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之路:当代女性求职择业
5987900000004

第4章 女性就业的意义

伟大的变革没有女性的酵素是不可能的,社会的进步可以准确地由女性地位来衡量。女性就业不仅对自身的解放,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日趋重要的影响。

从女性群体的角度看,女性就业为女性自身的解放奠定了物质和社会基础。女性解放的核心是使自身作为“社会的人”而得到全面的满足和发展,使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创造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而这一切都只有在参加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首先,社会劳动使女性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摆脱对男子的依赖性,从而取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其次,参与职业活动可以使女性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并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再次,职业活动有利于提高女性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能力。因为只有在职业活动中才能激发人们对知识、对个性的追求。最后,职业活动打破了家庭的封闭,建立了女性与外部世界的广泛联系,使女性可以在纷繁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中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求。

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女性就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1975年女性就业人数占世界就业人口的35%,美英等发达国家女性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为40%,前苏联女性就业则占到就业人口的51%,特别是在医务、教育、商业、司法工作中,十有八九是由女性来担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广大妇女在各个领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成为社会公认的半边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妇女在各行各业都大显身手,成为社会主义劳动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我国15—60岁城乡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在业者达83.7%,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女性就业占全部女性的比重,我国为53.04%,日本为34.6%,印度为11.8%。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我国为44.96%,美国为40%,日本为37%,印度为17.4%。在全国4.6亿农业劳动力中,有1/2是女性,全国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有1/2是女性,在农村的专业户生产中妇女占1/3,在产肉、蛋、奶等畜产品生产活动中,女性占了80—90%。在城市,女性就业领域进一步拓宽,到1992年底,我国城镇女职工总数已达5600万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38%,乡镇企业女工人数达到3500万人,中外合资企业中,女职工占1/2,知识分子中女性占1/3.人类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职业需要拼体力,需要消耗大力气,但有些职业则不是这样。像纺织、电子、化工、医疗、文化教育、商业、服务业、工艺美术制造业等,都非常适合女性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这些部门如果没有广大女性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

女性就业对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女性要获得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就必须投身于社会化、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劳动中去,丢掉了社会劳动权利就等于放弃了平等的权利。应该看到,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的家务劳动,还是一种简单的、重复的、凭经验和本能即可从事的活动,它不仅不能提高女性的素质,使女性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相反,还会限制和窒息女性的灵感和心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由男女两性创造的文明成果共同推进的。只有当男女两性同时获得最佳发展时,社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

我们强调女性就业的意义,并不是说要把所有女性都引向社会工作。各种各样的女性,对社会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既有像撒切尔夫人那样的政治家,也有象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还有大量的具有主体意识的家庭主妇。女性对生活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关键是要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意志和权利,社会要给女性提供可供选择的条件,确定女性就业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女性兼顾家庭和事业的愿望将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