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库存不仅仅是原材料或成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在制品状态存在的。所谓在制品,其内容包括企业从原材料、外购的零部件等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生产完成后进入库存为止的过程中所有环节的毛坯和零部件的总称。
一般地,根据企业工艺阶段的区别,在制品被分为毛坯、半成品和车间在制品三种。毛坯是指从下料工序完毕后,铸件已经打上了底漆,锻件已经经过整形,并经检验合格办完入库手续的制品。半成品是指毛坯已经经过机械加工而成为零件,并且经过检验,已经办完入库手续的制品。半成品一般还要进行后续加工和处理。车间在制品是指已投入车间,正处于加工、装配、检验阶段,或者处于等待状态,或处于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原材料、毛坯、外购件、半成品等。
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在制品的供需关系。为了使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和各道工序都能按计划有节奏地生产,可以储备一定数量的在制品。但是?熏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对在制品进行严格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制品过多占用了资金,影响了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的经济损失;
第二,在制品过多会掩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滞销的产品以在制品的形式存在,掩盖了市场实际已经变化的情况;
第三,在制品过多影响了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平衡比例关系,造成生产无法实现均衡的要求,无法按照原有的计划使产品配套出厂。
在制品的控制根据在制品的分类来进行,车间在制品的控制、库存半成品的控制是在制品控制的主体部分。
在制品的控制方法
由于生产产品的组织形式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在制品控制形式,其主要控制有两种:成批量的大量生产中,在制品数量比较稳定,在制品在生产中的流转也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轮班任务报告是常用的控制方法;在单件产品和小批量生产中,由于产品品种和批量经常变化,在制品数量非常不稳定,变化频繁,对在制品的控制按照加工路线来进行,通过加工路线单和工票对在制品的情况进行控制。
轮班任务报告。轮班任务报告也叫轮班生产作业计划,是车间或工段规定从每个工序、每个工作班到每个操作者生产任务的文件,可由车间管理人员根据零件的工艺规程和作业计划填写生产任务的具体内容。在零件投产后,根据每道工序的完工情况,由检验人员填写检查结果。轮班任务报告既是一种作业计划,又是生产进度统计的原始记录。采用轮班任务报告,可以简化原始记录的种类,可以把统计、核算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结合起来。轮班任务报告通常是每台机床每班或每昼夜下一次。如果是加工时间较长的零件,轮班任务报告可以跨班使用,但不能跨月使用。
加工路线单。加工路线单又被称为跟单,是指记录和掌握每批零件从投料开始,经各道工序的加工、检验一直到入库为止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原始凭证。加工路线单的填写、使用和传递路线,根据企业生产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状况而定,并无固定的套路。尽管如此,跟单的作用是基本相同的。加工路线单非常适用于成批生产的机械加工车间。其优点是:第一,每批零件的加工信息集中在同一张路线单上,可减少单据数量;第二,加工路线单中的工艺顺序和工艺规程一致,有利于保证零件质量;第三,由于领料、加工、检验、入库都使用同一原始资料,可以有效地保证领料数、加工数、合格品数、废品数、入库数等各种数目的一致,一般一批零件都用一张路线单,有助于贯彻数量标准。加工路线单的缺点在于由于流转时间长,可能会被污损或丢失。表10-2就是一张典型的加工路线单。
单工序工票。它是以工序为对象设票,一个工序开一张票?熏见表10-3.单工序工票与加工路线单仅仅是形式不同,所记载的内容还是一样的。它也是用来反映零件在各道工序加工中的有关数量、质量等情况的凭证,所不同的是单工序工票仅记录一道工序的生产情况,一道工序完工,零件递交检验。检验员在工票上记录有关事项后,工票返回到计划调度人员,由调度人员再为下道工序开具新的工票。单工序工票的优点是使用灵活,适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企业;缺点是工票数量多,填写工作量大,不便于统计、核对。
库存半成品控制
库存半成品。在大量流水生产条件下,相邻流水线按同一节拍协调地生产,零部件在前一道工序完成后直接转入下面一道工序?熏不需要设置中间的库存。但是,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为了适应多品种的需要而呈现专业化的设置,前工序的在制品不一定要转入下一道工序,为了控制生产单位之间在制品的周转,就有必要在生产单位之间设置半成品库。
半成品库就是为在制品在车间之间周转所设置的,它的功能在于,保证在制品的配套性,保管在制品并在需要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数量发送在制品。除了保管的功能之外,半成品库还要严格按照作业计划监督车间的生产,及时为工厂的生产指挥中心提供必要的信息。
为了向生产控制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对于中间库存必须建立严格的库存台账制度,对有关的库存产品进行严格管理。库存毛坯、半成品必须建立账卡,根据产品的类别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零部件分别进行统计。库存半成品台账的主要原始凭证包括领料单、入库单、在制品收发单、废品通知单等。
对于库存半成品的管理,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确定在制品管理的任务及分工;
建立健全在制品的收发领用制度;
必须合理存放和妥善保管在制品;
正确及时地对在制品进行记账核对。
库存半成品控制方法。库存半成品控制方法,主要是如何对半成品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且根据库存的情况决定是否发出生产指令补充半成品,一般有两种控制方法,即半成品的定期控制和连续检查控制。
半成品的定期控制。对半成品情况的检查定期进行,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就进行检查,如果检查时库存水平比预先确定的订货水平高,则无需采取任何行动;如果库存水平低于或等于订货水平,则应发出一项补充半成品生产的指令,以使存储量回到目标水平。
连续检查控制。根据这种控制方法,不断地监测库存水平,如果库存水平降到或已低于订货点,则发出补充库存的生产指令。定期性检查策略和连续性检查策略的区别在于,在前一种策略下,生产指令可以在某时段末也可以不在某时段末发出,取决于库存水平;在后一种策略下,生产指令总是在库存水平降到或低于订货点水平时发出,与时间长短无关。
在这里,我们对库存的控制,主要是从整个生产过程的角度进行考虑的,是对库存控制的一般性讨论;而对于MRPⅡ物料需求计划而言,库存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就成为重要的问题,这些对于库存数据的细节性讨论,我们将在物料需求计划的章节中进行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