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赶赴礼闱的外地举人而言,从梅花怒放的隆冬,桃红柳绿的仲春,到鸠鸣莺飞,麦浪泛金的暮春,一系列赶考过程中,真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尤其是那些清寒的举子,非仅前途成败未卜,胸中无时不浮现妻儿号饥,老亲依门等盼的情景,就更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但是,来自江南的唐伯虎,在徐经的金钱支持,公卿交相赞誉下,虽置身在严寒干燥,冷风刺骨的燕市,仍然悠游自在,和沐浴于江南惠风中无异。
他描写元旦朝贺;钟停鼓作,笙磬管弦齐奏,在庄严肃穆的仪仗导引下,身着衮冕,统御天下万国的弘治皇帝,缓缓地步入大明殿中,接受文武百官、太学生和贡士们的拜舞朝贺:
“绣伞齐擎御道中,鸣鞭将下息朝钟,仙班接仗星辰近,法驾临轩雨露浓。百尺罘罳宿威凤,九重阊阖拥神龙;履新万国朝元日,尧德无名祝华封。”(注一)
赞礼官高声唱礼,乐止乐作,经过几次起、跪、伏拜之后,当宣制官以宽宏嘹亮的嗓音宣示皇帝的旨意:
“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的时候,唐伯虎感到那位与他年龄相仿,锐意革新的君主,忽然离他很近。他们所山呼叩拜的元首,不再是身居九重,遥不可及的权力象征,而是赏识他的知友;除了与他互祝一年的吉祥、幸福之外,恍惚正殷殷地向他垂询治道。而他也将像吴宽、王鏊、陈璚等乡里先辈,或程敏政、李东阳等当代名臣那样,面对着有知遇之恩的圣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同为天下黎庶,寻求福祉,谋求国家的安康与富强。
一轮升起的红日,照射在布满瑞雪的北京街道上。处处张贴着的大红春联,往来拜贺的人群,和儿童追逐、围绕着的玩具摊贩,愈发增加了幸福与升平的气象。院子的秋千架上,传出少女的惊呼和欢笑。唐伯虎一面赞叹那些鬓插梅花,蹴鞠、扯铃者的身手矫捷,脑中则依旧盘旋着勋成业就,陪君伴驾,从容于庙堂间的遐想。在“岁朝”七律中,他除了描写生平仅见的北京年景之外,并再一次为那位青年君主,发出虔诚的祝祷:
“……仰天愿祝吾皇寿,一个苍生借一年。”(注二)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書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注三)
花灯、邨女、赛神的笙歌:这是唐伯虎笔下所描写的江南元宵景象。然而,怎能和帝乡鳌山的仙殿洞府,火树银花相提并论?
“金吾不禁夜三更,宝斧修成月倍明;凤蹴灯枝开夜殿,龙書火树照春城。莲花捧上霓裳舞,松叶缠成热戏棚;桮进紫霞君正乐,万民齐口唱升平。”—观鳌山四首之二(注四)
如果仔细品味前后两诗的情境和胸襟,就可以知道首都的鳌山之游,不仅使他大开眼界,更令他终身难忘。灵思泉湧的唐伯虎,于“观鳌山”四首外,另有一首题写在“灯宵闺话”立轴(注五)上面;画中青松茅屋,远峰耸峙,云雾弥漫其间,愈发增加了夜的宁静与神祕。檐下烛影摇曳,两个笔法纤细的人物,坐于案前,像似观书,又像喁喁而谈或研讨疑义。庭前松下,两个儿童,忘情地嬉戏着。感觉中,这只是山林隐逸或农家夜景的写照,难与上元鳌山,人如潮湧,金吾弛禁的热闹喧哗互为联想。所题的诗情和画意,也并不相配;究竟是这位江南才子,在富丽欢腾中忽然感怀世事无常,动极思静而作,或后之好事者,硬将诗、画描摹凑合,不得而知;细看画中款书颇有双钩廓填或揭描补笔的痕迹,是否伯虎原璧,令人起疑(注六)。
