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常用熟语由来
6185200000010

第10章 J

借光

“借光”是常用作向人询问或请人给予自己方便时的俗语。《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中就有“李大人专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之句。那么,“借光”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它出自《战国策》中记叙的一个故事:

住在江边的姑娘们有一种习惯,喜欢大家合出灯油,以便于夜间聚在一间屋子里一边谈笑,一边干针线活;有一个姑娘,家境贫穷,买不起灯抽,也常常混在她们一起。大家看她总是不带灯油来,想把她驱逐出去,不让她占便宜。

那聪明伶俐的穷家女孩子说:“我因为没有钱买灯抽,所以每天都提早来打扫屋子,安放好座凳,让姐妹们舒舒服服地谈笑、干活。你们为什么吝啬这么一点灯光呢?满屋子亮堂堂的,为什么不肯让我借点光呢?这对你们并没有什么损失,对我却有好处众姐妹何必赶我走呢。”

姑娘们听了她这么一席话,都很感动,就留她在一起谈笑、干活。

解手

现在,人们称大小便为“解手”。你知道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吗?

据《山西洪洞县志》记载:历代战争过后,都发生过大规模的移民,那时候,移民是带强制性的。有些人留恋家乡,不肯离开故土,想方设法躲避,但终究拗不过。

在迁往异地的路上,负责遣送的官吏和差役因担心迁居者中途溜逃,于是用一根又长又结实的绳子拴住他们的一只手,连成一串。

途中,移民内谁要屙屎拉尿,得央求差官把绳子解开。开始,央求者的话啰嗦点:“长官,我要屙屎(拉尿),请解开我手上的绳结。”

由于一路上央求的人次多了,渐渐由繁而简,只说“我要解手”,差官便知是要大小便,于是给予松开绳结。

这便是“解手”一语的由来。

假话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喜好弓箭,又爱听别人说承话,赞扬他力气大,能用硬弓。

有一次,他用力拉开弓给身边大夫们看,大夫们也走过去试拉他的弓,故意把弓拉一半就停下来,装出拉不动的样子,异口同声地说:“此弓不少于九石,除了大王外,谁能用这样的功!”

实际上,那弓只有三石,可齐宣王听了却美滋滋的自以为得意,殊不知是大夫们摸透了他爱听奉承的脾气,才投其所好,用假话欺骗他。

假面具

“假面具”一语,据《陔余丛考》的作者赵翼考证,最初出自《周礼·夏官·方相氏》中的一段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戈击四隅,驱方良。”

方相,是周代专掌“驱鬼”的职官。方良则是传闻中的山精鬼怪,也就是今日所说的“魍魉”,专食人脑,极为凶恶。古代人认为若能改换自己的容貌,变得丑陋一些,就能以凶狠制服凶狠。于是便戴上特制的面具,居然胜了。

语中“黄金四目”,即为一个铜制的有四个眼睛的假面具。可见它的出现,是为镇邪驱魔的。

汉代以后,假面具又被称为“魌头”,见应劭的《风俗通·佚文》。其时,虽然仍有打鬼驱疫的含意,就其功能来说,还能辅助军威,勇冠三军。

唐代开始,假面具进入戏剧舞台,直至明清仍十分盛行。

嫁祸于人

你知道卖油翁的故事吗,那位善射的陈尧咨还有段卖马轶闻呢。

陈尧咨做了翰林学士以后,家里养了几匹马,其中有一匹最为暴烈,雇请了好多名驭手都驯服不了,只得成天拴在马厩里,无人敢骑它。

一天,他听说有个外地客商想买一匹马,便将其领至家中,大肆吹嘘那匹马如何如何的好。那客商同陈尧咨往厩间一看,见那马膘肥体壮,个头高大,恢恢地直叫唤,也就信以为真,高价买下丁。

次日清晨,陈尧咨的老父散步路国马厩,发现那匹烈马不见了,就问喂马的仆人:“咱家那匹桀骜不驯的烈马呢?”仆人答道:“老爷,你还不知道?昨天三少爷把它卖了,还得了好价钱呢!”

