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读书法
科学工作者应当成为这样的人: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的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
——维纳(美国科学家)
有一回,一位搞哲学的同志到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家拜访。走进书房,发现书架上排列着不少外国古典文学名著,案头上还放了一本夹着纸条的《莎士比亚戏剧选集》。他便好奇地问:“您看那么多的外国小说干吗?”王亚南饶有风趣地说:“借用你们搞哲学的一句行话,叫‘互相渗透’。我喜欢看外国小说,正是为了搞文科的‘互相渗透’呀!”
王亚南认为,搞学问不能单打一。他以马克思的博学多才为例说:“《资本论》是一座庞大的知识宝库,不仅有经济学理论,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呢。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及后来莎士比亚等人的著作非常熟悉,他准确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来表述自己的经济学观点,把非常枯燥的经济问题谈得饶有兴味。而且通过引用小说所描绘的内容,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如果对追杀恶魔的西波亚斯或被人骂为水獭的瞿克莱夫人一无所知,连臭名远扬的夏洛克也不知是何许人也,要想完全啃动《资本论》,是比较困难的。”
王亚南所用的读书方法就是“渗透读书法”。渗透读书法是一种扩大精读效果的阅读方法。读者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发展,如同阳光的辐射,雨水、空气的渗透一般,由精读一本书、一篇文章带读了多本书、多篇文章,从而有效地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各门类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它们相互交错,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互促共长,没有哪一门学科是独立存在的。即使最具严密性、科学性的数、理、化学科系统,也是用社会学科知识来表述的,是多门学科结合的产物。以科学和技术发展为例:19世纪前,科学与技术是互不往来;本世纪3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产生了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不仅如此,人们开始认识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重要意义,开始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嫁接。结果出现了今天到处是连理枝,到处是嫁接果的学科发展的繁荣景象,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昌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互渗透”,正是王亚南治学取得卓著成就的重要读书方法。他十岁丧父,家境不济。他深知求学之不易,加之素有救国抱负,所以读书十分勤勉。他读书的面比较宽,进大学后他学的是教育,但他还以中文、英文为辅系,同时修习这两系的课程,付出了双倍的精力和时间。后来,他又花了很多时间研读历史,并精通了德语、英语、日语、法语、俄语。这样,他掌握了文、史、哲、经等方面的精深知识,为以后在经济学领域取得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这种读书方法颇有道理。知识是互相联系的。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出现了各门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向。任何人要想在本专业上研究出成果来,都必须了解其他领域的最新动向,借鉴和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互相辐射地读书。
对于渗透读书法,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文学翻译家曹靖华也讲过这样的体会,他说他在研究某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要看好几种参考书,甲涉及到乙,乙涉及到丙,丙涉及到丁,那情景就像儿时入山采葛藤,眼前常常是枝条蔓延,互相纠结,甚至牵一葛藤而半山俱动。但是正是在这种追根溯源、愈探愈奇的求知过程中,知识丰富了,感到颇有兴味。这样的治学态度实在令人钦佩!在他的《春城飞花》散文集中,那一篇篇优美闪亮、别具风味的珍珠之作,就是他广博的知识之花的结晶。
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教授杨振宁说,有两种学习方法,一种叫做“渗透法”,另一种叫做“按部就班”。他建议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不要害怕打破那种“按部就班”的常规。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阅读一本书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上,如果嵌接上不熟悉知识链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年孔子教儿子学诗,认为可以多识鱼虫鸟兽之名,就是因为他深知渗透读书可以扩大知识之乐。确实,在我国古代诗词中,由于大多数诗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的,从历史、地理到风俗、世情等一切知识,诗歌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到。所以读诗可以得到旁通各门学科之乐。
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没有一本书或一种学问是游离于科学体系之外而独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学科或多或少地有着联系。因此,渗透读书法是我们应当掌握的读书方法。大量的相关性书籍完全可以联系起来阅读,以便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扩大知识面。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使用渗透读书法对其研究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虽然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但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十分喜爱中国古典文献,广泛阅读至老不辍。他认为,自然科学家不能知识面过于狭窄,那会束缚自己的视野。多读点文史知识,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专业的研究。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就喜欢大量引用古典文献资料,为自己论点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竺可桢在对物候学的研究中,就引证了许多古代的诗句为证。如在谈到长江黄河流域海拔超过4000米的地方,不但无夏季,而且也无春秋时,就引用了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当读者读到李白的诗,会更形象地体会到竺可桢在文章中所阐述的研究结果。
竺可桢的这番考证,比起一般的考证更有说服力。可见,自然科学工作者如果将其具有的广泛的文史知识渗透、运用于科学研究中,不但能推动本身的科学研究,还能反过来影响文史研究。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名人的成功经验都证明,学问的广博和精深大都是经由学科的不断渗透这个途径取得的。我们在读一本重要的书籍时,应当由此及彼,向其他方面的书渗透,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
采用渗透读书方法,要注意如下四点:
第一,要确定精读的内容,拟出读书计划。虽然渗透读书法反对“按部就班”,但无论使用哪种读书方法都必须有计划,有次序。不能随心血来潮,任意行事。
第二,要会查找目录索引,善于利用图书资料,以便有目的地寻找有关书籍,辐射、渗透出去。
第三,要牢记阅读中心。读书时注意学科的渗透固然重要,但绝对不可因注重渗透而脱离了读书的中心,使读书行为变成漫无边际的信马游缰,不知所踪,最终迷失读书的主攻方向。
第四,在使用渗透读书法时也要讲求积累。带读其他书时,虽然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但是如果能顺便把带读的书略读一下,了解全书的面貌,既积累了知识,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又能较准确地理解某一问题,不致于断章取义。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化。一方面,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各种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又越来越明显。因此,一个生活在当代的人,他不应该仅仅懂得自己的专业,而没有任何其他学科知识,如果那样,他便很可能连自己的专业也搞不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通才”。美国人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给通才下了一个定义:“所谓‘通才’,应该也是一位专家;是一位能将其所专的小领域与其他广大知识领域联系的专家。”
澳大利亚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说过:“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谁成为一专多能的“通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最有利的机遇。而运用渗透读书法读书,不失为向“通才”方面努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雨雪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地下,最终汇成了浩浩荡荡的暗河。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才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