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四家传(上下册)
6517000000003

第3章 西庄雅集

杜琼(用嘉、东原、鹿冠道人)老师,虽然目眩耳鸣,体弱多病,但他教授沈周经学、绘画,却像以前教授沈贞、恒兄弟时,同样地认真。他是一位天生负责尽职的教师,难怪十五六岁,乃师陈继应召出山时,竟选他继任师职,教授同门。

这位被贤士大夫尊称为“东原先生”的苏州乐圃里的隐者,山水画风虽然出于北宋董源一派;但他那丰富的画史知识,使他并不像某些画师那样,把自己局限在一种狭小范围之内;此外,他的人物画,也相当可观。因此,他教学的方法,也不同于一般画师,只指导学生临摹古画;甚至仅限于临摹画稿。

每当他教学生临摹或鉴赏一幅古画时,杜老师总是先叙述画家的生平、人品,然后再分析作品的特征:

“先生名公望,字子久,龆龄时螟蛉与温州黄氏,遂姓其姓。其父年已九十始得先生为嗣,喜而谓曰:黄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杜老师口中的故事,总是那样生动有趣。对一位画家学画的渊源和风格,则又分析得具体而清晰,绝不含混其词:

“作画(指黄公望)师董叔达、僧巨然;坡石皴散极稀,而韵亦殊胜,所谓自成一家者也。”

元末明初画家王孟端在南京,听人月下吹箫,清澈婉转。第二天往访吹箫人,并画竹为赠。笑说:

“我为箫声来,以箫材报之。”

岂知吹箫的是个不解风雅的商人,知道王孟端的大名后,取出書缎两匹作为回报,并恳请他再为配画。

“我来岂徼货哉!”由于不层其俗,王孟端扯裂画竹,转身拂袖而去。

诸如此类的故事,无论出自杜老师的口中或笔下,都在沈周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杜琼老师言谈风貌,永远像杯陈酒似的,醇厚而耐人寻味。平日头戴鹿皮冠,手策方竹杖,和陈宽老师徜佯于苏州一带的山水之间,望之有如晋唐时代的古人。继俞贞木和乃师陈继之后,杜琼是第三位被有司定著为儒籍的苏州学者。每当朝廷诏下,保举贤良,地方大员往往首先便想到杜琼。但是,像沈周的祖父一样,杜琼有着无可动摇的隐居的心志。

两岁时便失去了父亲。有很长的时间,在恶运笼罩之下,杜琼仿佛被驱进一条暗无天日的甬道理面。丧妻、丧子、丧继室;直到年近六十,才由再续夫人重新为他生下二子。他的亡子,名“嗣昌”字“继文”——由此可见杜琼对长子期望的殷切。他形容儿子是“青春冰雪姿”。死的时候,刚好三十岁,和此刻的沈周不相上下,而他们的气质、天赋,又何其相似。以前杜琼虽然也教贞、恒昆仲绘画,但他对沈周的钟爱,似乎大异寻常,几乎把对亡子的爱和耐心,全部灌注在沈周身上。这些日子,他正十分耐心地在沈周所辑的二十几幅永乐、洪熙年间名士所画册叶后,一一题写画者的小传,剖析他们的画风。其中谢孔昭、金文鼎、沈寓(公济、臞樵),都是当年和沈周祖父同时应举进京的贤才;一时俊彥结为好友,多少年来,始终是为人称道的盛事。二十几位画家中,浙江钱塘人戴进(文进、静庵,或以“琎”为名),被认为有明以来,画家的第一人。戴进下仅广泛地学习诸家所长,绘画题材,更无所不包,但他的命运,至今仍然十分潦倒。

让杜琼大感意外的,册叶的最后一幅,竟是他自己四十几年前所临的一幅董源山水。真是久违了;这画真迹在朱景昭家,年轻的他,也只是借临一过;不知何时给了爱徒沈周。重看青年时代的笔墨,感觉上带有几分稚拙。自然,现在笔力,下会再有那种稚拙之感。但,人也不可能再恢复年轻岁月了;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沈家世代相传的许多宋元真迹,总使一向处于贫困中的杜琼,看得眼花缭乱。沈周的曾祖沈良琛(兰坡),是元末明初大画家王蒙(黄鹤山樵、叔明)的好友。王蒙曾经夜访沈兰坡,留下精心绘制的山水小景。王蒙巨作“太白山图”,也藏于沈家。由于是下世之宝,为了怕惹出祸患,平日不仅不出示给人欣赏,甚至下愿随便在人前提起。

