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战国”是个战乱频仍、战火纷飞的年代,列国之间相互征伐,无休无止,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其时天下诸侯国过百,而最强者有七,史称“战国七雄”。乐毅的时代,最强的诸侯国是东面的齐国与西面的秦国。而燕国的世仇齐国正是齐湣王当政,史载“齐湣王强……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无论是谁处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都难免会有些沾沾自喜的,齐湣王也不例外。史载“齐湣王矜,百姓弗堪”,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作是史家惯用的春秋笔法,前一句“齐湣王矜”是在说齐湣王骄横不可一世,诸侯敢怒而不敢言;而后一句“百姓弗堪”其实已和“天怒人怨”差不多了。
前面已经说过,齐国乘燕国内乱之际伐燕,几乎灭亡了燕国,燕昭王自即位以来无时不以伐齐复仇为己任,时刻在关注齐国的内政外交,只等天赐良机,自然不想放过。于是就伐齐之事问计于乐毅。乐毅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伐齐的方针:“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大意是说,齐湣王现在虽然把齐国搞得乱七八糟,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光是我们燕国去和齐国死拼,很难占得到便宜。但是如果大王一定要在这个时候伐齐,可以联结赵、楚、魏等几家难兄难弟。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攻,其下攻城”,这句话在燕国对齐国的战争中一步一步地得到了验证。乐毅提出的作战思想,可谓“伐谋”与“伐交”兼而有之,因而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燕昭王闻言大喜,连忙派乐毅去约赵惠文王,又另派使者联结楚、魏,同时让赵国劝说秦国,伐齐对秦国是如何如何的有利,希望共同出兵伐齐,至少也要保持中立两不相帮。楚、赵、韩、魏等诸侯对齐早就不堪忍受了,司马迁在《史记》里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来描述这几家诸侯对燕国伐齐倡议的反应:“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孟老夫子已经阐发明白的道理,没有引起齐湣王的足够的重视,他仍沉浸在对天下诸侯与百姓颐指气使的美妙感觉之中。一时间,天下诸侯争先恐后地表示愿意与燕国共同出兵伐齐,仗还没有开始打,齐国的败局就已注定了。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候燕昭王还派遣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在齐国行使反间之计,苏秦不断鼓动齐湣王四处征伐,比如灭宋之战,耗损其国力并且惹得列国怨憎。
等到时机成熟时,乐毅还报燕昭王,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就是倾巢出动,把全国的兵马都交给乐毅指挥,可以想见燕昭王对乐毅是何等的器重、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期许!于是,抱着“感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之心的乐毅,率赵、秦、楚、魏、燕五国雄师东向伐齐。其中有个值得玩味的细节,即“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此前曾有六国为了对付秦国而以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之事,因此乐毅此次在赵国的“兼职”也不算没有先例可循,但至少这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赵王欣赏乐毅,并已微露招揽之意,不知这是否为乐毅日后去燕投赵的伏笔?
五国联军于济西(济水之西,今山东聊城、茌平、高唐一带,当时为齐国的西部边境)同齐军进行了一场大会战,结果齐军大败。或许是其他四国与齐国并无深仇大恨,只是看着齐湣王不顺眼而已,认为教训了一下齐国也就可以了,不想结太深的仇怨,于是纷纷罢兵归国。也有人认为是乐毅欲使燕国独享伐齐之胜果,故此借故遣返其他国家的军队,当然也许更是因为联军在协调指挥上会很困难,总之,现在只剩下乐毅率燕国之师一路长驱直入对齐军穷追猛打了。乐毅看准了时机,一路不辞辛苦长途奔《济上劳军》图,选自清·马骀《百将传》。乐毅率领军队大破齐军,为燕昭王报了国仇家恨,燕昭王亲自到前线慰劳乐毅。袭,包围并一举攻下了主力未及设防的齐都临菑,齐湣王退于莒城固守并很快被人杀死,乐毅“独留徇齐”,即率领燕师继续扫荡齐国未及征服的地方,打得齐军根本不敢出战。乐毅攻入临菑,把齐国的宝物祭器全部作为战利品进献给燕昭王,燕昭王亲自到济上慰劳乐毅及燕国勇士们,并封乐毅为昌国君,鼓励他继续对齐国的征服事业。乐毅率军队纵横齐境,恩威并举,五年间竟连下七十余城,唯有莒、即墨二城未下,齐军在做垂死挣扎。不用说,这些年乐毅一定如《三国演义》中“威震逍遥津”的曹魏大将张辽一般,“杀得齐国人人胆战,闻乐毅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当然乐毅的高明还在于他在争取齐国被征服地区的民心方面,也显示出了他的非凡的政治谋略。
至此,燕昭王大仇得报,乐毅的功业与荣耀也到达了其人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