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
6348100000002

第2章 2 资本配置

一、资本配置的界定

资本配置范畴源于资源配置。要全面理解资本配置范畴,首先必须正确界定资源和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中能够被人类所利用,构成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入生产过程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经济资源就是可投入生产过程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经济要素。人们通常所讲的资源就是指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可选择性两个基本属性。稀缺性是指可供使用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它是相对于人类需要资源的无限欲望而言。可选择性是指在资源的多种用途中人们可以选择能使效益最大化的用途,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萨缪尔森认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些基本的经济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资源配置问题。

劳动、土地和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上面说的物力和财力也就是资本。资本与劳动、土地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是相对高级的生产要素,其本身凝结人类的物化劳动,因而它不仅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入量,而且是经济社会的出量;劳动和土地是初级的生产要素,其存在是由于物理上和生物上的因素,而不是由于经济上的因素,因而它们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初级入量,通常不被认为是经济社会的出量。资本也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资本配置之所以成为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是由资本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属性决定的。资本的稀缺性使资本合理配置成为必要,资本的可选择性也使资本合理配置成为可能。研究资本配置的目的在于:如何合理地把资本分配到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的用途上去,使用较少的资本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一个社会的经济要发展,社会财富要迅速增长,关键是要看该社会中稀缺的资本能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运用。

资本配置分为增量资本配置和存量资本配置。前者是指资本在其用途上的第一次分配与使用,它以要素增量为主要特征;后者是指资本在其用途间的转移,它以要素存量流动为主要特征。在实践中,单一的增量配置或者纯粹的存量配置都是不存在的。增量配置和存量配置互相联系,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存量配置是增量配置的基础,增量配置是存量配置的扩展和延续。资本配置必须是增量配置和存量配置同时动作。有效的存量配置能促进增量配置的不断扩大,优化的增量配置有利于推动存量配置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巩固存量配置的结果。

二、资本配置的动力

资本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经济学家开拓了资本的市场配置研究的先河。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只要在市场经济中通过“看不见的手”,让市场参与者开展自由竞争,便能够实现稀缺资本的长期有效配置。新古典经济学家则通过数理分析证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市场供求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资本的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一个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这种由市场力量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使资本得到最优配置。

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价值增殖。如果资本不能在运动中增殖,也就不能称其为资本。在市场经济中,资本成为经济运动的一般主体或真正主体。所谓一般主体,是相对于现实中的特殊的经济主体如生产和流通企业、居民等等而言的。资本在市场经济现实中是特殊的主体,是企业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而企业不过是资本生命力的存在形式。有资本,才有企业。资本力旺盛,企业才有活力,资本不仅对企业,而且对市场经济的各类组织都是生命力的源泉和根本,资本是市场经济中的生命力主流,是财富之源。资本流到哪里,那里就有活力,就兴旺发达。资本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强大动力。没有资本,社会经济就不能有效运转。资本作为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要素,像磁铁一样,把社会产品及其生产都吸引到它的周围,资本流向哪里,那里的经济就会繁荣起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决定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资本的增殖本性决定了资本与资本之间必然要展开竞争。而竞争一旦形成,对于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又会转化为一种外在的强制力。所以,竞争性既是资本内在属性的要求,又是面临外在压力的反应。资本的竞争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在部门内部的竞争表现为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利润,竞争的手段是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成本、扩大销售等,竞争的结果是个别价值形成市场价值。资本在部门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生产不同种类产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追求能取得高利润率的投资场所,竞争的手段是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竞争的结果是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实现了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平等权力。

三、资本配置的领域

1.资本微观配置。

币额,比如说422镑,转化为互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它还表示一种量的关系,即用在劳动力A上面的货币部分和用在生产资料Pm上面的货币部分的量的关系。这种量的关系一开始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工人所要耗费的超额劳动即剩余劳动的量决定的。”G—A和G—Pm之间的质的关系比较简单,就是指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使用性质上的互相适应。而G—A和G—Pm之间的量的关系比较重要,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价值比例与技术比例。工人的活劳动总量和其所推动的生产资料要互相适应。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使工人的活劳动总量得到充分利用。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生产费用理论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基本假定,对生产者行为最大化进行分析。企业只是一个生产者,其行为目标为追求最大利润。在资本和劳动二元投入下,用数学求极值的办法,可以证明企资本微观配置是指从微观经济角度考察的资本配置,它可分为企业内部的资本配置和企业之间的资本配置两个细层次。在企业内部,为了生产一种产品,企业必须选用适当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各种资本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生产成本最小化。马克思对个别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就单个资本而言,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首先必须在要素市场上购买到质上相适应、量上成比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即要注意资本要素的合理组合。他指出:“