从沈周所珍藏的古画,从他无比勤奋地学习宋元明历代画家所长,使杜琼预见他的艺术前途,当不下于年逾古稀,潦倒杭州的戴进。而他的气度、人品,在经、史和文学上的造诣,将使他像北宋山水大师那样,不仅以画艺名世,而是借着变幻不居的自然,表现胸中的逸气,以启发人明洁高尚的心志。

册叶中,杜老师也写下他对沈周的评语:

“启南所画,素善诸家,今叉集众长而去取之,其能返其本乎!”——题沈氏画卷(注一)

当沈周的画风,由细致秀润的山水小景,逐渐拓为重峦叠書的大幅时,杜琼和沈周同时感到,他的书和画无法相配:无论书体和功力,都需要再经过一番斟酌和努力。

天顺六年(一四六二),沈澄征士以八十八高龄逝世之后,相城西庄突然冷清起来。仿佛一个繁盛的世代,烟消雾散了似的,给人一种空茫茫的感觉。揽镜自照,年方鼎盛的沈周,也在头上发现了星星的白发。究竟是岁月的飞逝,或是忧愁所致?不论何种原因,仍以不让父母知道为妙,因此赶紧用镊子,拔了开去。但是白发恍如春草,一旦明萌发了,就会越来截多。虽然立意隐居,有时仍然会有一种青春逝去,一事无成的苦闷,不得不借着诗笔,发洩心中的抑郁: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青春不用椎,白发不待招。渐见襁者大,还催欠辈凋,惜问学仙侣,此关果谁超?神仙木冥冥,其言亦寥寥,独有姬孔业,天地同遥遥。”——拟一日复一日(注二)

三十六岁的壮年人尚且有这样的感慨,年逾八旬的老人心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晚年的沈澄不仅好客,更是位美食主义者。生性孝顺的沈恒,总是尽一切心力,使老父欢娱。经常使人到苏州,采办美酒嘉肴。更设法邀高德硕学的前辈,到西庄来燕集,以驱散老年人心中的寂寥。然而,远在六年前,沈澄就深深地感觉到“渐见襁者大,还催大辈凋”的岁月磨痕——不,应该说是“渐见儿辈老,还催同辈凋”吧。尤其想到四十几年前,同时应召进京的十人,均是一时俊彥,谈笑欢饮,和诗联句,无涯乐趣仍然深印于记忆里。而今则凋零殆尽,仿佛深秋的残叶,摆在面前的,是霜雪的覆盖。如果要十位好友重聚,除非梦里幻里,或是在另一个世界之中。

“自吾与子亲接诸儒之雅好,而今不可复得矣;虽然不可复得,吾未尝不往来于怀也;子其为我效而图之。”沈澄对八十一岁的沈寓说。

除沈澄外,沈寓是应征十友中,硕果仅存的一位。这位苏州隐土的山水人物画,早年深受仁宗皇帝赏识,一时荣宠有加。但不久,却以病求归,像沈澄一样优游林下,含饴弄孙。

从沈寓的远祖,就擅于写真术,以后世代相传。画法上,沈寓下但继承了家学,更博采诸家所长。加以他在晋宋诗上的造诣,使他的人物画古雅、富创意及书卷气。

经过回忆、思索之后,各人的性格面貌,重在沈寓的眼前浮动。再与西庄的景物配合,巧妙无间地施之笔下。

沈寓“西庄雅集图”完成之后,年已八十二岁的沈澄老人,整个神思都好像被摄进画中,面对画里的当日嘉宾,重新沉醉于壮岁的梦境。

十友中,陈继不仅成为贞、恒两兄弟的塾师,他的公子陈宽,更竭心尽力地教导沈周和沈召。金维则是沈澄老人的姐夫,两人非止义气相投,更是骨肉至亲。谢晋(孔昭、兰庭生、葵丘翁),诗、画才能敏捷异常;在大庭广众之中,奋笔挥毫,寻丈长的巨幅山水,下到一日工夫,就告完成。他的口才、机智和风趣,更加令人倾服,每于谈诗论文之外,说一些诙谐戏谑的话语,使举座拍案叫绝。

