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护理学
6213300000028

第28章 火针、电针、拔火罐护理技术

一、火针

火针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具,用火烧红后刺入人体一定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刺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寒证疼痛、风寒湿痹等病证。

1.针具选择火针针体一般较粗,质地坚韧,常采用圆利针或24号2寸长的不锈钢针,或用特制的针具,如钨合金制成的火针。火针根据粗细不同分为粗火针(针身直径1.2mm)、中火针(针身直径0.75mm)、细火针(针身直径0.5mm)三种。

2.操作方法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以卧位为佳,防止火针强刺激而引起晕针等针刺意外的发生,然后根据不同病证辨证取穴。针刺前对腧穴及针具首先消毒,再将火针在酒精灯上进行灼烧。灼烧程度有三种:若属浅表皮肤的烙熨法,则将针具烧至微红;若针刺较深,需烧至白亮;若为较浅的点刺法,可将针身烧至通红。针刺时需要快进快出,动作迅速,针刺的深度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穴位所在部位肌肉厚薄等因素而定,一般胸背部宜浅刺1~2mm,四肢及腰腹部可略微深刺2~5mm。

3.注意事项

(1)发热的病证不宜使用火针。

(2)面部除了治疗痣和扁平疣外,一般不用火针。

(3)对于主要神经和大血管部位不宜使用火针。

(4)针刺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针刺部位红肿未消退者,不可洗浴。

二、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古老的针刺基础上,使用各种脉冲电针仪在刺入人体有关穴位的毫针上导入脉冲电流,用电刺激加强针刺得气的感应,以针与电的综合效应达到治疗目的。它能够代替手法行针,又能比较准确地控制刺激量,因此,不但提高了毫针的治疗效果,而且扩大了针灸的治疗范围。

1.电针疗法的原理电针疗法的原理是指在极短时间内出现电压和电流的突然变化,即电量的突然变化构成了电的脉冲,由于脉冲电对机体产生电的生理效应,而显示各种不同的治疗作用。因此,电针具有镇痛、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目的。

2.针具电针的种类较多,目前较常用的有蜂鸣式电针器、电子管电针器、半导体电针器等。

3.适应证常用于治疗各种痛证、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外伤截瘫、脏器功能失调以及针麻等。

4.操作方法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把输出电位调至“零”度,两根导线的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也可以任意接到两个针柄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形与频率,逐渐调高至所需输出的电流量,使病人出现能耐受的酸麻感。当患者治疗几分钟对针刺逐渐耐受、针感降低后,可以适当加大电针的刺激。电针的治疗时间一般为5~20min。

5.护理及注意事项

(1)电针仪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如电流输出时断时续,应检修后使用,干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如电流输出微弱,须更换新电池。

(2)电针仪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1mA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3)调节电流时,应由小到大,不可突然增强,以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或折针。

(4)导线连接原则上为同侧肢体,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在延髓和脊髓附近使用电针时电流宜小。孕妇慎用电针。

(5)体质虚弱、精神过敏者,刺激量不宜过大,以防晕针。

三、拔火罐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亦多论述,主要为外科治疗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结核、风湿病等内科病证。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罐的质料和拔罐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外科、内科等都有它的适应证,并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因此,拔罐法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1.罐的种类罐的种类有很多,如竹罐、陶罐、玻璃罐、负压吸引罐等,以玻璃罐最为常用。

2.拔罐方法常用的拔罐方法有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等。

(1)火罐法用火在罐内燃烧,排去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于皮肤上,具体操作方法分为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和架火法等。

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用火点燃,在罐内中段绕1~2圈后,立即退出,迅速将罐扣于所选部位。此法较为安全,是比较常用的拔罐方法。

投火法:把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罐扣在所选部位。此法吸附力较强。

贴棉法:将酒精棉球压平,贴在罐内壁的中部,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所选部位。

滴酒法:在罐内壁中间,滴入95%酒精1~3滴,沿罐内壁摇匀,点火燃着后,迅速将罐扣于所拔部位。

架火法:用不易燃烧或不传热的物体,如小酒盅(直径要小于罐口),置于所拔部位,内滴少许酒精或置小块酒精棉球,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所拔部位。此法吸附力较强。

(2)水罐法又称煮罐法,一般使用竹罐。先将竹罐倒置在水或药液中加热,煮沸1~2min。用长镊子夹住罐底,罐口朝下夹出,甩去罐中水珠。迅速用湿冷的毛巾紧扪罐口(可降低温度,以免烫伤),立即将罐扣在所拔部位,这时煮罐便能吸附于皮肤上。

(3)抽气罐法先将青、链霉素药瓶磨制成抽气罐,将罐紧扣在穴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刺入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的部位上。

3.拔罐法的应用临床拔罐时,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

(1)留罐又称坐罐,此法较为常用。拔罐后留罐10~15min,待局部皮肤充血、出现皮下瘀血时,将罐起下。若罐大,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时间,以免起泡。

(2)走罐又称推罐,一般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常选用口径较大,且罐口要平滑的玻璃罐。拔罐前,在罐口或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些凡士林或按摩乳,将罐拔住后,用手握住罐,上下往返推移,直至所拔部位的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3)闪罐一般适用于局部疼痛、麻木等证。将罐拔住后,立即取下,反复多次拔住、起下,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止。

(4)针罐是将针刺与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此法可起到双重疗效。针刺得气后,留针,以针为中心,将火罐拔上,留罐10~15min,然后起罐起针。

(5)刺血拔罐又称刺络拔罐,在应拔罐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见有出血点后,将火罐拔于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留罐10~15min。

4.起罐方法起罐时,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的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取下。如果罐吸附过强,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应以轻缓为宜。

5.拔罐法的治疗作用拔罐法具有温经通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关节疼痛、虚寒性咳喘等证,以及疮疡和毒蛇咬伤的急性排毒。《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

6.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和适当的体位,冬季要注意保暖,留罐时,应盖好衣被。

(2)根据所拔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罐口要光滑、无裂隙。

(3)拔火罐或水罐时,应避免烧伤或烫伤。若起罐后,出现水泡时,水泡较小,只需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止擦破;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再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感染。

(4)拔罐法的禁忌证: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皮肤有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处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