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是“5·12”地震受灾程度仅次于四川省的省份,全市的9个县区有8个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灾区,一个被列为一般灾区。前面几章是从一般的意义上通过调查资料、研究探讨全市的整体重建和人口迁移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而在本章则比较详细地介绍9个县区的具体重建和人口变动情况。
(一)康县基本概况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汉水上游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北纬32°53′~33°38′59″,东经105°18′~105°58′,东邻陕西省略阳县,南接陕西省宁强县、西与武都毗连,北隔西汉水同成县相望。全县南北长84.9公里,东西宽64.2公里,总面积为2958.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万亩,占总面积的16.1%,人均1.8亩;草地面积115.56万亩,占26.03%;水域面积11.99万亩,占2.9%;森林覆盖率为67.46%。境内最高海拔2483米,最低海拔560米,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型,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是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全县辖8镇13乡350个行政村,总人口20.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11万人,城镇人口近5万人(包括流动人口),目前城市人口密度56人/平方公里。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717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26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838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10万元,粮食总产量61150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和国列扶贫重点县。
(二)地震损失情况
5月12日汶川的特大地震,波及该县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640社,55640户,20.26万人。震感十分强烈,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损失极为惨重。地震发生后,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及时带领联乡单位负责人和抽调干部职工,第一时间深入受灾一线抢险查灾,调查摸底。据初步统计,灾害致使该县21个乡镇350个村1640社20.2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寺台乡田坪村、豆坪乡豆坪村等89个村受灾最为严重。因灾死亡29人,受伤897人,其中:住院235人,死亡大牲畜1276头(只)。全县倒塌和严重破坏房屋无法居住户40535户,其中:农村40287户,城镇居民248户,共计274383间,549万平方米,损坏房屋共计13760户,91417间,274万平方米。
县直机关67个部门及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职工住宅不同程度遭到破坏、21个乡镇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倒塌540间,损坏1100间以及村及党员活动室和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财政所、卫生院、计划生育指导站严重受损;全县中小学校舍倒塌2625间,造成危房12932间,受损1780间。白望公路、江武公路康县段和康阳公路多处塌方,路面裂缝塌陷、挡墙坍塌严重。33条1250公里的县乡公路路面、挡墙塌方17.9万立方米,30座大桥、80座涵洞等设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部分移动、联通、电信设施受损,通讯瘫痪;84根农电线杆断裂倒塌,致使康南乡镇及豆坝、店子乡电力供应中断;全县共计365根电杆、6所变电所配电设施和变压器遭到严重损坏,2500米城区供水管道,4处850米城区防洪堤渠和10座3000米灌溉排涝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工矿、企业、农贸市场、商场等设施受到重创,全县共造成灾后直接经济损失达482913万元。
(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到2009年12月底,累计开工295项,开工率61.97%,累计完成投资259110.02万元,年内开工247项,完成投资221765.43万元;竣工72项(城镇建设2项,教育27项,医疗卫生20项,基础设施11项,市场服务1项,广电1项,旅游6项,工业2项,防灾减灾1项,生态环境1项)。到位资金303030.47万元,其中:中央重建基金74434.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3365万元;深圳援建农房补助10000万元;省内对口援建资金200万元;特殊党费12156万元;红十字会捐赠2228万元;社会募捐资金1078.77万元;信贷资金73916万元;县级财政资金401.3万元;自筹资金115251万元。
康县农村居民住房重建按照“因村施策、分户实施、量力而行、分步建设”的重建思路,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旅游开发、结构调整和易风移俗”相结合,采取就地整村重建、易地搬迁和零星重建三种方式,坚持科学规划,注重重建质量,突出地方特色,强化督查指导,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采取强有力的超常规措施,加快重建进度。及时兑现国家农村居民灾后重建补助资金70005万元,在中央和省、市的大力协调下,加大贷款协调宣传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快捷、高效地发放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贴息贷款,最大限度地扩大贷款覆盖面,落实重建贴息贷款和委托贷款73916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建房资金不足的问题。
