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护理学
6213300000027

第27章 针法、灸法护理技术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针灸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腧穴为施治部位,通过针灸刺激的方法,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整机体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均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

针法是利用不同的针具在人体的一定部位施以不同的手法,或刺入肌腠之间,或叩刺体表皮肤,或刺络放血等,以激发经络之气,调整阴阳,从而使机体恢复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是采用以艾绒为主的各种施灸材料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温热或药性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针灸治疗技术也日益丰富起来,有皮肤针法、皮内针法、耳针法、火针法、电针法、水针疗法、刺络疗法和拔火罐法等。本章主要介绍针灸的基本知识、毫针刺法和灸法等,简要介绍其他针法的临床应用。

1.针灸治疗的原则根据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以及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实践,可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和三因制宜等。

2.针灸配穴处方的原则

(1)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包括“阿是穴”)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

(2)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特别是在该经肘膝关节以下部位的腧穴。

(3)随证取穴又称“对证取穴”、“辨证取穴”,是指针对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

上述取穴原则在临床上除可单独应用外,还常配合应用。例如,治疗哮喘实证,可选取膻中、中府、尺泽、列缺,取中府为近部取穴,取尺泽、列缺为远部取穴,取膻中为随证取穴。

知识链接:

中国针灸推拿在欧洲

针灸推拿正以其安全、便捷、经济、有效等特点而赢得欧洲人民的共同喜爱,在法国、德国等主要欧洲国家已进入高层次的医学研究领域。土耳其专家埃尤普(Eyup)涉足中医针灸研究已有十多年,他把针灸运用于康复治疗和麻醉等方面取得成果。在一些疑难病证如偏瘫、不育症的治疗上,针灸也都显出独特的神效。在西欧,针灸已获得合法地位,并列入医疗保险体系,不少医院都设有针灸科,许多西医诊所也兼行针灸。目前,西欧各国至少有五万名针灸推拿师,法国的一些综合大学还开设了针灸课,1997年还成立了跨国性的欧洲中医大学,学制五年,同时《法国针灸杂志》、《经络》等有关学术杂志也纷纷出版。

一、针法及护理

(一)毫针刺法

1.毫针

(1)毫针的结构毫针大多为不锈钢丝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其结构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和针尾五个部分。

(2)毫针的规格毫针的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来加以区别。临床上常用的毫针一般为28~50号(0.32~0.38mm)和长短为1~3寸(25~75mm)。

(3)毫针的适应范围由于毫针刺法用途广泛,如用法得当则立竿见影,所以,临床最为常用。其适用范围最广,凡能够针刺的腧穴,皆可使用毫针进行针刺。

(4)毫针的临床作用毫针刺法之所以用途广泛,效果显著,是跟其作用分不开的。首先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其次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临床根据病情辨证,选择穴位,达到治疗和护理目的。

2.针刺的练习毫针针体细软,若无一定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就很难随意进针,并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这不仅会引起患者疼痛,而且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指力和手法的锻炼,是初学针灸者的基础,是顺利进针、减少疼痛、提高疗效的基本保证,故必须练好指力和手法。开始练针时,可在纸垫或棉团上进行,先练短针,再练长针,然后,进行自身试针或同学之间互相试针。待技术熟练后,才能在病人身上操作。

(1)指力练习指力,是指医者持针之手的力度。凡欲施针进行针刺,其手指应有一定的力度,方能将针刺入机体。指力的练习,可先在纸垫或棉团上进行,可用松软的纸做成纸垫或用棉花扎成棉团。练习时,右手拇、食、中三指如持毛笔状挟持针柄,使针垂直于纸垫或棉团,当针头抵于纸垫和棉团后,手指渐加压力,待针刺透纸垫或刺入棉团后,再换一处如前刺之。以练习至针能灵活迅速刺入为度。

(2)手法练习针刺手法练习是在指力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速刺的练习:此法是以左手拇指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尖迅速刺入2~3mm,反复练习以掌握进针速度,减少疼痛。

捻转的练习:捻转是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刺入后,拇指与食指、中指向前、向后在原处不断地来回捻转。要求捻转的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自如。

提插的练习:提插是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刺入后,在原处作上下提插的动作。要求提插的深浅适宜,针体垂直无偏斜。

