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四家传(上下册)
6517000000007

第7章 浑沌初开

在烟波浩荡、帆樯如织的瓯江(又名温江、蜃江、水嘉江)中,无论对峙在孤屿山东西两峰上的塔影、各种南宋古迹,以及江心寺(原分普寂、净信两禅院,后因宋高宗驻跸,乃改为龙翔、兴庆寺)左的文文山祠,都给人又壮阔、又悲凉的兴亡之感。

形容江景,应以谢灵运的“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联,最为传神。而宋丞相文天祥奉益王召前往福州,临行诗中的“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兴第二碑”,则把乱世的弧忠、正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提起文徵明远祖,南宋宣教郎文宝,知道的人也许并不普遍,但文宝的同胞兄弟,丞相信国公文天祥(瑞、文山)便家喻户晓了。

文天祥从蒙古人的囚禁,宋制置使李庭芝的误解、捕杀中脱困出来后,于宋恭帝德佑二年四月,由通州浮海到达江心寺;想求见益、卫二王,重整衰微的宋室。可惜晚了一步,二王已在陆秀夫等卫护下前往福州。在龙翔寺的高宗御座下,文天祥痛哭候命;一个月后,才被端宗景炎帝召赴行在,为延续宋室命脉,作最后的努力。

每当永嘉知县文林游山或宴客江心寺中,摩挲文丞相祠的刻诗,瞻仰那位从祖端庄挺秀、栩栩欲生的遗像时,他那经国济世的雄心,就会从饱经宦海波澜的沮丧中,重新振作起来。

文林作令于这个既可欣赏海市蜃楼的幻变,又时遭风沙及巨浪袭击的滨海县份,已经过了漫长的五年。

拆毀淫祠、改正溺女和卖女的恶俗,清理多年不解的悬案,压抑豪强:为首三年的政绩,不仅被监司考为优等,地方绅民的交相赞誉,更传闻京中。

照往例或考绩的等第,升迁御史一职,已公认是这位诗书传家的苏州进士的囊中之物。

但是,在他考满进京述职的时候,一位以栉工为业的摸骨师周文泰,却一言粉碎了文林升迁的美梦。

“尚迟十年。”摸骨师说。

更让他寒心气馁的,周文泰预言,三年后,将有事上身。同时,当摸骨师知道他和编修牛伦的交往时,更铁口直断地警告文知县:

“此官人不久祸至,公宜远之。”

第一个预言应验了:文林的升迁之路,为御史侣钟所阻断。侣御史与文知县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嫌隙,侣钟仅为了阻挠另一位知县的升迁,不得不附带地在精明干练的文知县的仕途上,踏上一脚,作为陪衬。这使同年好友吴宽也爱莫能助;直到多年后文林逝世,仍禁不住的惋叹:

“……卓尔腾声,孰不召用,君当称首,谗言阻之,而君顾后……”——祭文温州文(注一)。

牛编修的事,于半年后应验。牛氏一位作中官的叔(伯)父,由于弄权事败,和牛氏往来者,牵连极广。而周文泰一言,却使文林幸免一劫。

文林也陪过多位京中好友前往摸骨;当愈来愈多的预言一一应验之后,雅好命数,并著书立说的文林,难免为不久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故,怀着挥之不去的隐忧。

处身宦海风云中,唯一使文林快慰的,是他那一向语言不清的九岁次子征明,仿佛突然从浑沌里透出了灵光。读起书本,不仅理解力高,记忆力也十分强,日诵千百字,琅琅上口。

在那看来浑浑噩噩的漫长童年中,他好像一直默默地从生长的环境中,摄取心灵的养分,默默地在咀嚼、融会,然后,突然地从坚硬的地表中,探伸出生意盎然的心苗。

“儿幸晚成,无害也。”想起家人的忧虑,和亲友怜惜、关怀的神色,文林喃喃地重复着以前的话语。愈发深信这个幼时鲁钝的儿子,前途未可限量。

文林作令永嘉前后,春闱失意的老父——文洪,以南京举人分发为冀州涞水县学教谕。唯不知年老体衰,或自觉前程有限,只作了三年多学官,就归老林泉了。

文氏祖籍四川,后徒庐陵,宣教郎文宝任衡州敦授时,才落籍衡山;这也就是文徵明晚年,称“衡山居士”和被尊作“衡山先生”的原因。定居苏州府长洲县,是其曾祖父文惠入赘苏州张氏以后的事。然而,一改元明以来的武冑世家为诗书门第,则自文洪老人始。儿子以“不儒”为字,两孙也以读书为乐,使文洪老人自觉是传薪的火种。致仕返苏后,除了到处为自己物色一块死后乐土之外,就把兴趣寄托在启蒙中的次孙身上,亲自加以教导。当文洪、文林父子知道吴宽丁忧在家时,就一致把心扉初启的徵明,托付吴宽为之调教。