陈尧咨的父亲陈省华,做过谏议大夫,为人正直善良,颇有名望,他听仆人这么一说,不禁双眉紧拧。当即找来陈尧咨,沉着脸斥责道:“你也太不像话?我们家请了驭手都制不服的烈马,生意人驯服得了吗?咱家白养着也养得起,杀了也无所谓,叫一般的小商贾薄本薄利,岂然吃得消?你这样卖马是嫁祸于人!”接着对儿子训斥道:“做人心要正,心术不正还算人吗?亏你还是个翰林学士,快去给我把马拉回来!”

陈尧咨自知错了,即按父亲的话去做了。

陈尧咨后来升任节度使,待人处事常以父亲的教导为镜,从而政绩显著,深得下属爱戴。

捷足先登

人们比喻因行动敏捷而首先达到目的,常用“捷足先登”这么一句俗语,或云“疾足先得”,它出自《百喻经》上一个可笑的故事——

从前,有个大富豪,权威势重。左右的人对他都毕恭毕敬,争相逢迎。为了讨好他,每当富翁吐痰于地,他们就争着用脚踏抹。其中有一个人,总得不到踏痰的机会,心中十分懊恼。于是,他开动脑筋:“老爷的痰一吐到地上,别人就踏掉了。我得抢在别人前面”于是就在富翁要吐未吐时,他一脚踏在富豪的嘴上,力气大得竟使那位老爷唇破齿折。

那富豪好不恼火,怒声而斥:“奴才,你竟敢如此大胆,用脚睬我的嘴巴?”

那人却心平气和地说:“大人,如果你吐痰出口落地,你身边拍马屁的人立即踏掉了。我虽然也想为老爷效力,但常常来不及。因为这个缘故,我只好捷足先登,以指望得到您的喜欢。”

金口玉牙

说起“金口玉牙”这句俗语,还得从“翦桐封弟”的故事说起——

周成王姬诵,于公元前十二世纪,继武王做了天子。

一日,他和弟弟姬虞一起游玩,拣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笑着递给姬虞说:“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的国君!”

随从的史佚,以史官身份,即诮周成王择选个黄道吉日,立姬虞为唐侯。

因为玉圭是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像征帝王的权力。成王推辞道:“我这是句开玩笑的话,那好认真!”史佚认真地劝道:“天子乃金口玉牙,其有戏言,说出的话就不能收回。”成王只得依了史佚的劝谏,封弟弟当唐国国君,后改国名为晋。为了纪念这位晋国的跆祖,后人建造了一座唐叔虞祠,祠扼晋水源头,又称为晋祠。

从山西太原市西行四十里,有一座悬瓮山,著名的晋祠就在那山下。

结发夫妻

《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之句,汉代苏武的诗中,也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之句,都提到了“结发夫妻”,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句流传至今的民间俗语又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人的头发是不能剃掉的,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男子到二十岁时,要把头发挽起来盘在头顶上成髻,再加上帽子,表示己届成年,这叫“冠”,女子至十五岁则要把长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与童年不同,这叫笄。男子“加冠”与女子“及笄”表示都已成年,到了可以结婚的时候。

按照古代的婚姻风俗,花烛之夜要“脱缨”与“合髻”。

所谓“脱缨”是指在婚前许嫁时将女方头发系上丝绳(缨),至成婚时由新郎解下新嫁娘头上所系的丝绳,故谓之脱缨,《曲礼》上说的“女子许嫁,缨。”和《仪礼·士昏礼》上说的“主人(新郎)入,亲脱妇之缨。”就是指的这种婚礼仪式。

所谓“合髻”,则是洞房之夜,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作为信物,相互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永结鸾凤之好,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这便是“结发夫妻”的由来。

假洋鬼子

关于“假洋鬼子”一语的由来,是这样的——

一八六O年至一八六二年,太平军进攻上海,清朝官吏和买办商人以重金雇用美国流氓华尔,由他召募一批外国的亡命之徒、恶棍,组成洋枪队,企图靠武器战胜太平军。

拚凑了一百多人的乌台之众,连吃败仗。华尔欲扩充人马,用金钱拉拢英国驻沪的海军士兵参加洋枪队。英国领事十分恼火,一度将华尔拘禁。华尔只能答应不再到英国军队中招兵,才得以释放。