(3)自身试针经过以上纸垫或棉团练习后,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可以在自己身上某些腧穴进行试针练习,或学习者彼此之间相互试针练习,以便体会进针时所需指力的大小和进针时皮肤的韧性情况,以及针刺后捻转、提插等针刺感觉。

3.针刺前的准备

(1)思想准备首先,要对初诊的患者和对针刺有恐惧心理的患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以解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操作者也要保持冷静,切不可鲁莽,这样既可以减少针刺异常情况的发生,又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针具准备准备好各种不同规格的针具,以便在针刺时正确选择使用;针刺前检查各种针具、盘子、镊子、75%酒精棉球等消毒用品是否都已备齐,并注意检查针体有无弯曲剥蚀,针尖是否带钩、太钝或太锐,针柄有无断裂等,以免因针具损伤而发生针刺痛苦和断针事故。

(3)体位准备患者体位的选择要以病人舒适、耐久和医者便于针刺操作为原则。针刺时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舒适恰当的体位,使病人既不易疲劳,也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防止出现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意外。胸腹部、面部腧穴应取仰卧位;背部穴位应取俯卧位;侧身穴位应取侧卧位等。在针刺和留针过程中,叮嘱患者切勿移动或改变体位,以免造成弯针或折针等。

(4)消毒准备针刺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消毒的范围包括针具器械、医者双手、施术部位等。针具可采用煮沸消毒法或高压消毒法,也可放在75%酒精中浸泡30min取出擦干备用。施术部位和医者手指都用75%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4.毫针刺法

(1)进针法是指运用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将毫针迅速刺入腧穴皮肤的操作方法。手法要灵活、轻巧、准确、迅速。进针时一般用右手刺针,称为“刺手”;用左手按压穴位作辅助,称为“押手”,两手相互配合,运用指力使针尖迅速通过皮肤,然后将针缓慢刺入一定深度。临床常用的进针法有以下五种。

(2)针刺的角度、深度和方向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深度和方向,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1)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主要依腧穴所在部位的特点和治疗要求而定。一般有直刺、斜刺和平刺三种。

2)针刺深度是指针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而言。针刺的深浅必须恰当,一般以在不刺伤内脏和其他器官的前提下,出现较好的针感为原则。具体操作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形、穴位、病情和施术部位而灵活确定。

3)针刺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部位特点和治疗的需要而定。为保证针刺安全,某些腧穴必须向一特定的方向刺,如针刺风池穴时,必须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刺;为使针感到达病变部位,针刺时针尖应朝向病位,即所谓“气至病所”。

(3)行针与得气

1)行针又称运针,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大类。

以上两种手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即患者会在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的感觉,而医者手下也会有沉紧的感觉,故也称为“针感”。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好,得气缓慢,疗效差。

(4)针刺补泻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的针灸治疗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多用于虚证;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多用于实证。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腧穴特性、针刺手法三个方面。如胃肠痉挛时,针刺可以解痉止痛,当胃肠弛缓时,针刺又可使胃肠蠕动增强。又如针刺足三里、关元可以补虚,而针刺十宣、少商多用于泻实。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

知识链接:

针刺补泻手法研究

据观察,补法以升温反应为主,升温多在针刺局部及较近部位,泻法则以降温为主,降温涉及面较大,而在针刺局部反而略见升温现象。另从指甲微循环的变化来看,补法主要是促进微循环血流速度加快;泻法主要是促进肢端毛细血管收缩。

(5)留针与出针留针:将针留置于穴内一定时间,谓之留针。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病证针下得气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可留针10~30min;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临床上留针与否或留针时间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病人病情而定。

出针:是指行针完毕后,将针拔出的操作方法。拔针时应先以左手拇指、食指或食指、中指固定被刺腧穴周围皮肤,右手将针轻微捻转退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或将针轻捷地直接向外拔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出针后要核对针数,以防漏拔。

(6)针刺操作程序

1)洗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服,按针刺部位取合适体位。

3)选好腧穴,用拇指按压穴位,询问病人有无感觉。

4)消毒局部皮肤,选取合适的毫针,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尖是否有钩等,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的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得气”后,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期间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7)起针,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7)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预防

1)晕针晕针是针刺过程中最常见的意外反应。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或神志不清,血压下降,大便失禁等。

