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用心治理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使唐朝政权迅速得到巩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贞现之治无疑也推动了文化的全面繁荣,佛教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更大的发展。崇信佛教的唐太宗吸取北魏以来佛教泛滥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的历史教训,开始设立国家级的僧官制度,规定出家的僧尼必须获得一定的资格方可进入寺院,严格禁止私度僧尼。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僧尼素质的相对提高,同时也使得寺院体制进一步完善。
禅宗四祖道信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湖北黄梅县东山头,开始创立中国禅宗史上的第一座寺院双峰寺。双峰寺的创立,结束了自达摩以来禅僧们的行无定处,居无定所的“头陀行”的历史,自此以后,中国禅宗的禅林化开始形成。
道信接受了三祖僧璨自达摩以来的“二入四行”禅修方式,结合自己修行的特点,很快赢得八方僧众的推崇,“东山法门”开始形成。
在东山双峰寺,道信将所有的禅僧们集中在一起,按照达摩的坐禅机理,端正身体,宽松衣服,吐纳有致,身心明朗,在这种气氛中倾听佛法,自然很容易得到开悟。
东山双峰寺的禅法之胜,很快传遍了四面八方。唐太宗仰慕道信的风范,特下一道诏书,让道信进京。道信当即上表辞谢,“一介山僧,有何面目去见圣上”。唐太宗再下诏书,道信称病;太宗三下诏书,道信仍是辞谢不行。道信的三次拒诏惹怒了圣颜,唐太宗再下诏书说,如果敢再不来,就直取道信的人头来见我吧。
当京城的使节第四次来到湖北东山双峰寺,并且将太宗的诏书当众朗读之后,道信毅然将头伸于使节的刀下,面无惧色。
使节被道信的凛然正气感动了,迟迟不肯下手。于是,使节 冒着甘被杀头的风险回到 京城,将道信的威仪面 呈太宗。太宗长叹一声,从此不提道信,也不提东山法门。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道信走在一条乡村小道上,远处走来几个放学的孩子,孩子们唱着山歌,一路向村子里走来。孩子们的歌声感染了道信,他情不自禁地站到路边,一边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其中的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特别引起了道信的注意,他似乎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孩子,却又一时想不起来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孩子了。他终于意识到,也许他根本就没有见过这孩子,或许是这孩子与他有着一种特别的缘分,所以他才觉得面熟吧。
他把孩子唤到一边说:“孩子,你姓什么呀?”
孩子抬头看了看他,知道他就是东山双峰寺里的和尚,孩子大声地说:“姓倒是有啊,但却不是平常的姓(性)。”
“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姓吗?”
“佛性。”孩子又大声地说。
道信高兴地笑了,他知道这孩子非是一般的孩子,遂又问他说:
“那么,你就没有姓吗?”
“只因为性空,所以才没有姓。”
道信一下子喜欢上这孩子了,他问孩子说:“愿意跟我出家做和尚吗?”
孩子说:“愿意,但你要回答我的一个问题,回答得好,我就跟你去做和尚。”
道信说:“问吧,孩子。”
“过去我只听说东山双峰寺的道信和尚,今天算是印证了。那么,以往的诸佛圣贤又如何印证呢?”
道信说:“空空寂寂。”
孩子想了想说:“也就是说,以往的佛圣就没有了吗?”
道信用手在孩子的头上点了点说:“太阳照着,还有这满头的纹彩呢。”
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孩子说:“我懂了,有即是无啊。”
道信知道孩子是真的明白了,于是又说:“怎么样,跟我出家好吗?”
“出家是没问题的,但要问我娘。”
于是,道信随着孩子一同来到村子里,及至见过孩子的娘,道信着实地把孩子夸奖了一番,最后提出要将孩子带到东山双峰寺做他的弟子。没想到孩子的娘满口答应了。从此以后,道信有了一个新的弟子,一个非同一般的弟子。这个弟子,就是后来被人称为禅宗五祖的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