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人的人格
6285900000064

第64章 为捍卫君上尊严而拼得一死的李若水

这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此人便是为受辱的宋钦宗死难的李若水。

据《宋史·卷第二百五·忠义列传》中的记载,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今河北洺州)。“上舍登第,调元城尉、平阳府司录。试学官第一,济南教授,除太学博士”,为人有识见,且很有正义感。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皇帝想要按照从前的惯例为他挂服举哀,但是李若水却站出来对皇帝说,高俅不过一奸佞而已,不值得皇帝这样做。皇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破了例没去。

后来,宋钦宗想要遣使到金国去,商议以国家的税收来赎回被金人占据的三个边镇。下诏选举可以出使的人,李若水就被选中了;皇帝接见并将他赐名为“若水”(他原名若冰),并升迁为著作佐郎。李若水一行在云中(在今内蒙古)见到了金军统帅粘罕(又名完颜宗翰,金主完颜阿骨打之侄);可是当他们刚完成使命准备回来向朝廷复命时,金军已经大举南下进犯宋境。朝廷又派出徽猷阁学士冯澥想作为李若水的副手去帮助他,他们在中途相见,当时人心浮动,而李若水临危不惧,及时地稳定住了人心,历经艰险回到宋都。李若水向朝廷上奏,说与金人和谈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建议应该加强守备。可是宋钦宗不听,还让人拘押了李若水。金军兵临城下时,宋钦宗被迫亲自到金营和谈,轻信了金人的允诺,很满意地就回来了;一高兴,还将李若水加封为礼部尚书,李若水推辞(大约是觉得自己无功受禄),后被改封为吏部侍郎。

第二年,金人故伎重施,又逼迫宋钦宗到金营和谈,这次宋钦宗有点畏惧了,但是李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劝说皇帝不要担心,他自己也跟着皇帝起行。可是金人包藏祸心,“逼帝易服”,逼迫着被软禁在金营中的宋钦宗脱去中原的装束而换上金人的服饰,以此表示彻底的向金人臣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李若水抱住皇帝哭泣(也有不让皇帝就范的意思),并且大骂金人是狗。金人将他拖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毒打了一顿,李若水的随从人员被吓得一哄而散。金军最后留下几十个骑兵看守着李若水,统帅粘罕又下令说一定要保证“李侍郎无恙”,保住他一条命(目的自然是想让北宋君臣赶快老老实实地屈服,不要搞出什么乱子)。

李若水觉得自己耽误了皇上,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试图绝食。有人来游说他,可他仍然不改初衷;他的仆从也被支遣着来劝说他,李若水生气地说道:“忠臣事君,有死无二”,意思是自己既然忠孝不能两全,那只有先大家然后才是小家(总之是抱定了一颗必死之心)。后来又过去了十天,李若水竟还没有死成,“粘罕召计事”,粘罕把奄奄一息中的李若水给招请了来商议相关军政事宜,结果二人又发生激烈的言语交锋,李若水历数五件粘罕不讲信义之事,并诅咒他道:“汝为封豕长蛇,真一剧贼,灭亡无日矣。”气急败坏的粘罕命人将他拖出去,李若水“反顾骂益甚”,他反而越骂越厉害了。

最后,李若水被拖到了外面一处郊坛下,可他还是骂声不绝。“监军者挝破其唇,噀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金人的监军受不过李若水辱骂自己的统帅,将李若水的嘴巴、嘴唇都打裂了,可是李若水依然一面嘴中喷着血一面继续大声怒骂,最后被激怒的金人砍断了他的手臂还割下了他的舌头——就这样,李若水终于壮烈地死去了,实现了自己为(受辱的)君王死难的承诺。时年仅三十五岁(虚岁)。

这段史事,在清人钱彩的小说《说岳全传》第十九回“李侍郎拼命骂番王,崔总兵进衣传血诏”中更被加以艺术化的渲染,使得“李若水”这个名字一时间家喻户晓。小说中写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宗被掳至北国(金国),北国“老狼主”(即完颜阿骨打)使人给二帝换了衣帽,挂上铜铃,脱去鞋袜,放在烧热了的地上。二帝因不忍其烫而不由乱跳,身上铜铃俱响,金国君臣看着饮酒取乐。主上受辱,同去金营的李若水以必死之心挺身而出了。小说中这样写道:

下边李若水看见,心中大怒,赶上来把老主公抱了下去,又上来把小主公抱了下去。只见李若水走上前来,指着骂道:“你这些囚奴,不知天理的!把中原天子如此凌辱,不日天兵到来,杀至黄龙府内,把你这些囚奴杀个干干净净,方出我今日之气!”这李若水口内不住的千囚奴、万囚奴骂个不休不了。那老狼主不觉大怒,吩咐小番:“把他的指头剁去。”小番答应下来,把李若水手指割去一个。若水又换第二个指头,指着骂道:“囚奴!你把我李若水看做什么人?虽被你割去一指,我骂贼之气岂肯少屈?”狼主又叫:“将他第二个指也割去了。”如此割了数次,五个指头尽皆割去了。李若水又换右手指骂。狼主又把他右手指头尽皆割去了。李若水手没了指头,还大骂不止。老狼主道:“把他舌头割去了。”哪晓得割去舌头,口中流血,还只是骂。但是骂得不明白,言语不清,只是跳来跳去。众番人看见,说道:“倒好取笑作乐。”众番官一面吃酒,一面说笑。那外国之人,俱席地而坐的。过了一会,都在上酒之时,不曾防备李若水赶将上来,抱住老狼主,只一口咬了他耳朵,死也不放。那老狼主疼痛得动也动不得。那时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五太子,文武众官,一同上来乱扯,连老狼主的耳朵都扯去了。把李若水推将下来,一阵乱刀,砍为肉泥。正是:

骂贼忠臣粉碎身,千秋万古轨为怜?

不图富贵惟图义,留取丹心照汗青。

又诗曰:

元老孤忠节义高,牛骥堪羞同一皂。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宋朝。

小说中的情节虽有艺术化的渲染,但李若水因主上受辱而痛骂金人并因此死节的情形是大致无二的。李若水在金国死节后,其随从谢宁得以回归宋朝,他将李若水的英勇事迹跟新即位的宋高宗讲了,宋高宗听后也是非常感动,下诏说:“若水忠义之节,无与比伦,达于朕闻,为之涕泣。”特赠观文殿学士,谥曰忠愍。又有李若水死后从北方金人那里逃回来的人说:“金人之间相互说道,当辽国灭亡的时候,死义者有十几人,而宋朝才仅仅只有李侍郎一人。所以金人为大义凛然的李侍郎歌诗一首:‘矫首问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听的人无不为之悲戚。”

李若水的死换得了以后历代国人的普遍精神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