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5244500000063

第63章 父亲的心思你别猜

刘德昊

腊月二十六,正是年味最浓的时候。早饭后,老伴儿带着两个儿媳陪奶奶逛商场去了。她们刚走,老姜就把三个儿子叫进了书房。老姜的眼睛有些发红,姜权、姜力、姜林围坐在父亲身旁,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忧心。

沉默许久,老姜终于抬起头,说:“你们的奶奶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或许这是你们和她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三个儿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被闹愣了。奶奶今年虽然七十有三,但身体向来很健康。父亲没头没脑说出这种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姜点燃一根香烟,猛吸了几口,一脸忧伤地讲起来。一个月前,他发现奶奶的脖子上长出几个小肿块,过了一段时间,肿块逐渐变大,数量明显增多;奶奶的食量也开始骤减,经常体虚乏力,这些都是淋巴癌的临床表现。老姜说完,目光重新落在了儿子们的脸上,似 乎在等待他们的回应。

老大姜权在政府部门工作,这些年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他首先发言道:“爸,这毕竟是您的猜测。当然,我不是怀疑您这个老医生的医术,但这么大的事情,最好还是带奶奶去肿瘤医院检查一下再下定论。”

“大哥说得对!”老二姜力抢过了话头。姜力下海经商多年,人很精明,遇事也冷静。“最好先找专家确诊,如果奶奶真得了这种病,该开刀就开刀,该化疗就化疗,所有费用我一个人全包了!”

老姜摇摇头,说:“昨天晚上,我已经和你们方伯伯联系过了,他基本认同我的观点,并且也不赞成去医院做检查,更反对开刀或放化疗。这不是钱的问题,七十多岁的人了,禁不起这般折腾。很多肿瘤病患者在确诊前后几个小时里判若两人,精神一垮,什么都完了。 你们的奶奶何等精明,不等那些检查做完,老太太就什么都知道了。还不如让她乐乐呵呵,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

老姜口中的方伯伯,是他当年读军医大学时的老学长,全国知名的肿瘤病专家,对于患者家属来说,他的话简直就是圣旨。

“难道我们什么也不做,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奶奶……”老三姜林的声音哽咽了。三兄弟当中,就数他混得不好。大学毕业后姜林一直在私企打工,干了两年多,事业才刚刚有点起色。

“也不能说什么都不做,你们要是真有孝心,就抽时间多陪陪奶奶,让老太太快快乐乐的,这就足够了。”老姜说完,起身走出了书房。

兄弟三人对望了一眼,脸上都现出了难色。要说用钱,用物,哥仨都不含糊,唯独缺少的就是时间。哥仨坐在一起商量了半天,还是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来。原因很简单:谁都不能,或者说谁都不愿,放下自己手中的那份事业。老大在副职上早坐得不耐烦了,今年组织 上有意将他转正,现在正是“观察考验”的关键时期;老二的生意越做越大,最近正在跟进一个并购项目,做成之后,将直接从“富人”变成“富豪”;老三姜林也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周末还时常加班。

一转眼,年过完了。老大老二带着媳妇,各回各家。老三没成家,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这天晚上,姜林把父亲叫进了书房,问奶奶这病能不能坐飞机。老姜说能。姜林解释说,白天陪奶奶聊天时,他问奶奶在新年里有什么心愿。奶奶说自己活了一把年纪,连城都没出 过,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到城外转转。

老姜看着儿子,一丝暖意涌上心头。他拍了拍姜林的肩头,问道:“那你打算带奶奶去什么地方?”

“我想带奶奶去海南转转。现在北方正冷,去那儿也算是避寒了。”

老姜点点头:“好倒是好,可这一来一回最少个把星期,你单位能给假吗?”

