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旗阿妈啦
5969400000024

第24章 国旗下宣誓的少先队员(2)

所有这一切都让达娃心动,眼里含着泪花的她,不顾一切地冲进屋里,爬上床头,打开小木箱,翻腾出压在箱子最底下的一个土瓷存钱罐,一骨碌爬了下来,取来锤子,毫不犹豫地砸碎了瓷罐,用小手从地上捡起一角、五角、两角、一元的票子,一共有七元二角钱。这是她一年多以来,把自己捡废物换来的,和父母给的一角角零花钱,以及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钱,她满心欢喜地捧着个人全部财产,和学校里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捐款箱跟前,彰显着与时代同步跳动的脉搏,带着深深的西藏雪域的祝福与寄托、虔诚与祈祷塞进了捐款箱。

也就在当天,达娃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沓50、100元的钞票。达娃想人不知鬼不觉地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中,正当这时,让她想起了尼玛和穷达捡到钱的事来。

这一天,尼玛和穷达两个小学生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好几张5元和10元的钞票,这可是他俩从未见过的大钱,他俩思前想后,尼玛说:“穷达,我们不能自私,把钱交给老师吧!”穷达却眯起眼睛,瞥了尼玛一眼,小声说道:“我们这是捡的钱,又没有偷抢,光明正大的是我们的,不用担心,更不用交了。”

尼玛暗自想到,自己长这么大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如果给家里,爸爸妈妈就不用那么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地干活,帮我交学费买书本,为的就是供我们上学。于是用劲地想平静一下自己,可越想越觉得好似做错了什么事一般,头脑里一片空白,频频狂跳的心如快要蹦出嗓子,感觉昏天黑地心乱如麻……后面的同学察觉事情有些不对头,心里犯起了疑问,便连声追问道:“尼玛!你们俩捡到什么啦?”蓦然惊醒的尼玛有些不自然,但强掩盖着慌乱的神情,大声回答道:“没有的事,东西哪有那么好捡的,你别过来!我也不会告诉你的!”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过去一段时间后,选学习“国旗阿妈啦升旗手”时,有一个同学向老师报告说,尼玛不够资格。当老师了解到,那天,尼玛和穷达捡到16元钱,没有上交学校,他俩还将钱花了两元。

虽然,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引导下,他们主动承认了错误,补齐了钱如数上交了。但学校为了进一步弘扬国旗阿妈啦精神,提倡拾金不昧的光荣传统,决定取消尼玛的升旗手资格。这件事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也是议论纷纷的。达娃想到这,尤其是在国旗阿妈啦精神的感召下,心里不禁七上八下,立即作出了把钱包归还主人的决定。一面喊道:“谁丢了钱包?是谁丢失了钱包?”

一面向前跑去,尤其想到,失主肯定很着急时,更加迈快了脚步,可就是没有找到失主,此时,达娃心生一计,要不把钱交给警察叔叔,让他们帮忙找失主,就会很快找到的,兴许这钱是救命钱,挽救家庭的钱,如耽误了时间,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急匆匆跑到镇上派出所,见有一女警察当班,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警察阿姨!我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不少钱!失主一定急坏了,我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失主,你帮忙一下吧!”

女警察见学生着急的样子,反而安慰道:“小同学!不要急,你先把事情原委讲清楚明白了,阿姨才好帮忙呀!你真是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好学生!”

达娃听着警察阿姨的话,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也不再着急了,好像已经找到主人一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女警察听完达娃的叙述后,立马叫来了两名警察叔叔跟达娃一起去找失主,可还是没有找到。眼看就要天黑了,两位警察叔叔对达娃说道:“达娃同学!你先回家吧!不然家里人该急了!

我们一定会帮你找到失主的!你就放心好啦!”

让达娃意想不到的是,因为此事她实现了当一名小红旗手的目标。正如她所说:“我最希望当一名少先队员!参加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我真想亲眼看一次升旗仪式。”

到了星期一上午,平措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讲道:“今天早上,镇里派出所的民警和丢失了两千多元筹集起来的等着交住院费的救命钱的张华先生,一同给达娃同学送来了锦旗,张华先生为了感谢我们学校的达娃同学,拿了150元钱感谢达娃同学,但达娃同学却拒绝了,她的这种拾金不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经过学校研究决定授予达娃同学为学习‘国旗阿妈啦升旗手’称号。

请大家鼓掌!下面升旗仪式开始!”

