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青年心理学
6097300000041

第41章 摆脱公众场合讲话的恐惧情绪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次有趣的测验,题目是:“你最害怕的是什么?”测验的结果竟然是“死亡”名列第二,而“当众讲话”却名列榜首。有41%的人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比做其他事情感到恐惧,可见,在大多数人看来,当众讲话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

公众讲话恐惧是属于社交恐惧的一种,很多人都或轻或重地存在这一症状。

主要表现为当众讲话或演讲时,产生一系列躯体症状,如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出汗、口吃,更严重者甚至面部痉挛、舌头僵硬、说不出话。对此,青年人必须设法破除这种心理障碍。

1、了解产生恐惧的原因

性格内向者易产生公众讲话恐惧,公众讲话恐惧主要发生在性格内向的人群,性格内向者,一般在人群中很少直抒己见,多为专心的听者,缺少在公共场所讲话的练习。

人们在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的时候总是有些不自信,导致产生公众讲话恐惧。

也有少部分是性格外向者,平时讲话没问题,甚至是个说客,但是真正上台却讲不了话,也往往是缺少公众讲话训练的结果。

(1)家庭环境影响

据有关人士调查,大多数有羞怯心理的青少年,因父母存在羞怯情绪,有时,在别人面前说话或办事表现得畏畏缩缩。

另外,因为父母经常打骂或责备青少年,这样不仅使青少年缺乏交流和亲情,还会让青少年自己认为比别人低人一等,由此产生羞怯自卑的心理。

(2)自卑心理作祟

有些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人,往往会容易产生公众讲话恐惧。这些人在讲话之前没有自信,认为自己讲的肯定不好,会被别人耻笑,继之产生更为紧张的心理,导致怯场。

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成长因素。

因为成绩好坏的差异,往往会受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或责备,时间长了就形成害怕、羞怯的情绪,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不敢与他人交往,用退缩或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对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不适应,缺乏特殊的社交技巧,无法进入社交氛围,从而产生羞怯的心理。

(3)过分的自信感

过度自信也会导致公众讲话恐惧,有些人过度自信,表现在自视甚高,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往往要求自己的公众讲话产生轰动的效果,而且没有瑕疵,这种过高的要求,导致自己产生紧张心理,形成另类的公众讲话恐惧。

2、克服恐惧的措施

恐惧的心理每人都会有,只是轻重不同而已。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恐惧是内心深处的胆怯、自卑、不自信等常见的外在表现。

时间久了,会形成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种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青年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使青年得不到健康的成长。

(1)想象法

青年朋友们想象自己走到公众面前、走上讲台,不用说话,环视下面人群,体验紧张的感觉,逐步放松,调整呼吸,达到镇静的状态之后,开始说话。

(2)自信心

青年朋友在人前讲话的恐惧根源,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认为自己无知无能,害怕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青年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将其发挥出来。也许在很多时候你需要一些鼓励,一句赞许,就能够大大方方地将自己表现给别人看了。

而朋友、家人、同学,只有当他们真真正正的看到了你的长处,他们才会毫不吝啬的给予你赏识和肯定。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才能帮助自己真正战胜羞怯心理。

有很多青年学生因为孤陋寡闻、平庸无能,造成与别人没有话可说,并且对自己的成就也不欣赏。

青年也可以试着在某个领域中掌握常人所没有的知识和技巧,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因为自己的一技之长而增加自信心。

(3)小实验

青年朋友们可以在人数不多的公众面前站立,不用说话,体验紧张,到逐步放松平静。

练习自我介绍,直到可以放松地进行自我介绍为止,再进行简短的演讲练习。

(4)多讲话

在较多人群的公众面前,进行讲话练习。直至能自如地进行公众讲话。

(5)找动力

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青年们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对于有羞怯心理或是易产生羞怯心理的青年学生,应当学会在环境中找动力。

即使家中没有别人家的那般豪华,但你却有比任何人都宠你、爱你的家人;生活在学校中,只要你愿意找,就一定可以找到战胜羞怯的武器,狠下心去和别人说话,与人对视、与人交往。

(6)练技巧

羞怯的青年朋友总是会因为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交友,由此就不难看出这是自卑心理在作怪。越是这样,青少年就越应该尝试着多结交些朋友,尤其是找那些没有羞怯心理的伙伴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平常多参加有益的公众活动,当你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就会很容易摆脱羞怯。

3、战胜恐惧的注意事项

不敢在人前讲话是青年常见的一种逃避行为,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故意躲避;有的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一讲就会手足无措、脸红舌硬,在心理学上都称为怕羞心理。

(1)控制紧张情绪

在练习过程中,不要逃避紧张情绪。如果逃避紧张情绪,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掩饰,会进一步导致当事人过度关注自我,造成更进一步的紧张。

如果当事人不逃避紧张,顺其自然地去体验紧张的感觉,到逐渐放松下来,把关注的焦点从自我转移到听众身上,从而能够自如地进行公众讲话。

(2)学会放松身体

在公众讲话之前,学会利用腹部深呼吸来调整呼吸,减轻紧张情绪;还要学会控制身体语言,如不要双手紧握,不要紧闭双唇等,加强身体语言的练习,会起到更好的放松作用。在练习过程中不要急于取得成功,只求体验感觉,减轻不能失败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摆脱紧张情绪。

总之,最终达到轻松自如地进行公众讲话,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就能战胜恐惧心理。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在克服人前讲话恐惧的同时,也要做好在人前讲话的准备,以下就是几点演讲时的注意事项:

一是演讲时的姿势如何,演说时的姿势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

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是演讲时忍受大家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

三是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

四是演讲时声音和腔调,声音和腔调乃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间有所改善。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如果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与信念的话,依旧可以吸引听众的热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