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心理障碍。从心理学来看,恐惧是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青年时期在交往中最容易出现这种恐惧心理,对此应学会克服和消除的方法。
1、了解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青年在社交时出现的恐惧心理主要以自闭、恐惧、焦虑为主的综合心理障碍。它的表现形式是不敢交友、害怕社交的一种自闭心理;有些青年有社交的欲望但得不到满足,因此就会产生焦虑、孤独、害怕面对挫折的恐惧心理。
由此他们开始逃避现实,总是觉得没人注意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其实,社交恐惧的特点是强迫性的恐怖情绪,在心理想象出恐怖的情景来自己吓自己。
青年的社交恐惧是在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应,它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而引起的。具体原因如下:
(1)经受挫折
一般青年出现社交恐怖的心理来源于往日的直接创伤经历。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屡次遭受失败和挫折,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沉重的打击,在情绪上产生不愉快的心理表现。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紧张、焦急、不安、恐惧等不良的情绪状态。
(2)性格导致
有社交恐惧的青年与不良的性格也有密切关系。像那些有害羞、依赖、胆小心理的青年就容易产生过度的焦虑和紧张,所以,这种类型的青年在交往时就会被个性左右,多思多疑成了他们社交恐惧迅速滋生的土壤。
(3)他人影响
如有的青年看见或听别人说在交往中所遭受的挫折及困境,听后自己就会感到痛苦和害怕。于是就产生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由于情绪的繁衍化,导致了出现社交恐惧心理。
(4)内心矛盾
青年时期由于性生理的日渐成熟及觉醒,开始产生对异性充满好奇或好感,于是想接近异性。但由于父母管教太严,也不提倡异性交往。导致青年内心压抑、没有倾诉对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协调的心理冲突,不敢与异性对眼神,害怕与别人讲话,上课也不认真听讲,出现忧郁、烦闷的不良情绪表现。
2、认识社交恐惧症的分类
社交恐怖症主要是由一种怕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
(1)一般社交恐惧症
如果青年朋友患了一般社交恐惧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人的每个小动作,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会尽可能逃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你的权利。
(2)特殊社交恐惧症
如果青年朋友患了特殊社交恐惧症,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惧。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惧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楞在当场。
社交恐惧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这两类社交恐惧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颤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3、消除社交恐惧症的办法
社交恐惧症的朋友通常对群体的看法都是很负面的,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之外,他们很难和外界沟通,这些人无法主动走出自我的世界,也不愿意加入人群。
这些人在人多的地方会觉得不舒服,担心别人注意他们、担心被批评、担心自己格格不入,情况轻微的人还是可以正常的生活,情况严重的话却会造成生活上的障碍,导致无法正常求学或工作,那么该如何正确解决?
(1)树立自信
青年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要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只要你明确:“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自己照样能做到。”要经常用这种心态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相信自己并敢于面对他人。
(2)改变性格
一般害怕交往的青年大多都是比较内向的,这种类型的青少年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一些有益的公众活动,要积极主动地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慢慢地你就会改掉羞怯、恐惧的不良心理,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3)学会交流
青年要把握好时度,在合适的场合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快乐时与朋友一起分享,不愉快或有困难时向朋友诉说。时间久了你就会体会到友谊的价值。
内向的青年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就会惧怕与人交往,从而引发社交恐惧症。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青少年应及时端正态度,并迟早纠正不良的人际交往,并不断地给自己鼓励。在此,最需要一提的是,注意训练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待别人,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4)掌握技巧
有社交恐惧心理的青年,要与善于交往的人接触,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些有关社交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总之,有些青年认为社交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或属性。譬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较外向,善于交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社交能力确比移山更为艰难。多数的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反之,青年认为只要能辨认出可以预测社交能力的因素,便可以设计一些课程来培训这种能力,这并不是绝对的,关键是靠后天的培养。
贴心小提示
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是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是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三是不回忆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四是要善待别人,助人认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五是找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六是每天要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七是要面向众人,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因此,如果能够克服心理障碍,青年就能够大胆的面对社会,与他人沟通交往,没有必要处处追求十全十美。因此,要善于自己激励自己,鼓励自己,让自身能够摆脱社交恐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