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锻炼你的意志
6227000000003

第3章

意志特征之一

人的意志特征之一是什么?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唐太宗年间,在长安城的一个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非常要好。有一天,马被唐玄奘选中,上西天取经去了。17年后,马凯旋而归,回来看望驴子。老朋友见面,自然格外话多。说起一路的风险和半生的体验,驴子非常羡慕,吃惊地说:"太神奇了。这么远的路,我想都不敢想。"而马却说:"其实我们走的距离差不多一样的,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也一步没有停止。但不同的是,我有一个遥远但清晰的目的,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没有目的,只是围着一个磨盘打转。"看着往昔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伙计,如今名闻天下,衣锦还乡,驴子不由得自惭形秽,面红耳赤。

这不过是一个寓言故事,可问题在于,寓言里的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赛尔,宛如撒哈拉沙漠的一颗明珠。现在,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到那儿观光。奇怪的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那里的人们从没有人能走出大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据说,那里的人们曾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沙漠。于是,祖祖辈辈就沿袭了一条经验:无论从哪个方向往外走,最终还是要转回来。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从比赛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出了沙漠。那么,比赛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沙漠呢?肯·莱文非常纳闷。

于是,他雇了一个名叫阿古特尔的比赛尔青年,让他带路,来实际看看比赛尔人是怎样转回去的。他们二人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阿古特尔走在前面,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拄了一根棍子跟在后面。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到第11天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赛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赛尔人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会走出大小不一的圆圈,足迹十有八九像一把卷尺的形状。比赛尔处于浩瀚的沙漠的中心,方圆上千里没有一点参照物,如果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肯·莱文离开比赛尔时,教会了阿古特尔如何走出沙漠: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了,3天后果然走到了大漠的边缘。于是,阿古特尔的铜像,以开拓者的身份,竖立在比赛尔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真正的人生,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同样,真正的意志行动,需要有明确的目的。由上一节意志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意志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便是意志的第一个特征。

什么叫目的性?目的性就是当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就能有所预见,并按预见行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的话,为我们给目的性做了生动的阐释。

由此可见,目的性是人所独有的。由于具有目的性,意志既可以推动人去从事达到目的所必需的行动,也可以制止与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比如,一个人已经确定决心利用业余时间复习好功课的目的,这就是使他在这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的去学习,同时又要克制自己不受无关的诱惑的干扰,不去从事无关的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的作用,意志才实现着对人的活动的支配和调节。人有这样的目的性,就能根据预见到的结果来办事。尽管预见时间的长短不同,但总是根据预见而行动的,不会完全根据自己当前的生理状态和外界环境影响来行动。人不一定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就是这个道理。

你也许说:莫非动物的行为就没有目的性吗?正是这样。

动物的行为,只是根据它当时的心理状态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进行的,谈不上预见到的什么结果。恩格斯曾经以希腊的一种野山羊为例,说明动物的行为缺乏目的性。野山羊专吃树的幼芽,由于它们啃光了一个区域的全部树的幼芽,致使这个区域的树无法成活,它们也只好再到别的区域去觅食。可是到别的区域后,照样又把所有的树啃死。它们就是这样终年奔波,忙于寻觅可啃的树芽,而决不留下一些树,让它们还会发芽以备来年食用。这种只顾眼前完全不顾将来的取食行为,在动物界普遍存在。人却完全不同,宁可眼前忍点饿,也不肯图一时之饱而把留的种子吃光。

也许有朋友说,动物的行为好像也有目的性,比如,老鼠可以用腮帮子来贮存食物,把多余食物用腮带回窝里,存放着以便日后吃,以至有的老鼠窝里可以刨出好多好多粮食。其实这并不是目的性,在心理学上叫做合目的性。合目的性与目的性是根本不同的。合目的性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的结果。比如,老鼠用腮往窝里带粮食,从而使腮部弹性越大的老鼠生存和传种的机会就越多。又如,树叶上的虫子是绿色的,树干上的虫则是棕色的,这似乎具有目的性,但也是自然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结果。因为颜色和树叶或树干相似的虫子,不容易被鸟发现而被吃掉,所以生存和传种的机会较多。就是说,合目的性的行为不是按预见而发生,就是说,不是先有目的然后发生,而是先由别的原因而发生,发生之后因其适合于有机体的生存需要才得到保留。简单一句话:目的性的行为是目的在先,行为在后;合目的性的行为是行为在先,合目的在后。

恩格斯的话也许可以作为这一问题的小结:"如果说动物不断地影响它周围的环境,那么,这是无意地发生的,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是偶然的事情。但是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总之,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但是,另一方面,有目的的行动又并非都是意志行动。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会在下面一节中找到答案。

意志特征之二

这里,让我们的心灵荧屏中回放一番洪战辉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洪战辉的精神其实是很平凡的,平凡得像一缕星光,像一片树叶,像一滴水珠。从"自强不息"到"自尊自爱",从"坚守责任"到"永不放弃",从"不怕困难"到"笑对逆境",这里面哪一种精神是新创的,是超越性的?人们为何却如此感动?毫无"新"意的平凡的精神之所以让人们如此感动,就在于其行动的力量——贯穿于生活实践中的行动力量!

正因此,面对国人的感动,洪战辉大声疾呼,不要感动,而是要行动,立即行动!他在致网友的信中强调,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我所有的思维和做法都说明了我是一个普通人。他告诉想向他学习的人们,不要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只要一点一滴地去做你身边的小事就行了。

是的,洪战辉震撼国人的最具说服力的理由,就在于他持之以恒的行动。在他的故事中,行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是在他的每一个行动的切片中,看到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的闪光。

是的,没有行动,就没有意志,意志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人的意志只有在自觉的行动中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我们有时候把"意志"叫作"意志行动"。在进行意志探秘的每一步,我们都不能忘了探讨行动,探讨自觉行动的完成过程。

我们的行动是靠什么来完成的?任何一种有目的的自觉行动的完成,都需要有一系列的随意运动来保证。我们头脑中的任何打算、愿望、计划,要想让它实现,都依赖于相应的随意运动。因而,以随意运动为基础,是意志的第二个特征。

那么,什么叫随意运动,什么叫不随意运动?

