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周的成长过程中,这位大他二十九岁的经学家陈宽,一方面尽心灌溉这株面貌清秀,聪明绝顶的幼苗,另一方面,也不断地锻炼自己。其弟陈完(孟英),也长于唐诗,是陈宽日常切磋的对象。在不断地推敲、苦吟中,“遗忘”,成了陈宽无法克服的困难。陈继父子,像许多贫苦出身,自学有成的人那样,对学术造诣,自我评价极高,不轻易称许别人;但沈周领悟力的敏捷,和过目成诵的超人记忆,使陈宽欣悦,亦复震惊。所幸,陈宽有一个侍姬,号“梅花居士”,不仅辩才无碍,而且聪明知书。长年累月,陈宽心灵中所思索、酿造出来的果实,无论连贯完整,或残缺的片断,借着她惊人的记忆力,一一拾缀在心中,为他存储运用。
陈宽是位责任感异常强烈的塾师,尽管在诗和经学上,孜孜下倦,终于发现这位眼呈淡碧,身材硕长,仿佛玉树临风的爱徒,无论才气、学养,都有青出于蓝之势;他就坚决而谦逊地辞去了教职。他那饱学、崇高而尽职的形象,则像崇山峻岭般,永远树立在沈周的心灵里面。
推测陈宽老师,离开沈周和弟弟沈召(继南)(注一)读书的“桃花书屋”的时间,可能在沈周十五岁前后。十五岁的沈周,代替父亲沈恒行役南京,上巡抚崔恭(注二)的百韵诗,和巡抚所面试的“凤凰台歌”,喧腾一时;不仅是他才能的考验,也是这位乡村少年声名远播的始点。此外,小沈周六岁的沈召,由陈宽启蒙一个时期后,便由长髯書書,家贫嗜酒,以“醉渔”自号的周宗道接任塾师。这位貌似乡愿,质朴得似乎可欺的诗人和医生,敦过沈周弟弟之后,又再度到沈府教授沈周的儿子云鸿,前后共十馀年之久。
那年,沈周十五岁;虽然他的身材、举止都不像十五岁;而他上巡抚崔恭的百韵诗,也不像十五岁少年可能有的造诣。
这是他首次远航,以前去得最远的地方,大约是相距五十里之遥的苏州府城。
丰厚的祖产,使他们祖孙数代生活在幸福与安定中。但,有时广大的田地下但不能带给人幸福,却反而变成累赘或无穷的后患。比如高得近于严苛的赋税,无论遇到旱灾、潦灾、风灾或虫患,尽管秧苗枯萎,颗粒无存,依旧要限期缴纳。有时是地方官为粉饰承平而隐瞒灾情,有时是朝廷或部里,不相信江南渔米之乡会荒歉连年;因而不予蠲免。所以有人宁愿丟弃田舍,远离世代居住的家乡,免受田地之累;宋代如此,明朝依然如此。
沈周在“苦雨寄城中诸友”中写:
“一阵接一阵,一朝连一朝,官仍追旧赋,天又没新苗。白日不相照,浮云那得消,君休问饥饱,且看沈郎腰!”(注三)
有时,他很羨慕渔夫的无忧无虑。一天辛苦之后,洗过网,上床酣睡。或聚集在村边的空场上,弹弹唱唱,小饮数杯;完全没有赋税的压力。
不幸由于田地众多,被有司选作“粮长”的地主,除了沉重的赋税之外,还要负起把一乡所征六七万石粮米,解运南京户部的责任。其中州县的刁难,兑粮官兵的需索,加上沿途风险,无异是亡身破家的前奏。沈恒,便是在沈周三岁时,被选为粮长的。
“广买田庄真可爱,粮长解户专相待,转眼还看三四年,挑在担头无处卖。”这首传诵于江南的打油诗,下是专对某些人的讥讽,而是令成千上万土地所有人,下寒而栗的真实现象。
十五岁的沈周,决心要从父亲肩上,接下这种苦差;把这样一个关系家族兴衰的重担,搁在一个文弱的少年身上,虽然表现出沈周的孝心和胆识,但,对这个隐居的相城世家而言,似乎是一个太大的赌注。
以雅好文学著名的崔巡抚,容或仰慕征士沈澄,处士沈贞、恒兄弟的人品和才名,却对十五岁孩子所作的百韵诗,所表现的浑穆而恬淡的气度,不能不感到疑惑。因此,准备在南京名胜凤凰台,大庭广众之前,考一考沈周的才学。
凤凰台在南京的水西门外。
传说晋穆帝升平年间(一说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有大鸟集聚,文彩如孔雀,时人认为是凤凰,因而修建“凤凰台”以纪祥瑞。
