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间鲁迅
6201700000009

第9章 9最后的挤压

衰落将意味着兴起。

自从虎门的炮声沉寂下来以后,头戴花翎的天朝代表,就在谈判桌前俯身接受了成打成打屈辱的和约。门户开放了。“租界”出现了。招商局、电报局、矿务局、织布局,和各种机器制造局迅速兴建起来,成为贵族官邸和地主庄园以外的最有身份的建筑。石油、机器、传教士、后膛枪和铁甲船,源源进入中国海域;而茶、丝、商标为黑头发黄皮肤的劳动力,以低廉的价格同时出现在西方市场。鸦片,一种麻醉品,反而成了民族的刺激剂。少数为洋炮所惊醒的老官僚,成了第一批改革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了最开明的政治口号;“官督商办”成了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中国在选定了一个新的出发点以后,就这样最先通过上层社会体现它的前进趋势。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新的历史契机打起手势。原来试图对现成的政治体制不加触动,而实行纯经济改革的主张,已经到处碰壁;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正在同步地,甚至更为紧迫地成为变革的目标。《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康有为联合了在京会试的十八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光绪皇帝,激烈主张变法。《强学报》、《时务报》、《苏报》,一时形成的舆论旋风,开始左右人们的视听,政治变革的思想潜流,于是冲出士人阶层,在社会上迅猛地奔涌开来……

新台门周家同样无法回避这股维新思潮的冲击,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分化开始了。

自周凤仪病故以后,为了办理丧事,家里把仅有的二三十亩水田也变卖干净。于极端困顿之中,作为未亡人,鲁瑞贞守丈夫的遗愿,仍让孩子留在三味书屋里,两年后才改作“遥从”。

那时候,樟寿正在学习制作八股文和试帖诗。一个破落家族的嗣子,必须以原先的惯性,沿着祖父和父亲的道路继续滑行一些时候。但是阻力逐渐加大,他已经变得不大适应于正统的东西;比如读书,便喜欢那些杂书野史、异端邪说。九岁时,祖父曾把一本木板的《唐宋诗醇》寄回家里,并且指示说,学诗必须先诵白居易,再诵陆游、苏轼,然后是李白、杜甫和韩愈。他偏偏喜欢李贺,像喜爱鬼戏一样喜欢这个鬼才,喜欢他那读不懂的朦胧,朦胧中所传递出来的心灵的狂喊和呓语。在汉魏六朝文中,他喜欢愤世嫉俗的嵇康,还有范缜,那无视一切鬼神和威权的朴素的雄辩,使他起了深深的仰慕。

在小寿先生那儿,他读了不少明代遗民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著作,还有《明季稗史汇编》、《明史记事本末》、《经世文编》等等,知道侵略的残酷和反抗的激烈。历史的真相往往为正史所掩埋。当他一旦读到《玉芝堂谈荟》、《鸡肋编》一类笔记,才不免要暗暗吃惊于古来吃人的事实。先前看《蜀碧》,曾经那般痛恨张献忠杀人的凶残;待偶然从破书堆里看见了永乐的上谕,憎恨便从“流贼”转移到皇帝身上去了,永乐的凶残实在远在张献忠之上。他于是想及祖父遭遇的折磨,自己身受的株连,还有那许许多多不幸的人间故事,都或多或少地跟皇帝有关。在一个少年人的丰沃而又荒凉的心地里,思想的种子已经播下。凡有种子的地方都会有生命的萌生。

后来,在水澄桥墨润堂书坊看到一份《知新报》,使他激动不已。这种激动,不再是乍见《山海经》时候的童稚的好奇,也不比野史杂书所给予的知性的开启,那里完全是另外一种知识结构,与自己过分熟悉的现实世界是如此的紧密相连。在家里,他曾经看过《点石斋画报》,看过英人傅兰雅编的《格致汇编》,但却不如《知新报》的丰富而新颖。它除了报道国内的重大新闻,重要的是译录了西方各国的政事,以及介绍西方先进的农业、工业、教育、商务和科学情况;此外,还有论说和上谕。一些维新派议论,读起来简直风一样令人畅快。少年的目光,从此越过稽山镜水而探向一个更为广远的世界:西方!……

