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学理财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6622400000011

第11章 财商,从独立劳动开始

5岁的小雅聪明好学,又懂礼貌,深得老师和父母的喜爱。但这个小姑娘有一个坏毛病: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妈妈代劳,自己从来不动手去做。

早晨,被妈妈叫醒的小雅仍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等着妈妈为她穿衣服,接着,刷牙和洗脸也要妈妈在一旁帮忙。到了晚上,妈妈要帮她铺好床铺,洗好脚,她才肯上床睡觉。本来妈妈上班已经够累的了,回家还要伺候她,所以,这位妈妈是非常地辛苦。可小雅根本就体会不到妈妈的辛苦。

这个周末,小雅和妈妈一起到公园玩,小雅玩得很累,就和妈妈说:“妈妈,你帮我买瓶矿泉水吧,要凉的!”

妈妈说:“为什么你自己不去呢?宝贝,这么小的事情,你自己就可以做到的!”

这时候,小雅大声地嚷道:“不嘛,我好累,妈妈去,妈妈去!”

妈妈有些生气,说道:“那你以后怎么挣钱,什么都要靠妈妈来做吗?”

小雅说:“当然呀!妈妈劳动赚钱给我花!我就是这么想的!”

小雅的话,让妈妈顿时愣住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小雅的现象很普遍,虽然父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使孩子的生存能力低下,并且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不劳而获”的种子。

所有的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才,能自立于社会。但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离不开劳动,就要从心底里尊重劳动。

提升财商,提升内心的充实感,就要从独立劳动开始。这一点,西方研究机构早已得出结论。美国哈佛大学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发现: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那些童年时参加过劳动,甚至做过简单家务劳动的人,要比那些小时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并且,他们在成年后,也比那些不劳动的孩子能更加适应社会,赚到更多的钱。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所以,对于我们习惯溺爱的中国父母来说,过去的教育方式真的要改一改了。父母们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不重视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使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会做或不愿做,这样的孩子不要说赚钱,就是在社会上独立生存都是问题。

当然,要求孩子进行独立劳动,这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以下几方面,都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1.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

无论何时,父母都要给孩子灌输这样的理念:劳动是伟大而光荣的。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父母不仅要教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例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给小树浇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能够茁壮成长。要知道,人类没有了树,就没有了氧气,那么也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承担给小树浇水的义务!”

除了语言上的灌输,一些歌颂劳动的电影、电视剧,我们也应当和孩子一起观看。在这个过程中,他同样会对劳动产生积极的认识。

2.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但要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社会公益劳动,还要让孩子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穿衣、洗脸、洗手帕等,都应该让孩子学着自己做。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给孩子分配家务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同时不要让孩子劳动太久,以免孩子产生厌烦和畏惧家务劳动的心理。还有那些难度过大的劳动,例如爬在高处擦玻璃、进到下水道疏通水管之类的事情,就不要让孩子参加。

3.适时地表扬和鼓励孩子

一旦孩子养成独立劳动的习惯,父母就要第一时间做出肯定,表扬孩子的劳动行为,从而保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父母不妨说:“孩子你真棒!继续做下去吧,大家都在看你究竟还有多少潜力没有挖掘!”

当然,由于孩子能力有限,所以常常好心办坏事,但即便如此,父母也不要呵斥甚至嘲笑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如何做是正确的,对孩子循循善诱。就像对于刷碗不小心打破盘子的孩子,我们不妨这样说:“没关系的,谁都有犯错的机会,只要下次注意就没有关系。那么,这次是为什么打碎盘子了呢?”当孩子回答出结果后,我们还要进一步鼓励他,“那么,我们下一次就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啦!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归根到底,让孩子学会独立劳动,这对他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记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吧:“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劳动是最关心、最忠诚的保姆,同时也是最细心、最严格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