华尔一筹莫展,李鸿章让他召募中国人扩大洋枪队,可是,华尔在上海松江一带,物色了一批地痞流氓、游手好闲之徒,稍加训练,将洋枪队发展到两千人。

华尔月俸银元五百枚,而中国人每人只有八元五角,这伙人倒不在乎,因为他们靠了一支洋枪,身穿青呢小袖短衣,头裹花洋布去恫吓老百姓,向商人敲榨勒索。

华尔的洋枪队,驻扎在松江,老百姓吃尽苦头,对之咬牙切齿,十分痛恨,把他们喊做“假洋鬼子”。

姜是老的辣

元朝有个王祯,曾在江西永丰做过七品知县,对农业生产很感兴趣,写过一本名叫《农桑通诀》的书。书中在谈到种生姜时,有这么一段:

“秋社前,新芽顿长,分采之,即紫姜,白露后,则带丝,渐老,为老姜。味极辛,可以和烹饪,盖愈老而愈辣者也。曝干则为干姜,医师资之,今北方用之颇广。”

这位古代的七品芝麻官,把姜分别三种即紫姜、老姜和干姜,并说老姜是“白露后,则带丝,渐者,为老姜”,这段叙述足见他调查研究不够,缺乏实践经验。

种姜,是把姜分成小块,埋在土里,大小和核桃差不多。这块姜无论分生多少的新姜,这块“种姜”是不变的。

收姜时,分为三种,即新姜、紫姜和老姜。新姜是原来的种姜分生的,市场上出卖的紫姜则是未成熟的姜芽。原来的“种姜”,就成了老姜,丝特别多,味特别辛辣,所以俗语说“姜是老的辣”。

急时抱佛脚

遇事毫无准备,临急才设法应付。人们常用“急时抱佛脚”这么一句俗语来形容和比喻。

为什么说“急时(或临急)抱佛脚”呢?

原来宋、元时代,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和尚的地位特别高,他们可以公开娶妻,叫做“梵嫂”。宋时,临安(今杭州市)九里松一条街上都住着和尚的外宅,元代的和尚更是在政治上成为当权派的一部分。他们不仅霸占美貌妇女,有政府专门设立的变相妓院“明因站”供他们淫乐,甚至可以公然同后妃、公主、大臣妻女交欢,谓之,“舍身大布施”。他们的权力之大,可以想见。凡犯有各种罪恶的人,都可以请求寺僧保护而得到赦免。因此:犯有重罪的人,只要跑进佛寺“就算得救。”“急时抱佛脚”只不过是一种形像的说法。

这句俗语,说起于元代,其实宋时就有了。《中山诗话》曾记述道:“王丞相(安石)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时抱佛脚。’‘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即:老欲依僧,急则抱佛),岂不的对也?’王大笑。”可见,“抱佛脚”云云,宋时就有了。

后来,这句俗话发展成:“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已大改原意了。

鸡蛋碰石头

两相比较,势力悬殊,常用“鸡蛋碰石头”这句俗语作比喻。这句话起源很早,在先秦诸子及其他古籍中多有记载。如《荀子·议兵篇》中,就有“以桀诈尧,若以卵投石”之句。

《墨子·贵义篇》中也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等都是。

《焦氏易林》说得更明确:“卵与石斗,糜碎无处。”

井水不犯河水

形容人与人之间彼此不相容、互不侵犯的关系时,人们常用“井水不犯河水”这么一句俗语。

井水是地下水,河水是地表水。从现像上看,井水与河水似乎各不相干,因此有了“井水不犯河水”这句俗语。

其实,井水与河水都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在平原地区,由于河流的冲刷和下切作用,使河床的位置较低,所以每当枯水季节,两岸地势较高的地下水往河床里潜渗,补充了河水,这时是“井水”犯了河水了。

但到多雨季节,河水上涨,或因泥沙淤塞而使河床升高,这时河水的水位则高于两岸的地下水位,部分河水就溢出河道,渗入地下。于是,河水仪又犯了“井水”了。

在山区沟谷地带,情况又与上述不同。由于山峦起伏,峡谷绵延,地下水常以泉的方式表露,汇成溪涧,纳成河流。因此,这里的河水实际上是地下“井水”的化身。

由此可见,河水与井水是一个息息相通、不断循环的整体水系,绝非彼此孤立;互不侵犯。在自然界里,井水并非不犯河水。

近水楼台先得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是一句古代俗语,比喻属僚接近长官,因为近便而优先得到好处和良机。它出自宋代文人俞文豹所撰《清夜录》中记述的一则故事——