这里需要首先说明一点。所谓"运动",包括外显的运动和内隐的运动。就是说,运动并不限于人可以观察到的活动,还包括那些体内发生的直接观察不到的活动,如肠管的收缩与扩张、腺体的分泌、大脑的活动等。我们下面谈的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都该这样理解。

我们都知道,人对于身体各个部分和各个系统的活动,有的可以直接控制,有的不能直接控制。比如,我们想抬腿就可以抬腿,想伸胳膊就可以伸胳膊,但是,我们不能想让心率降低就降低,不能想让瞳孔放大就放大。这里,前者属于随意运动,后者属于不随意运动。这两类运动根源于人体肌肉的两种类型:一类是平滑肌,也叫不随意肌,它的收缩是不随意的;一类是横纹肌,也叫随意肌,它的收缩是随意的。有的人体活动则是这两种肌肉合作的结果。在心理学上,一般把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直接支配的器官活动叫随意运动,把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直接支配的活动叫不随意运动。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反射"这一概念。人和动物对刺激的反应,最初是无条件反射,也叫非条件反射,比如动物吃到食物分泌唾液。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地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下图就是动物试验中形成条件反射的示意图。

可以说,无条件反射是不随意的,如手遇烫,会很快收缩,强光照射瞳孔,瞳孔非收缩不可,食物到了嘴里头,就会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绝大多数也是不随意的,如看见酸杏,嘴里流唾液,这是不随意的;看见好吃的东西流唾液,这也是不随意的。但是,条件反射不断复杂化,可以使活动的不随意性逐渐向随意性转化。

随意运动不是直接按当前情境来活动,而是按过去活动的后果来活动。活动后果的预见是从过去经验而来的。过去经验可以通过记忆直接起作用,还可以通过思维间接起作用。这样就使不随意的变成随意的,使随意的运动步步升高,从而形成了人的意志。比如,今天晚上有电影,并且这个电影大家早就想看,一个同学看到电影广告就去买票,而另一个同学考虑到自己的作业没做完,虽然想看却没有去。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后者的意志坚强。因为前者的活动只是由当时的电影广告来决定,后者则想到后果,后果想得越远,意志就越坚强。

对了,还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前面我们已知道,血压的高低,心率的快慢,瞳孔的大小等,原本都是不随意的。那么,它们可以变成随意的吗?就是说,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血压、心率和瞳孔吗?

心理学家为此做了很有启示意义的实验。

一个实验表明,人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血压。实验是这样做的:本来,人的血压是有时升有时降的,其升降本来是反映不到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生理变化,是不随意的,是不能控制的。现在,让人通过仪器来看到自己血压的升降,仪器在血压升高时给人一种指示信号,降低时又给另一种指示信号,从而使本来自己觉察不到的生理变化被自己知道了,使本来反映不到大脑皮层上的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生理变化反映到了大脑皮层上,被自己意识到了。这样经过训练,人就可以学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血压,做到自己想血压升高就升高,想降低就降低。

另一个实验表明,人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瞳孔。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给一个铃声作听觉刺激,也叫条件刺激,同时又给一个强光作视觉刺激,也叫无条件刺激,通过这样近200次声光结合,被试便可以一听到铃声,瞳孔就收缩。实验进一步进行,让被试手拿一个橡皮球,通过气压控制电路,也就是气压达到一定程度,电路就接通,随即既有铃声响,又有光出现。这时,要求被试在听到主试说"缩小"时,就去捏橡皮球。经过近200次实验,被试只要听到"缩小"的命令,虽然没有捏橡皮球,瞳孔也缩小。再后来,不用主试说"缩小",被试自己说"缩小",也能使自己的瞳孔缩小。最后,只要被试自己想"缩小",瞳孔也就缩小了。

还有些实验表明,人也可以学会控制自己心率的快慢,控制自己脑电波的变动。

你看,奇迹出现了!过去,谁能想到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血压的高低、心率的快慢、瞳孔的大小呢?现在,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可以把一些不随意运动转化为随意运动,人可以学会一些原本不能的随意运动。这还进而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是通过学习和锻炼培养起来的,只要经过努力,谁都可以变成一个意志的强者。

本节的小结很明了:意志必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然而,随意运动并不就是意志行动。这又是为什么呢?

意志特征之三

在前面两节我们已经了解,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可是,为什么又说并不是有目的的行动都是意志行动,并不是随意运动都是意志行动呢?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比如,我们渴了倒杯水喝,饿了拿块面包吃。这有没有目的?有,因为没喝到水之前头脑中就预见到了水,没有吃到面包之前头脑中就预见到了面包。这是不是随意运动?是,因为这是受人的主观意识直接支配的。但是,这却不属于意志行动。为什么?因为在喝杯水、吃面包的行动中没有困难需要克服。

没有困难,就没有意志,没有困难的行动,根本就不是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是意志必然的第三个特征。

一个发生在女孩王尧舜身上的真实的故事,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

王尧舜是省重点中学永登县二中的高三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是所在班级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她是极度贫困的家里最大的希望,几年前哥哥和弟弟先后辍学去兰州打工,就是为了供她考大学。

2005年6月5日午后,王尧舜终于坐上了开往城里的大巴,去参加高考。4时多,大巴驶进县城。此时,对面一辆蓝色桑塔纳轿车疾驰而来,在即将会车之际,轿车猛地超越道路的中心线直逼大巴!大巴司机猝不及防,本能地使劲向右打方向盘。然而已经迟了!车厢陡然倾斜,车内发出一串串恐怖的尖叫声,随着一阵天翻地转,大巴翻进了路边右侧4米多深的排污沟里!

瞬间,烟雾弥漫,那位头戴白色无檐帽的回族壮汉第一个爬出了大巴。他的衣服已被扯破,肩部被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可他顾不上包扎,马上扯起嗓门大喊:"大家快来呀!车里有十来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啊!快来救人啊!"

听到呼救声,行人纷纷放下手中的一切冲下排污沟,与壮汉一起解救大巴里的乘客。

"先救参加高考的学生,先救他们啊!"回族壮汉的一声声叫喊,唤醒了昏迷过去的王尧舜。事发时,王尧舜坐在车厢的右侧,车右翻后,她被压在最下面。昏昏沉沉中,她感到自己的头部、脊背等多处疼痛,眼前漆黑一片,整个身体仿佛有千斤东西压着似的,让她无法呼吸……不一会儿,她感到眼前一亮,如释重负。原来,一位陌生的大姐拉着她的手,和几位陌生的叔叔一起,将她小心翼翼地抬出了车厢。

"救护车来了!先送学生。"在交警的得力指挥下,包括王尧舜在内的11名考生,全部被优先送到永登县人民医院的抢救室。医院接到紧急通知后,院长亲自安排,将几个科室改成了专为考生服务的临时抢救室。经初步诊断,这起事故中,有7名考生伤势较轻,4名考生伤势较为严重。其中,王尧舜被送进医院后头疼难忍,再度陷入昏迷状态。医生诊断她为颅骨外伤,脑震荡,右臂和腰部及全身软组织挫伤……

此时,距离高考开考时间仅剩下38小时!