不仅表示一种质的关系:一定的货业为了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利润,应该不断调整投入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使花费在各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成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在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最大化行为还必须通过确定最优产量和价格决策来实现。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以完全竞争为背景,作为产品供应者的企业是既定均衡价格的接受者,其最大化行为仅表现为最优产量决策。用数学求极值的办法,可以证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般条件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企业之间的资本配置,指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企业之间的资本配置。在同一生产部门内,有许多独立的企业,它们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因而生产商品具有不同的个别价值。为了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每个企业都想按照对自己有利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品。它们彼此竞争、互施压力的结果,就使商品的价值最终确定在一个平均的、在该部门商品总量中占多数商品的个别价值上,即市场价值。马克思指出:“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做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做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在供求关系的盲目变动中,通过市场竞争,不断围绕市场价值上下波动。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不管商品生产者的商品个别价值如何,都必须按照市场价格出售。这样,会驱使资本从落后企业转移出来,流向赢利的先进企业,从而使资本重新进行配置和组合。这是因为,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先进资本家企业,在市场上能以高于其个别价值的市场价格出售商品,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有利于吸收资本流入;反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价值高于市场价值的企业,则获利较少,甚至赔本、破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资本则向外流出。

2.资本宏观配置。

在新古典经济时代,资本配置被认为是微观经济方面的范畴。新古典经济学家正是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个别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分析个别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及其对资本配置的影响。随着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资本配置的论述不断增多,最为典型的是现代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和资本配置的理论。对于一个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现实经济大多是非均衡经济,经济运行中并不存在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一般均衡条件,既存在部门、地区之间发展的非均衡,也存在部门、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和有效利用程度的巨大差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生产要素存量在部门、地区间流动和增量分配比例的改变。正是这种资本再配置的作用,稀缺的资本才得以充分利用并使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趋于合理化,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资本的优化配置,体现在个别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之间的差别中,通过资本投入方向上的不断变化,既保持了微观经济的竞争优势,又实现了宏观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资本宏观配置是指从国民经济全局角度考察的资本配置,它可分为产业层次的资本配置和地区层次的资本配置。产业层次的资本配置是指资本各要素在国民经济相互联系的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相互联系的行业之间的分配份额及构成。地区层次的资本配置是指资本各要素在空间领域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资本在不同地区中的分配,即各个地区之间资本配置的比例关系;二是指资本在各个地区内部各产业中的构成,即各个地区内部资本配置的质态。

资本在各产业间和地区间的配置状况必然导致各产业和各地区的产出增长速度的快慢,进而对总体经济增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其全部资本配置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和各地区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经济增长,这就有平衡增长理论和不平衡增长理论之争。前者主张对各产业部门和地区同时投资,以利用各个产业部门间和地区间现有的或潜在的联系,使各个产业部门和地区得到平衡发展,以此实现整个经济的增长。后者主张应把有限的资本有选择地集中配置于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以使这些产业部门和地区首先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的联系效应、地区间的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的发展。

3.资本国际配置。

资本国际配置是指通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等经济活动促进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转移,从而实现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西方古典经济学的比较利益理论就属于国际层次的资本配置范畴。该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为了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而提出的关于国家分工专业化和贸易方向选择的理论。尽管该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论述的,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比较利益来源于外生给定的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的差异,但我们也可以把其比较利益范围进行扩展,引申到资本要素、资源禀赋及其他生产要素。因此,古典经济学的比较利益理论可以看成是最早研究资本在国际间优化配置的理论。

斯密曾提出绝对利益学说。他认为,各国应该生产对自己最有利、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互相交换,这样对双方都有利。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解释了当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时,两个国家贸易展开的原因及其利益所在,它奠定了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提出并阐述了比较利益学说。他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贸易利益。按照李嘉图的解释,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相对较大的产品;而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然后,两国产品通过自由贸易进行交换,可以提高世界范围的劳动生产率,节约社会劳动和增加产品数量,彼此均享其利。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他们考虑了多种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和资本)供给的差异对国际专业化的影响,提出要素禀赋论。俄林认为,所有国家都可达到同样的技术,但各国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赋有量,不同产品需要不同的相应比例的生产要素。因此,各国都应根据本国资源要素的赋有量确定自己的生产方式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出口本国供给丰富、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来进口本国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实质上是以外生给定的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利益理论,他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结构是追逐这种外生比较利益的结果。

本书侧重分析宏观层次中产业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资本配置。各层次的资本配置之间彼此有着种种联系。就全社会而言,现有的资本总量是一定的,现有资本在较高层次的配置状况,必然影响到较低层次的配置效率。如果较低层次的资本利用效率都得到提高,将促使经济中资本总量增加,从而改善资本在较高层次的配置,提高整个经济的资本配置效率。同时,在资本宏观配置的研究所必要的限度内,也将涉及微观层次的资本配置和国际层次的资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