“我正想跟您说这事儿呢。我,我把工作辞了。我想明白了,工作可以再找,奶奶却只有一个……”

儿子的话让老姜吃惊非小,又感动莫名。老姜的嘴巴动了动,终究没能说出话来。他突然上前一步,给了儿子一个紧紧的拥抱。

出发前夜,老姜把姜林拽进书房,递给他一个白色药瓶,压低声音说,这是国外最新的抗癌药,到了海南,让奶奶每天早晚各服一片。姜林接过药瓶看了一眼,发现上面的标签早被撕掉了,应该是怕被奶奶看见吧。仔细想想又不对,既然是国外生产的,标签上也应该是 英文,奶奶怎么看得懂呢?姜林正想再问,老姜已经蹑手蹑脚走回了卧室。

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飞机,姜林带着奶奶到达海南,开始了旅程。

头一天他们就去了东山岭。山上有座千年古刹,据说十分灵验。姜林虽不相信鬼神之说,但还是为奶奶请了三炷高香,祈求佛祖保佑奶奶健康平安。

每天,姜林除了要负责照顾好奶奶的饮食起居,还要随时注意她的安全,几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可奶奶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姜林甚至怀疑父亲和方伯伯是不是给奶奶误诊了。

每天晚上,姜林都会接到老姜的电话,询问奶奶的情况怎么样。到了行程的最后一天,三叔给他来了电话,说明天中午自己会去机场接机,奶奶回去以后先去他那儿住上一阵。姜林心想,可能是三叔知道了奶奶的病情,也想尽些孝心吧。

第二天中午,疲惫不堪的姜林扶着奶奶走下了飞机。一进三叔家,二叔和大姑全都早早地等在那里呢。一大家人团团围坐,让奶奶讲旅行见闻。奶奶说得绘声绘色,连姜林都佩服她的好记性。大家正聊着,门铃响了,姜林的父母也来了。

老姜的气色不是很好,他看了下屋里,问姜权和姜力怎么没来。老伴儿连忙解释说,已经给他们打过电话了,但都有事儿脱不开身。老姜皱皱眉,什么也没说。

那天下午一家人在一起过得非常开心,但姜林却隐约感觉父母似乎有什么心事。天色渐晚,按照事先的安排,奶奶留在了三叔家里,姜林随父母一同回了家。晚上九点多,老姜面色凝重地把姜林再次叫进了书房。

“儿啊,你能有这份孝心,老爸非常高兴,也非常欣慰。相比之下,你的两个哥哥就太让我失望了。”

“爸,您别这么说,大哥二哥也都孝顺着呢,他们就是太忙了……”

老姜摆摆手,接着说:“其实,你们的奶奶并没有得淋巴癌,只是一般的淋巴结核。出发前夜我给你的那瓶药,是治疗淋巴结核的中成药。”

“啊?那您干吗大过年的吓唬我们?”

“这其实只是一次测试。儿啊,你说为人父母者,最期待的是什么?”

姜林想了一会儿,马上涨红了脸:“做父母的,当然是希望子女有出息了,就像我大哥二哥那样……”

“你错啦!”老姜轻声打断了姜林,“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有出息。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父母们最期望的,是在自己老了的时候,孩子能时常陪在身边,唠唠知心话。就像歌词唱的那样,要常回家看看。”老姜说着,眼窝中竟然现出了泪花,“像你大哥 二哥这样,都住在同一座城市里,平时连电话也很少打,这样的子女,能称其为‘孝’吗?儿啊,你要牢记,金钱和物质,永远不能等同于孝心。”

姜林静静地听着,觉得父亲说的很有道理。但他还是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在奶奶的病情上说谎,难道只是为了检验三个儿子的孝心?

趁他出神的当儿,父亲接着说:“子女多了,父母老了反倒没地方去。这样的故事我听多了。等我不在了,我决定让你母亲和你生活在一起,我相信你会照顾好她的。”

“爸!您干吗说这些啊?”

“好儿子,我已经是肺癌晚期了,我走以后,你的叔叔和姑姑自然会照顾好奶奶,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母亲。所以,我想把身后事都处理好。既然你对奶奶有如此孝心,那我相信你对自己的母亲也会孝顺。我走以后,你一定要照顾好她,其实这很简单,只要你把 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你会做好的……”姜林垂手站在老姜的身旁,早已泪雨滂沱,泣不成声。

这个冬天,老姜走了。姜家老大老二如愿以偿地升了官、发了财,这两个春风得意的人,在父亲老姜的葬礼上,哭得最是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