……

这些当代的杰出风雅之士,在西庄的燕集中,都有形无形地灌溉着沈澄老人子孙们茁壮、成长中的心灵。

沉思默想中,老人也重新评估自己的借病乞归,并与儿孙相约不仕,到底是否为得计。如果宦途果真安稳,何以应举的十友当中,有两人半途而返,连京城都不愿进入。更有数位,像他一样地急流勇退。犹忆洪武年间,下仅百姓动辄得咎,连廷臣被杖死、放逐、或满门受祸者,也所在多是。苏州某些地方,甚至到了邻里几空的地步。倒是一些下入公门,不问世事的隐逸之家,较多保全;沈周好友吴宽的先世,就是很好的例子。

环视子孙,除了承欢侍宴、下田视耕之外,每日不是诗酒吟啸,便是挥毫作画。经学、文史、艺术——沈澄老人眼中天下至为珍贵的文化,莫不集聚在西庄。并可以预见地,从这个乡村别墅中,发扬光大。

学术上的成就、光辉之外,子孙的贤孝,更使老人感到欣慰和骄傲。他知道,儿子、长孙都不善饮。但是,在燕集中,为了使他欢娱尽兴,于歌诗吟咏之外,也常陪他喝得酩酊大醉。

“野寺清尊对鹤群,我来行酒听论文,门前歇马依青柳,池上开轩见白云。自喜献之同禊事,还惭阿买张吾军,醉扶老父还家去,桑柘秋阴日未曛。”

沈周的这首“侍家父与刘完庵西庵文会”七律(注三),真能表现出贤孝、典雅和豪放的家风。

“醉扶老父还家去,桑柘秋阴日未曛。”观鹤、行酒、联吟,文会后,斜长的树影下,父子醉相扶持的景象:对长孙的这两句诗,沈澄老人一再地吟哦,仿佛可以从中咀嚼出无穷的甘美。

某些潢潦、困顿的岁月里,老人以成千斛的稻米,赈济灾黎,子孙也随之撙节衣食,从无一丝难色。

湖盗、海盗、土匪:在盗贼横行的时日,不仅拦路打劫,更明火执杖,斫关进宅,用种种酷刑逼人交出财物;如有不从,往往杀人焚屋。有些人家穿着衣服,整夜不敢就寝以便闻风逃避,在战栗、哭泣中等待天明。只要夜间无事,第二天邻里间仿佛绝处逢生般互相恭贺。

一夜,一群盗匪气势洶洶地侵入内宅翻箱倒箧。适巧那天沈恒住在外宅,原已顺利走脱了。但想到父母都在宅内,不知受到怎么样的惊恐和蹂躏,于是转身回返宅内,大声号叫。群盗挥刀追赶,一刀斫在衣袖上面。在死生一线间,被迫堕入水中。所幸水浅浪缓,拾回一条性命。从此,沈恒先生的孝名,传遍远近。沈周则以盗匪的猖獗、残忍,地方官的姑息,民间的战栗和苦痛,著为长诗:

“……民以静为乐,贸贸安生死,虽然废赒恤,糠核自甘旨。去虫木欣萦,除書禾茂書,苟以刑不仁,诛卯亦非是。刑以齐乱民,用之不得已,如何输租人,米驳毙于。”——盗发(注四)

这种孝道的发扬,对人同情与济人缓急的仁爱精神。一字一泪,为民请命的胆识和魄力,也许可以说是肇自沈澄老人的西庄精神;西庄并不封闭,也不退缩,只是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有着一个难为一般隐者所把握的分际。

在西庄雅集图完成之后,适得杜琼从杭州旅游回来,遂由他为图作记(注五)。西庄的精神境界、沈澄老人的情怀、以及十位友人的平生大略,在杜老师诗一般的笔触下面,相形益彰地形成了书、画双璧。

祖父逝世前后,年近不惑的沈周,由于已有二于(次子沈复为侧室所生)三女,人口众多,因此计划在西庄附近别创基业,一方面可以孝顺父母,晨昏定省,一方面可以扩展视界,专心于读书和创作。只是,一时还找下到适当的地点。