原因:初诊病人精神紧张;素体虚弱或大汗、大泻、大出血后,或饥饿、疲劳状态下行针;体位安置不当,操作者手法太重,刺激量过大等。

护理措施: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取出,让病人平卧;清醒者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已发生晕厥者,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仍不苏醒者,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预防:初次接受针刺或精神紧张的病人要做好解释,消除顾虑;饥饿、大出汗后、疲劳病人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行针刺,选穴宜少,手法宜轻;针刺和留针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神色,有头晕心慌时立即停止操作或起针,让病人卧床休息。

2)滞针是指在行针或出针时感到针下非常紧涩,提插、捻转、出针困难,同时患者感觉针刺部位疼痛的现象。

原因:病人精神紧张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使针不易拔出;行针时捻转提插幅度太大或向一个方向捻针,使肌肉纤维组织缠绕针身而滞针;留针时间太长也会滞针。

护理措施:解除紧张情绪,嘱病人放松肌肉、按摩穴位四周,放松痉挛的肌肉;叩弹针柄,将针退出;在滞针穴位附近再刺一针,以解除痉挛,将针起出。因肌肉纤维缠绕针身之滞针,可轻轻将针向反方向捻转,待针松动后再出针。

预防:对精神紧张的病人,应先做好解释,解除思想顾虑;操作方法要正确,防止针身缠绕肌肉纤维而滞针。

3)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临床可见到针柄改变了进针或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病人感到局部疼痛,伴有提插、捻转、出针困难等。

原因:留针过程中病人移动体位或意外碰撞、压迫而引起;操作者进针时用力过猛过快或选穴不准确,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滞针处理不当造成弯针。

护理措施:出现弯针后,不要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注意弯曲的方向,并顺着其方向将针退出;将病人移动的体位恢复原位,然后顺着针弯曲的方向将针退出,切忌用力捻转或抽拔,以免断针。

预防:针刺前,选择舒适的体位,留针期间不要随意变换体位。术者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针刺部位和针柄避免外物碰压。

4)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临床表现:针身折断,部分针体浮露于皮肤之外或全部没于皮肤之下,不能取出并随肌肉活动而移动位置。

原因:修针时未将质量差的针清除,针身与针柄连接处剥蚀、断裂;捻转提插时用力过猛;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或外物碰压;弯针、滞针时未正确处理,并用力抽拔。

护理措施:发现断针时要镇静,嘱病人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断针下陷、移动位置,给取出带来困难;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外露部分,拔出;如外露较少,可轻轻下压周围组织,使针体暴露,再用止血钳夹出;完全陷入肌肉深层时,应用X射线透视定位,手术取出。

预防:检修针具要仔细,质量不好的应弃去不用;留针时嘱病人尽量不要移动体位;操作时捻转不可过猛,针身不可全部刺入皮内;发生滞针、弯针时处理要得当,以防断针。

5)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临床表现: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而皮肤呈现青紫色。

原因:针刺时刺伤血管或针尖弯曲有钩或刺伤皮下组织而出血。

护理:出针后用棉球压迫针孔处片刻,尤其是头面部穴位;局部肿胀疼痛剧烈,青紫面积较大,可做冷敷以止血。少量皮下瘀血可不必处理;24小时后再做热敷或轻轻揉按,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仔细检查针具,锈针、带钩的针拒绝使用;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强力捣针;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1~2min。

6)气胸指针刺时误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发生气胸。临床表现:轻者突然胸闷、胸痛,咳嗽,重则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紫绀,晕厥,处理不当可造成死亡。患侧叩诊过度反响,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心率增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X射线胸部透视或摄片可发现气管向健侧移位。

原因:针刺胸背部及锁骨附近时,如针刺方向、深度不当或患者突然咳嗽,均可误伤肺脏,引起气胸。

护理:发现气胸应立即报告医生,让病人卧床或半坐卧位,避免咳嗽;轻者经卧床休息、抗感染处理,常能自行吸收而痊愈;重者应立即配合医生行胸腔穿刺减压术、给氧、抗休克等抢救措施。

预防:凡对胸背部及锁骨附近各穴进行针刺治疗时,应严格掌握角度、深度,可采用斜刺、横刺等手法,留针时间不宜过长。

7)大出血由于腧穴定位不正确,刺入较大动脉,如颈、腹腔、股动脉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护理:立即用消毒纱布压迫出血部位,同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输液、输血。但此种情况较少发生。

