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6474400000076

第76章 僵持状态下的制胜妙招

双方僵持不下怎么办?古训有云:“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的古训,今天,我们亦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赢得百万金。

在进行谈判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双方僵持不下,导致谈判不得不中止的情况。这种情况,无论于己,还是于人,都是不利的,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这个时候,谁能够先出其不意,打破僵局,对于最后的制胜都是极其有利的。

沉默不语在谈判中也是常用的制胜技巧。如果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你对他所说的东西感到厌烦,最好是坐在那里,而谈判中,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艺术,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谈判中沉默所表达的意义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帮助你扔给对方许多捉摸不透的谜,然后我们可利用他们的答案来做应对的决策。

林肯在辩论中善于使用沉默反败为胜。林肯和道格拉斯著名的辩论接近尾声之际,似乎林肯将要败北。然而,林肯在最后一次演说中,他突然停顿下来,默默站了一分钟,望着他面前的群众的面孔。以他独特的单调的声音说道:“朋友们,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或我自己被选人美国参议院,那是无关紧要的,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我们今天向你们提出的这个重大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远胜于任何个人的利益和任何人的政治前途。朋友们——”说到这儿,林肯又停了下来,听众们屏息以待,唯恐漏掉一个字。“即使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根可怜、脆弱、无用的舌头已经安息在坟墓中时,这个问题仍将继续存在……”

相信你可以想象到,林肯的这两次沉默,其实已经紧紧拴住听众的心,为他的演说增添了感人的气氛,而他最终的“即使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根可怜、脆弱、无用的舌头已经安息在坟墓中时,这个问题仍将继续存在”就整个地将自己和道格拉斯的这场辩论的价值在根本意义上从成败之分转向了公众问题的解决——这才是选民们真正关心的,从而,把不利的局面扭转了过来,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有时故作“迟钝”,而“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生活艺术——意即在社会生活中多听、少说,甚至不说,处处给人一种“迟钝”的感觉。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少开,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相反,你却可以借此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

说话莫忘看场合,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力。正因为受特殊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有些话说出来就未必好。同样一句话,在此说与在彼说的效果就不一样。因此,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的环境,如果环境不相宜,时机未到,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

一家日本贸易公司与一家美国贸易公司围绕着一宗贸易已经进行了多次谈判。第一次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绝地向日商介绍情况,而日方代表则一言不发,埋头记录。美方代表讲完后,征求日方代表的意见。日方代表恍若大梦初醒一般,说道:“尽管贵方谈了许多情况,但有些问题我们不完全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于是,第一轮会谈结束。几星期后,日本公司换了另一班人马,谈判桌上他们表示对上一次的谈判内容不甚了解。美方代表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给他们介绍了一遍。谁知,讲完后日本代表的态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回去研究一下。于是,第二轮会谈又告休会。过了几个星期后,日方再派代表团,在谈判桌上故伎重演。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告诉美方代表一旦有讨论结果立即通知美方。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美方没有接到通知,认为日方缺乏诚意。正在考虑重新选择贸易对象时,突然接到日方通知,要进行签约。等日方一到,美方才感到由于这才感到准备仓促,有些贸易环节已来不及论证,在双方对此进行拍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结果,谈判的成果比原定的计划相比,吃了大亏。相比之下,采取沉默战术的日方倒是成功获益了。

从这个案例来看,“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听出门道再开,而开就能伤到对方“元气”,不很高明吗?如果你提出一个诚恳的建议,而对方却给了你一个不完全的回答。这时,你应该等下去。沉默,往往会使人感到不自在,常常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僵持的感觉,使其觉得非以回答你的问题或提出新建议的方式来打破僵持的局面不可。古训有云:“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的古训,今天,我们亦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赢得百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