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 Public Relations。Public 一词可译作“公共的”、“公开的”,也可译作“公众的”。Relation 则宜译作“关系”。因此,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和一种正在发展中的管理功能,对其定义的讨论众说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包括:
(一)管理说
“管理说”这类定义突出了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比如,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 哈罗博士(RexL。Harlow)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公众舆论,并对之作出反应;它明确并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变化趋势的监视系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社会变化,保持与社会变动同步;它运用健全的、正当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的工具。
(二)传播说
“传播说”这类定义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比如,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 杰夫金斯(Frank。Jerkin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三)传播管理说
“传播管理说”这类定义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当代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马里兰大学的詹姆斯· 格鲁尼格教授(JsinesE。 Grunig)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四)咨询说
“咨询说”这类定义倾向于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最有代表性的是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 78 年 8月发表的 枟墨西哥宣言枠:“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五)关系说
“关系说”这类定义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比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资深公关教授蔡尔兹(H。 LChils)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是公众性的,并且都有其社会意义。
(六)协调说
“协调说”是对关系说的深化,认为公共关系主要是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持企业的营利性和社会性之平衡就是公共关系”。
(七)形象说
这类定义从塑造形象的角度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以上各种公共关系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去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公共关系从理论到实践均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而且又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不同的实践领域,因此,对公共关系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是正常的。实际上各种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问题在于需要找到一种能更准确表述公共关系基本涵义的定义形式。本教材赞同“传播管理说”的定义,即: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我们的定义点出了公共关系的三个本质特征。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特性
根据公共关系的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公共关系的四大基本特性:客观性、普遍性、长期性和动态性。正确认识这些特性,对于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客观性
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历史与人类相互交往的历史一样悠久,尽管公共关系这个名词直到1 88 2年才正式提出,从20 世纪起才广泛运用,但是,自从有了人类,产生了语言,有了相互交往,就产生了公共关系。我们知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但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从来都不是像18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小说 枟鲁滨逊漂流记枠 中的主人公那样单个人与世隔绝的生产,而总是许多人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社会的生产。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形成过程中就已有群居生活的本能,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原始组织,他们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彼此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生产中的协作关系、分工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婚姻关系等等)。正是这种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才构成了人类社会。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当然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发展的。概念的产生和使用是一回事,这种社会现象是否存在又是一回事。不能因为概念的产生和使用较迟,就否认早就存在公共关系这种社会现象。
(二)普遍性
公共关系的普遍性是由它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既然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很显然,那它只有优劣之别,而无有无之分。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或者喜欢与否,它总是存在的。换言之,我们不能决定我们是否需要公共关系。事实上,社会中的每个组织都处于一定的公共关系之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或保持一定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必然要形成某种群体,因而也必然存在公共关系。
我们了解公共关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征,就能更好地正视它,适应它,自觉地改造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运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建立和发展某种有利于自己组织的良好的公共关系。
(三)长期性
所谓长期性是指公共关系的形成与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良好的公共关系还是不良的公共关系,它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改变某种状态的公共关系,也是如此。因为,公共关系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定的社会公众对有关组织的认知过程。社会认知是公共关系形成的前提。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涉及认知对象、认知者及交往者情况等诸多方面。认知对象的特点、认知者本身的特点(如经验、性格、需要和思维方式)以及认知当时的社会背景(情境)都将对认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上述各要素的交互作用,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总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与仁慈效应等等。因此,要完成一个认知效果,改变一种认知效果,即达成一定的公共关系,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共关系的长期性决定了公共关系工作的持久性。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四)动态性
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关系靠日积月累而形成,但是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说公共关系表示一种静止的社会联系状态,是就某一时间来说的,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任何组织的公共关系都始终处于变动之中,正所谓“世态舆情如流水”。一个原来以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而博得的公众赞誉和好感的企业,可能由于质量的下降而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也可能由于他人的造谣中伤而损害了企业在公众中的美好形象,最终与公众处于一种不良的公共关系之中。例如,北京雪花电冰箱厂是靠生产高质量的名牌电冰箱———雪花电冰箱而闻名的,但是,在一段时间里,这个厂却没有牢固确立用户第一、质量第一的公共关系意识,致使在一个时期内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一时舆论大哗,群众议论纷纷,报纸批评,用户怨声载道,搞得满城风雨,工厂信誉一落千丈。在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后,这个厂的领导当机立断,双管齐下,一方面狠抓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公共关系工作,邀请北京各大新闻机构的记者来厂参观采访,将本厂的整顿与改进质量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使雪花冰箱的声誉逐步回升。由此可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的优劣关系,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有的由好变坏,有的由坏变好。公共关系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公共关系工作的经常性。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类型
由于社会组织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活动方式、工作方式多种多样,而社会公众的构成又是形形色色的,因而它们之间形成的公共关系也是各式各样的。下面对此作一简单的分类:
1.按公共关系状态的优劣程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良好公共关系(同情、重视、支持、合作)与不良公共关系(淡忘、冷漠、敌对、偏见)。
2.按公共关系的公众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内部公共关系和外部公共关系。如一个企业组织所涉及的公共关系,可能不下20 种,如股东关系、职工关系、顾客关系、社区关系、竞争者关系等等,但其中除了股东关系和职工关系属于内部公共关系之外,其余均为外部公共关系。其他如学校、慈善机构、行政机构、服务行业、群众组织等主体,都有内部和外部公共关系之分。
3.按公共关系各方的联系状态进行分类,可划分为一体型公共关系与两极型公共关系。前者又可分为协调型公共关系与核心型公共关系。协调型公共关系是一种最佳状态的公共关系,关系各方面利益协调一致,相互支持,不断合作。例如,一家服务周到、品种齐全、货源充足的商场与其开办社区中那些友好文明而且购买力强的居民与团体之间的公共关系就属于这种类型。而核心型公共关系中的多方将自身的利益共同寄托于公共关系中的某一方,使各方联合成一个利益整体。当公共关系各方中某一方具有特别强有力的有利因素时,往往呈现这种状态。如一些大型主机生产工厂与为其配套协作的小企业之间的公共关系,大都是一种核心型公共关系。因为大企业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产品需要进行扩散,小企业无论从生产任务还是技术上,都希望得到大企业的支持,从而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公共关系。
两极型公共关系包括冲突型公共关系、竞争型公共关系与平行型公共关系。冲突型公共关系的各方利益存在明显而尖锐的矛盾,相互之间的协作联系不断削弱并趋于断绝。两家原来协作得很好的企业,由于利益矛盾而中断协作关系,它们就处于这种类型的公共关系之中。竞争型公共关系中的各方利益虽有冲突,但因发展方向和目标一致,相互之间仍有某种联系。例如很多同行业的组织,既是竞争对手,但又往往需要互相联系,沟通信息,因而很多时候都会形成这种竞争型公共关系。竞争型公共关系对于组织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平行型公共关系中的各方既无明显的利益冲突,亦无十分密切的往来,各方保持较为稳定的距离。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的组织之间,没有协作业务,也没有特别的相互需求,往往就呈现出这种状态的公共关系。
概而言之,我们应该创造和保持协调型和核心型公共关系,避免冲突型公共关系,利用竞争型公共关系,改造平行型公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