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在钱塘(即今浙江杭州)担任首席长官时,荐举、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官兵,独有担任巡检官职的苏麟未予擢升。苏麟心中很是不满,认为这是自己未常在知州大人范仲淹身边,经常外出各县巡察民情、案情的缘故,于是怀着这种心情,写了一首诗有意献给上司范仲淹。诗中有这么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一表不满,二求举荐。

自从北宋这位名叫苏麟的小官的诗句传开后,人们便常常借“近水楼台”来讽刺那些利用职务、权力占便宜,谋私利、图个人便利的人。

其实,细细推想,苏麟的这一流传至今的诗句,所讲的道理却是很深刻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得出不同的结论。

君子之交淡如水

文人墨客常用“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俗语来沦及友谊。说起它的来由,还得从孔夫子讲起。

孔子因为再次被逐于鲁国,被迫在宋、卫等国流浪,到处受到冷遇。一次,他穷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饭吃,朋友和学生逐渐离散和疏远了。

孔子在历经挫折之后,向隐士桑单请教,是什么原因形成自己这种窘境的呢?

桑单捋须笑云:“人与人相交,以势利相合的人,在穷迫祸患之际,必然负心相弃,不计较势利的友谊,才能长相处!”接着,他送给孔子两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这便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俗语的由来。写到这,不由得想起《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一则轶闻逸事。

有位王爷做五十大寿,借机捞财。曹雪芹接到请帖后,请了个人挑了缸酒,自己手托画轴前往都统衙门向赫老爷贺寿。那赫老爷把曹雪芹送的酒摆在上桌,启封给每个贵宾斟了一盏。可大家一尝,却毫无酒味,可谁也不便说孬,王爷只好自欺欺人地说:“真乃佳酿也!”雪芹哈哈大笑说:“非佳酿也!我送您一副对联,请悬挂!”说罢将带来的对联抖开,只见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为“淡淡如水”,四座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曹雪芹双手一拱,扬长而去。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有一姓姜名尚叫子牙的人,他自幼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因家境贫穷,曾编过笊篱卖过面,经常为糊口奔波,一度曾在殷纣王手下做过下大夫的小宫。他目睹纣王暴政,愤然弃官出走。他非常仰慕周文王富国强民的政治,决定前去投奔云他出朝歌,进潼关,先在咸阳垂钓,后又移至西岐西南秦岭脚下山谷之中,住在一座草庵里,每日在蹯溪钓鱼。

这时姜子牙已是七十高龄的老人,但却是鹤发童颜,气宇轩昂,胸藏万斛珠玑,腹隐无边锦绣,想有朝一日辅佐文王成就一番大业。

一日,姜子牙来到蹯溪垂钓,忽听身后有人作歌而来。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樵夫,只见那樵夫放下柴担走近子牙身旁道:“老丈,我常见你垂钓于此,但未见过钓上一条鱼来!”说着樵夫拿起溪边钓竿,见线上那针,直而不曲。

樵夫大笑,对子牙道:“你这钩为何不曲?古人说,‘且将香饵钓鱼鳖’,我传你一法,将此针用火烧红,打成钩样,穿上香饵,线上系浮子,鱼吞食,浮子必动,钩挂鱼腮,才能得鱼。似这等钩,莫说三年,百年也无一鱼到手。”

子牙听到,嘿嘿一笑;“老夫在此名虽垂钓,意不在鱼。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没,只钓王与侯。”担夫一听哈哈大笑:“你还想当个王侯,我看你的嘴脸,到像个活猴。”子牙一看,樵夫为人也到爽朗,慢慢来往熟了,有了交情。