得知车祸消息,永登县二中王校长匆匆赶去医院。这时候,王尧舜刚从昏迷状态中被抢救过来。王校长脱口而出:"你叫王尧舜,是文科14班的吧?"见校长竟然能在1000多名学生中认出她,王尧舜感动得流下了热泪。王校长安慰她:"不要着急,我们都在想办法……"

看着这个懂事的女生,王校长心里非常难过。因为根据医生介绍,王尧舜是唯一到医院后再度陷入昏迷的重伤员,她半身已经无法动弹。

王尧舜吃力地对王校长说:"校长,求您一件事情,行吗?"她一边说一边抹泪水,"千万不要把车祸的事告诉我家里人。如果医院需要家长签字的话,就请您帮忙签吧。"王校长的眼睛也湿润了,他说:"好吧。孩子,我答应你。"

王尧舜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坐起来。但是,腰部、腿部和双肩的伤痛让她完全不能动弹。她急得哭了起来:"完了,我怎么去考试啊!"寒窗10多年,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为的就是这最后一搏啊!想到38小时后同学们都坐在考场,而自己竟被不死不活地钉在病榻上,王尧舜哭得更伤心了。

深夜,王尧舜的脑海里时而回放那位回族壮汉为大家呼救的情形。她想,如果没有那位好心的叔叔,没有那些陌生人的救助,自己可能早就丧失生命了。在抢险过程中,那位好心的叔叔一直强忍着疼痛组织抢救学生,那样热心、坚强、临危不惧,多么让人钦佩啊!想到这里,她终于渐渐冷静下来:着急是没有用的,好好睡个觉吧,休息好了,说不定一觉醒来就能坐起来,要是自己能奇迹般站起来,哪怕只能坐起来,也一定要进考场!

第二天早晨醒来,期盼的奇迹并没有发生,王尧舜失望了。但她仍然心有不甘,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坐起来。然而,无数次咬紧牙关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了。

这天上午,一个消息不经意地传到王尧舜的耳朵里:有人提议专门为受伤的考生设立带有医护措施的考场,医护人员和县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反复的调查摸底,最后该提议被否决了。原来,轻伤7名考生参加高考没有太大的问题,他们表示要到原定的考场考试,说这样有利于正常发挥,而4名重伤考生在高考前无法康复,不适宜参加这次高考。

听说这个提议被否决,王尧舜难受至极。恰在此时,王尧舜的父亲从邻居那里获知女儿遭遇车祸,心急如焚地走进病房。王尧舜可怜地张开双臂,却无法坐起身来扑到爸爸的怀里。父女俩哭成一团。

女儿说:"爸爸,我的手臂、手指都能动,只要能坐起来,我就能参加高考。进不了考场,我真的不甘心啊!"说完又流泪了。

爸爸说:"孩子,只要你能站起来,咱就去考。爸爸支持你!"

爸爸的话给女儿传递了一股力量。王尧舜坚持在心中反复默念:"坐起来,一定要坐起来……"这个强烈的愿望,使她忘记了身上的疼痛。一整天,她就这么默念着,直至进入梦乡……

爸爸、校长、医生和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见王尧舜等人伤势严重,都以为这个事实无法更改了。也就是说,这4名伤势严重的考生无缘参加第二天的高考!

6月7日早上6时,当第一缕晨曦透进病房的时候,不知是身体的自然恢复,还是强烈愿望的作用,总之,王尧舜醒后竟然一下子坐了起来!

"爸爸,我能坐起来了!我要参加高考!"王尧舜兴奋地大声喊。一直守在她身边的爸爸流着泪,不无担心他说:"孩子,你还站不起来呀!"女儿说:"爸爸,你把我背到考场去,我死也要参加高考!"

爸爸急匆匆地找到医生。医生惊讶不已:"不行!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办?"但王尧舜铁了心要进考场。

爸爸又去找二中的王校长。王校长说:"孩子,听话,养好身体明年再考吧。再说,还有两个多小时就开考了,而考场压根儿没有安排你们重伤学生的位置呀!"

王尧舜一下子哭了:"校长,求你了!我一定要考!家里人支持我奋斗10多年,就是为了今天啊!为了他们,我也一定要赴考!求你了,校长……"

王校长终于被眼前坚强的学生感动了:"那好吧。我去努力一下。"

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也被王尧舜的执著震动了。尽管医院方面不大同意,他们还是决定把她安排进考场。

这时,有人提出:"万一发生意外,势必会造成慌乱。如果考场乱了,考生就会受影响。不能为了一名考生而不顾所有考生啊!"这的确是一道难题。一方面要让王尧舜参加高考,另一方面不能影响其他考生。怎么办?

又有人说:"要是给她专门设一个考场就好了。"这句话提醒了有关人员。县招生办负责人立即向市招生办主任汇报。市招生办主任又向省招生办请示。很快,省招生办负责人回复:"请立即按正规考场的要求,为王尧舜设立单独的考场!"此时距离开考还有一个半小时!消息传来,大家高兴不已,王尧舜激动得又哭又笑。

就这样,市招生办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县一中安排了一个特别的考场,配备监考人员和服务人员各两名。另外,医院马上召开紧急会议,根据王尧舜的伤情,制订了一套考场应急救治方案,还专门派出一名医生、两名护士和一辆救护车,在考场外随时准备应急,并特许王校长在需要配合救助时进出考区……

上午8时30分,爸爸和护士一起将王尧舜慢慢搀扶起来,提着正在输液的吊瓶,一步一步迈向那辆专用的救护车。

10分钟后,一行人到了考场,护士为王尧舜拔掉仅输了一半的输液管。王尧舜被扶进只有她一个人的"爱心考场"。此时,她的头还很疼,背和腿等处也一阵阵撕裂般疼痛。但是,能坐进这个考场,她愿意忍受一切痛苦。