稍加试炼以后,吴宽就从这九岁男孩内向、苍白、木讷的外表下,看出了他所蕴涵着的智慧。偶然吐出的几句话语,却意味雋永、颇能发人深省。此外,吴宽发现文徵明和自己少时,极为相像;对牵强、空洞、格律雷同的八股文,虽然同样可以背诵如流,但心中真正喜欢的却是充实、奔放、具有血肉性灵的史、汉,和唐、末古文。因此,他不仅欣然接受同乡好友的嘱托,并断定得到了一块可造的美材。

虽然文徵明的字迹稚拙,但每当过往苏州的朝臣和雅士造访状元府时,吴宽总是拿出他这少年门生习作的诗文,不住口的称赞。下久之后,文氏那九、十岁孩子的才名,竟像同县祝参政祝颢的二十岁孙子祝枝山一样,传递了南北两京。

成化十四年正月三日,沈周葬父于吴县西山“隆池”。吴宽为作一篇洋洋八百馀言的墓表,叙述相城沈氏的家风,沈恒的品格、修养,和传诵远近的孝行。两家的丧事,告一段落后,唯恐日后聚少离多,两位好友也就来往得愈加亲密。

沈恒卒后,由于相城里祖坟地势狭窄低下,墓地时有被水淹没之虞,因此沈周把寻觅新茔的目光,投注在苏州西面,太湖东岸一带、天平、支硎、乌龙:群山之中。

船行、攀登,经过几日行程,经过反复的寻觅,终于找到了隆池这个地方。隆池原名“龙池”,地势高昂,称之为“池”,似乎名实不符,而且以“龙池”作墓,说不定会招惹忌讳。几经考虑之后,沈周改“龙”为“隆”,“龙”、“隆”谐音,使人不致有陌生的感觉。隆池,说明了地形变化的过程,因此也就没有名实相背的顾虑了。

成化十三年盛夏,沈恒逝世后第一个端阳前后,可能是沈周生命中最暗淡的时刻。为了办理丧事、购置墓地,使每下愈况的家境,已经到了罗掘俱穷的地步。一月数改的政令,各种名目的捐税,滂沱大雨中,淹没流失的田禾:不仅使他债台高筑、更有一种呼天不应的感觉;那些贫苦乡邻的处境,也就愈加可想而知。在几年来肺病的咳喘中,沈周搔着满头白发,望着停在台阶上的父灵,恨不能随之而去,卸下生活的重负。鸟雀可以自由地飞向茂密的林木,鱼也可以从渐枯的水中游向深渊。而人,于天灾之外,却必须忍受一切制度和费解的法令约束。他祈盼当政诸贤,能深刻地体会出其决策所造成的影响,所带给人的忧伤或喜乐。在“端午谩书(丁酉)”五古长诗中,这位忧郁而潦倒的隐士,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长长的幽叹:

“……积雨殊滂矣,浮云亦黯然,致婴门限外,此意向谁言!”(注二)。

在葬父、筑墓的无数次西山之行中,除了身心疲惫外,沈周更遭受到遇虎的危险和惊恐。

起先仅止于乡间的传闻,到了十四年春天,遇虎的经验,兽王的威猛,不仅樵夫和茶农言之凿凿;并曾在村边墙上看到遇害少女的殷殷血迹,在村外看到被吃剩下的老翁髑髅。因此,山上的茶叶无人敢采收,该耕种的山田,也只好任其荒芜,游山的舆夫,赋闲在家。往返墓地的沈周,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请几位朋友陪伴,一路上鸣锣击鼓,多带火种以壮声势。如果归程向晚,就只好借住山农家中,饮酒谈虎。

有时夜半儿啼,会引来一阵阵饿虎扑门的声音,更令人毛发直竖。樵、农谈论中,最使人惊悸颤栗的,莫过于一只长着白鼻根的猛虎;大白昼里,蹲伏路上,当道磨牙。腥风扑鼻,令人作呕。

更让人悲愤填膺的,是官方派来射虎的弓弩手们;成群结队地到达贫苦山村之后,到处素鸡索酒。一夜吃喝骚扰,天明扬长而去。然后回报远在苏州城内的知县:

“虎畏相公今避走。”交差了事。

这种种痛苦的经历,令人听来胆裂心惊的虎患与人祸,不仅萦绕在沈周心中,形成他的政治见解,更形之于他的诗、画里面。

几年期间,沈周的山水精品,除十日一山、五日一水;以整个心灵和感情,为吴宽绘制中的送行长卷之外,以四十八岁“临吴仲圭峦容川色图”,和成化十四年正月底为吴宽所画的“雨夜止宿图”,最为苏州艺坛所瞩目。

