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以三年心血,绘画长逾五丈的送行山水卷(注一)完成时,也是吴宽丁忧期满,整装上路的时候。
两岸峰岭夹峙,危崖崩石,石磴木栈;也许只有到过三峡,经历过蜀道的人,才更能体会出画中的气势,和山路的险書。
“噫、吁、書,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置身沈周画前,仿佛可以听到回响在峡谷中的隆隆涧水,和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吁叹。随着他那奔放灵妙的笔锋,郁郁苍苍的怪松巨木,观者的胸襟和视线,忽而没入云霞飘浮的天际,忽而坠入深不可测的深渊。有时,又随着樵夫、钓客、策着蹇驴的行旅,缓缓地步向酒旗隐现的山村。
有人把沈周这幅深具董源风格的长卷,称为“画中之王”。认为他那十日画一山,五日画一水的精思与凝炼,足以抗衡他所景仰的王蒙和吴镇,乃至于董源和巨然。此外,也可说是他和吴宽深得不能再深,浓得不能再浓的友谊的流露。
成化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充满了得孙的喜悦,身体逐渐康复的沈周,过邓尉、光福,夜访好友徐雪屋后;孤舟直放离胥口五六十里之遥的洞庭西山,应邀作致仕的南宁知府蔡蒙(时中)的访客。
座落在缥缈峰下的蔡氏楼阁,面对着一片九里直径的深碧色湖面;这就是吴王和西施曾经相伴避暑的“消夏湾”。在山、石的环抱中,只有一面通连太湖,因之,可以说是湖中之湖,桃源里的桃源。洞庭山里的四季,可以下必用日月来计算,只消用花果来区分。早春的梅花,仲春的梨花,夏天是以樱桃和杨梅点缀漫山的苍翠。而今落入沈周眼里的,则是由绿转黄,一望无际的橘子和橙子。沈周不仅想像得到入冬后一片金红橙黄的灿烂,更仿佛闻到了春天沁人的寒香;每到梅花盛放时候,随着太湖的波浪,香传十里之遥。来往船只的船头和桨上,常沾拂着随波逐流的花瓣。
范蠡宅、角里、毛公坛:这里不仅有太多的古迹,也有太多的神话传说。传说中,林屋洞可以西达四川峨嵋,东通山东岱岳,也与洞庭湖罗浮山在地下通连。天顺年间,好友徐有贞,就曾进洞探看,却为石壁间隔凡二字所阻,不敢贸然深入。传说中,商山四皓,在汉高祖面对着戚夫人长叹一声,决定了储君之后,也隐居在岛上的群山之中,不知所终。眼前看得到的景物,像群羊或群牛那样遍布在岸边的奇石,使沈周有重临灵隐山飞来峰的感觉:如佝偻在浪涛洶湧中的石公、石姥;无论旱潦,始终不起不没的小浮山:似乎每样事物都蒙上了一层神祕的色彩。连主人蔡蒙那高敞而别致的楼阁,也给人一种如真似幻的感觉。经过多年来艰辛烦恼的沈周,好像突然进入了仙境。
白天,他和长他一岁的蔡蒙,相携入林。有时在橘树下吟诗小酌。有时,攀登山风猎猎的缥缈峰,回望苏州城西的莫厘山和灵岩山;他不仅反覆地画过,也是他跟诸多好友赏花寻乐的地方。曾几何时,有的星散四方,有的却像霜叶似的凋谢。环视太湖群山,七十二峰玲珑剔透,渺小得仿佛白玉盘中的玩物,愈发加深了沈周心中那种不真实的感觉。
晚上,沈周多半在灯下挥毫,日间所见:心中所感,尽情地在纸上宣泄。王维曾经画雪中芭蕉;有人认为与自然节令相违,有人考证岭南确有此景,知者则以为白雪绿叶辉映成趣,别有一种精神和境界。他也画过一幅令人费解的“桃熟花开图”(注二):
在夹叶竹的衬托下,一株古老的桃树,从太湖石后,弯弯曲曲地伸展开来。朝曦照射的繁花嫩叶间,垂下累累的红桃。
桃熟花开,若谓笔误,诚可笑也;但写生之法,贵在意到情适,非拘拘于形似之间者:沈周在画中题。