9时整,坚强的王尧舜忍受着伤痛的折磨,与全国各地的几百万考生同时开始答卷。她专心地做那份渴盼多年的试卷,尽管受伤的右臂像灌满铅似的,而且每写一笔都像是被人狠狠地抽打一下。负责监考的工作人员,看到她咬紧牙关忍痛答卷的样子,眼睛潮湿了。

这天上午考的是语文。答完选择题后,王尧舜的脊背开始疼痛难忍,以至思想不能完全集中。这时,她看了看作文的题目——《铭记与忘记》,一下子又想起了车祸,想起了满头是血的同学躺在她身边痛苦挣扎号叫的可怕情景,她当时觉得到了世界未日。然而,就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那位回族叔叔燃起了她生命的希望。想到回族叔叔,王尧舜顿时文思泉涌,她忘记了身上的疼痛,抖擞起精神开始写作文。

时间到了,王尧舜终于答完语文卷。医护人员把她搀扶起来的时候,发现她坐的椅子已被汗水浸湿。这是多么坚强的女孩啊!王尧舜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艰难地走出考场,所有的人都含泪为她鼓掌。大家纷纷迎上去,与护士一起将她扶上救护车。一上车,护士马上给她继续打点滴……

当天下午,王尧舜再次走进考场。经过上午的紧张考试,她已经疲惫不堪,身体更加虚弱。下午是考数学,她一集中精力思考,脑袋就剧烈疼痛,她痛苦得脸都变形了。尽管如此,王尧舜仍然紧紧咬住下唇,不让自己发出一声呻吟。因为按照事先约定,只要发现她有动静,守在考场外的医护人员就会马上进场救治,而她不想为救治耽搁哪怕是一秒钟的时间。冷汗沿着王尧舜苍白的面颊大滴大滴地滑落,衣服湿透了,下嘴唇咬出了血,但她依然对自己说:"挺住,一定要挺住!"

题目做到一半的时候,又一阵剧痛袭来,王尧舜只得放下试卷,用双手揉搓太阳穴,稍稍缓解一些后,她又马上抓起笔。在做最后两道题的时候,腰、背、右臂、头颅等所有疼痛一齐发作,王尧舜痛得两眼昏花,看不清试卷,她不得不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眼睛。由于舍不得让时间流逝,一缓过气来,她又赶紧抓起笔。看到她疼痛难忍的样子,监考老师几次示意她请医生帮忙,但她都咬牙摇头谢绝了。她不愿浪费一点时间啊!

铃声响起,王尧舜刚把试卷交给监考老师就昏倒在桌子上。医生和两名护士冲进考场,为她做紧急处理。几分钟后,王尧舜缓缓地睁开眼睛说:"我真的很痛。"医护人员心疼得流下泪水。

将王尧舜护送回医院后,看到她极度虚弱的样子,她的爸爸和医生、校长都很担心,他们商量是否要让她终止考试。然而,当大家委婉地把这个意思说出来时,王尧舜又急了,她态度坚决他说:"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半途而废!"

第二天上午,王尧舜准时到达考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精神恢复了很多。上午的综合科考试,她完成得比较顺利。

到了下午考外语时,一进考场,头痛和腰痛便同时折磨王尧舜,让她透不过气来。她脑袋一阵阵眩晕,额头上冒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拿笔的手也不停颤抖,腰部的疼痛使她的身体摇摇摆摆。监考老师见状,马上给王尧舜搬来两张靠背椅,支在她身体左右两边,让她在需要的时候靠一靠。王尧舜就这么靠一下,答一会儿试卷……

考试时间过了大半的时候,王尧舜实在支持不住了,她气息微弱地对监考老师说:"请给我止痛药。"监考老师马上让护士进去给她打止痛针。疼痛缓解后,王尧舜又咬着牙坚持答卷。她想,如果考不下来,岂不又要爸爸、哥哥、弟弟多花一年心血吗?坚持完这两天,就等于争取了一年啊!在这个意念的支撑下,坚强的农家少女王尧舜,忍受着人们无法想象的疼痛。

这天下午,当王尧舜再次在人们的搀扶下走出考场的时候,家长和学生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个小姑娘递给王尧舜一张小字条。字条上写着:"你最精彩,永登3万中学生支持你!"

永登人热情饱满的关爱,给了王尧舜莫大的力量。第三天,王尧舜又凭着巨大的毅力完成了英语口试。考试一结束,她就瘫倒在考场上,医护人员立即投入紧张的抢救。苏醒过来后,王尧舜轻声地对爸爸说:"我做到了。"

如今,对王尧舜来说,成绩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她在特殊的考场里出色地完成了生命大考,经受住了重重困难的考验!

是的,正是在战胜重重困难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了王尧舜身上最顽强的意志品质的闪光。

什么叫意志顽强?就看你是否能战胜困难。困难好比横在我们面前的山峰。战胜重重困难的过程,就像攀登座座山峰的过程。意志只有在困难的克服之中得到体现,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一个人在行动中,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这个人的意志越坚强;反之,如果不能克服困难,就证明这个人的意志薄弱。因此,在有关活动中克服困难的多少及大小,就成了衡量意志强弱的主要标志。在攀登险峰的过程中,跨越每一个困难,我们的意志就得到了一次磨练。

在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不外两大类:一类是内部困难。内部困难是指主体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障碍,包括对所做决定的正确性产生怀疑,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消极情绪,信心不足,犹豫不决的态度,缺乏知识经验,能力有限,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等。一类是外部困难。外部困难主要指外界条件的障碍,包括来自家庭、社会和他人的阻挠,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工具,自然环境的不利,社会环境的局限等。在体育活动中运动员所遇到的内外困难都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跳水运动员由跳台的高度所引起的恐惧,由比赛规模产生的紧张或冷淡,面临新手时的顾虑重重和面临强手时的信心不足等,即是内部困难,而运动范围本身的难度、比赛条件的不利和观众的不友好等则是外部困难。在前面王尧舜的故事中,我们更可以看到摆在主人公面前的一系列的内外困难。

内部困难与外部困难是各不相干的吗?

