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冬青书屋文存
6453900000039

第39章 39、从《仪征厉氏支谱》看一个家族的发迹

卞、厉二姓为清代仪征的名门望族。民国《江都县新志》说:“卞、厉籍仪征而皆居郡城,卞于先朝两世开府,厉亦簪缨华胄。”。我目睹者,为第33部,是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厉鼎禹珍藏。

(一)

仪征厉氏,族大人多。拙文的重点是介绍厉氏代表人物厉恩官、厉云官。为了叙述的方便,据《厉谱?世系分图》编制恩官、云官两房世系简表如下:

厉氏世系简表

(二)

《续碑传集》卷四十四《守令五》程畹《厉先生(秀芳)家传》云:“其四世祖士贞公,康熙庚戌进士,为仪征国朝科名之始。”厉士贞在厉氏家族中影响深远。厉氏子孙,效法四世祖苦读成名。今据《厉谱?事略》卷上,略举从厉士贞到厉恩官、厉云官苦读情况如下:

厉士贞(四世)

烈士公自序云……十八九岁时,即逃入栖霞山中,昼夜苦读,奋不顾惜。住金山者凡两载。闻灵隐最幽胜,遂往寻踪。

节录烈士公诫子书云:我髫年便知发愤,日夜诵读,不敢有负双亲期望之意。时康熙七年八月十七日。厉(五世)

节录天车公诫子书云:余家贫业儒,汝三人者,昼夜苦读,奋志成名,上策也。即不然,三人各图一馆,既可束身读书,又得馆谷资用,次策也。上与祖父增光,下勉子孙勤学,如此,方成一个人,方可了读书一件事。时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

厉廷元(六世)

节录荣湘公诫子书云……苦创家业,且耕且读,时雍正三年四月初十日。

厉长年(九世)

绍彭公家居明大义,孙恩官髫龄读书,起居眠食,皆在公侧,年少成名,皆公之教也。

孝萱按:《厉谱》卷末方颐《诰授通奉大夫、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三级厉公墓志铭(并序)》云:“随廉州公官京师,攻苦弗懈。”厉同勋《幸存稿》有《儿子云官赴湖南清泉县任,诗以勖之》等作,可见厉氏家教之严。厉恩官为其叔父厉同勋《栖尘集》作《跋》,云:“恩幼承(厉同勋)提命,少长勖以远大,数千里外,时以诗箴”云云,可见厉氏家族注重教育,不仅对自己的子孙,对侄辈亦如此。据《厉谱?事略》卷下记载:“先祠,烈士公读书处也。”“祠西壁上,晓楼公墨迹题云:‘两间旧茅屋,七世读书堂。地僻客稀到,春深花自芳。’”“祠楹帖有联云:‘二百载青毡,蝉联九世;两三间白屋,鹤隐千秋。’冠卿公所撰,史望之尚书所书者也。”厉晓楼名炯,第八世。厉冠卿名同勋,第十世。可见厉氏家族恪守读书的传统。又《厉谱?事略续记》载:“驭臣公配焦恭人……为其两子,延师教授,督责綦严,灯影机声,不殊欧、孟,皆能科第成名”,可见厉氏虽寡妇亦注重对后代的教育。

(三)

厉同勋《藉花小室诗钞》卷下《抵京书感十二首(并序)》有句云:“门第科名二百年。”自注:“自先七世祖烈士公至今,历代皆幸列科名。”《栖尘集?六十述怀八首》有句云:“九世香分八世芹。”自注:“余家自烈士公至子八世,皆补博士弟子,今孙辈亦能读书。”读书是为了科名,科名是为了仕宦。今据《厉谱》卷上、中、下编制厉氏四世至十一世主要成员科名、官职简表如下:

看出:仪征厉氏,子孙繁衍,人口众多,读书家风,恪守不坠,有科名者,逐年俱增。但到第九世,才有“正六品”(千总)的武官(厉长春)。到第十世,才有“从四品”(知府)、“正七品”(知县)的文官(厉同勋、厉秀芳)。到第十一世,才有以学政署抚、护督,以布政使代行督、抚事的大官(厉恩官、厉云官)。可见这个家族的兴盛,有其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不是暴发户。

(四)

程畹《厉先生家传》云:“先生族大,其达者:云官仕至湖北布政使,恩官仕至宗人府府丞。”拙文即以介绍厉恩官、厉云官兄弟为重点。

恩官:“春园公长子。字锡功,号研秋。增监生。道光壬辰恩科顺天乡试中式举人。戊戌科考取教习,补咸安宫学教习,记名国子监学正学录。庚子科会试中式进士,复试一等,殿试二甲,朝考一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一等,授职编修,记名御史,补授山东道监察御史,掌江西道,转京畿道监察御史,管理工部街道厅。京察一等,记名道府,简放山东兖沂曹济道,游升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军功赏戴花翎。内擢太常寺卿,转宗人府丞。提督福建全省学政。历署刑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福建巡抚,护理浙闽总督。历充国史馆协修,武英殿协修,道光癸卯科顺天乡试同考官,甲辰科会试磨勘官、殿试内收掌官,甲辰恩科河南乡试正考官。抽查西仓漕粮,稽察右翼宗学,内阁协同批本。诰授资政大夫,晋授荣禄大夫。生于嘉庆十三年戊辰十一月初一日时,殁于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初四日午时,享年五十六岁。”(《厉谱》卷中)