这幅画,一方面表现了他对成法的反抗,另一方面,极可能在得孙的喜悦中,想表现“返本还元”,万物生生不息的理念。
洞庭西山的数日盘桓,给沈周的感受是,不仅画法没有一定的规范,不必拘拘干成法和形似,连山水自然,也变幻莫测,并无定形。如何以一种游戏的心情:心手相应地捕捉变化不拘的自然,成了他所思考的新课题。
在深秋的霜寒中,沈周带着满囊的画稿,扬起了归帆。他要以蔡氏的楼阁作为主题,把富有种种神话色彩的胜景,编织成一幅“仙山楼阁图”。在表现技法上,他要从“庐山高图”,和为吴宽送行山水长卷那一类,对古人笔墨的效法中,改弦易辙,寻求突破。
潜心于创作“仙山楼阁图”的沈周,离开他所魂萦梦绕的洞天福地——洞庭山,仅仅三个月后,就重新掉进痛苦悲伤的深渊;出生刚刚六个月的爱孙,不幸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企盼、欢喜与悲伤,一切都像一场梦似的,但梦也没有变幻得这般快速。沈周不知该归之于命,或是该归之于缘法。在痛苦与茫然中,他以一种万念俱灰的笔调写:
“茫然得失真谁使,欲问惟应造物知。六月流光人属梦,千金遗爱泪如丝。重来尚结他生愿,老去难禁见在悲。嗣续百年成底事,藁苴空剩两篇诗。”!失孙(注三)
大约成化十五年夏秋之交,温州府永嘉知县文林,在第二个任期考绩届满前后,为温州某率兵官所诬。也许,这就是京师摸骨者周文泰,三年前预言的应验。所幸文林素有政声,深得地方士绅的爱戴;加以他对事情看得透彻、谨慎而周密,一时的宦海风波,并未为他带来巨祸。御史之选,自然再一次落空了;果如摸骨者所言,距离右迁之日,他还有漫长的六年等待。
正当文林知县为未来去就,感到一片茫然的时候,老父文洪却离开了人世(注四)。三年丁忧生活,闭门、读书、敦子,对宦途感到心灰意冷的文林而言,未尝不是涤除身心疲惫的机会。但,好友如吴宽、史明古和沈周等,无不为他宦途坎坷,治世才能的埋没,痛感惋惜。沈周在“文宗儒在告”五古中,表现出他对文氏的慰唁和关怀:
“……亲知唁早计,风雨顾茅屋。关门待白发,岁月在松竹。逍遥风尘表,昨梦破荣辱。尚有旧藏书,坐课诸儿读。”(注五)。
每想到兀立在永嘉江中的孤屿山,想到信国公文天祥所遭致的曲解与横逆:
“……皇恐滩头说皇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吟着文天祥的诗句,使文林心中,多少感到几分恰然。
课子读书时,对两个儿子的资质和性格,文林有了进一步的观察和认识。长子征静,依然粗率而暴躁,对弟弟时加欺凌。看似内向懦弱的徵明,总是逆来顺受地隐忍者;有时甚至于不露痕迹地袒护因粗暴而受到斥责和惩罚的长兄。为了使兄长免于受窘,这个十馀岁的男孩,会巧妙地掩藏他对文义的领悟,或诗思的敏捷。他对父、祖的诗词,家藏的书画,似乎都有着一份好奇和兴趣。但是,为文林所雅好的医卜星相之类的方术,他却绝少留意。
有人说,苏州阊门一带兴盛与繁荣,是有原因的:
元末,群雄中的吴王张上诚死守着这块根据地,为明太祖久攻不下的部队,造成极大的困扰和伤亡。因此城破之日,虽然太傅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严禁杀掠。但是仍有位攻入葑门的部将,因愤恨这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战,展开疯狂的屠戮。葑门一带,居民十死八九;历经百馀年,仍然创痛未复,一片荒凉;吴宽父亲吴孟融,当年忍痛放弃葑门内的大片祖业,就是例证。
进入阊门一带的部队,则为严令所禁,人民安堵如常,成了日后繁荣的基础。而专诸巷之东,皐桥之南,临街背水的吴趋坊(里),更是个喧嚣繁华的地方。