不是。内部困难与外部困难是彼此影响相互联系的。首先,内部困难往往是由外部困难引起的,内部困难一经产生,反过来又使得外部困难更加难以克服。比如,在执行决定时由于预先没有估计到的突发事件引起了新的困难,于是内心中就可能产生对执行决定不利的想法,从而不积极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外部困难也就越发显得困难了。其次,外部困难总是通过它引发的内部困难而起作用的。就是说,同一种客观条件下的同一情况的出现,对甲可能构成困难,对乙可能根本说不上困难。比如正准备出门,天下雨了,张三一见雨就心烦,连连叫倒霉,犹豫不决。这样,由于外部的情况引起了他内心的不良反应就构成了现实的一个困难。李四见下了雨,心中一阵欢喜:细雨蒙蒙,正好雨中走一回。于是打把伞轻松地走在路上,心中还吟诵着"好雨知时节"的诗句。这样,外部的情况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困难。

我们平时所说的克服团难,往往偏重指外部困难,而忽略内部困难。其实由上述可见,在内外困难中内部困难是个关键因素,内部困难的克服对完成意志行动更为重要。因而所谓克服困难,事实上克服恐惧、胆怯、畏难、退缩、犹豫等等内部困难才是首要的。西班牙的塞涅卡的话可以让我们悟透这个道理。他说:"不是因为这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信心,是因为我们缺乏信心,这些事情才难以做到。"在我国的大众中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这也是说"战胜自我",克服内部困难是首要的。王尧舜的事迹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这一点。王尧舜正是战胜了自我,也就是战胜了一系列内心的畏难、退缩、痛苦,才最终战胜了几乎难以想象的外部困难。

至此,我们分三节谈了意志过程的三要素,即三个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是相互关联地融为一体的。目的明确是意志行动的前提,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

坚强意志哪里来

明确了什么是意志,了解了意志行动的特征,我们自然就会开始关心这样的问题了:人的坚强意志来自哪里?人的意志品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发展而来的。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受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决定于后天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人先天的生理机制对意志形成的作用。

意志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和认识、情感过程一样,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意志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的生理机制极为复杂,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完善而充分的研究。不过,我们已经知道,意志行动是由一系列随意运动为基础实现的有目的的行动。心理学对随意运动的机制,已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因此,了解随意运动的生理机制,有助于理解意志过程的生理机制。

人的大脑皮层是随意运动的最高"指挥部"。在大脑皮层上,有一个运动区负责指挥人体各部位的的运动。下图就是这样的一个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人体越是运动多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就越大。

大脑指挥人体运动的神经机制叫做运动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对于随意运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谓运动分析器,就是一个使神经冲动由外向内传人,再由内向外传出的神经机制,它感受来自运动器官的神经冲动,并调节运动器官的运动。

运动分析器的大脑皮层部分有两种细胞:运动感觉细胞和运动细胞。随意运动就是在这两种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结果。同时,运动分析器的细胞还能与其它分析器的细胞建立联系。因此,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都可以通过暂时神经联系,引起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从而引起或抑制有关的运动。而且,人体的每个运动反应,又会顺着返回传人神经反馈给大脑皮层一个信号,使大脑皮层根据这个信号,不断地校正行动,以符合目的要求。就是在大脑皮层运动分析器这样的调节控制下,人完成了一个随意运动,比如伸手拿工具劳动。在这样的随意运动的基础上,人实现着自己的意志行动。

下面,我们再看看意志行动的皮层定位问题。

是不是我们的大脑有一个部位专门管人的意志行动?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额叶,即前额部分,是形成人的意志行动,并保证将意志行动的目的贯彻执行的重要部位。临床的研究表明,额叶严重受损,可导致行动计划和程序形成功能障碍,并且不能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异常。比如,要求这样的病人依次画圆圈、十字、三角形、正方形等,但他只会画了一个圆圈又画一个圆圈,不断地画圆圈。可见,额叶担负着组织和监督随意运动的功能。儿童的额叶比其它皮层区发育成熟得较晚。因此,孩子年龄越小,自觉性和自制性越差。还有,临床研究也发现,额叶受损,病人会出现病态的优柔寡断。

可见,大脑皮层是随意运动的"最高指挥部",人的一切意志行动都靠大脑的指挥。

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语词在人的意志行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全部高级神经活动的随意运动的高级调节者。人的意志行动,始终是在语词参与下的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语词对人的行动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人们在头脑中确定目的,按照目的行动,实际上就是以词为信号向自己提出要求,以调节行动。由于语词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人的活动可以不依赖于具体事物的直接刺激,在行动前能预先确定目的、计划,发动或停止,加速或减慢自己的运动,使随意运动有了自觉意识的特点,体现出人的意志。比如,我们在紧张或困难的情境中,往往会用"别怕"、"冷静些"、"坚持就是胜利"等鼓励自己,克服主客观困难。可见,大脑皮层上和语词相关的第二信号系统,在随意运动中不仅起发动作用,而且起制止作用。我们看到,孩子小意志力差,就与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不高有关。

按照巴甫洛夫的学说,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也影响着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有三个特性: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兴奋和抑制转化的灵活性。不同的人由于遗传因素在这三个特性上存在差别,就构成了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甫洛夫发现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强而不平衡型;二是强、平衡、灵活型;三是强、平衡、不灵活型;四是弱型。不同人所具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其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意志品质,会起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就是说,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形成某一意志品质的难易不同。比如,强而不平衡型的人,培养自制性就比较困难,而强、平衡、不灵活型的人,培养坚持性就较为容易。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意志形成的作用。

虽然先天的生理机制,对意志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对意志品质形成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

有一项研究专门考察了双生子意志品质形成的情况。双生子有两种:一种叫同卵双生子,另一种叫异卵双生子。同卵双生子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的,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如果说他们的意志品质有差别的话,那就完全可归因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异卵双生子是由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他们的遗传基因和一般兄弟姐妹一样,并不完全相同。如果说他们的意志品质有差别的话,那就除主要归因于环境和教育作用外,还有一定的遗传影响。这项研究以被试能否遵守纪律,有无自制性和坚持性,以及胆量大小等意志行动特点为指标,编拟出8对问题来考察被试的意志品质。结果发现:在相同或相似环境下长大的24对同卵双生子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为0.67;24对异卵双生子的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为0.61.而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7对同卵双生子的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仅为0.48.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什么呢?第一,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意志品质上的表现尽管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明显,从而表明遗传对意志品质的影响不大。第二,具有同样遗传素质的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下其意志品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可见,环境对人的意志品质形成起决定作用。

至此,人的意志从哪里来的问题有了一个总结性的答案:先天的生理机制是意志形成的基础,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决定条件。

这就为我们的意志锻炼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因为,人和人之间先天因素的影响没有多大差别,不同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决定人意志的后天环境和教育大有可为。只要得法,只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锻炼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发挥你的意志作用

成功心理要素扫描

我们已经知道,意志是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意志是成功者最重要的"精神钙质",意志在成功之路上是最重要的动力。

这究竟是因为什么?这是由意志这种心理品质,在人的整个心理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意志在整个心理素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人的心理素质都包括哪些要素。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哪些要素?

