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经络穴位养生祛病法
6419100000011

第11章 带脉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之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跷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带脉出自季肋部,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围绕腰腹部一周。

循行路线

带脉的“带”字,含有束带、腰带的意思。指带脉循行,绕身—周,“束带而前垂”的特点。

(1)约束纵行诸经:十二正经与奇经中的其余七脉均为上下纵行,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总束诸脉的功能。如《太平圣惠方·辨奇经八脉法》说:“夫带者,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说明带脉约束纵行诸经脉,以调节脉气,使之通畅。

(2)主司妇女带下:因带脉亏虚,不能约束经脉,多见妇女带下量多、腰酸无力等症。故《傅青主女科》:“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常用穴位

1、带脉与其他穴位

配白环俞、阴陵泉、三阴交,有健脾渗湿止带的作用,主治带下病。

配中极、地机、三阴交,有行气活血,去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经、闭经。

配血海、膈俞,有通经活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穴歌

带起少阳带脉穴 绕行五枢维道间

京门之下居髎上 周回季肋束带然

本经脉交会穴为带脉、五枢、维道

(足少阳经)共3穴,左右合6穴。

2、脓样带——带脉和关元

带下是黄绿色,跟脓似的,有时夹着血丝,有难闻的臭味,小腹灼热疼痛,腰膝酸疼,小便困难、灼痛。

这就是西医说的宫颈糜烂,中医认为是感染了湿热之毒,损伤了任脉、带脉所致。带脉受损后,带下量多,热毒下流开始腐蚀生殖系统,所以腹部和腰会疼痛,当侵犯到附近的泌尿系统后,小便灼痛。

因此女性平时要加强任带二脉的抵抗力,这样即使有毒来临,也能在未成气候之前将其阻挡在外。这时可以求助于带脉和关元。体质偏寒的人,平时比较怕冷,舌头颜色偏淡,就要艾灸这两个穴,每天3分钟,灸完多喝白开水;而体质偏热的人,心烦口渴,手脚心发热,舌头颜色红,就不要艾灸,只按揉两个穴即可,以免热上加热。还可以根据近期身体状况选择,上火的时候按揉,有寒的时候艾灸。另外,冬天的时候最好选艾灸,夏天的时候最好选按揉。

同时可以用药物外洗辅助治疗。

方一:蒲公英30克,黄柏、苦参、金银花、连翘各15克,败酱草35克,紫花地丁18克。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后,倒入盆内,趁热先熏洗外阴、阴道。每晚熏洗1次,每剂连用3日。

方二:苦参40克,蛇床子、黄柏各30克,苍术、薏苡仁各15克。将上药水煎1小时,滤渣取液,洗浴外阴道及阴道。每日1剂,1日3次,7日为1疗程。

◆敲带脉

取“带脉”为名,有两层含义,一是此经脉象是一条带子缠在腰间,二是因为与妇女的经带关系密切,按现代的话说,是专管调理月经及妇科各器官功能的重要经络,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有“总束诸脉”的作用。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唯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所以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如:郁结气滞,瘀血堵塞,都可通过针灸带脉进行调节和疏通,而且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与经同名也叫“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所以敲击此处有同于敲打胆经之妙。

每天睡觉前,平躺在床上。双手握拳,轻敲腰的两侧。注意一定要轻捶,不是重力。这个很重要。两边每次100下,治便秘。因为我们敲打的那个位置是结肠的部位,右侧为升结肠,左侧为降结肠,震动结肠,这样是有利于通便的。每次300下,可以减肥。这是因为稍微胖些的人,整好敲的就是腹两侧“草帽圈”的赘肉。肉又多,敲的又轻,还是很安全的手法。

经络病候

《素问·二十九难》说:“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如带脉不和,可见妇女闭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说明带脉失调,可发生痿症。在王叔和的《脉经》里,也有“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等症,如。腹痛、疝气、腰胁痛。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临泣(足)通于带脉,其主治症有中风手足不举、肢体麻木拘挛、发热、头风痛、项肿连腮、眼目赤痛、齿痛、咽肿、头旋、耳聋、皮肤风疠痒、筋脉牵引不舒、腿痛、胁肋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