而他毕竟植根于东方的大家族。大家族里总有那么多挣脱不掉的纠缠。一天,本家长辈又在德寿堂里集会了,这次商议的是重新分配房产的事情。作为家中的长男,樟寿出席了会议。

商议结果,樟寿分内分得的房屋既少又差。在族中,年纪也成了一种资本,长辈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利用族权,共同侵吞一家寡妇孤儿的利益是十分轻易的事情。因此,整个会议的气氛,确如厅联所写的那般和平而宁静。

但当樟寿当场做出不满的表示时,空气就骤然变得紧张起来了。长辈们纷纷凑过脸来,疾言厉色地不许他发言,并且胁逼他在议单上签字。樟寿凝视着那里的“豫才”两个字,沉吟少顷,便说:“我做不了主,得请示爷爷。”话音未落,一个熟悉的声音吼了起来,他抬头一看——蓝爷爷!

自己才恭恭敬敬地抄完他的《鉴湖竹枝词》,呵,他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就不再叫“小友”了?平日那么好看的笑容都逃到哪儿去了呢?樟寿可以最终拒绝签字,但却无法拒绝心灵所受的强大的刺激。原来人们还有这么多好看的脸谱,底下藏的丑恶谁也不想知道。什么“品节”!什么“德性”!虚伪呵!可怕呵!别人预约给你的东西可不能当真。不要轻信。人可复杂着呢!……

对于一个少年人,书籍,毕竟不可能完全成为灵魂的避难所。他不能整天倾听死人的默默的言说,他需要倾吐,需要寻找活人。然而,新台门上下,有谁可以说话的呢?

惟一能够消闷的去处,就怕只有叔祖母衍太太那儿了。

樟寿从小就爱在她家里或是她家的四周玩。衍太太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也能替孩子“保密”,绝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比如冬天,当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孩子们早上起来看见便抓过来吃。有一回给房客沈四太太看到了,她大声道:“不要吃呀,肚子会疼的呢!”樟寿的母亲闻声跑了出来,结果给孩子们一顿痛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从此,大家就给沈四太太起了一个绰号:“肚子疼。”衍太太可不像她,看见孩子们吃冰,一定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樟寿也有不满她的时候,一回,偶然走进她家里去,见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便走过去。她将书塞到樟寿眼前道:“你看,这是什么?”樟寿看那书上画着房子,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正迟疑间,他们便哈哈大笑起来了。还有一次是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数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阿祥旋着旋着忽然跌倒了,碰巧他的婶母走过来,她接着便说:“你看,不是跌了吗?我叫你别旋,偏不听我的话……”虽然如此,总还是喜欢到她那儿去。

可是,现在,樟寿已经不是和孩子玩耍的时候了,他到衍太太那儿去,只是同她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有一天,他谈到有许多东西要买,就是没有钱。衍太太便说,“母亲的钱,你尽管拿来用就是了。”樟寿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樟寿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意。到大橱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不到一个月,樟寿就听到了一种流言,说他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他不禁顿时觉得如同掉进冰窖里。这是他第一次碰到“流言”这东西。流言太可怕了,无可追踪,无从辩白,甚至弄得连他自己也仿佛真的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两三岁的时候,在他种完牛痘之后,父亲送了两件玩具:一件是鼗鼓,一件是万花筒。万花筒实在奇妙得很,摇一摇,就变了花样。为了探究那五颜六色、变幻无穷的底蕴,他曾背着大人,走到僻远处,偷偷剥去万花筒外面的花纸,使它暴露出难看的纸版,再挖掉两端的玻璃,一些五色的通草丝和小纸片便散落下来,然后撕破圆筒,结果发现它原来是三块合成的玻璃罢了。花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他几次使它复原,然而都没有成功。至今,家族、世人、生活,不也像拆毁的万花筒般过早地露出本来的面目了吗?冷漠,伪善,阴险,狠毒;周围是溃疡,是无法排泄的脓臭,是有形无形的不堪忍受的挤压。

——那么,走吧!