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对人的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是怎样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的。通常,心理学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人的心理。

第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共性的一面,体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包括很多内容。

首先是认识过程。

"认识"有时候也叫作"认知",在本书中我们会交叉使用。所谓认识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比如,看到颜色,嗅到气味,听到声音,这种最简单的认识活动叫感觉过程。我们看到的是月季花的颜色,嗅到的是菜肴的香味,听到的是小鸟的叫声,这种进一步的认识活动叫知觉过程。人对感觉和知觉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找到事物的规律,这种更深入一步的认识活动,叫思维过程。比如,早起开门看见院里有积水,就知道一定是夜里下过雨了,这就是根据感觉和知觉材料进行思维活动的结果。人又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思出未曾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比如,根据古人类学的资料,在头脑中构思出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图景,还可以根据现有的材料在头脑中想到未来社会的情景。这种认识活动叫想象过程。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想象过的事物,我们还可以在头脑中记住,必要时能回忆起来,这种认识活动叫记忆过程。我们感知某一事物,回忆一件往事,思考一个问题,都需要集中精神,这时候的集中精神就是注意。注意是上面那些心理过程中共有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却是认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

其次是情感过程。

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是无动于衷、冷漠无情的,对事物总要抱一定的态度,并对一定态度有所体验,如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振奋或惊恐、愉快或愁苦等等内心体验,正所谓"喜怒哀乐在心头"。这种对事物态度的内心体验,就是情感过程。

最后是意志过程。

我们对客观事物,不仅要认识它,感受它,还要改造它。人类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为改造世界,人就要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努力行动,克服困难,决心达到目的,这其中的心理活动就叫意志过程。这正是我们本书着重讨论的。

第一个方面是个性心理。人的实际心理生活中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就是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也包括很多内容。

首先是个性倾向性。

有钱了,有人需要先买书,有人需要先去买酒,这表现出人们的需要不同。同是去买书,张三是为了学习,李四是为了摆在屋里附庸风雅,这表现了人们动机的不同。同时买书来学习,王五买的都是书法方面的,赵六买的都是计算机方面的,这又表现了人们兴趣的不同。此外,人与人还有信念、世界观的不同等。

其次是个性心理特征。

生活中,有的人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喜怒外露,有的人沉默姻静、动作迟缓、情绪含蓄,这是气质的不同。有的人有音乐才能,有的人有写作才能;对于同样的活动任务,有人能顺利完成,效果较好,有人困难重重,无能为力,这是能力方面的不同。有的人心胸开朗、勤劳勇敢、热情助人,有的人心地狭小、怠惰怯懦、待人冷淡,这是性格方面的不同。

我们上面谈到的,就是心理学上对人的心理素质分类的扫描,可以图示如下:

根据如上的分类,也可以这样说,所谓心理素质,总体说应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智力因素,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就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就是我们这套丛书所要探讨的成功心理奥秘。

让意志帮你提高智商

在人的整体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中,意志居于怎样的地位,对其它心理素质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

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人的心理过程分知、情、意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个性心理不过是这三个方面在个体身上的不同表现而已。也就是说,人的心理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三个范畴。因此,关于意志对其它心理素质发展的作用,其实也就是意志在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现在,就先来看看意志对认知发展的功能。所谓意志对认知发展的功能,也可以说就是意志对智商发展的功能。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智商。

说起智商,想起了笔者参加的一个心理测验的专题会议。会上,一位专家在报告中介绍说,有的家长知道孩子测的智商为100后,十分高兴他说:"啊,100分,我们这孩子真聪明!"家长把智商100分当成考试的100分了。有的家长看孩子有的题目答不上来,忧心忡忡,觉得孩子没了希望,甚至有的家长一边看孩子测验,一边自己掉眼泪。应该说孩子的智商牵动着父母的心,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到底智商概念有怎样的含义呢?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

智商(IQ)是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来的,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智商是智力测验的结果,是以实际年龄去除智力年龄所得的一个商数。

我们量身高要有一把尺子。测量智力像量身高一样,也要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叫"量表",它是由一系列标准化的测验题组成的。发明这把"尺子"的人一个叫比奈,一个叫西蒙。本世纪初,法国教育部考虑到有一些孩子接受不了常规学校的教育,认为有必要对孩子在入学时进行检查,以便根据检查结果,把这些孩子分配到特殊学校中去。于是委托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于1905年编制了一套智力量表,也就是用预先编制的一套题目作为测量智力的尺度。此后,智力测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人们便以智商表示智力高低。

计算智商的公式为:

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

比如,一个10岁的孩子,经测验如果完成了10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与实龄都是10,智商为10/10×100=l00;如果完成了12岁儿童完成的项目,其智龄则为12,智商为12/10×l00=120;如果只完成了8岁儿童的项目,其智龄则为8,智商为8/10.

按上面的公式计算所得到的智商叫做比率智商。后来,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智力增长到一定年龄就不再增长,如仍用原来那种以实际年龄除智力年龄的方法来计算智商,则成年人的智商就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比如,一个人18岁时智商为100,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由于智力不再增长,而年龄还在增长,这样到36岁的时候,按上面的方法计算,智商就会降低到50,变成很愚笨的人,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就是不再拿实际年龄和智力年龄相比,而是拿一个人在同龄人中的智力高低的位置相比。离差智商的优越性在于免除了智力年龄的局限,不再受智力发展变异性问题的困扰,不管智力发展到什么年龄为止,同龄人总可以和同龄人总体平均智力相比较。至于具体的智商值,可以从一个根据概率规律制订出来的表中查到,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其计算方法了。

人的智商在人口中是按常态分布的,即智商为90~110的人最多,属智力中常;70~90或110~130的人较少,属智力较低或较高;70以下或130以上的人很少,属智力低常或智力超常。总体说是中间大两头小。用坐标图来表示,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正态曲线,如下图。

意志为什么对智商发展起作用呢?