(8)针刺的注意事项

1)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汗出过多、出血后不宜针刺,孕妇尽量不针刺。

2)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盖好衣被,并用支架支起被子,以防压弯针柄。

3)针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个穴位应用一支针,以防止交叉感染。

4)局部皮肤有瘢痕、肿瘤、感染、溃疡及出血性疾病者不宜针刺。

5)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全身不良反应。

(二)皮肤针法

皮肤针即“梅花针”,又称“七星针”,是用5~7枚不锈钢针排列成梅花或七星形状固定在针杆头端而成。通过叩刺皮肤或某部腧穴,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治疗与预防疾病的目的。

1.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1)适应范围头痛、胁痛、腰痛、背痛、肋间神经痛、痛经等;高血压、失眠、近视、小儿痿证、斑秃等;皮肤病。

(2)用物准备治疗盘:消毒皮肤针、75%酒精棉球、干棉球、无菌持物镊及罐、清洁弯盘。

2.操作方法

(1)持针方法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

(2)叩刺方法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和刺激强度。

(3)叩刺部位

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穴位叩刺: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

局部叩刺: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顽癣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4)刺激强度与疗程

轻刺:用力较小,皮肤仅见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虚证及久病者。

中刺: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及一般患者。

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大腿等肌肉丰厚部位和年轻体壮者及病属实证、新病者。

3.注意事项

(1)皮肤针应严格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皮肤针,局部皮肤在叩刺前后都应用75%酒精消毒。

(2)皮肤针针尖必须平齐、无钩,针柄与针头连接处必须牢固,以防叩刺时滑动。

(3)叩刺时为减少疼痛,针尖应垂直向下,避免斜、钩、挑,防止钩、挑破皮肤。

(4)破溃、瘢痕处禁止叩刺,有出血时应用酒精消毒、无菌纱布包扎止血。

(三)皮内针法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留置一定的时间,给局部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又称“埋针法”。

1.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1)适应范围常用于慢性顽固性疾病和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需要持续给予刺激才能显效。如顽固性疼痛、哮喘、失眠、高血压、月经不调等。

(2)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皮内针、无菌镊子及罐、消毒用物、胶布、污物盘。

2.操作方法

(1)颗粒式皮内针或称麦粒型,一般长1cm,针柄形似麦粒,用镊子挟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皮下横向刺入,针身可刺入0.5~0.8cm,针柄留于皮外,然后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粘贴牢固。

(2)揿钉式皮内针或称图钉型,长约0.2~0.3cm,针柄呈环行,针身与针柄垂直。使用时用镊子挟住针圈,对准腧穴,直刺揿入,然后用胶布固定。也可将针圈贴在小块胶布上,手执胶布直压揿入所刺穴位。

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为3~5日,最长可达1周,但夏天炎热时,不可过长,以1~2日为好,以防感染。在留针期间,可每隔4小时用手按压埋针处1~2min。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3.注意事项

(1)选择部位要适宜:关节附近不宜埋针,因活动时疼痛会加剧;胸腹部因呼吸时针会随之活动,故也不宜埋针。

(2)严格无菌操作,局部不可着水,夏季埋针时间不可超过2天,以防汗出感染。

(3)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

(四)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等)刺激耳穴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耳穴分布及适应范围

(1)耳穴的分布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参考这些现象来诊断疾病,并通过刺激这些部位可防治疾病。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形如胚胎的耳穴分布图看到: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如:

(2)适应范围耳穴治病有广、廉、简、验、无副作用等特点,临床常用于:

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

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眩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

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其他:有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液、输血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2.禁忌证与物品准备

(1)禁忌证耳部有炎症、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2)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或菜籽、消毒液、棉球、镊子、探棒、胶布、弯盘。

3.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合理体位。

(2)核对医嘱,探查耳穴。

观察法:按疾病的部位,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寻找充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处等。

按压法:一手持住患者耳轮后上方,暴露疾病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另一手用探棒(毫针柄或火柴梗)轻巧缓慢、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耳穴压痛点,压痛最明显处即为耳针治疗点。

电测定法:应用耳穴测定仪测定到的反应点,即为针刺的部位。

(3)核对穴位后,常规消毒,消毒范围视耳郭大小而定。

(4)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时间一般为10~30min。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磁珠等物,以小方块胶布,附在相应耳穴部位,俗称“埋豆”。留埋期间,瞩患者用手反复按压以刺激局部腧穴,每次1~2min,每日按压2~3次以加强疗效。冬季留置7~10d,夏季可留置1~3d。

(6)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告诉病人其为治疗作用,不要紧张。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反应。

