断他的研究。30年沧海桑田,可以让一个人衰老,却磨不灭一个人的梦想,奥秘在哪里?奥秘在于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和人民勇于奉献的责任和义务。唯有如此,科学家、发明家才能不为私利、磨难困扰,让梦想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