二月十五日,是会试三场试毕的日子,对于长期等待,猛烈冲刺的太学生和举人,无论成败如何,总算可以长舒一口郁闷之气。接着忙碌的是主考官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程敏政和同考官们的工作。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吴宽,这天在东阁批阅试卷,直到夜晚方才离开宫廷。皎洁的月色,照映在巍峨的五凤楼上,愈发显得雄伟壮丽。在银钥声和脚步声的惊扰下,栖息在宫树上的乌鸦,惊惶地乱飞。这种夜晚出宫的情景,使他想起了唐宣宗召翰林承旨令狐绹夜对含春亭;燃尽一支长烛之久,才以乘舆、金莲华炬送归学士院的荣宠。“二月十五日殿试东阁阅卷抵夜始出”(注七)诗中,吴宽除描绘月色楼影之外,也对这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给予“三百登科无曲学,九重侧席定宵衣。”的评价。
弘治十二年入春以来,京师一带即陷于干旱,弘治皇帝从二月十四日起斋宿祈雨。到了十七日,忽然浓云密布,一场甘霖,解除了旱象,挽救了农民一春辛苦的耕耘。在东阁中批阅试卷的考官们,不惜沾湿绯袍,冒雨领取朱卷。得雨、得才的双重喜悦,正笼罩在弘治皇帝君臣之间。但,十天后——二月廿七日,户科给事中华昶的一篇奏章,却如晴天霹雳似的,为即将放榜的会试,激起了万丈波澜:
“国家求贤,以科目为重,公道所在,赖此一途。今年会试,臣闻士大夫公议于朝,私议于巷:翰林学士程敏政,假手文场,甘心市井。士子初场未入,而论语题已传诵于外。二场末入,而表题又传诵于外。三场未入,而策之第三四问又传诵于外。江阴县举人徐经,苏州府举人唐寅等,狂童孺子,天夺其魄;或先以此题骄于众,或先以此题问于人。此岂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容!臣待罪言职,有此风闻;愿陛下特敕礼部:场中朱卷,凡经程敏政看者,许主考大学士李东阳与五经同考官重加翻阅,公为去取。俾天下士就试于京师者,咸知有司之公。”(注八)
事实上,华昶的论奏,不能说是猝起的风云;远自二月丙申,程敏政被任命为会试主考官之日起,就议论纷纷,暗潮洶湧。徐经的从程敏政学文,唐伯虎的模拟作答,或与饱学之士商讨研议一些冷僻艰涩的经策问题,乃至于向程敏政买序为出使安南的梁储送行;这一切原属平常之事,当事者似乎也无意隐讳。可是,由于主考官的任命,却使立于竞争地位的举子们突然敏感起来。尤其入场之后,发现某些考题竟与徐经、唐寅所模拟讨论的极为相近,更是群情昶然。华昶论奏中的“或先以此题骄于众,或先以此题问于人”,显示不是徐经、唐寅对这些猜疑、激愤浑然无觉,就是他们心中坦荡,根本未作任何防御。为那场值得珍贵的春雨,和可以期待的麦秋而宽慰的朱祐樘,突然接到华昶的奏章,其中又涉及他所依重的程学士,使他不仅困惑,更无比地震惊。他直觉地想到这是弘治元年政争的再次翻版。其时十八岁的他,在几位名重一时的辅臣佐助下,一方面耍摈斥宪宗末季的权奸、外戚和惑乱宫廷、糜费公帑的僧道,一方面引进贤才,锐意革新。因此,他不仅重视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诤谏,也恢复了废置已久的纠弹制度。怎知,首当其冲的弹劾对象,却是从他东宫时代,就随侍在侧,为他讲经解惑的程敏政。只为了“以塞天怒”这一类空泛的字眼,和一些对私行的指责,他不得不忍痛命这位学识渊博,才气纵横的师傅程敏政,盛年致仕。