晋昌人唐广德所开设的饭馆里,拥挤着各种品流复杂的食客;不但有屠夫、小贩、舟子、舆隶,更有江湖术士和落魄的秀才。连谈话的口音,也夹杂着东西南北各种乡言。此外,也有来自琉球、日本和高丽的商旅,感觉上,很像置身于金阊门外的码头一般。
繁杂忙乱中,唐广德的十三四岁长子唐寅(伯虎)和小他一两岁的妹妹,不得不系起围裙,杀鸡捉雉,洗涤器皿。虽然唐伯虎和厨师、跑堂一样,在各种品流的顾客中周旋,作着种种琐碎的工作,但人们都可以感觉出他有一种不群的气质,一种灵秀之气。
事实上,在他的生活中,确是另有一个宁静的天地。那是一间雅洁的小楼,和满架的图书。一方精致的湘帘,隔开窗外运河里的船只和浣衣浣菜妇女的喧扰。而他那炽热的求知欲望,就仿佛能把一切闹市的嘈杂,人世的纷争,推得很远很远,使自己置身在一个完全孤立的世界里,让心灵自由地驰骋。比较起来,小他六岁的弟弟唐申(子重),虽然稚气未除,在感觉上,就比较平庸而懦弱。
如果说“知子莫若父”的话,带有几分豪气的唐广德,对长子的评价是:
“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
为了唐伯虎的功名,这位极想恢复家族光荣的店东,早为儿子聘请了一位举业师。但唐伯虎却把大部分兴趣,投注在唐宋古文和诗词歌赋上面。他慎于交游,甚至于根本没有什么砚友和他相互切磋;可是,作父亲的却依然从他那俊美的面容举止上,看出性情中的下羁与佻达。因此才在朋友面前,表现出既骄傲又忧虑的感叹。
翻开唐氏的谱系,真是光芒四射,耀眼生辉:
唐氏,以唐尧虞的“唐”为姓,自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迁徒晋昌。后代子孙有的作晋昌太守,有的封晋昌公。隋末,唐俭随李世民起兵晋阳,以功封莒国公,图像于凌烟阁。入明之后,兵部车驾主事唐泰,死于英宗征瓦刺时的土木堡之难。
秉承家族的馀晖,在人们眼中,唐广德虽然从商,其为人处世,无不带有读书人的气度。家藏古剑,也成了唐伯虎吟咏之馀,抚弄把玩的对象。至于他跟院体画家周臣(舜举,东邨)学画,可能也始于数年之间。
由于缺少心灵中的友伴,有时他会站在小楼外面曲曲折折的回廊上,一面仰视着满天的繁星,望着河中幢幢的船影,一面品味着他所拥有的那份孤寂。
不远的前面,就是“专诸巷”;逦想中的唐伯虎,常让自己扮演着专诸、荊轲、伍子胥一类古豪杰的悲壮角色,慷慨然诺,终身无悔。望着阊门巍峨的楼影,想到寒山寺前高拱的石梁,他会不知不觉地低吟唐朝张继的诗句: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于是他仿佛生长在和他那开疆辟土的祖先们同样辽远的古代,心中油然生出无限的苍凉。
十三、四岁的唐伯虎,虽然大半时间埋首于家庭琐务、读书、绘画与遐想之中,但他读书的勤奋,和他在文学上所表现的才气,却早已从他那座落在闹区的小楼上,传播开去。首先进入他生活领域的,是大他十一、二岁的祝枝山和都穆(元敬)。
在祝枝山眼中,唐伯虎沉静而内向的性格、秀美而略感缺乏血色的脸庞,以及他专注于书本上的神情;似乎连门外的街巷都无法分辨,更不要说徜徉于太湖的浩淼了。也许自己心灵深处也潜藏一份寂寞感吧,这位早熟的书法天才,一向活跃于文坛和花丛中的祝枝山,似乎很想把空如一片白纸的唐伯虎,也拉进他那多彩多姿的天地。
他去拜访了伯虎几次,但并没有得到后者的回拜;也许唐伯虎的心灵,正在幽隐与绚烂的生活方式中交战。当他感到几分沮丧时,唐伯虎却又突以诗文相赠;这不仅是一种友好的讯号,同时也使他对唐伯虎的才气与心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回赠唐伯虎的诗里,祝枝山为这位孤独内向的少年,作了一个巧妙的譬喻:
一个人尽管高尚其志,但却不宜于过份孤立。天地间的万物,往往愈高愈细,愈细也就愈缺乏包容性;所以华峰之巅,建筑不了城镇或村落。只有天,兼具了崇高和包容的双重陆格,所以才更为万物景仰和尊崇。
祝枝山爽朗的个性,动人的谈吐,很能打动唐伯虎那种尚处于半闭塞状态的心扉。他仿佛是一株生长在遮蔽物下面的花草,有充足的养份,美好的憧憬;现在祝枝山的一番话,把遮蔽物撩开了,他开始面对着灿烂的春光,他也将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雨。现在,他有些目眩神迷,也感到无限的新奇。
家住阊门外南濠的都穆与祝枝山交游,看起来真是一对绝配。两人的性格,似乎可以作这样一个譬喻:
两人同时策蹇出游,途中驴子突然惊悸不前;祝枝山极可能滑下身来,摸摸鬃毛,牵驴而行。若不然,拍拍驴臀,两手一摊,潇洒地任其所之。家世清寒,苦读终日的都穆,则势必紧咬牙关,猛提缰绳,举策急抽,直至重行上路。
住在虹桥以南,和吴趋里一河之隔的“三茅观巷”的祝枝山,在充满了浪漫情调与崇尚文艺的苏州人心目中,集学者、诗人和市井浪子于一身;但无疑的,他是一匹有无限远景的干里驹。他的祖父祝颢,作过江西布政使右参政,学养丰富,是位精明能干的官吏。胆识、气魄及节操,都受到世人的推崇和赞赏。他的外祖父便是鼎鼎大名的武功伯徐有贞;徐氏投闲还乡后,除游山玩水之外,也指导枝山作一尺见方的大字。
显赫的家世,名人硕儒的薰陶;祝枝山在九岁的一场病后,竟奇迹似的把放在床边的一本古诗,一一作和;从此不仅诗名渐传,吴宽更津津乐道其幼年的聪颖:
“祝生允明年七八岁时,其大父参政公一日适为文成,请客书之。予时亦在,坐见生侍案旁,嘿然竟日;窃异之。因指文中难字以问,无弗识者,益奇之;且料他日必能此也。”——跋祝生文藁(注六)
都穆,虽然同样地七岁能诗。以后年龄渐长,夜过南濠的人,似乎很少看到他家熄灭过灯火。但比起祝枝山,无论诗文、气宇,乃至于举手投足,似乎都缺少一份自然和飘逸。
另一个使人感到奇怪的是,都穆、祝枝山同出沈周之门,但却是双双与画无缘。
直到多年之后,都穆依然能背诵沈周趣味雋永的对联:
“有堪使鬼原非谬,无任呼兄亦不来。”——咏钱;不知是不是石田家道中落,经过困顿、潦倒后的体验?
“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咏杨花
一次,沈周问都穆有何佳句?
“白发贞心在,青灯泪眼枯。”都穆吟“节妇诗”中的两句。沈周撚须斟酌片刻,觉得“寡妇不夜哭”;何不改成:
“白发贞心在,青春泪眼枯。”一字之差,境界改观,这是都穆永远不得不叹服的地方。
祝枝山印象最深的,是沈周贴在祖宅墙上的一幅牛图。童年的沈周,受了比他高大的邻童欺凌后,愤而画出那只庞然巨物;却服服贴贴地牵在弱童手中。也许,这就是沈周的处世之道,正有如华峰之上不能建城镇的妙喻,成为祝枝山和唐伯虎共同的立身之道一样。
然而,无论何者,似乎都不是但求刻苦自励不畏无成的都穆,所能充分领略的。
注一、暡式古堂书画汇考暢卷四页四曫曫。
二、暡大观录暢页二三九六。
三、暡石田集暢页六曫七。
四、文洪卒年,各种资料均无载。沈石田暡客座新闻暢载文林任永嘉令两任考满,为兵官所诬,后转任博平。暡苏州府志暢指丁忧后补博平。综据二者加以推测,文洪可能卒于成化十五年下半,或十六年初。
五、暡石田集暢页一六三。
六、暡匏翁家藏集暢页三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