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研究所 吕政 曹建海 李晓华
一、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是指工业生产能力超出了社会有效需求,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
如果考察生产能力的利用率,除了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矿开采等少数采掘业以外,绝大多数加工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70%。2005年下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钢铁、电解铝、汽车等11个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细致的调查。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纺织、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1.钢铁
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2005年年底达到4.7亿吨,2005年国内钢材需求量为3.5亿吨,钢铁工业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目前在建的能力为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中国的粗钢产量超过排名2~4位的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三国粗钢产量的总和,中国的铁产量超过排名2~10位的国家铁产量的总和。中国粗钢和铁产量占到全世界产量的大约30%和40%。
受经济增速放缓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一方面,2006年大多数用钢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增长势头都继续回落。另一方面,2006年国内钢铁产能继续释放,随着全球钢铁价格下降及人民币升值,钢材进口量持续回升,出口下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06年我国钢材供给超过需求11650.81万吨。
钢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的幅度大幅度的回落,2005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期增长49%,利润的增幅为11.2%,同比回落了52个百分点。
2.铁合金
铁合金行业2005年年底生产能力2213万吨,加上在建、拟建项目,总产能可达到2497万吨,企业开工率仅有40%左右,2004年该行业亏损面已达50%。
3.电解铝
电解铝从2000年年底的318万吨,猛增到2003年的800万吨,2004年又新投产一批电解铝项目,2004年年底达到977万吨。2005年年底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30万吨,但内需预计只有602万吨,外需102万吨,闲置产能已达260万吨,企业亏损面将达到63%以上。而目前还有在建项目11个、拟建项目14个。超过市场需求260万吨。
4.焦炭
2005年年底我国的焦炭生产能力为2.8亿~3亿吨,机焦产能超出目前的需求量180%~200%。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在建的机焦企业245家,建设焦炉394座,产能将达到1.18亿吨;拟建企业53家,建设焦炉102座,产能3524万吨。目前国内的焦炭需求量仅为1.85亿吨。产能过剩导致焦炭出口价格持续下跌,整个行业徘徊在保本微利边缘,许多企业出现亏损,部分焦炭企业关门停产。
与过度投资、盲目发展相伴的,是大量违规上马的焦化项目。以山西为例,全省已建和在建的焦化项目共699个,其中违规建设的就多达509个,约占总数的70%,产能近亿吨。作为焦炭主产区,山西的焦炭产量占全国的40%,出口量占全国的80%,占世界贸易量的48%。
2002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焦炭需求猛增,导致市场价格一路飙升,每吨焦炭价格最高达到430美元。2004年下半年,世界钢铁价格开始疲软,导致焦炭需求走向低迷。目前天津港焦炭离岸价格约为120~130美元/吨。一些外商已经或准备利用中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的时机,寻求集体压价,焦炭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滑。
5.铜
2005年建设总能力205万吨,是2004年年底的1.3倍,2007年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的能力,远远超过当年国内铜精矿预计保障能力。
6.水泥
2005年预计全年水泥产量为102258万吨,增长速度为5.42%,产销率为99.3%,全年企业库存50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的集中地华东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水泥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3.04%和14.76%。
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列入统计的水泥生产企业5078家中亏损企业达222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41户;亏损面同比增加11.69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增长17.26亿元,增加116.63%;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7.60亿元,同比下降76.53个百分点,而2004年全行业实现利润为136亿元。
7.平板玻璃
2004年平板玻璃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3.84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96.9%。当年全国建成投产浮法玻璃生产线就有25条,年新增产能7135万重量箱,增长17%;2005年上半年又新建成投产浮法玻璃生产线12条,新增产能3406万重量箱;预计2005年新增产能将超过7000万重量箱,增长速度明显过快。预计2005年平板玻璃产量可达到34806.71万重量箱,较2004年增长15.8%。
当前,平板玻璃行业突出问题是效益下降、亏损额增加和亏损面扩大。2005年1~7月份平板玻璃制造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额10.6亿元,同比下降32.7%;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7亿元,同比增长122.1%。亏损企业数由上年同期的40户增加到61户,亏损面达25.7%,同比增亏52.5%。产成品资金占用23.3亿元,同比增长30.2%,应收账款净额25.12亿元,同比增长23.1%。
8.电力
电力行业2005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装机容量为5.1亿千瓦,2006年可能会接近6亿千瓦,目前在建的发电装机容量有2.8亿千瓦,未来4年,每年将新增7000万千瓦。如果用电需求不能同步增长,估计2008年将会出现过剩。
电煤需求增势减缓,全社会煤炭库存从2005年3月份开始回升,8月末达到1.33亿吨,比年初增长28.5%。主要中转港口和重点用户存煤增加较多,9月末直供电厂存煤2494万吨,平均可用16天。部分地区、部分煤种价格5月份以来逐步回落。
9.汽车
汽车产业产能2004年开始出现过剩。统计显示,2004年国内制造798万辆整车,销售507万辆,过剩200万辆。
