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演讲与口才实训
6419200000007

第7章 任务三 演讲者的姿态

演讲者站立可以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唯有站立时,才能使手势、身姿自由地摆动。那么,演讲中怎样的站姿才标准呢?

演讲者上台演讲时,听众看到的首先是他的整体形象。正确的身体姿态、服饰搭配向人们昭示了演讲者的内心世界与文化品位,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传递了一定的信息。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的举手投足及细枝末节都要落落大方、得体自然。

有人在台上常常不自觉地做些“小动作”:背手低头不敢正视听众;用手不住地抻衣角或扭动衣扣;男士用手挠脖子,女士则不住地用手往耳后拨弄本来没掉下来的头发。尤其是忘词时,一些人的举止更是不雅:向旁边的“词托儿”或主持人翻眼求援;耸肩缩脖不知所措;摆着手连连说“sorry”(对不起)等。对这些不合礼仪的表情,我们在演讲中要注意尽量控制,不要展示给观众。

作为一名演讲者,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自己高雅得体的形象。具体策略是:以“静”制“动”,即不管情况多么糟糕,都要沉着冷静。例如:紧张时做深呼吸,调整心态之后再演讲;中间忘词时可以大大方方地拿起稿子念上一段;当会场纷乱时可以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或微笑行注目礼,等稍安静后再接着讲。总之,演讲者站在台上,不可不动,不可乱动,不动则已,动则传情。

“立如松、坐如钟、卧如云,行如风”都是在强调培养正确优美的体姿,它包括站姿、行姿、坐姿三个方面。著名演讲家曲啸说:“演讲者的体态、风貌、举止、表情都应该给听众以协调平衡的美感,要想从语言、气质、神态、感情、意志、气魄等方面充分地表现出演讲者的特点,也只有在站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因此,大多数的演讲者采用的都是站姿。

在演讲时,对姿态的要求是:站姿、行姿自然优美,举止端庄稳重,优雅大方。优美的站姿和行姿,是形成优雅风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一、演讲者的站姿

演讲者规范的站姿是:稳定重心,站稳脚跟;两肩放松,双手轻松自然地沿着身体两侧下垂;挺胸、收腹、抬头、气下沉,腹部自然地略微收缩。要保持稳固的站姿,通常有四种方法:

(1)前进式。即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脚尖指向正前方或稍向外侧,两脚延长线的夹角约呈45°。这种站姿重心可以左右移动,使得手势动作灵活多变,上身活动自如。

(2)稍息式。即一脚稍前,一脚稍后,重心在后脚脚跟上,两脚之间约呈75°。这种站姿容易疲劳,一般不适合于长时间演讲,可作为演讲中短期更换的姿势。

(3)平分式。两脚自然分开,与肩部同宽,重心自然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这种站姿较适合于长时间演讲,尤其男性演讲者使用很多。

(4)丁字式。左脚在前,右脚脚尖向外,于左脚脚跟处“丁”字站立;或右脚在前,左脚脚尖向外,于右脚脚跟处“丁”字站立。此种站姿上身可前可后,可左可右,还可以稍加转动,便于不同情感的表达,常被女性演讲者采用。

二、演讲者的行姿

行姿属于动态美,凡是协调稳健、轻松敏捷的步态都会给人以美感,演讲者的行姿应该表现其镇定自若、信心十足、从容不迫。正确的行姿是:

(1)双目向前平视,微收下颚,面带笑容。

(2)双肩平稳,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35°为宜,双肩不要过于僵硬。

(3)上身挺直,头正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前倾。

(4)注意步位。两只脚内侧落地时理想的行走轨迹是一条直线。

(5)步幅适当。一般情况下前脚的脚跟与后脚的脚尖相距约一脚长,但因性别和身高的不同会有所差异。步幅与服饰有关,女士穿裙装时和穿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些,穿长裤时步幅可大些。

(6)应全脚掌着地,膝和脚腕不可过于僵直。

(7)停步、拐弯、上下台阶时,应从容不迫,控制自如。

此外,在演讲中,演讲者不可能始终保持一种站姿,为了缓解疲劳或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演讲者可在一定范围内小幅度移动脚步,调整重心。但必须要注意:脚步的移动不能影响信息的接受效果,根据演讲的内容和具体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叙述故事时或听众注意力不集中时,演讲者可稍向前半步;身体疲劳时,可在口语间隙中快速调整重心位置。切不可给听众造成误解,影响听众的情绪。