智商如测得准确可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科学的心理学并不否认遗传因素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影响。既然这样,后天的意志对智商还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说,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是人的潜在智力,就是说,先天的遗传规定了潜在智力表现为现实智力的可能性,后天的条件才制约着潜在智力表现为现实智力的现实性。我们平时讲"智力开发"而不说"智力培养",就是指通过后天条件的作用,把潜在的智力挖掘出来,使之成为现实的智力。在诸多的后天因素中,人主观上的意志努力是至关重要甚至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因素。所谓智力就是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是离不开认知过程的。在人的各种认知活动中,特别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作出意志努力。因此,积极良好的意志品质,就会促进一个人认识能力的发展;消极不良的意志品质,则会阻碍一个人认识能力的发展。就是说,一个人的意志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潜在智力发展为现实智力的多少。一句话,意志是智力开发中的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后天因素,进而影响着人生的成功。

电影《阿甘正传》讲述的一个名叫阿甘的美国青年的故事,对此做了诠释。当初,阿甘的智商只有75,进小学都困难,但是,他几乎做什么都成功:长跑,打乒乓球,捕虾,甚至爱情,最后,他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比他聪明的同学和战友却活得并不成功。阿甘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妈说,要将上帝给你的恩赐发挥到极限。"这部电影表达了美国人的一种成功理念:成功就是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阿甘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益于他不懂得计算输赢得失。他唯一做到的就是简单坚持,认真地做,傻傻地执行。生活中很多时候缺少的不是"聪明人",而是这样的"傻子"。聪明人遇到问题总是怨同事,骂上司,算计着要有一分收获才肯一分耕耘,没多少收获便不肯耕耘了。殊不知,很多事情往往前期是十分耕耘,三分收获,后期才是三分耕耘,十分收获。阿甘成功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计成本的努力。

阿甘把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过程,就是不计成本的努力的过程,就是意志磨练起作用的过程。

法国的布封有句名言:"天才就是毅力。"它蕴含的科学道理就是:顽强的意志,会使人的潜在智力最大限度地发展为现实智力。

让意志帮你提高情商

我们已经知道,人在接触外界事物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各种认识,还表现出种种不同态度,如喜欢、厌恶、高兴、害怕等,这些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就是情感。细加区分,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又分情绪和情感。我们这里统称为情感。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情感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情感对青少年的智力开发及品德发展等,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不是我们的中心议题,姑且不论。我们这里要谈的,是意志对人情感发展有怎样的功能,或者说,是意志对情商有怎样的影响。

人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人能不能进行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人能不能做自己情感的主人呢?这就是意志对情感发展的功能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情感的三种基本形态——激情、心境和热情说起。

先说激情。激情是一种剧烈而迅速的情感过程。"勃然大怒"、"大惊失色"、"欢喜若狂"等等,都是激情的表现。激情特点是强度大而时间短。激情发生时,伴随着剧烈的生理变化,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所以,身体的外部表现特别明显,如咬牙切齿等,同时,语言也出现过度兴奋,如慷慨激昂,或过度抑制,如目瞪口呆。激情对人的认识和活动都有影响,这种影响的好坏,取决于人在当时的目的倾向性。在不正确的目的指引下,激情所发放的大量能量就会到处泛滥,使人全身激动,造成"手足无措"。激情还可能使人无原因地发怒,或因小事与人冲突,甚至大打出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怎样避免激情的消极作用呢?首先,是利用认识对情感的导向作用,尽量用正面的目的倾向去压倒反面的目的倾向。其次,在正确目的确定之前,如果遇到将要引起激情的事物,可以先想点别的或干点别的,来推迟激情的爆发,这样可以留出时间来让正确活动目的占据主导地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吵嘴前必须把舌尖在嘴里转十圈,林则徐在自己房里写上"制怒"两个字,都是这个道理。可见,激情虽然是一种暴风骤雨般的情感过程,但它是可以控制的。一个有正确目的,有崇高理想,有顽强毅力,有修养的人,不会为激情所左右。很明显,这个控制过程靠的就是意志的力量。

再说心境。心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它与激情恰恰相反,是一种强度小而持续时间长的情感过程。心境往往是某种情感遗留的后作用,就是说,当引起我们发生情感的事物已经没有了,而这种情感的作用却依然存在。一个人有了某种心境后,他的情感对象能由原来引起的事物,迁移到同类甚至毫无关系的其它事物上去,并且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给人的全部心理生活都带来某种情感的色彩。所以,心境好的人,碰到什么都痛快,心境不好的人,看见什么也不顺眼。

形成心境的原因,固然在于外界的重大刺激,个人的生活状况,如健康水平、睡眠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但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人的生活目的和理想。远大的生活理想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所造成的心境最稳定,持续的时间最久,影响的范围最大,可以压倒其它一切心境。所以,树立坚定而远大的生活目的,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是调控心境并发挥心境积极作用的根本途径。其中,意志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说热情。热情是一种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介于激情与心境之间的情感过程。热情永远和正在进行的某种事业活动相结合。我们只有从一个人正进行的学习活动中,才能看出他的学习热情;只有从生产活动中,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劳动热情;只有在对敌斗争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战斗热情。热情又总是与人的意志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它表现得非常稳固、有力、持久而深厚。革命热情是建筑在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认识基础上的,也是受坚强的革命意志所支配的,它与人生观密不可分,是积极推动人去进行活动的一股巨大的力量。显而易见,其中意志的作用就更大了。

总之,无论是激情,是心境,还是热情,所有的情感活动都是可以调控的,都受意志的调节。就是说,这些情感都是在意志的作用下而得以调控的。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会形成各种积极的情感。消极的情感是否对人起干扰作用,也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意志坚强的人可以调控消极情绪,把意志行动坚持到底;意志薄弱者则往往被这些消极情绪所左右,使行动半途而废。我们常说"做自己情感的主人"。靠什么力量才能做自己情感的主人?靠的就是意志力。这就是意志在情感发展中的功能。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在很大程度上,人的意志不仅决定着智商水平,而且决定着情商的水平。因此,意志在人的整个心理素质结构的中,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和功能,是人生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动力。我们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意志力量的作用。

神奇的意志无所不能吗

我们已经肯定,无论是就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来说,还是就人的情感能力的发展来说,意志都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和功能。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人,靠着巨大的意志力量塑造着自我,改造着自然和社会,创造着人间奇迹。

这不是文学的夸张,而是现实的生活。

美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报名的时候,来了一个失去双脚的人,他说要参加游泳比赛。登记小姐很小心地问他在水里将怎样游,失去双脚的人说他会用双手游泳。随后,又来了一个失去了双臂的人,也要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小姐问他将如何游,失去双臂的人说他会用双脚游。小姐刚给他们登记完了,轮椅上又来了一个既没有双腿也没有双臂的人,也要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小姐竭力镇静自己,小声地问:"你怎样游泳?"那人笑笑眯眯地答道:"我将用耳朵游泳。"

听到这个消息,无数人感到惊疑。而事实证明,失去双脚的人,失去双臂的人,既失去双脚又失去双臂的人,他们都游完了全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到达了彼岸?是浮力托着他们游完了全程,还是神灵的照顾使他们实现了理想?

