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6月30日,一代文豪维克多·雨果正流亡在大西洋上的盖纳西岛。然而,这一天对于他和后世的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是极其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里,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最终创作完成了。
现在,《悲惨世界》已经成为了雨果的代表作。只要人们一说起雨果,就会说到这部传世名著。说这本书是传世名著一点也不过誉,我们仅从它的宏大叙事结构、跨越时空的描写手法以及社会生活场面的广阔等方面就能得出这个结论。
然而,上面说到的仅仅是《悲惨世界》这本书的文学艺术特征。实际上,让这本书成为传世名著的是它所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说,雨果在书中安排那么多的人物、讲述那么多的事件以及涉及那么多的生活领域,其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描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悲惨来倡导人道主义精神,呼唤人间真情。
正是基于如此的写作目的,因此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就着力探讨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大家请看,这三个问题把整个社会都含盖进去了。雨果就是通过描写这些悲惨之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来倡导稀少的人道主义精神的。
通过雨果的描写,我们见到了那个人吃人的社会。在《悲惨世界》中,从卞福汝主教时期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到马吕斯参加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雨果向我们展现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以及在这个历程中的广阔社会生活场景。阅读这本书,我们既可以看见法国外省偏僻的小城,也可以看见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既可以见识到腐败的法庭,也可以体察到人民的悲苦。总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到。
不仅如此,雨果在描写这些社会生活场景的时候,还着重批判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因此,我们阅读这本书,就不再是简单地看见一些令人心酸的悲惨故事,而是能够体会到作者那种明显的人道主义笔调。作者同情下层人民,不忍心他们生活与命运的悲惨。正是在这样的感情倾向作用下,雨果才把书中说到的19世纪法国说成是一个“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得到了无数的赞誉和美论。有人甚至说,在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史上,只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方能与《悲惨世界》相媲美。对于这个一点也不过誉的评价,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然而,或许真正让《悲惨世界》具有如此高地位的,就是书中无时无刻不流露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那种关爱和同情人民生活困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让雨果和他的《悲惨世界》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毫无疑问,经住了时间考验的《悲惨世界》必将永远矗立在世界文学之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