2002年和2003年汽车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8.8%和36.7%,2002年和2003年汽车工业投资增幅分别为56.3%和87.2%。2004年全行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2572亿元,比2003年增长50%。2004年价格战波及全行业上百种产品,年平均降幅13.1%,最高达25.4%。
根据联合证券及毕马威的联合研究报告,2003年我国的汽车产能利用率为68%,为近年来最高点。由于汽车产能形成周期通常需18个月以上,很容易引起阶段性的产能过剩,预计2005年我国轿车产能利用率将跌至55%。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显示,各地在汽车整车方面的规划投资达2000多亿元,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到2007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万~1200万辆,大大超过预期的800万辆的市场需求。汽车产业的大整合不可避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05年1~9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20.21万辆和413.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8%和10.12%。预计2005年汽车产销将达550万辆。汽车工业最大的问题是生产能力过剩,全行业固定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持续下降。2005年1~8月份汽车行业实现利润300亿元,同比下降42.6%。
10.手机
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字,1999年中国制造的手机产量为2270万部,2002年为1.3亿部,2004年为2亿多部,2005年手机生产量将达到2.6亿部。实际上,目前我国手机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5亿多部。
11.化学纤维
近4年来,世界化纤工业每年以4%~5%的速度发展,我国化纤工业以近25%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聚酯产能2004年比2000年增加1100万吨,达到1650万吨,占世界的40%。全国性的化纤产能同质化扩张速度过快,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行业经济效益下降。
以全国最大的化纤生产省份浙江为例,2004年,浙江全省化纤产量达558万吨,占全国的39.2%,聚酯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64%。目前,浙江化纤产能已达860.4万吨。2004年浙江省化纤产量同比增长29.7%,利润却同比下降14.2%。2005年一季度化纤效益继续下滑,同比下降62.6%,在33个制造业中降幅处在第3位。
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特点和原因
1.投资增长过快
200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2004年投资率达到44%。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期一般为3~5年,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200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预计2005年的固定投资增长还将在2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达到53%,2006年将可能进一步接近60%,由此必然带来包括大部分生产资料领域的生产能力过剩。投资的过快增长导致钢铁、水泥、铁合金、汽车、纺织等行业出现潜在的产能过剩。
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2005年年底可能会达24万亿元,每年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现有在建项目可支持3年的投资。但是如果过剩情况不断加剧,今年的新上项目会减少,从投资的增长率看,有可能会出现停滞的情况。
2.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前5个月国内纺织品、家电、鞋等商品市场需求减弱,供大于求趋势明显。其中,在商务部监测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
以钢材行业为例,2005年1~10月,全国钢材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82%,而国内市场钢材消费量同比只增长了19.25%,消费增长率落后产量增长率6.57个百分点。钢材市场供求增长速度的不同步是造成钢材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3.投资体制不合理和政府参与产业投资的强烈冲动
当前,各级地方政府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仍然存在。主要是因为各级政府目前收入主要还是来自增值税等,这些税收意味着只要上投资项目,尤其是搞工业项目,只要企业开工投产,不管有没有赢利,按生产规模,都要向地方缴纳增值税。因此,各地政府会积极地上项目。由于土地、资金这两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基本上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且价格被压制在低于其机会成本的水平,加上二元结构和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形成的过剩劳动力和由此引起的低水平工资,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问题。在招商引资的地方竞争热潮中,地方政府往往只求引资,而对建设项目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采取宽容的态度,导致大量建设项目比较容易进入。据统计,全国有23个省市将汽车产业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国共有119家整车厂、292个特种车厂及改装车厂、98个车身厂、3900多家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厂和配件厂。据国家发改委调查,许多省市纷纷计划打造汽车城,发展汽车产业群。2003~2007年5年时间内,各地规划或者设想要投资的汽车行业金额达2000多亿元,将新增产能600多万辆。
4.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过度投资
政府对土地、生产要素价格的控制,是我国土地和非再生资源的开采、消费偏离最优路线的重要原因。工业土地市场不健全,如各地工业用地的价格普遍采取协议低价甚至“零地价”供应的政策,导致大量的不具备资金能力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很多自然资源的市场还根本没有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如自然资源开采权转让,主要依靠对企业资质进行限制,缺乏合理的市场配置手段,导致过度开采。一些自然资源市场虽然存在,但定价只反映劳动和资本成本而不反映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因而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耗用和浪费、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
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