即位的十余年来,他借重言官纠弹奸佞不法,有时他也困恼于监察御史、给事中的沽名钓誉,小题大作;困窘之余,这位青年睿智的君主免不了大动肝火,将言官逮捕惩治。往往用不了多久他就会省悟这样杜塞言路,和他的治道大相迳庭;好在这时又会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辅臣,为言官保奏,为他和言官布置出无伤体面的下台阶。
最大一次政治风潮,是弘治九年夏天,岷王奏请逮治武冈知州刘逊那次;为了顾全这位亲王的颜面,弘治皇帝一口气把交章奏沮的给事中四十二人,御史二十人逮捕下狱。御史台、六科官署,几乎为之一空;那真是又困扰又尴尬的一段时期。吏部尚书屠滽,首先奏请勅尚宝司和中书省派员代理部院中的公事,尔后再率九卿申救那些落进锦衣卫和镇抚司手中的“烈士”(注九)。
显然地,从华昶的奏章中,朱祐樘又一次嗅出了业已来临的风暴,因此,他初步处理得相当审慎;先让礼部拟订处理的方式。
礼部尚书徐琼的拟议,看来平实,秉公行事;同时,似乎也为皇帝、言官、考官各方面,预留了转圜的余地:
“昶必有所闻,故陈此奏;但恐风闻之事,犹或未真;况未经开榜,不知所指实之人曾取中否……”
自古谏官“风闻言事”,既为法律所许,如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也就风平浪静,只好不了了之。因此,负责查的人,查的方式,乃至于查报的技巧,都可能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徐尚书建议:
“乞如所奏,行令李东阳会同五经同考官,将场中朱卷凡经程敏政看中者,重加翻阅,从公去取,以息物议。”(注十)
奏中以主考官之一的李东阳主持复查工作,不仅顺理成章,而李东阳自弘治七年八月入内阁、预机务、典诰勅;其干练和文学造诣足以服众,他对朝事的了解,和忠厚而不为己甚的性格,也可以使弘治皇帝高枕无忧。
为了调查工作方便,礼部同时奏请把开榜日期,延至二月廿九,或三月初二日;朱祐樘一一准奏,命以三月初二为开榜之日。
不数日,主考官李东阳率五经同考官联名具奏:当礼部移文着他重加翻阅朱卷以定去取的时候,发现徐经、唐寅二卷,并不在程敏政取中正榜之内——意思是,起码从试卷的取舍中,找不出程敏政和徐经、唐寅勾结的蛛丝马迹。接着,他又奏报再阅试卷,重定去取及比号、拆名、发榜等事均已完竣。
既然徐、唐二人不在取中之列,勾接主司之说一时便无法确认;正可应了徐琼前面所奏述的“但恐风闻之事,犹或未真”。如果就此结案,一时物议虽然未必完全平息,但落第举子们的激愤,或可稍为稀释,言官也许适可而止,使风波不致扩大。
年轻气盛的弘治皇帝,见他所赏识依重的程学士牵连不大,不必投鼠忌器;索性想借机给动辄捕风捉影,纠弹不休的言官一个警惕,可能是处理这次事件的一着错棋。
“华昶、徐经、唐寅,锦衣卫执送镇抚司对问明白以闻;不许徇情!”(注十一)他在旨意中说。
在御史和给事中的眼中,弘治皇帝三月七日这道旨意,无疑地是对监察权的一种压抑和挑战。被弹劾的官吏未见法办,职司言责的给事中倒先琅铛入狱;是可忍,孰不可忍?