原来那樵夫姓武名吉,家住渭河岸边朱黄拧,家里只有七十几岁老母,靠他卖柴为生。子牙见武吉生得高大结实,臂力过人,憨厚耿直,便收他为徒,抽闲教他些兵法武艺。

光阴如梭,眨眼已是九年。子牙的双膝将泉边沿那块坚硬的花岗石磨出两道深深的痕迹来,这便是传说中的“钓台”。

一天,子牙得一条大鲤鱼,活蹦乱跳,其形不凡。子牙好奇,双手抓住,从腰里拔出当年的宰牛快刀,将鱼剖开,只见鱼腹里滚出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子牙顺手朝旁边一丢,不料这小小石块顺势飞到溪流之中的一块平坦地方,小头着地,大头朝天,“冬”地立住了、忽地变得高约三尺、上大下小。这便是传说中的“璜石”,又叫“丢石”。

说来也怪,打这之后,子牙每钓到一条鱼剖开腹来,便发现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子,一连取出十三块来,这些石子形状不同,一落地,即刻变化?有的像鼠,有的像牛,有的像猪,有的像虎……涂过一块像只小舟外,其余变成十二“属相”。后来人们便称十二“生俏石”。这一带野兽很多,打猎的人纷拥而至。不久,这消息便传到西岐城里周文王耳里去了。

这周文王不仅善于治国强民,还酷爱打猎,忽听禀皤溪河一上野兽出没流窜,文王大喜,吩咐鞍马弓箭,即刻与儿子武王前去围猎。出发前,忽然记起前些日子百姓中传说:一白发老叟住在硒溪,言谈举止不同凡响。他心中豁然一亮,觉得那里定有贤人,万不可错过良机,失掉大贤。正欲与文武大臣商议,见几个武士押着一个农民跪在殿下,便问:“跪者何人?”一武士答道;“此乃狂夫武吉,适才我们在演武场操练阵法,这农民却胡言乱道,要求由他布阵一试,将军将他轰开。谁知他竟口出大言,说偌大西岐,竟无一人识得勇夫,隐没大贤,实是有眼无珠。将军大怒,喝令拿他,谁知他武艺高强,力大无比,无人近得他身,他要见大王。”文王见此人也是与人不同,让他详细道来。武吉将自己的情况粗略说了一遍,然后将子牙的情况禀报文王。周文王听后大喜,派儿子武王前去邀请子牙,并让武吉带路,事成之后愿封武吉做将军。

武王随武吉来到播溪河边,子牙正在钓台泰然垂钓,武王走到子牙身后,躬身施礼问安,子牙只顾执竿钓鱼,连头也不转过来。只见他猛将竿子一挑,钓得一条小鱼,口中念道:“钓钓钓,大的不到小的到。”武王听了,心中会意,知道此人不凡,非父王亲来不可。武王返回,对文王禀报后,文王拈须思忖良久,豁然悟出,周家欲成大业,非此人辅佐不可!于是,他诏令西岐城里大小官员,斋戒三日,而后亲自前去请子牙。

这天,正是黄道吉日,周文王端坐鸾舆,仍由武吉带路,随带文武官员,旌旗蔽日。车马浩荡,过了渭河,沿皤溪河逶迤而来。但见绿柳之下,坐石之旁,鱼竿漂在水面,不见子牙,文王甚是悒快。

半晌,只见有一银须鹤发,道风仙骨的老人,乘着一叶扁舟顺水飘来,到了兹泉南侧,停下舟来。

这时,听得子牙口中念道:“来了,来了!”竹竿一挑,一条金色大鲤鱼钓了上来。文王自己放轻脚步,轻轻走到子牙身边,恭身施礼,口称;“先生。请来相见!”子牙见状,赶忙弃竿,连说:“恕罪!恕罪!”两人生在泉兹之测,饮酒谈论。

子牙论古道今,说出了许多强国富民的良策。文王大喜,只恨相见太晚,然后说明来意,请饱辅佐周朝,子牙也不推辞。

文王将子牙扶上辇车。自己亲自驾辕拉车。子牙也不谦让。

行到朱贤村东,车绳断了,舆车停了下来,子牙突然问文王:“你拉我多少步,可曾记得?”文王说:“八百零八步”,子牙拍手笑道:“好!我保证你周朝江山八百零八年。”自此周文王拜子牙为军师,封武吉为将军。二人辅佐周室,伐商灭纣,完成了兴周大业,后又协助周朝制订了富国强民的方针大计,于是国泰民安,天下大治,周朝统治天下果然持续了八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