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各种物料的需求包括两种,某些物料的需求取决于产品的需求量。在生产中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配套零部件是固定的,一旦生产计划确定之后,构成产品的物料的需要量也随之确定,并可从产品的计划产量计算出来。如一辆汽车有4只轮胎,生产200辆汽车就需要800只轮胎。另一些库存物品,如供销售的产品维修用的备件,则不是这样。后者的需求往往随机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无法预先知道它们的需求量,也无法加以控制。它们的需求计划不能直接计算,只能借助统计资料做某些估算。这种需求被称为独立性需求,后面这种需求不属于物料相关需求讨论的范围。
在产品设计和工艺选择阶段,我们已经确定了零部件的工艺路线和制造工时。当产品的交货日期确定以后,就可根据零件的工艺路线生产时间,由产品的交货期推算出零件的需要时间,甚至它们在生产阶段的投入出产时间,从零件的需要时间进而可推算出毛材料的供应时间。零部件等物料与产品之间在需求上的这种关系是相关性需求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构成了MRP系统逻辑的基础。
需求的离散性,在不同时段上分布。由于装配线生产产品是间断的,因此,产品对它们零部件需求也具有分时的特点,即每隔一段时间出产一批,在不同时段上对零部件产生需求,即所谓的离散性。而独立性需求不具有这样的特点,独立性需求一般零星、分散地发生,为连续性变化。它们的需要量只能根据平均需要量作出估算。
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对物料的需求是从产品生产计划提出的。而要完成一批产品,必须供应它所需要的全部物料。因此,为保证产品计划的完成,必须按计划的时间要求,供应其所需要的全部物料。而且,这种保证不是靠加大库存量或储备高额的保险储备量,而是靠周密的计划和控制。独立性需求则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保证供应,一般按规定的服务水平小于100%来满足对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