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人的人格
6285900000011

第11章 赵盾的族弟弑君,账算到了赵盾头上

第二个付出生命代价的勇士叫提弥明。虽然麑辜负了晋灵公所交付的使命,但晋灵公并未动摇杀死赵盾的决心。这一次,谋杀的地点选择在宫廷之中。

同年九月,晋灵公以赐宴为名请赵盾进宫。君臣对饮的客气场面中暗藏着阴谋——晋灵公在宫中伏下了甲士,而赵盾对此尚一无所知。赵盾的“车右”提弥明敏锐地觉察到了四伏的杀机,他快步走到席前对赵盾说:“臣子陪同君主饮酒,超过三爵就失礼了。”并将赵盾扶起往外走。这时候晋灵公的甲士还未准备就绪,于是先放出两条预先训练好的猛犬扑击赵盾。危难之时,提弥明搏杀了饿犬,历史记下了这一时刻赵盾说的话:“弃人用犬,虽猛何为?”这时晋灵公伏下的甲士已蜂拥而上,又是提弥明奋起神勇,拼死挡住了追兵,才使得赵盾暂时脱离险境。

后提弥明力战而死,而晋灵公的追兵正在接近,逃出宫门的赵盾又陷入万分危急之中。这时追兵中的一名叫灵辄的勇士突然倒戈替赵盾挡住了晋灵公的甲士……这是一个感恩图报的故事,原来当初赵盾去首山打猎时,在翳桑这个地方见到一个垂死的人——灵辄,赵盾上前问他有什么病,这人回答说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便送饭给他吃。吃了一半的时候,灵辄把剩下的食物留了起来。赵盾问他何故,他说“我在外面做了三年奴仆,不知老母健在与否,现在快到家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食物留给她。”赵盾听了很受感动,让灵辄把饭吃完,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让他带给老母。不久机缘巧合,灵辄进宫成了晋灵公的卫士,在这次事件中他就仗义而出为赵盾挡住追兵。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可能赵盾也没有想到,当初他慷慨施与的一饭,今日竟解了他的一朝危急。

受到国君公然的迫害,在晋国自然是无法立足了,赵盾最终选择了逃亡。但是就在他还没有逃出晋国国境之时,或是激于义愤,或是为了维护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地位,赵盾的族弟将军赵穿做出了惊人之举——史载“(赵盾)未出境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灵公残暴,骄侈无度,不得人心;而相反,赵盾勤政爱民,晋国百姓亲附,所以很容易的官复原位。即便如此,赵盾仍未能免掉背上“弑君”的恶名。晋国太史董狐在史书上记下“赵盾弑其君”之语,并将其遍传朝廷文武百官。对此赵盾自然不服:杀死晋灵公的是我的弟弟赵穿,与我何干?而董狐却振振有词:你身为晋国的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君主被弑后回来又不肯大义灭亲诛杀弑君的弟弟,如此说来,弑君者非你而谁?的确,按照当时的是非判断标准,赵盾是有些理亏。这是一种伦理困境,赵盾即使杀了弑“不君之君”的弟弟,也未必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对此孔子感叹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当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孔子的感叹有道理,比起春秋时期齐国弑君后而杀秉笔直书的史官的崔杼,赵盾的确显示出了君子之风,他为法受恶,背了弑君的黑锅,结果也给他的家族带来无穷的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