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华夏之初——追寻祖先的足迹
6048800000015

第15章 热烈奔放的舞蹈

舞蹈作为一项健康而高雅的运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热爱,事实上,舞蹈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远古祖先。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或是在战争的抢夺中,或是在节日的欢庆中,扭动身躯,亮出自己雄健的体魄或是健美的身材,后来人们将它规范起来,就成为舞蹈。

舞蹈是原始人类的一种自发行为,首先影响舞蹈产生的是人们肢体语言的交流。很多学者都认为,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肢体语言的产生应该大大地早于声音语言。人们习惯用身体来表达某种意思,用于人们的交流。后来,不同的人们都不断地增进相互的交流。在一些大的聚会上,人们开始不断地扭动自己的身躯,表达自己的意思,后来就逐渐成为一些固定的姿势与节奏,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舞蹈吧。

远古社会舞蹈的发展还与原始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原始舞蹈。原始的舞蹈不仅仅具有观赏性,更多地表现在社会功能性上。人们往往通过舞蹈活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从而调整心情与状态。对于一些大的集体,也能够通过舞蹈团结个体,凝聚个体,增加个体的交流机会,更重要的是舞蹈本身要求个体之间的不断协调,从而形成整体的发展与进步。远古先民一般根据狩猎本身来演绎狩猎舞蹈,至今有许多边远的少数民族仍保留了类似的舞蹈,如鄂温克族人的“跳虎”就是一种原始的狩猎舞蹈。这种舞蹈一般由5名男子中的4人装扮成虎,另外一人扮演猎物。然后4只“老虎”齐声发出“吼、吼”的声音,直到把“猎物”的帽子叼走为止。这个舞蹈很能够体现原始舞蹈的来源及其与生产之间的紧密关系。

远古时期先民们的原始舞蹈也与两性的关系以及人类的繁衍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首要的生产就是人类自身的繁衍。人们之间通过异性的相互吸引来形成交往。在原始社会时期,对异性的朦胧与欲望的本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两性之间的结合。这样,双方都需要展示自己的同时也了解对方。于是各个氏族之间有共同的节日,也有特定的场所,供年轻的男女相互展示,舞蹈自然是最为重要的展示方式。一直到近代,人们还能够从各种各样的不同民族之间的舞蹈来看出其与两性繁衍的关系。如云南的哈尼族叶车人,在他们的男女相会节日“六月节”中,青年男女择偶交往时,要随着木鼓的伴奏跳一种表示相爱的舞蹈。女子要将上衣解开,裸露胸颈,以此来吸引男性。

原始社会中的舞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图腾舞蹈。由于原始社会的人们崇拜图腾,将其视为自己氏族的保护神,所以图腾在自己的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乃至得到特别的对待。据今天的民俗研究来看,中国东北的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都把熊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认为熊是他们的祖先,自己是熊的后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套完整的歌舞来专门祭祀熊的存在。鄂伦春人为了生存也猎熊,但又以一种矛盾的心情对待被猎杀的熊:熊被打死后,不说死而说它睡着了;还把熊头架到树杈上风葬。并且吃熊肉的时候,还要装作是乌鸦在吃东西的样子,边吃边发出“咕咕”的声音。云南哀牢山及其附近的彝族,都是以虎为自己氏族的图腾,认为虎是自己的祖先。每隔3年的第一个月被视为虎月,虎月的第一天被视为虎日。彝族人会在虎日这一天联合起来举行大祭,由年长的女巫带领跳舞。这些都反映先民的许多舞蹈都与其图腾崇拜有着很大的关系。

原始社会并不是没有风险、没有竞争、没有战争的社会。相反,在原始社会,尤其是后期,原始战争已经比较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包括氏族与氏族的斗争,也包括部落与部落的斗争。劳动、祭祀与战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大事。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往往为了资源而相互争夺。最终,人们不得不转入战争,用战争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比如炎、黄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的战争等,这些都是原始社会早期著名的战役。由于战争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战争自然也被作为主要内容反映在舞蹈中,很多舞蹈都是模仿战争,表现战争的紧张与激烈。

在广西左江流域临江的悬崖峭壁上,人们发现了一处宏伟壮观的岩画宝库。在这些岩画中,人们惊奇地发现画面中充满激烈的战斗气氛,带有神秘的色彩。另外,还发现一些好像是人们迎送战争队伍的图案。考古学家还在云南沧源县的岩石上发现很多舞蹈岩画,其内容就有表达战争的。在内蒙古阴山也发现许多岩画,其中也有反映战争与舞蹈的内容。

舞蹈本身作为人们一种身体扭动形式,其目的就是表达意识,塑造氛围,这样人们的死亡仪式也就紧紧地与舞蹈联系在一起。原始先民往往在有人死亡后,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仪式,有许多葬俗。舞蹈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人们通过舞蹈来安慰死者的灵魂。

从原始社会的整体文化来看,舞蹈在史前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大活动之一,并且成为人们之间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原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延续至今,舞蹈对人类的生活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