绘画方面,他竭力效法王蒙那种绵密的画风,繁复的构图。他觉得王蒙作品命意高古,却又充满了活力和创意。在繁复的峰岭溪瀑中,或以人物、舟车、寺宇,或以秋叶、果木等古艳的色彩,构成一条条脉络,曲曲折折,把人带入胜境。而脉络与脉络间,则又宾主分明,不相混淆。他那重重叠叠的牛毛皴法,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但由于远近层次分明,使卧游者,只觉深山巨書的幽清浑穆,而不觉得沉重和壅塞。单是王蒙的听琴图,沈周便临写三四幅之多,然后,他感觉,多少可以领会到王蒙的笔墨和命意。

祖父过世那年的七月十九日,意外地,在一位朋友家中见到了南宋梁楷的“鹤听琴图”,和他已深印在心中的王蒙“鹤听琴图”两相对照,沈周发现王蒙作品一方面有古人作品作为根据,另一方面无论笔墨和意匠,处处透露出独特的创意。

今与古,创作与摹倣,回家后的沈周,卧在北窗之下不住的思考。他想找出这两者的分际。一些流俗画家表面上标榜着独创,横涂竖抹,所得到的,只令人感到肤浅和妄诞。王蒙的画,明似摹仿,一树一石,似乎都有根据,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诚挚而亲切,别具风格,极不可解。这种关键,也许就在于修养和体验——对古人精神造诣的体验、形式笔墨的体验、自然人生的体验,经过深入的揣摩,笔下自然会“言之有物”。

沈周下自禁地提起笔来,就前一天从梁楷画中所得的印象,透过理解和诠释,作“鹤听琴图”。究竟,他受这位明初悲剧画家,曾祖父的好友影响太深。因此,他笔下的雪中洞壑、琴、鹤、屋舍,感觉上既不是梁楷,也不是沈周的,仍带有浓厚的王蒙的烙印。

从成化改元那年(一四六五),沈周所画绢本山水六帧册,似乎可以看出他经过长久检讨和变化的端倪。那是一本高约九寸,宽约六寸的小册。

“群峰相接连,断处秋云起,云起山更深,咫尺愁千里。流云绕空山,绝壁上苍翠,应有采芝人,相期烟云外。”——朱子的五律;王蒙曾就诗意,画过山水小册。然而沈周不再一笔笔的照临,仅就对王画的印象,重新咀嚼朱子的诗意,作水墨浅绛的山景。幽深绵密的绝岭峭壁,与其说得自王蒙,则莫如说更接近五代的荊浩(浩然、洪谷)。屋宇、人物,比较接近王蒙的外祖父赵孟頫(子昂、松雪);对山水画源流的探索,沈周似乎已从王蒙所建立的基石上,更上溯了一层;他虽然生长于多水少山的鱼米之乡,但他的某些山水画风,却越来越接近五代和北宋画家,从生活经验和想象中所建立起来的巨碑式的崇山峻岭。只有樵夫、高人逸士、或神仙所寄迹的古寺寒林。

也许沈周意识到了,也许一半出于老师的诱导,一半是性之所趋;柳暗花明,水到渠成,三十九岁的沈周,已经走到了艺术生命的转捩点。在白云飘浮着的青空中,他创作的心灵,将自由自在地翱翔。

沈周习惯于记录奇闻奇事、人为的祸患、自然的灾兆,甚至于医方或食谱。微细的如用干荸荠粉洒在猪肠上,开着锅猛炒,临熟时,加白酒少许,其味鲜美无比。馀如用糯米粽子作醋的方法。老鸡、老鹅杀后放凉了再煮使肉变嫩的方法。以芝麻楷磨碎,撒在池边田畔,可以制止蛙鸣扰人清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令人不可思议的,他相信虎捉兔子之前,先沿兔子活动的四周撒尿,兔子便无能窜逃,任受其搏。獐子则另有伏虎之术:獐子在住处四周自吐口涎,只留一个缺口,虎可以从缺口进来,却没法出去。因此,老虎来时,獐子只要自行跳出口水圈外,老虎则坐困圈内,眼睁睁地看着行将到口的肥肉,跳窜而去。

他如因果报应、流星、地震,天垂警兆,往往使他深信不疑,并为之忧心仲仲。

总之,他的行为学养,无一不是恂恂儒者。而子所不语的怪力乱神,沈周不但无所不谈,更无所不录。那些想得到他书画的人,则千方百计,编撰故事,耸其听闻。

注一、暡杜东原集暢页一三一,中央图书馆编印。

二、暡石田集暢页二曫一。

三、暡石田集暢页五七一。

四、暡石田集暢页一六九。

五、暡杜东原集暢页九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