他决心离开这个生养自己的地方了。当他举目四顾,寻找出路的时候,却又觉得茫然无绪……

科举道路是走不得的。为此,祖父锒铛入狱,父亲忧愤辞世,明爷爷发疯致死……摆在眼前的可选择的道路,只有做幕友和当商人。所谓“无绍不成衙”,全城以做师爷为业的人太多了。在同学中间,吴书绅不是也千里迢迢跑到保定去当师爷了吗?经商的也不少,家里开机房织丝绸的高幼文,早就辍学回家帮忙了;章祥耀虽然没有马上回家经营锡箔铺子,毕竟也跑到钱店里当了学徒;还有胡昌训学衣庄店倌,周兰星则回家管账,总之都陆陆续续地这样分途走散了。樟寿并不羡慕那些阔少爷和幸运儿,即便贫困,也不愿仰承官家的鼻息,去邀财神的恩宠。

最后,他决定进洋学堂去。

绍兴历来有“锡半城”之称,众多的锡箔店,象征性地显示了这座古城的迷信色彩。但是,由于靠近作为重要通商口岸的宁波,因此在中国,它仍然是最早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地区之一。于是,在衙门、庙堂、店铺和住宅群中,相继出现了教堂、洋学堂、照相馆,和其他洋房。任何新鲜事物,都未必能够马上唤起新的价值观念,尤其在一个封闭已久的地方。在绍兴,凡有带“洋”字的东西,就无不招惹人们的敌意、恐惧或鄙夷。关于洋鬼子的传闻可多了。据说,一个曾经在教堂里当过女工的老妈子亲眼看见他们挖人的眼睛,挖出以后,就放进坛子里像腌咸菜一样渍起来。那用途,又据说是拿来照相的。试看,人的瞳孔里,不正好有一个瞅看它的人的缩影吗?难怪连老寿先生也不用洋货,不穿洋布,甚至照相也不肯。还有这样的说法:半身像是照不得的,因为形同腰斩;至于头像就更不能照了,照了就相当于被砍下脑袋,很不吉利的。又传说洋鬼子能寻宝,因为人心贪财,他们便挖了人心去熬油,用这“人心油”点灯寻去,只要遇到地下的宝物,灯焰就往下窜了。至于洋学堂,也不得人心。城里成立不久的中西学堂,由于有洋文和算学的课程,便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那些熟读圣贤经书的秀才们,还特意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文来讥诮它。文章既就,便名满全城,被人们当成笑谈……

进洋学堂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呢?樟寿不是不知道。然而,母亲愿意吗?祖父应允吗?寿先生知道了,一定以为有违师教而愠怒的吧?但不管怎样,总之是要走了。

每当眼前浮现出周围那许多熟透了的脸孔,樟寿心里就会产生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就说周家,像《红楼梦》里说的那样,都从内囊里尽上来了。不但相互欺压、凌侮,而且一个个纨绔子弟也都沦为流氓、地痞、烟鬼、酒徒、嫖客、小偷和乞丐。他不想做一个“多余人”,不愿堕落,也不甘平庸。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绍兴人都要使他感到讨厌和憎恶;他要远远地走开,去寻别样的人们,寻那些跟绍兴人不同的人,为绍兴人所诟病的人,无论他们是畜生还是魔鬼。

只有进洋学堂的道路,他想。哪一个学堂呢?中西学堂?那里只有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没有什么意思。杭州的求是书院?功课虽然别致,只是学费太贵了。那么,可有不需要学费的学校吗?

命运的偶然性就在这里。恰巧,他有一个族叔祖周椒生,在江南水师学堂教汉文,兼做管轮堂监督。这位叔祖回家时,曾经说过所在的学校是公费的,每月还发点赡银。诚房的鸣山和小叔凤升,都是通过他的关系先后进了这所海军学校的。族人说,“好男不当兵”,那就正好当兵去。《知新报》不是介绍了美国和德国的海军吗?美国和德国都是强国。当军人总比当腐儒好。军人能雪耻。每当想起报上的那份“瓜分中国图”,他的心里就像火燎般的焦躁……

樟寿把去南京的心思告诉了周椒生的次子仲翔,并托请他写信同他的父亲联系。为了促成这次行动,自己又另外写了一封给小叔的信,匆匆投向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