世界上很多的专家学者集中到一起举行研讨会,他们探讨着这一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就在这研讨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世界上又诞生了一起奇迹。

印度的一位母亲清晨去买菜,把小女儿留在5楼的家里。这位母亲买菜回来没有立刻走进家门,站在楼下距楼梯口大约15米的地方与街坊聊天。正在此时,贪玩的女儿突然爬到窗台上喊妈妈。突然意外发生了:小女孩一不留神,"唰"地从窗口滑下来!女儿生命危险!但见这位母亲神速地冲了过走。就当小女孩就要落地的瞬间,这位母亲冲到楼梯口双手接住了女儿,母女倒在地上,小女孩得救了!

事发以后,当地的一支部队,做了一次检测。他们设置同样的场景,在5楼高的地方扔下一件与女孩同样重的物品。在物件下落的同时,参测者从距物件着地地点15米的地方冲向物品。结果,这些身强力壮的士兵,竟没有一人能够在物品落地之前接住它。

究竟是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在研讨会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各国研究小组将他们研究报告汇集到组委会。第二天当这些报告公布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报告竟然写着大致同样的内容,那就是精神的力量,是意志的力量。

是的,正是人的意志力量创造着人间的奇迹。

当代女青年郭晖的故事,就是这样一幕发生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奇迹。

郭晖是中国第二个张海迪,一个高位截瘫的女孩,23年来不仅在病床和轮椅上完成了小学到硕士学位的学习,并掌握了四门外语。2003年考入北大英语系读博。

郭晖的家在河北邯郸,父母是高校的普通职工。郭晖12岁时因误诊延误治疗而导致高位截瘫。接连两次开胸手术,也没有让郭晖站立起来。

1983年下半年,郭晖父母单位一位针灸大夫每天下午都来给她扎针,见她在翻看《十月》、《小说月报》之类的杂志,就问她,"干吗不学自己的课本呢?"妈妈听了,就找出两年前搁下的五年级课本。由此,郭晖开始了漫长的自学道路。一直到1988年底,郭晖不知经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自学完成了初高中的课程。随后,萌生了参加高考的想法。可是,她那时仍旧不能坐稳,时间一长,腿会抽筋,抽筋的力量很大,甚至会把整个上身甩出去。而且,那时高考需要预选,郭晖不是在校学生,没有预选资格。为了能上学参加考试,郭晖用了一年的时间锻炼身体,练习长时间地保持坐姿。

1990年的一天,她坐着手摇车在河北工程学院的学校里"溜达",父亲的同事张明老师问她最近在做什么,她就把自己想参加高考的事情告诉了张老师。张老师建议她参加自考,这种形式不用进学校,通过规定科目的考试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张老师还建议她学英语专业,在家搞翻译,省去了出门的麻烦。郭晖觉得很适合自己的情况,欣然采纳了老师的建议。

当时,郭晖参加了一个自考培训班,上午上课,下午自习。郭晖很争气,她说:"父母为我治病和学习花了很多钱,治病不是我说了算,可学习是我自己努力就能把握得了的,只要我认真对待,父母的心血就不会白费。"就这样,郭晖一如既往地在学海中徜徉。1997年10月,郭晖拿到了自考的本科学位,并完全靠自学通过了第二外语——日语的全国统考。1998年7月研究生班的课程也学完了。就在她准备申请硕士学位时,"高教委"对一些学科申请学位的规定做出了调整。按规定,郭晖不得不在三年后的两次机会中重新考一次第二外语并通过,才能获得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

要强的郭晖心有不甘,决定再考,并且选择了学习一门新的外语——法语。2001年,由于试卷搞错了,14分的成绩扑灭了郭晖的信心。是父母的鼓励给了郭晖再战的勇气。2002年6月,郭晖终于以71分的合格成绩通过考试。这个分数,郭晖刻骨铭心,她为了硕士学位所付出的努力,终于没有前功尽弃。

郭晖的硕士论文是《诗歌翻译的韵律问题》。在北大的博士招生网页上,她看到有她感兴趣的英语诗歌的研究方向,于是,她鼓起勇气给北大的沈弘教授发了一封信,真实地说明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学习经历。一个星期后,她得到了沈老师的回信。信里的话让她既惊喜又温暖:"欢迎你报考我的博士生,我们会根据成绩择优录取。望积极准备。"沈老师还给她留了E-mail地址,以便联系,只字未提郭晖最担心的身体问题。

2002年12月,郭晖终于找齐了学习材料,备考博士。三个月后,在父母的陪同下,她来到北京参加考试。考场在四楼,当时就有热心的同学和老师来帮忙抬轮椅,郭晖心里很感激。郭晖说,残疾已经是相当不幸的事情了,如果遭到冷遇和歧视更是雪上加霜。而在北大,她感受到了细致关怀的温暖。在后来考博成功入校后的第二天,宿舍和水房的门前就专门为她磨了个斜坡,以便轮椅上下,每次去食堂打饭,也会有师傅主动招呼,热心帮忙。

家乡没有忘记郭晖。为支持郭晖完成学业和鼓励更多残疾人向她学习,邯郸市残联及邯山区残联在火车站为其举行了隆重的送行仪式,并向她赠送了3000元现金与一部轮椅。

现在,郭晖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不用父母在身边也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她每天的作息都很规律,早上去图书馆,晚上闭馆才回宿舍,再学习一会儿,凌晨一点左右休息。目前,她正在全力以赴撰写博士的毕业论文,总想做得更好一些。

谈到她的专业,郭晖笑着说,"读文学作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消遣,但是做研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英国17世纪的一位诗人——琼生,这位诗人很博学,通读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著作,要研究他的作品,需要能够看懂影响过他的书籍。所以郭晖在学会英语、日语、法语和拉丁语之后,正在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古希腊语。

郭晖正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郭晖正在成功的路上前行,郭晖正在以自己顽强的力量创造着人间奇迹!

残疾女成长为女博士,意志的力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