在岁月的摧残下,凤凰台已下再巍峨华丽,留给人的,只是断瓦、土丘,和一种无限兴亡之感。事实上,远在唐代,李白诗中,就已经呈现出那种凤去台空,繁华不再的凄凉: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崔巡抚以金陵西南胜地,古老的凤凰台为题,来面试沈周。沈周则像当年作“滕王阁序”的王勃(子安)一般,援笔作“凤凰台歌”。洶湧的文思,生动的词采,仿佛白鹭洲边的滾滾江流。
“王子安才也。”崔巡抚终于认清了来自相城的沈郎,激赏之馀,传檄有司,免除沈恒粮长的职务。
由于暡石田集暢中,沈周汰除了大多数早期作品,“凤凰台歌”,已无由吟赏。只能从他中年后旧地重游的一首七律中,稍窥凤凰台的风貌,但已不复当日的沈郎心境了:
“江上秋风吹鬓丝,古台又落我游时,六朝往事青山见,四海闻人白乌知。诗卷也充行李货,布袍不直酒家资,弹无长铗怀无刺,浩荡高歌归去兮。”——登凤凰台(注四)
沈府中,有一小一大两个“怪人”,常为丫鬟仆妇助谈的资料。小的是火工阿富,大的就是髯如披麻、眼似铜铃的塾师周宗道。
阿富也姓周,和周老师同属长洲人。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很小便投到沈家为佣。
阿富的脏与懒,周老师的土气,在这个洁净古雅的书香世家中,总给人一种下调和的感觉。
收留一个像阿富这样的孤儿,没有人能想象为他安插怎样的工作;因为他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想做。终于,沈恒先生“量材为用”地把他安置在灶下。
意外地,阿富竟像灶神一般,对取柴烧火的工作,烟熏火炙的地方安之若素。工作之馀,每日卷伏其间。偶而出来透透空气,两眼通红,见风落泪,人称“火眼金睛”。至若想在阿富身上,找些别的长处,似乎大非易事,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别的短处。
周宗道老师之土,早在就馆沈府之前,就已闻名。
二十岁前后,父亲过世,由于他的不善经营,一份很不错的家业,很快地像春雪般消融净尽。此后,周宗道靠着教馆为生,孝养母亲。如有不足,再以所学的一点医道,行医为助。
一次,到市中购买面巾,肆中人见他满面村气,纯朴可欺,于是以次等货讨取高价。周宗道丝毫不加怀疑地付了款。但他那种憨厚、质朴的眼神,却使肆中人忽然感到无比的惭愧;当面向他谢罪,并自动为他换取上品。
时常,有人故意以谎言相骗,尽管他已经发觉了,也不加以责问。
不知是经常带着的酒意,或由于周宗道率真而爽朗的心境;长髯飘洒中,他那明亮的大眼睛,突出的鼻子,看来永远像孩童一般,酿着笑意。而那长埋在于思下面,不见天日的嘴巴,则经常不断地称赞别人的义行和善举。
包括沈周在内,每个人都觉得周宗道浓密得像江中春草般的胡子,应该有一定的价值。只是,谁也想下到适当的用途。倒是他安贫乐道,好学不倦的精神,使沈周由衷敬佩:
“固贫方是乐,不厌破苑庐,新肆当门柳,芳書书一畛蔬。水云三亩宅,风雨一床书,昨日修琴出,何妨小犊车。”——寄周宗道(注五)
不知受周宗这这种胸襟的薰陶,或家风、本性使然,才气纵横的沈周,不但平易近人,对事对物,处处充满了同情和悲悯。
每当风雨浃旬,或酷寒雪夜;禾苗腐烂,房屋漂没,种种饥寒景象便浮现在他的脑中。有时彻夜徘徊,或将心中的感慨,抒写在诗、画之中。
表面上,沈周像父、祖一样,对于朝政向少闻问。但政令的得失,却往往使他忧喜形于颜色。在人们的感觉中,这隐居江邨的青年,似乎无法忘情于生民的疾苦。
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看出他的心胸:
某次,邻人误以沈周的东西为其所有。沈周既不分辩,也下气恼,和颜悦色地把东西拿给邻人。
几天后,邻人找到了失物。当他以歉疚的心情,把错认之物奉还沈周时,沈周笑着说:
“这不是你的吗?”