(7)起针时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局部消毒,以防感染。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如为埋豆者应教会其按压方法。

(9)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4.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选穴及操作方法准确、熟练。

(3)年老体弱及高血压患者,针刺前后应适当休息,以防晕针。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待耳郭充血发热时,可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或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知识链接:

独特的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能改善微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降血脂、抗抑郁、戒烟戒毒、减肥、美容、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抗衰老、治疗痛经和一切过敏性疾病都有独特的效果,尤其对急性疼痛效果更为显著。而且还有解毒、泻火、止晕、抗休克等作用。

二、灸法及护理

灸法是用艾绒为原料,做成艾炷或艾条,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腧穴,刺激机体,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中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一)艾灸用的材料

施灸的原料很多,有艾绒、灯芯草、白芥子等,但以艾绒最为常用。艾绒是由艾叶制成,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易燃,火力温和,《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绒即由干燥的艾叶去除杂质,捣烂后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备用。

(二)艾灸的种类和方法

常用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建议教师备材料演示)。

1.艾炷灸艾炷是由纯净的艾绒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宝塔形状,大小可根据施灸部位的不同选用,大小可如麦粒、莲子或半截枣核。施灸时,将艾炷置于所选的穴位上,点燃尖顶部,每燃完一个艾炷,称为一壮。根据施灸时,皮肤与艾炷之间放不放中介物,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1)直接灸直接灸又称为明灸或肤灸,即选择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置于所选穴位的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的刺激程度不同,临床上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称为化脓灸,是指将局部皮肤烧伤,使其化脓,愈后留有瘢痕的灸法。操作时将所选腧穴部位的皮肤上涂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黏附和刺激作用,置艾炷于腧穴上,用火点燃,每壮须燃尽后,除灰,再灸第二壮,一般灸7~9壮。此法适用于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哮喘、瘰疬、肺痨等。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润,深度感到温热为度,不灼伤皮肤,灸后不留瘢痕。操作时在所选腧穴部位的皮肤上涂少量的凡士林;置艾炷于腧穴上,用火点燃,当艾炷燃剩2/5,患者感到疼痛时,用镊子取走燃剩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易炷再灸;一般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不起泡为度。此法适用于慢性腹泻、眩晕等。

(2)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指在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隔物灸法的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所以治疗时,既发挥了艾灸的作用,又有药物的功能,而有特殊的效果。临床常用的间接灸法有以下四种:

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cm,厚约2~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置于施术部位,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用火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除灰,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此适用于一切虚寒性病证。

隔蒜灸:将鲜大蒜切成厚约2~3m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置于施术部位,灸法同隔姜灸。此多用于治疗阳虚型肺痨、疮疡初起和毒虫咬伤等病证。

隔盐灸:用精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将艾炷置于其上,点燃施灸。此法有回阳救逆之功,适用于急性寒性腹痛、中风脱证等。

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为3cm,厚约8mm的附子饼,中间用粗针穿孔,以作为施灸的衬垫物。此法适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敛等证。

2.艾条灸艾条灸是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直径为1.5cm的圆柱形艾卷,点燃后在人体表面施灸的一种方法。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的腧穴,在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灸,一般每穴灸5~10min,以患者局部皮肤红润,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此法常用于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如腹痛、痛经等。

(2)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腧穴或患处,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此法常用于治疗急性病证。

(3)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腧穴或患处,左右来回旋转移动,反复熏灸。此法常用于治疗急性病证。

3.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刺得气后在留针的时候,将艾绒搓团捏在针柄上,或用一段长约3~5cm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使艾绒燃烧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而增强针刺的疗效。此法适用于既需留针而又需艾灸的病证,如寒湿痹症等。

(三)艾灸的作用和适应证

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祛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预防保健康复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寒湿性疾病、慢性病和局部顽固性疾病。如虚寒腹痛、泄泻、痢疾、阳痿、早泻、遗精、疮疡久溃不愈和预防保健等。

(四)施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的原则

(1)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2)施灸的壮数,应先灸少而后灸多。

(3)先灸艾炷小者,后灸艾炷大者。

(4)灸法的补泻应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艾灸的补泻,即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2.施灸的禁忌

(1)实热证、阴虚发热者禁灸。

(2)颜面部、五官、大血管等处,不宜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

(3)关节活动部位不宜用瘢痕灸。

(4)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

(5)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