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产成品库存增加、产品价格回落、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反倾销压力加大几个方面。
1.产成品库存增加
根据商务部最近公布的《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状况调查报告》,2005年我国商品市场出现部分行业库存增加、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的新情况。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占26.7%,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3.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上半年生产资料市场供需差率由一季度的——0.61%转化为1.15%。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钢存货2005年以来呈现逐渐上升势头,2005年9月底的存货达到了668万吨,9月钢存货占当月钢产量的比重为22.2%,也呈现了上升态势。2005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增长49%,应收账款增幅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
2.产品价格大幅回落
过去两年,因为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短缺,我国钢铁、电力等行业曾出现涨价问题。今年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幅回落。2005年中以后,钢材、铝合金、焦炭等产品价格开始走低,其中钢材价格最大跌幅达每吨1000元左右,部分铁合金产品价格下降20%~30%,焦炭价格最高跌幅每吨为300美元左右。
3.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在产能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企业利润大幅下滑:200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1%,增幅比2004年同期下降近20个百分点,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了57.6%,增幅同比扩大50.4个百分点。新增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石化、电子、机械、电力和冶金五个行业,这五个行业的新增亏损额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亏损额的80%。
2005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回落52.2个百分点;水泥行业利润同比下滑60.6%;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86.2%。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
4.加剧了出口竞争,反倾销压力加大
当国内产能出现过剩时,企业往往会通过寻求出口消化产能。2005年1~8月,从出口同比增幅的角度看,钢材、汽车零件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位,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121.6%和55.4%。此外,焦炭、水泥、玻璃出口竞争也日益激烈,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2005年1~8月,我国608亿元的贸易顺差当中,仅机电产品就达445.5亿美元;中国汽车及汽车零件进口并没有随着进口许可证的取消和关税的下降出现激增,进口分别下降了23.8%、25.3%。2005年上半年,有1853.62万吨国内生产的粗钢资源量,通过替代进口、扩大出口,从国内市场转向了国际市场;此外,2005年以来,涂层板(带)、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钢带、中厚宽钢带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产量也大幅增长。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钢材1580万吨,同比增长83%;出口钢坯598万吨,同比增长1.12倍。
2005年,由于国内各种生产资料产品大量过剩,被挤压到海外找市场,导致贸易顺差激增。例如,水泥、铝、钢材和汽车的出口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净出口占新增需求的比重也从近两年的2.5%上升到2005年前9个月的5%。美国、欧盟、韩国等国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产业都在密切监控我国的钢材出口情况,并积极收集钢品低价倾销的证据,以伺机提出贸易保护调查。随着我国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出现和出口规模的加大,这些行业面临反倾销的压力也同时加大。
四、应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措施
为了遏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大的势头,我们应该推动这些行业的结构调整。这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就此,我们应该按照“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合理利用,控制增能,扶优汰劣,优化结构”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行业规划政策,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妥善解决产能过剩行业存在的问题。
1.完善行业规划政策,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对已出台的钢铁、电解铝、煤炭、汽车等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强化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尚未出台的,将抓紧制定和完善,尽快出台。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国家明令淘汰的项目和企业,不得提供贷款和土地,环保和安监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2.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项目。制定严格的环境、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原则上不批准新上钢厂。提高进入煤炭生产领域的井型标准,明确回采率。清理整顿在建和拟建项目,区分情况,分类处置。同时,要依据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产能。在主要依靠市场优胜劣汰的同时,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包括立窑水泥产能、土焦和改良焦生产设备、小炼铁高炉、小电石炉,以及达不到规模和安全标准、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小煤矿都在淘汰之列。力争每年淘汰立窑水泥产能5000万吨。淘汰敞开式和产能低于1万吨的小电石炉、土焦和改良焦设施,3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和20吨以下炼钢转炉、电炉,以及达不到规模和安全标准、不具备整合改造条件的小煤矿。尽快淘汰5000千伏以下矿热炉、100立方米以下铁合金高炉,逐步关停小油机和5万千瓦以下凝汽式燃煤小机组。