沈周的笑容,冲淡了邻人心中的尴尬。
一本以高价买到的古书,沈周视同至宝地,摆在斋中的紫檀木架上。
一位访客看到后,吃惊地指出,那是他遣失已久的故物;并具体地指出书中某页的特征。
翻开书页,特征犹存。无论如何宝爱,沈周也无条件地全璧奉还。但对于卖书人的姓氏,他却一本“隐恶扬善”的准则,始终三缄其口。
有人说,杜诗的精华,在于杜甫的胸襟、志节和悲悯的情怀。篇摹句倣,只求形似,与杜诗反而南辕北辙。
沈周所学唐诗,系由白居易平易近人的诗风入手,并未专注于杜诗。也许他那忧时悯俗的怀抱,和杜甫壮阔的心灵节奏,暗暗相合。因而在时人心目中,这位相城才子的诗格,很有杜子美的气度和风范。
如果一定要在这位青年隐者身上,找寻一些瑕疵的话,他的耽迷于鬼故事和笑话,常常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传说,他不惜以自己的书、画,来换取座客们口中的异事和奇闻,并一一加以记录。此外,他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目睹的趣事,吟咏成诗,以之为戏;连尼姑还俗也不例外:
“婆夷本欠佛因缘,无奈心香起业烟,众散珠林还火宅,官收宝地作民廛。菩提旧念慈云灭,欢喜佳期好月圆,清净地中生爱水,从今都长并头莲。”(注六)
沈周十八岁那年,娶大他三岁的陈慧庄为妻。陈氏事奉沈周祖母和父母,克尽孝道,人称贤妇。唯婚后五六年仍无所出,乃为沈周纳了一妾。他二十四岁时,元配为他生了长子,取名云鸿,初为人父的沈周,可谓心满意足。
苍白、瘦弱、年已弱冠的沈召,才华并不亚于乃兄,但他的体质,却使人无时无刻不对他关怀。当祖孙三代——也许应该说是四代;四岁的云鸿,早已成为家族的新宠,时而举在曾祖父的怀中,忡仲地听老人唱诗——共聚一堂的时候,面对商周的鼎彝、汉鉴、吴書,互相探讨,各尽所学。有时,分题拈韵,祖孙父子,联吟唱和。沈贞、沈恒或沈周,如有精意画作,互为题咏,世代书香,诸美毕聚。
苏、常两地,自古人文荟萃,入明以后,更不乏世家大族,但仪度的雍容,篇章的典雅,似相城沈氏者,并下多见。因之,也成为郡中贤士大夫们学习、效法的对象。
环绕着西庄别墅的港湾间,经常帆橹相接,满泊着来访者的官舫和民船。随着归帆,沈氏的声望,也顺着纵横如蛛网般的江南水道,传播到远近各地。
景泰四年(一四五三),久知沈贞、恒兄弟,曾与老父相约终身不仕时,苏州知府汪浒,把为国求才的目光,投注在二十七岁的沈周身上。气度、才华之外,他发觉到沈周的学识,广博而深厚。
经、史、子、集、释、老,乃至稗官小说,沈周似乎无不涉猎。就中以暡左传暢、暡杜诗暢,影响最深。他的语言、文章里,隐含着左丘明、杜甫的思想和义蕴。他仿佛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从这一切庞大精深的知识里面摄取营养,却浑然无迹地表现在诗词绘画里面。
在信中,汪知府恳切地表达,他向朝廷荐举贤良的诚意,敦促沈周公车应举,以免辜负明时,埋没了锦绣的才华。
也许,这是沈周一生中所面临的最大抉择。他也不知道怎样上覆汪知府的美意。颓塌的凤凰台,滾滾江流中,白鹭洲上的鸟影,崔巡抚面前,一片赞叹声中,援笔而就的凤凰台歌:多年来在梦魂里隐约浮动的一切,似乎都自自然然地为他开辟了一条别人求之下得的坦途。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沈周咀嚼着李白的诗句;下知何故,即使他赋凤凰台歌的当日;“王子安才也!”即使在荣宠、羨叹集于一身的时候,他也有一种要哭的冲动。仿佛看见面对凤去台空、长江淼淼的李白,带着满脸的憔悴和迷茫。
七十八岁的高年祖父,飘着银髯;近“知命”之年的父亲,几乎每饮必醉。沈周虽已渐入壮龄,酒量却十分有限;为求父、祖的欢心,也时常相随步入醉乡,酒后相互扶持,醉眼相看,纵声而笑;不知是快乐,是悲哀,或是为腰领得全,祖孙、父子同堂而庆幸?
三十七八年前,祖父曾应举进京。与一时才彥,并驾齐驱。那时,他的祖父,应该比父亲现在的年龄还年轻几岁,雄姿英发;沈周可以想象他那爽朗的气概。抛开为人称羡的紫府仙人般的隐居生活——然而曾几何时,却以“病”为借口,重隐荒乡。沈周无法想象,祖父究竟遭受到怎样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性情豪迈如祖父,可曾作过李白登台或屈原的泽畔之吟?
内心交战的结果,沈周采用古人“筮仕”的方式,把一切委诸于“命”。
另一个可能,“筮仕”,犹如祖父乞归时的“病”。沈周既然不想应举而得福,但更希望不要因固辞而得祸。筮仕的结果,得“遁之九五”,卦辞:“嘉遁贞吉”。
“吾其遁哉!”这是沈周谢绝应举的全部理由。随之而至的,是无数的惋惜和劝勉;但有什么比“命定”更为充分的理由!
注一、依王鏊撰“石田先生墓志铭”、文徵明撰“沈先生行状”,均谓沈恒生三子;沈周、沈召外,尚有同父异母弟弟沈豳。
二、一说,沈周年十一,代父行役南京——似不可能,此处采用“沈先生行状”的十五岁说。一说,崔恭巡抚应天府(南京),在天顺二年,时沈周已三十一岁。此处仍以“行状”为依归,并谨注以存疑。
三、“苦雨寄城中诸友二首之一,见暡石田先生集暢(以后简称”石田)页三三七,中央图书馆编印。四、(石田集)页五四四。
五、(石田集)页三五四。
六、(石田集)页五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