首先发难的是工科都给事中林廷玉;这位籍隶福建侯官县的都给事中,是成化二十年进士。由于他以前曾受命为同考官,知内帘事;对试务和考校的内情,都有着深入的了解。他先从程敏政出题、阅卷、取人等方面,列举出六大可疑之处。他的结论,更像雷电般在弘治皇帝脑海中,反复地回响:
“臣于敏政非无一日之雅,但朝廷公道所在,既知之不敢不言。且谏官得风闻言事,昶言虽不当,不为身家计也。今所劾之官,晏然如故,而身先就狱;后若有事,谁复肯言之者?”(注十二)
这种攻守兼备的论调,先使谏官立于不败之地。接着妙笔一挥,指谓这次考试风波,即使追究得实,仍旧无补于事;他所提出“解铃还需系铃人”和“快刀斩乱麻”的办法,表面上看是顾全大局,息事宁人,实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仍旧要坐实程敏政舞弊之罪,去之而后快。至于程敏政为何人而舞弊,似乎又无足轻重,雅非言官们矛头的指标:
“莫若将言官举人释而不问,敏政罢归田里;如此处之,似为包荒,但业已举行,又难终止……”
对弘治皇帝而言,言官举人释而不问,等于承认言官这种捕风捉影的权力;程敏政糊里糊涂地再次罢归,则是弘治元年故事重演,也是言官势力的再一次扩张。朝廷政事固然需要谏臣的匡正,但如事事掣肘,和该劾的不劾,一样未为国家之福。他想起九年十二月,观政进士孙磐上的疎:
“近者言官劾人,率乘势败;而排触奸幸,反出胥吏,议者羞之……”(注十三)足见近年言官的无状。
接着,他也想到林廷玉奏章中几句耐人寻味的尾语:
“若言朋比回护,颠倒是非,则圣明之世,理所必无也!”
是否意味着此案如果追究到底,以林廷玉对内帘事务的熟稔,恐连奉旨复查的李东阳和同考官吴宽等,也难保不卷入漩涡?语近要挟,使弘治皇帝深为恼怒。不过,在这前后,程敏政也屡次上章自责,乞请放归故里。时已四月中旬,春麦渐熟,在暑热渐增的夜里,朱祐樘辗转反侧;究竟与言官坚持到底,或采纳林廷玉的妥协方式;暂时牺牲程敏政,以后再相机召还?
然而,已经太迟了,妥协的机会转瞬即逝;给事中尚衡、监察御史王绶纷纷上章,请释放华昶,逮捕程敏政。程敏政为了自卫,一改自责态度上章自辩。不知受何人指点,狱中的徐经,反奏华昶诬告;而无论华昶和徐经,供词又反覆无常,变化不定;整个案情扑朔迷离,纷乱如丝。最糟糕的是,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及锦衣卫的会审中,徐经熬不过严酷的刑讯,供称敏政确曾接受他的金币;这真是言官们求之不得的良机,左都御史闵珪立刻奏请逮捕程敏政当庭对质。
逮治大学士程敏政的奏章,留中十日;也就是显示这位年轻的皇帝,和他的智囊团,整整受了十天的煎熬。焦思苦虑的结果,不得不忍痛传旨,下程敏政于狱。
午门置对时,在暑热中度过一个多月牢狱生活的程敏政,虽然忧愤交集,病容满面,行动惟艰,依然雄辩滔滔,坚不屈服:
华昶所指的徐经、唐寅,皆不在他所取中之列。
覆校时,有十三卷程度可疑,被黜落榜;但那十三卷并非经他一人校阅;可见任何考官衡文,都难能有一定标准。
此外,身为主考官,所校荐卷,不仅朱笔、弥封,并有同考官批语,岂能一手遮天;乞召同考官及礼部掌号籍者面证。
除程敏政的答辩外,再度拷问徐经所得的供词,也是使案情急转直下,趋于落幕的关键:
“来京之时,慕敏政学问,以币求从学,间讲及三场题可出者;经因与唐寅拟作文字,致扬于外。会敏政主试,所出题有尝所言及者,故人疑其买题,而昶遂指;其实未尝赂敏政。前惧拷治,故自诬服。”(注十四)
