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为他们树立正面的典型,用先进人物榜样的力量来教育那些具有虚荣心的学生,这通常会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以及现实生活中,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图虚名、努力进取的英雄人物、社会名流、学术专家为榜样。
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虚荣心强的学生总是否定自己的短处,总是要诋毁别人。所以,有的时候他们会缺少远大的理想和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假如无条件满足虚荣心,很容易导致他们犯罪或受骗。所以,辅导学生克服虚荣心理是很有必要的。
帮助学生认识虚荣的危害
之所以学生们会存有一些虚荣的心理,原因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心理是有危害性的。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图文或观摩影片的形式,向学生宣传一些由于虚荣而犯罪或受骗的典型例子。看完后,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对相关主题以书面等形式发表各自的看法。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虚荣心存在的危害性,将他们原有的错误认知纠正过来,从而令他们克服虚荣心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社会化,社会信息化”的总体趋势,学生将承受各种意识形态的冲击。当学生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尤其是判断能力差的小学生面对诱惑之时就更加不容易分辨事物的美与丑了。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丑。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学生开展大讨论,确立如“朴素与艰苦奋斗是美还是丑”之类的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到了最后,由教师再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如果是高年级学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让学生搜集大量有力的论据,通过正反两方唇枪舌剑的较量,使学生理解到朴素、艰苦奋斗的含义,体会到美的真谛。到了实际的生活中,他们也就不会再刻意地去追求那些金玉其外的外在装饰,在他们身上也就不会有虚荣心存在的空间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每个人都好面子,特别是小学生,由于他们看问题存在盲目性、片面性,所以,很难对“面子”有正确的认知态度。教师要通过各种诸如小品或者是课本剧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令学生们能够从一个个鲜明的实例当中得到一个深刻而具体的体会,并且逐渐树立起一个正确的荣辱观。要让学生知道“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让学生体会到做人必须“实”,绝不可“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很容易使人格遭到扭曲。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让学生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倘若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从挫折中感悟出真谛,那么他们也就能够重新拾回自信心。
帮助学生学会把握攀比的尺度
相互之间的攀比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可是要将比较的方向、范围和程度把握好。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比较时,要立足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如比一比个人在学校和班上的作用与贡献;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健康的比较,如比勤奋、比刻苦、比干劲、比实际,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教师要引导自己的学生将比较的分寸把握好,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正视自己的实力,避免那些能力一般的学生同能力强的学生之间的比较。
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起正面的典型形象,要用榜样的力量对那些具有虚荣心的学生进行教育,这通常会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以及现实生活中,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图虚名、努力进取的英雄人物、社会名流、学术专家为榜样。有可能的话,也可以就地取材,从本校或本班找出正面的典型事例,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榜样,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这能让学生觉得更现实、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去向这类人学习,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教育学生们做一个实事求是、不贪慕虚荣的人。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通常有虚荣心的人也是因为存在有自卑心理。虚荣只是他们的一种心理补偿,他们竭力追求浮华,无非就是为了掩饰深层的心理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身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能够及时将这些闪光点抓住,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放大,使其成为照亮学生心理的一盏明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主要是靠教师平时的细心观察,也可以借助一些其他方法,如帮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之类,能全面反映学生情况的方式,这可以避免因教师的一时疏忽而有所遗漏,还能得到来自家长、教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从而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如果情况比较特殊且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建议学生参加一些自信心心理训练以克服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