孝萱按:据《清史稿》卷二百四《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同治元年壬戌?福建》:“瑞正月丙午罢。徐宗福建巡抚。厉恩官署。”《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十七:“(同治元年壬戌正月丙午)以前任浙江布政使徐宗为福建巡抚,未到任前,以学政厉恩官暂署。”二书所记厉恩官署福建巡抚之时间、原因及本职,可作《厉谱》之补充。又据《厉谱?事略》卷上,厉恩官署刑部右侍郎及兵部左侍郎,在放福建学政之前。

云官:“冠卿公长子。字伯符,号凫,亦号小樵。国学生。道光己亥恩科顺天乡试挑取誊录。癸卯科江南乡试中式举人。拣选知县。国史馆誊录。选授湖南清泉县知县,署衡阳县知县、衡州府通判,保升直隶州、湖南补用知府。赏戴蓝翎,换花翎。两湖记名道,加盐运使衔。奉特旨交军机处存记。遇有两湖道员缺出,请旨简放。署湖北盐法武昌道,简放湖南岳常澧道,调补湖北荆宜施道,监督荆州钞关,擢湖北布政使,署湖北按察使。历充湖北乡试内提调官,甲子科湖北文武闱乡试外提调官,总办湖北水陆粮台,奏办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事务。加三级,给予正一品封典。诰授通奉大夫,晋授光禄大夫。生于嘉庆十三年戊辰十月二十三日亥时,殁于光绪二年丙子正月二十八日申时,享年六十九岁。”(《厉谱》卷中)

孝萱按:《厉谱》卷末方颐《厉公墓志铭(并序)》云:“署湖北按察使,兼摄布政使,旋即真除。文恭有事于黄州,奏以公办理总督事务;巡抚严树森率师出省,复奏以公办理巡抚事务,将大用矣。”道光戊申、己卯间,颐、云官二人在都,“一见即相契,订金石交”。光绪时,二人在扬州“朝夕过从”,“踪迹弥密”。“最莫逆”的方颐所述厉云官以湖北布政使办理湖广总督、湖北巡抚事务情况,比《厉谱》详,是《厉谱》最好的注解。据官文《重订厉廉州先生诗集序》:“犹幸我友厉君,体燕翼之良规,肤鸿渐之丕绩,与余共事十余年,寅恭辰猷,昕夕罔倦,今已游历屏藩,仗节麾旄指顾也。”可见他与厉云官关系甚好,评价甚高,所以信任厉云官,奏以厉云官办理湖广总督事务。

厉恩官、厉云官兄弟皆宦达,除了由于恪守读书―科名―仕宦的家教外,还有社会原因。请看厉恩官是在什么情况下署抚护督的吧!《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十七云:“(同治元年壬戌正月丙午)……福建巡抚瑞老病昏庸,难期振作,均著勒令休致。该二员各有牵涉被参之款,仍均著听候查办,又谕:本日因京察届期,福建巡抚瑞老病昏庸,已降旨将徐宗补授福建巡抚,饬令迅赴新任,毋庸来京请训。现在福建近贼氛,关系紧要,若由部行文,为日较迟,著寄谕徐宗即行迅速起程,驰赴闽省,接印任事,傥因道路梗阻,或由海道驰往,更为迅捷,毋得稍涉迟缓,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以前任浙江布政使徐宗为福建巡抚,未到任前,以学政厉恩官暂署。”再看厉云官是在什么情况下由知县升至布政使的吧!方颐《厉公墓志铭(并序)》云:“丁外艰,直湘乡曾文正公以侍郎督办乡团,闻公名,奏请夺情,俾参戎幕。湖广总督官文恭公,偕湖北巡抚胡文忠公,檄公办理水师馈饷及军装局务,二公交相倚畀。丁内艰,复为二公奏留。公有为而能有守,曩主饷糈,综核周至,侵蚀浮冒之弊,一扫而空,故文忠、文正皆深信之。”可见,清廷为了消灭太平军,亟需人才,而当时官员中,满人多腐败无能,只得提拔汉人。这是厉恩官、厉云官兄弟的共同机遇。厉云官得到曾国藩、胡林翼等名人的信任,故仕途顺遂,这是厉云官的特殊机遇。

(五)

既然厉氏家族以“二百载”诗书相传,“蝉联”不断而自豪,拙文应介绍一下厉氏著述情况。先述有刻本传世者:

厉同勋(十世)