高五尺、宽约两尺的中堂上,充满了巨然画风中浓淡幻变、烟迷云锁的水痕墨气。以长短披麻皴所勾出的峰岭山石,和以横、竖笔触所点染出来的苍苔木叶,使客中雨夜的萧森、堂下密友的欢会,成为一种奇趣横生的对照。

正月二十六日,沈恒落葬后的第二十三天,吴宽忽然想到沈周在有竹居凄风苦雨中的落寞心境;因而遣人以书相邀。

意想不到的,竟激起了肺病疗养中沈周的豪兴。于是从五十里外的相城冒雨冲舟,踏进了乐桥西北、泥泞满地的互见坊巷(注三)。

满院竹石溪流,有如隐者所居的编修府,不仅早已为他准备好床榻被褥,更在堂中设下了美酒嘉肴。在吴宽和弟弟吴宣(原辉)殷殷劝饮下,戒酒多时的沈周,举杯不觉连饮五六盏之多。模糊醉眼中,帘外花影、堂后古木、灯光、笑语,与四周风雨交织成一种迷离的景象。在摇曳的灯影下,沈周乘兴执笔,挥洒成可遇而不可求的“雨夜止宿图”,并题七古长诗,来纪念“人生良会岂易易,他日如今又难卜”的欢聚。二月下旬的虞山游,可能也在这风雨之夜中约定。

二月十五六日,吴宽就到了揆违十五年的有竹居。溪柳依旧,溪楼、草堂、竹丛,茅亭:只觉清幽雅静,却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在出发前的几日盘桓期间,沈周让儿子云鸿取出珍藏的林逋手帖、铜锈斑剥的商代乙父尊、北宋李营丘、董北苑的山水中堂,以及沈周四十一岁所画的“有竹居图卷”等,供其玩赏。画于十一年前的“有竹居图卷”,纸色已经泛黄,想是时时题识把玩的关系。卷后首由武功伯徐有贞题诗,记叙和刘珏在逆风中行舟,联袂来访兴建中的有竹居的故事。和者有刘珏、王鏊(济之)、文林等人。徐、刘物化,转眼已五六年之久。家住太湖洞庭东山,拥有别墅及广大橘园的王鏊,中成化十年(一四七四)乡试解元。翌年,以廷试第三授翰林编修;成了吴宽在京中朝夕下离的乡友。文林羁身温州,迁升无日,大部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想着种种往事的吴宽,眼见新生一代的沈云鸿,也年近而立,言谈间,并以保持家族的光荣和学术成就自任;对老成凋零,世事的幻变,不由得感慨系之,题写五律一首:

“系舟高柳下,又是十年馀,遥踏无媒径,重寻有竹居。笔精知宋画,器古鉴商书,前辈题诗在,风流邈不如。”(注四)

此外,吴宽也在林遖手书二简,和沈周的“空林积雨图”上,题诗作记。“空林积雨图”和沈周的二首“雨闷”诗,作于他奔丧返苏不久的九月二十七日。天愁地惨,阴雨绵绵,不仅表现出画者心中的岑寂,也表现出苏州人期待中丰年的幻灭。

虞山之游,启碇于二月二十日。

这座距苏州百里之遥的名山,高不过一百六十馀丈,绕山一周,只有四十六里加上六十几步。但是由于江南水乡,川原平阔,无论从苏州城西起起伏伏的峰岭上,从苏州到相城的船中,乃至于斜躺在有竹居后窗的竹榻上,都可以远远地见到坐落在东北方的那抹淡紫、浅碧的山影。向往多年的虞山,想不到直待两人年已半百,才相偕成行。

夜里,泊舟于相川口岸。二十一日早起,越过浩荡的水面,春雨初霁、翠绿如洗的山色,立刻映入眼帘,仿佛一张笑脸迎向这恋慕它已久的访客。吴宽和沈周一面吩咐舟子直放山脚,一面整肃衣冠,表示对周太王次子——被立为吴王的虞仲(仲雍)、昭明太子和山的礼敬。

在僧、樵、游人往来的山路上,两位忧愁多时,面容憔悴的好友,互相扶掖而行。吴宽以一种微醺似的眼神,纵目山下的尚湖,和婉蜒峰岭间的城堞。而每到一处古迹,凭吊之馀,两人心中,又都有种难以言传的惆怅。吴宽一面攀缘着磴道两侧的竹丛,一面高声吟咏着诗句,山鸣谷应,长须飘拂,恍如传说中的仙人临凡。但是,想着几年来远离山明水秀的故乡,置身京华的寂寥,心中感慨,似乎又不是几首五言古诗,可以道得尽的。

