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期的俄国,整个社会充满着爆动与不安。当时的俄国农奴解放运动已经深入人心,从贵族到平民的所有社会阶层都弥漫着强烈的革命意识。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俄国专制的农奴制度面临着解体的威胁。这个时期,就是俄国“农奴改革”的前夜。
尽管社会形势已经到了革命的阶段,但是以尼古拉一世为首的俄国政权,仍然采取高压手段统治俄国。当局在俄国建立了一个严密的监视系统,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到处都是警察和密探。可是,历史的车轮是挡不住的。由于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贵族和农民的反抗斗争频频出现。就连沙皇政府的高级警官卞肯陀尔夫都认为:“农奴制的现状是国家底下的一座火药库”。
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农奴制度,提出了“正教、专制制度、民族性”三位一体的反动谬论。这种谬论认为,正教是“社会幸福和家庭幸福的保证”,专制制度是国家的“奠基石”,而民族性则是说俄罗斯人民的“虔诚”、“温顺”。这种谬论的提出,自然遭到了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们的猛烈抨击。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到四十年代,俄国社会涌现出了各种不同观点的思想派别:赫尔岑主张反专制农奴制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力图从西欧空想社会主义中寻求社会的出路;斯坦凯维奇推崇谢林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主张进行社会和人心的改造;斯拉夫派认为只有回到古代宗法社会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矛盾,强烈反对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西欧派则与斯拉夫派相反,他们认为俄国必须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猛烈抨击农奴制度。
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尽管遭受到了沙皇政府的沉重打击,很多文学家比如普希金、莱蒙托夫、谢甫琴科和果戈理等人仍然在积极地进行文学创作。在他们创作的诸多作品中,果戈理的《死魂灵》最受人民的喜爱。《死魂灵》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猛烈地抨击了俄国专制的农奴制度和腐朽没落的黑暗统治。与此同时,果戈理用他那非凡的艺术手法和激动人心的表述,鼓舞了那些对俄国社会强烈不满的作家和社会底层人民,促使他们起来反抗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和专制的农奴制度。无疑,这部文学名著在革命前夜的俄国起到了号召人民起来反抗专职制度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