随着一声清脆的喊声,庄严的时刻终于到来。此时此刻,在同学们企盼的目光中,达娃和小旗手们开始迈着雄赳赳气昂昂而又整齐有力的步伐,阔步走上操场,当走到旗杆下时,他们严肃认真地双手接过国旗,小心翼翼地系好。操场上的同学都昂首挺胸,笔直地站着,安静地等待着红旗的升起。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无数双眼睛仰望着徐徐升起的国旗;一双双小手举过头顶,望着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行着庄严的队礼,让鲜艳的国旗,闪光的五角星,升至旗杆顶端……脸上堆满笑容的达娃,流下了一行热泪,小声说道:“今后,我将继续以国旗阿妈啦为榜样,不断奋勇向前。像杨利伟叔叔那样,国旗阿妈啦与少先队员做夏尔巴的第一个女航天员,把五星红旗带上太空!像国旗阿妈啦那样,让国旗永远在家乡飘扬。”

阿妈啦的家很早就成为当地驻军和聂拉木县机关单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樟木小学的德育教育点,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看望阿妈啦,一同升国旗。

早在1995年,聂拉木县中学就把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在阿妈啦家。6年后的这一天,聂拉木县中学的30多名新老团员和4名老师一起来到了阿妈啦家里。

5月的樟木,树木葱郁,溪水潺潺,河柳青青。

聚在国旗下的师生,隆重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暨红色教育迎五四活动仪式。阿妈啦和学校的师生一起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接着,学校政教处主任郑重宣布了12名新团员名单。

一排排列整齐的新团员,庄严地面对着鲜艳的团旗,伴随着录音机里高亢嘹亮的团歌声,在团支部书记的高声引领下,满怀豪情地激昂地宣誓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老团员代表们立马走上前,庄重地把崭新的团员证递给新团员们,阿妈啦也用颤巍巍的双手,一一为团员佩戴上了象征着光荣与使命的团徽。

次仁曲珍讲起了故事,抑扬顿挫、热情澎湃、生动细腻,仿佛让大家又回到了那个年代。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们无不静静地聆听着。农奴苦,苦难的农奴啊!我们夏尔巴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深山里,农奴们像牛马一样劳作着,赤着双脚,在野草丛生的山峦上,踏出一条条崎岖的小道,为头人一次次背着盐巴换回青稞,背着青稞换回盐巴,周而复始。我们用双手在乱石荆棘中开拓求生的每一寸土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汗,代代相传。

那一年是1930年,时光如流水,日子一刻不停地流淌过去。

父母都已去世,但次仁曲珍向往的生活并没有到来,一切都没有改变。像摄影师的镜头,忽而近距离聚焦特写、忽而广角镜全景。

师生们的眼睛随着阿妈啦的讲述而闪动着,一张张稚气十足的脸上忽而忧郁,忽而悲伤,忽而同情,忽而喜悦,喜、怒、哀、乐尽显于言表。

国旗阿妈啦的事迹,在同学们的心田悄悄播下了理想的种子。

读初三年级的查加,她听惯了次仁曲珍老奶奶的故事,也看得多了,在樟木镇中心小学上学的那会儿,每天,他们结伴路过老奶奶的家门口,都要面对五星红旗行少先队礼。

当人们问及她对阿妈啦有何感想时,她深有感触地说道:“听了老奶奶讲述的故事,我对新旧西藏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展开了我理想的翅膀。”

那天,这位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回到家里,就什么都没有说静静地坐了好久好久。直到夕阳从窗口缓缓地沉落下去,斜斜地照射在屋子里,朦朦胧胧的。眼睛里却闪着许许多多曾经属于自己的愿望,其实,哪一个愿望都与次仁曲珍阿妈啦升起的国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心里暗下了决心,不管在哪里上学,放假期间,她都将义务为慕名前来帮村看望国旗阿妈啦的游客做翻译。

做一朵无名的小花,摇曳在樟木山坡之上,绽放出一缕缕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