扶持县内建材企业扩大生产,加大建材调运和价格监管,缓解和解决建材供应紧张的问题。针对该县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探索出了“下山入川”的成功经验,并在重建过程中探索出了工程队施工、群众分户自建和群众以互助组的方式建设等多种模式,同时针对技工短缺的实际,整合人力资源,把技工统一编组,统一调配,互帮互助,发动群众利用各种关系,从河南、四川等地请来技工,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乡土技工,有效缓解了技工短缺的紧张局面,加快了重建进度。
同时,切实加大帮助特困户建房力度,全面落实特困户建房帮建责任,把1430户特困群众住房帮建责任落实到了每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直各部门、省市驻康各单位,采取政府资助、单位帮助、个人捐助和邻里互助等多种办法,帮助特困群众加快建房进度,全面完成了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到2009年12月底,全县农村居民住房加固维修10136户全部竣工,到位资金3040.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040.8万元。农村居民重建34966户,在建385户,竣工34543户,竣工率98.79%,到位资金239247.5万元(中央重建基中央重建基金29636.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3365万元,深圳援建10000万元,特殊党费12156,红会捐赠1807万元,信贷资金73916万元,自筹资金98367.3万元。),国家补助资金缺口2967.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09076.6万元。
(四)异地新建
在异地灾后重建选址上,针对康县县川坝地稀少的实际,本着尽量不占用耕地的原则,充分利用河滩坡地和公路沿线闲散土地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灾后重建宅基地的问题。下山入川、异地安置选择的宅基地多为低洼不平的坡耕地和涂滩地。县上通过整合水力河堤、扶贫搬迁、土地开发项目资金,由县乡政府统一组织施工力量,投入大量机械设备平整土地,帮助群众解决了下山入川安置的宅基地难题。通过实施灾后下山入川异地移民搬迁重建安置,方便了群众生活基本保证,让受灾群众有地种,让受灾群众土地面积不减少,生活水平不降低,极大地改变了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根据统计,该县异地灾后重建共涉及30个村,2144户,9652人。
在灾后重建土地置换上,发动群众发扬邻里相帮,互帮互助的精神,在邻里之间协调置换土地,对自己无力协调解决宅基地的群众,由县乡政府负责在本村本乡就近选址,通过补偿土地置换差价的方法对换土地,新村建成后,将原村址全部恢复为耕地,用来补偿重建新村造成的土地缺失。在规划和户型设计上,由政府组织国土、建设等部门统一规划放线,统一设计户型,结合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改进生活方式,在建房中严格按照防泥石流滑坡、防洪水次生灾害的两防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建设,2009年底,30个下山入川移民搬迁安置村社的2144户受灾群众已全部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
(五)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灾后重建
为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窗口指导,确保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人行康县支行组织人员深入企业、村户,核实灾情,详细测算灾后重建资金需求。该行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全县金融机构严格按照政府相关规划,积极加强对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该行切实管好用活支农再贷款,及时向上级行申请支农再贷款4000万元,帮助农信社增强资金实力,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全县金融机构纷纷行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重新编制信贷计划,切实加大灾后重建信贷支持力度。农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向上级行要政策、要措施,简化放贷程序,提高放贷效率,积极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灾后重建的信贷投入。康县农村信用联社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对金融支持灾后重建主动出击,发放灾后重建小额信用贷款1246万元,全力支持农户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六)灾后重建扶一村富一村
康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8年“5·12”特大地震,给康县造成了巨大损失,又使许多农村人口返贫。康县紧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共争取第一批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01万元。结合全县实际,在扶贫项目实施中坚持走参与式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和示范式扶贫的路子,重点突出整村推进扶贫,达到扶一村富一村的目标。把整村推进与全县灾后重建和整流域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列入整村推进的9个村,其中有太石乡何湾村、豆坪乡李坝村、平洛镇贯沟村3个为西汉水流域整片开发村,阳坝镇前山村、大堡镇街道村、三河乡母家河村等6个村为整村异地灾后重建村。在整村推进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和目标,突出实施梯田、道路、便民桥、人畜饮水、一池三改四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核桃、花椒、蚕桑、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和养猪、养牛、养鸡为主的养殖业,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富裕的目标。并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力争达到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