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母亲的眼泪
6191000000024

第24章 猪状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起斗龙镇的瞿玫瑰,认识的人无不称其为“猪状元”。这位三十六岁的奇女子,仅用十年时间,就创造了令人咂嘴的骄傲业绩,成为斗龙养猪业的领头人。

望着这位英姿飒爽的业界精英,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发出疑问,这是那个命运多舛的小女子吗?

是的,如果将时光倒退三十年,那个时候的瞿玫瑰,可是个苦得不能再苦的人儿。

玫瑰的家庭很特别,父亲是个哑巴,母亲是个瞎子,哥哥虽然器官齐全,却又患有“羊角风”。因此玫瑰打从娘胎里出来,就被赋予太多的责任。七岁习洗衣,八岁学做饭,十岁起跟随父亲下田劳作,小小年纪,手上就已结满老茧,心疼得人们直感叹,啧啧,多可爱的孩子,偏偏生在这么个家庭!

当然,玫瑰也有别人不能比及的地方,那就是模样儿俊,脑瓜子灵。玫瑰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老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总喜欢以玫瑰为范例,开导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

玫瑰有个同学,名字叫韩朝,家里开了个鞭炮厂,年产值千万余元,属小镇最先富起来的那拨人。

韩朝家境优越,却没有半点公子哥的习气。见玫瑰的午餐天天都是窝头、咸菜、稀饭,就常常以讨教习题为由,悄悄地塞给她一些点心或水果。每当此时,玫瑰的心总是暖暖的,眼睛总是湿湿的。时间一长,异样的情感就在两人的心中升腾。

玫瑰是韩朝父母看着长大的,其人品早就了然于心。听说儿子交了这样的女友,自是喜不自禁。

得到韩朝父母的赏识,玫瑰也十分高兴。可是就在他们甜蜜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巨大的灾难从天而降。韩朝家的鞭炮厂在装卸火药时突然爆炸,强大的冲击波不仅摧毁了数千平米的厂房,还炸伤了好几名工人。处理好善后事宜,心力交瘁的父母双双病倒,家境也一下子从顶峰跌到低谷。

看着贫病交困的家庭,蜜水中泡大的韩朝一时没了章程。玫瑰就劝慰道,没关系,只要人健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玫瑰的家人此时已上了低保,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于是哑巴父亲就打着手势对玫瑰说,丫头,韩家对咱们不薄,咱不能丢下不管。

听说玫瑰要放弃学业出嫁韩家,几个要好的小姐妹提醒道,你傻不傻呀,放着美好的前程不要去跳火坑,你是苦没吃够还是咋的?

玫瑰微微一笑说,正因为他家有难,我才更应该帮他。

新婚之夜,玫瑰对韩朝说,咱现在年龄还小,孩子先不忙要。咱要把精力放在两件事上,一是尽快让父母康复起来,二是尽快过上舒心的日子。咱们这里田少人多,光靠土里刨食远远不够,还得走父母经商致富的路。我听说政府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开展小额贷款和项目开发等方面给予优待政策,咱何不向政府提出申请?我已想好,如果申请到贷款,咱就办个养猪场。养猪成本低,效益快,科技含量也不高。咱俩读了十来年书,当个猪倌应该不成问题。

玫瑰的乐观和自信,很快感染给韩朝。于是两人立刻行动起来,申请贷款、建造猪舍、选购猪苗,不久,一座小型养猪场就在人们的祝贺声中落成剪彩。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好铁必须煅打才成钢一样。开始时,由于经验缺乏,技术落后,猪苗存活率低,销路也没有打通,所投入的成本几乎血本无归。

初战受挫,玫瑰没有“弃械投降”,反而“越战越勇”。她积极参加各种养猪技术培训班,广泛阅读有关养猪技术的书籍,并与兽医保持密切联系,钻研饲养管理、生猪防疫等知识。待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玫瑰又向亲朋好友借了4万多元作为启动资金,从兴化购进十头繁殖母猪和一百头肉猪。半年后,玫瑰的养猪场终于产出了“第一桶金”。此后的批量养殖中,玫瑰如鱼得水,盈利颇丰,一头猪最高峰时可以赚六七百元。

经营猪场的同时,玫瑰没有忘记儿媳的责任,无论多忙,总要把公婆料理得妥妥当当。几亩口粮田也被她打理得花朵一样,每年都比别人多打不少粮食。看到妻子为了这个家吃辛受苦任劳任怨,看到这个家在妻子的料理下生机勃勃活力四射,韩朝常常感动得波光粼粼。玫瑰却打趣道,男人的眼泪如金豆,哪能随便乱撒?

一转眼,玫瑰的养猪场已迎来十周岁生日。政策的倾斜,管理的规范,技术的成熟,再加上黄海之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玫瑰的养殖基地已比开初扩大了整整十倍,经济收入也早已恢复到事故前的领先地位。

在市妇联召开的“巾帼标兵”座谈会上,有人提议玫瑰介绍介绍致富经验。玫瑰就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说,咱致富经验是有很多条,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