3.推进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当前,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改善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加强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兼并重组。鼓励大型钢铁集团的重大技改和新产品项目。加大对纺织行业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发、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原则,以资产、资源为纽带,鼓励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对现有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必须进行淘汰,同时,要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兼并和重组的步伐,特别是鼓励大型的钢铁集团重大技改的项目,按照市场的原则,以资产资源为纽带,鼓励钢铁和电解铝产业做强做大,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4.加快推进改革,完善投资体制和机制
加快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盲目投资、产能过度扩张的深层次问题。强化产能过剩行业市场供需信息的收集及预警机制。今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每月都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情况做出专门报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酝酿每10天发布一次全国钢产量的信息。在供给能力大于市场需求较多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约束增强,企业才会有调整结构的意愿和压力,市场也才有条件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产能力。
五、对产能过剩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在分析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时,指出导致生产过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私人资本家无法判断社会生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使资本家扩大投资规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由于工人阶级的贫困化,有效需求不足;三是设备更新的周期,导致再生产过程从投资与市场需求的高涨转向市场萧条。如果抽去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性的因素,作为市场经济的共同和普遍的规律,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生产过剩问题仍然有理论指导意义。首先,在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微观投资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具有投资自主权,但它们只能根据当前的供求关系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很难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其次,由于分配关系和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积累与消费比例不协调,当前确实存在着最终需求不足的问题;再次,作为生产力的发展和运行规律,企业设备更新的周期是普遍存在的。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当前工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具有它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的调控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降低了生产危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实践证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以抑制局部行业投资过热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如果没有这种调控,生产过剩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在当前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不应当简单地放松对投资规模的控制,刺激投资品市场的需求,以便让所有的企业都能活下去。与此相反,应当利用供给大于需求的时机,强化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准入的技术经济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特别是资源密集型行业,应当促进生产要素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使社会再生产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编撰:《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国研网《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
2.马凯:《打好产能过剩行业调整攻坚战》,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2/15/content_3924771.htm。
3.王建:《生产过剩的前景与反危机措施思考》,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http://www。macrochina。com。cn/zhtg/20051202075528.shtml。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课题组:《2006年电力煤炭供需形势预测》,载《中国证券报》2005年11月24日。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课题组:《2006年中国钢材石油供需形势预测》,载《中国证券报》2005年11月30日。
6.《产能过剩再成焦炭业致命伤“大洗牌”已成必然》,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1/23/content_3821058.htm。
7.《抑制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 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1/21/content_3809848.htm。
8.《长三角制造:挥不去“过剩危机”梦魇》,载《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10月17日。
9.曹建海:《消解产能过剩 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大起大落》,《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