三、演讲者的坐姿

演讲者无论是在演讲台上坐着还是在台下坐着,都应随时保持正确的坐姿,给听众一种安详庄重的印象。很多演讲者坐时身体歪斜,两条腿经常抖动,这会给人一种懒散的感受。

不同的坐姿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例如:身体靠在椅子背上,两手置于扶手上,两腿落地自然分开,表示谈话轻松、自如;身体稍向前倾,两腿并拢,两手放于膝上,侧身倾听,说明很尊重对方;坐在椅子前沿,身体前倾,头微微倾斜,表示对谈话内容非常感兴趣、喜悦;坐在椅子上,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等。正确的坐姿是:

(1)入座时要轻、要稳。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女士若着裙装入座,应用手将裙稍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又站起来整理衣服。

(2)面带笑容,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

(3)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掌心向下。

(4)应至少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

(5)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或交叠(男士坐时可略分开)。

(6)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7)谈话时可以有所侧重,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

1.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腊卓越的演讲家,他的口才是通过不折不扣的苦练得来的。在雄辩术高度发达的雅典,无论是在法庭里、广场中,还是在公民大会上,经常有经验丰富的演讲家的雄辩。听众的要求很高,演讲者任何一个不适当的用词、任何一个难看的手势和动作,都会引来讥讽和嘲笑。而德摩斯梯尼因为发音沙哑、口齿不清、演讲论证无力,还曾被听众轰下演讲台。为了克服耸肩的毛病,他在双肩的上方各悬挂一把利剑,迫使自己不动肩膀。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为自己剃了一个阴阳头,以便能够安心地躲在地下室练习演讲。

2.看过哑剧表演的人都知道,人类无声的动作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德国表演大师吉布·佩森有一次谈演出体会时说:“我就靠我的动作、姿态向人们昭示我的内心世界,昭示我的所思所想,昭示我的喜怒哀乐。”每位应聘者都会遇到演讲这一关。演讲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站姿,争取给人留下一种精神饱满、胸有成竹的好印象。

3.演讲时应挺胸抬头,身体重心平稳,双脚略微分开,既要做到挺拔,又不显得过于僵硬。面前有演讲桌时,双手交叉自然放在体前,切忌在胸前抱膀或把手背在身后,前者对听众有失敬意,后者给人以受训的感觉。心神不定、慌里慌张、站着纹丝不动、装腔作势、仰面朝天、双手插兜、将手撑在演讲桌上、身体靠着演讲桌等动作都会影响听众的情绪。

“演练题”

演讲时上台、下台的行姿很重要。大方稳健、步履轻捷地走上演讲台,不仅给听众一个良好的印象,也给自己增强信心;演讲结束后,礼貌地鞠躬致谢,自然大方地回到观众席上,可为演讲画上圆满的句号。

根据演讲的行姿与站姿要求,训练“走台”“亮相”。

1.“走台”训练:让训练者从座位上或从教室门口走上讲台,站定,讲几句话,致谢后再走下讲台,师生集体评议,当场纠正。

2.“亮相”训练:实际上是站姿训练。选定讲台的中心位置站定,面带微笑,让训练者选择一种自己较适合的站姿站定,让同学轮流当评委,当场指出其不足之处,直到合格为止。

训练提示:

1.登台前一定要做到精神集中、情绪饱满,保持心情愉快。演讲者的上、下台步伐应注意:要稳重沉着、充满自信、稳健有力、大方自然,上身要挺拔向上,双臂自然地前后摆动,幅度不要过大(显得呆板),也不要过小(显得猥琐),头不要昂得过高(显得傲慢),也不要过低(显得心虚),以目光平视正前方为宜。还需注意不要像平时走路那样随意地左右晃动,要给人一种冷静、胸有成竹之感。

2.站在台上,忌双脚平行,或左右叉开,忌将体重相等地分落在两只脚上。这种姿势,重心居中,固然显得很稳,但呈现为一个等腰三角形,显得呆板,缺少美感。在演讲台上站立时,一般女士宜取丁字步,男士宜取双脚平分式,两腿不要紧贴在一起,也不可分开过大。同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不可左右摇晃。在演讲过程中,重心可以前后移动调整(防止姿势僵立),但不要在台上踱来踱去。两手不做动作时自然下垂,微微弯曲。初上台者如觉得双手放不好,感到别扭,可一手拿着书之类的物品,另一只手自然下垂,这样还可以形成一种不对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