《重订厉廉州先生诗集》:厉同勋著,官文撰序。包括《藉花小室诗钞》《寄蠡诗钞》《还珠堂和陶百诗钞》《断梗吟》《栖尘集》《幸存稿》《衡游草(附补刻诗)》,通共古近体诗九百九十首。各集均有亲友撰序、跋、题词。南京图书馆藏此书。

《断梗吟》有沈岐题词,注云:“君与卞竹辰方伯最契厚,诗中累及之。”《还珠堂和陶百诗钞》有卞士云(竹辰)序,读之可见仪征卞、厉二族友好情况。

厉秀芳(十世)

《武城县志续编》十四卷,首一卷。厉秀芳知武城县事期间所纂。道光十一年厉秀芳《序》云:“手自编录。”《凡例》云:“捐俸刊版。”

《梦谭随录》二卷。咸丰五年张安保《序》云:“君乡居无聊,乃追述治武轶事,积久成帙,颜曰《梦谭随录》。”

《真州竹枝词》四卷,包括所记者(《真州竹枝词引》),所吟者(《真州竹枝词》),及亲友题词。厉秀芳《自叙》云:“旅窗无事,聊以平生所亲历者,缀为小品一篇万二千六百余言,又从而系之以诗四百余首。”附忆旧庐十二首。咸丰七年作于“东亭客舍”。咸丰十年刻。其后,《真州竹枝词引》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改名《真州风土记》。

南京图书馆藏以上三书。此外,厉秀芳还著《臆说》三卷,据张安保云:“观其所纪,听讼折狱之明慎,催科抚字之贤劳,亲贤礼士之敬且恭,事上官接同僚之诚且笃,而知所以得民者,有由然矣。”(《梦谭随录序》)此书“毁于兵火”(《梦谭随录》卷下)。

次述《厉谱?事略》卷上所载:

厉士贞(四世)

烈士公……读书罢,未尝不歌,取快我意而已。文集以《独快》名者以此。

烈士公有手订《易经》上下二卷,七易其稿而成。

烈士公生平所为诗,随手散佚,不自收拾,惟《杂录》数篇,从焚余而得者,有《舟南吟》一帙。

孝萱按,厉恩官云:“烈士公以文章品节显著,有《杂录》一卷、《淡言》一卷。”(《栖尘集跋》)《淮海英灵集》甲集卷一载厉士贞《野望》《西湖》二诗。

厉炯(八世)

启明公性倜傥,诗宗老杜,声名藉甚。京朝人士,群慕其风。南游于楚,汉水诗人,倒屣迎之。晚年归里,与张南?、方可村、汪南溪、刘书筠、吴非箫、臧南园、尤水?诸先辈倡和,有《真州倡和诗钞》传世。公有集曰《晓楼初稿》,太傅阮文达公采入《淮海英灵集》。

孝萱按:《淮海英灵集》丁集卷三载厉炯《方可村待诏招同于清涟学士、伍受轩郎中、汪曲江广文集陶然亭》《李义门寄小照索题》二诗。厉恩官叹息:“烈士公以文章品节显著,厥后代有作者,遗稿率皆散佚,惟族曾祖晓楼公尚余断简,良可慨也。”(《栖尘集跋》)他所云“断简”,指《淮海英灵集》所载厉炯二诗。

厉靖(八世)

《真州倡和集》中,盛称厉晓楼、在亭两先生诗。晓楼,启明公别字;在亭,坤黄公别字也。

厉朝容(八世)

孚若公自制《凤栖亭》院本,外间乐部,盛传其词。

《厉谱?事略后续记》卷上又载:

厉祥官(十一世)

吉人公……兼工诗文,所著多散佚,惟《虚白室诗赋钞》已刊行世。

厉言官(十一世)

蓉舫公工吟咏,著有《研雨集》《田居集》《栖云集》《江山集》《忍冬集》《依刘集》《韬光集》《啖蔗集》《汉皋游草》各一卷,《舟身集》二卷,《海瓯馆试帖》二卷,《味兰阁赋钞》一卷,《味辛草堂集唐诗》二卷,均散佚。惟《碧城仙馆诗钞》一卷,手录待梓。

厉蓉青(十二世)

芙初……生平著作,多不存稿,辄随手散失。著有《骈体文》一卷、《诗文杂钞》二卷,家藏待梓。

孝萱按:《真州倡和集》等书未见。

《仪征厉氏支谱》给我的深刻印象是:南宋时,厉氏从浙江余姚迁江苏仪征,本是平民。从南宋至清初,没有一个著名人物。清康熙时厉士贞中进士,露头角,激励了后裔,代代读书求科名,逐渐进入仕途。至同治时,厉恩官、厉云官兄弟才做大官,成为望族。这是清代家族中一个注重教育、长期努力,终于由寒门跻入名门的典型。厉氏家族兴旺发达的过程,史书、地方志中缺乏详细记载,只有家谱保存了完整而鲜活的资料,值得发掘、利用,可作为知人论世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