最后的处分是:华昶言事不察实,赎杖之外,调南京太仆寺主簿。程敏政不避嫌疑,招致物议,诏命致仕。徐经、唐寅夤缘求进,赎徒(易科罚金)之外,并由礼部奏处,黜充吏役。
弘治己未年六月五日,前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大学士程敏政,痈毒不治而亡;离结案出狱,仅仅不过四天,享年五十四岁。
传说,他被劾退出闱场后,僚属曾为他设宴。席间不知是有意安排讽刺,或优伶激于义愤:
“我有一只鸡,卖价一千两。”一个扮作卖鸡的优伶,大声地在台上叫卖着。
“谁家鸡卖此高价?”另一优伶,明知故问。
扮演卖鸡的伶人,以十足讥讽的口吻答:
“程学士鸡;只卖个五更啼(按,谐经题二字)耳!”(注十五)
程敏政默然离席而去。
当他忧愤、孤独地离开人世之后,北京城的物议,并未因而止息:
有人不管最后的供词如何,仍然先入为主地,直指程敏政鬻题。
程敏政问策题一向收藏严祕,少有人知;不过仍为素所亲近的门生徐经窥见,转告唐寅,因而宣扬开去——说这话的人,语气间不难见出,仍然是一片猜测之词。
程敏政乃有道之士,以私害公绝无可能;说不定是程氏家僮窃窥考题,出售得利—持此说法者颇不乏人,若非对程氏为人、造诣敬仰爱慕,便是心存恕道。
还有人推测可能是徐经仇人,公报私仇地抨击于朝;至于“抨于朝”者究竟指华昶,或华昶奏章中所说的“士大夫公议于朝”的士大夫,则不得而知。
了解程氏为人的朝臣,认为敏政平日恃才傲物,评诗论文,即使对当朝巨卿,也丝毫不留余地,是他致祸之源。
更有内幕传闻:程敏政少年得志,外附权贵,内结奧援,汲汲然急于进取,早已招到士大夫的议论;但华昶劾其考试舞弊实属冤屈。大狱之成,可能是欲夺其位的另一位礼部侍郎傅瀚,嗾使给事中华昶劾奏的。因此,知道内情,而为之冤惜的,也大有人在(注十六)。
内心之中,挫折、痛惜、遗憾不能自已的,是年近而立的弘治皇帝。程敏政飘洒的长髯,疎爽的个性,讲解经义,分析问题时清晰明畅的语音,乃至于最后一段时日里上章自辩的辞句,时时萦绕在他的眼前。他追赠敏政为礼部尚书,并赐以祭葬,聊补心中的遗憾。
这一切一切的议论、补偿和哀荣,对执当代文学、史学之牛耳,着作等身的程学士而言,正是“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注一、暡唐伯虎全集暢水牛版页五二、汉声版页四四。
二、暡唐怕虎全集暢水牛版页五二、汉声版页四四。
三、暡唐伯虎全集暢水牛版页四五、汉声版页三八。
四、暡唐伯虎全集暢水牛版页三八、汉声版页三一。
五、暡吴派画九十年展暢页五二—三。
六、暡故宫学术季刊暢卷三期一,江兆申“从唐寅的际遇来看他的诗书画”抽印本页九。
七、暡匏翁家藏集暢页一四九。(按殿试在三月一日,二月十五所阅应为会试卷)。
八、暡明孝宗实录暢卷一四七页九;本章内有关考试弊案之奏章、旨意,间接引自江兆申着暡关于唐寅的研究暢页四四—四五。
九、暡明鉴暢页二八六,启明版。
十、暡明孝宗实录暢卷一四七页九。
十一、暡明孝宗实录暢卷一四八页二。
十二、暡明孝宗实录暢卷一四九页九。
十三、暡明鉴暢页二八七。
十四、暡明孝宗实录暢卷一五一页一。
十五、暡舌华录暢“讥语第十三”,明曹臣着。
十六、暡明孝宗实录暢卷一五一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