在落霞满川的归途上,吴宽手持酒杯,一脸茫然地望着船尾的叠叠清浪。带着几分兴奋和疲惫,沈周似乎已体会到了好友的心绪;在舱中摇曳的灯影下,挥笔画出好友的诗意,和那恋恋不舍的山景。直到午夜时分,灯火如织的川面上,依然回荡着吴宽鼓書而歌的声浪。

五月,恋念家乡的吴宽,游兴依然未减分毫,冒着遇虎的危险,邀史明古同游西山。但这次沈周并未同行,仅按着老友所作“游西山记”中所赋的诗景,及往日游山的印象,画出从木渎、灵岩、穹窿、邓尉,转往光福、虎邱一路的风景名胜。像他加紧描绘中的送行长卷一样,不过用以在未来的岁月中,慰抚异地知友的思乡情怀。

在这一年馀下的时间和第二年春天,为隆池墓地未了的工程和祭扫,沈周依然时往西山。途中,则多与友人借住支硎山下,白马涧附近的农家。谈虎色变的阴森恐怖气氛,似乎并未稍减。其间,他为伴他山行的好友韩克赞(宿田)所画的“松壑虎啸图”和所题的二首“西山有虎行”,成了这一时期生活的纪念碑。

此外,有时与子婿徐襄到庆云庵观赏牡丹,有时和吴宽访寺寻僧,品茗联句。

成化十五年四月初九的西山之行中,沈周泊舟于苏州西北九里之遥的虎邱山麓。一钩上弦月逐渐升起,沈周缓步在干人石上。山中一片空寂,月光下的石面,蒙上玛瑙般的深紫色,下临灵池,愈发增加了幽静、神祕的感觉。比起平时城中仕女围聚石上,杯酒罗列,歌舞喧嚣的情境,不可同日而语。千载以来,月夜登此石,不知是否以他为始。想起粱僧生公(竺道生)聚石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引发了他的禅意和潜藏着的童心,沈周绕石而走,一步一影,绕石千步,千百人影,游移石上;“譬佛现千界,出自二毫耳。”沈周写出当时的感悟。

沈周这首“夜登干人石”五古,经与青年诗人杨循吉(君谦)一再唱和的结果,苏州一带,到处传抄吟诵,成为一时佳话(注五)。

在上下三代的焦思渴盼中,年已廿九的沈云鸿,终于成化十五年初秋的首日,生下第一个儿子。

听到呱呱坠地的新啼,隔壁的沈周兴奋得老泪纵横。及至看到红通通小脸上的清奇骨相,更于极度喜乐中,生出一种须发皆白,到五十三岁才迟迟抱孙的自怜。他一次次地剪着灯花,一封封地写信给亲朋好友,报导合族的欣喜。

不过,这一年的秋冬,是一段极不平静的日子,沈周含饴弄孙的乐趣,也不觉为之冲淡。在他那无所不包的纪闻中,九月二十四日,天目、宜兴、长兴、绍兴:同在一天晚上,堤崩山裂,到处洪水漂屋。人畜死伤不计其数。连为患多时的老虎,也多有死者。九日二十三日入夜时分地震;自北而南,声吼如雷。入冬的第二夜,金星犯南斗。这一总的灾难和征兆,使心灵敏感的沈周,又像成化初年那样,感到忧虑和不安。不过虎患的传闻,似乎减轻不少。尤其当十月间,常熟尚湖居民,在虎泅水半渡的时候,下湖操舟,用竹篙长矛,将猛虎戮死于水中。庞然巨物的虎尸,由长熟知县转献苏州府时,观者空巷,每个人都像吃了定心丸似的,祛除了久踞心中的恐惧。各部衙役,更争分虎肉,皮和骨,成了惩暴和吴儿勇敢的表征。

注一、(匏翁家藏集暢页三四四。

二、暡石田集暢页一八五。

三、吴宽在苏州的家,可能有三处:葑门为祖先基业,后因离乱,邻人死难者极多,乃荒弃不居。其父晚年,思念祖业,重加整建,名为“东庄”。吴宽父亲十四岁而孤,依附从母之夫顾执中,长大后,自立家业于“集祥里”;从吴宽文义揣测,地在东庄稍西。而吴宽自宅,依苏州府志所载,则在乐桥西北,郡庙之南的互见坊巷;后因吴宽官拜尚书,改为“尚书巷”。所建“医俗亭”,或在尚书巷宅内。

四、暡式古堂书画汇考暢卷四页四一四。

五、诗载暡石田集暢页一一五—九、虎邱山志卷十五页廿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