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家河
胡三娃大学毕业后,和城里姑娘雯雯结了婚,而且在岳父岳母的资助下按揭买了房。要说这桩婚事还是挺不错的,美中不足的是雯雯一点儿也瞧不起乡下那个土头土脑的公公。就为这个,胡三娃尽量不让自己的父亲到城里来。
这年七月的一天,胡三娃忽然感觉肚子痛得厉害。去医院一查,竟然是个肿瘤作怪。他只得做了手术,术后在家休养。因为雯雯上班太忙,只好让父亲来照顾自己。
胡老爹风尘仆仆地从乡下赶到城里,一见面就问:“三娃儿,你觉得得病那个地方,是凉的还是热的?”
因为是夏天,屋里开着空调。胡三娃摸了摸还未拆线的刀口说:“有点凉。爸,你问这个干什么?”
胡老爹笑了笑说:“凉是好事儿,说明那个瘤子已经死了;如果觉得热,火烧火燎的,说明那个瘤子活得很结实,正在往外扩散,即使做了手术也不起多大作用的。”胡三娃微微一笑,问他从哪儿听说的这个“理论”。胡老爹说:“我是听村里的刘大夫说的,人家可是 个老医生。咱村柳大山肚子里长了个瘤子,他说是热性的,结果没过一个月就死了。”
胡三娃一来对看病这一行不大懂,二来也不想和父亲争辩,就随口说:“看来这个刘大夫还真有两下子哩。”
第二天是星期天,雯雯也在家休息。一家人围在病床边聊天,胡老爹又把那套“凉性热性”的理论搬了出来,雯雯差一点儿笑弯了腰:“哈哈……真逗!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呢!”
胡老爹喜欢较真,脖子一梗说:“这可是村里的刘大夫说的……”
雯雯冷笑一声,嘴巴像连珠炮似的开了火:“什么凉的热的,死的活的,全是歪理邪说!照你这么说,那瘤子要是热的,我们就不再给三娃治病,眼睁睁地看着他死不成?”
胡老爹没词儿了,一个人蹲在门外抽起了旱烟。那劣质烟草的气味从窗子里飘进去,呛得雯雯又咕哝起来:“真是越老越没有成色,一点儿不心疼儿女。哼!我看他那颗心就是凉性的!”胡三娃瞪了她一眼,拉上被子不再理她了。
也真让胡老爹说准了,三娃没几天就恢复了健康,胡老爹自然又回到了乡下。
不料,重阳节前的一天,胡三娃突然接到老家村委打来的电话,说他爹快不行了,让他赶紧回去。胡三娃搭上的士就往家赶,一进门儿,见老爹都下不了床了。他要把老爹送医院去,老爹摸摸肚皮叹口气说:“没用。我肚子里这个东西……是热性的啊!”
胡三娃大吃一惊,拍着床沿儿呼喊:“爸,你真糊涂哇……”
老爹摇摇头说:“爸一点儿也不糊涂。其实啊,我这个瘤子比你长得还早。不过,在你家那几天觉得是凉的,回来以后就觉得热了,这两个月都是火烧火燎的。看来是活不了几天了,你也别送我去医院糟蹋钱了……”
三娃哪肯听他的,强行把老爹送进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摇摇头告诉他:“这个瘤子本来是良性的,因为耽误的时间太长,已经转化成恶性的了。”
第二天夜里,胡老爹就不行了。临终前,他从贴身衣袋里摸出一个存折交给儿子,有气无力地说:“这是爹……这些年给你攒下的几万块钱,你那套房子不是还欠,欠……”话没有说完就咽了气。
乡亲们纷纷赶来,和老人作最后的告别,帮忙料理后事,那位刘大夫也来了。三娃就悄悄问他,这凉性和热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刘大夫听了一愣:“什么凉性热性,你爹是不是说的良性和恶性?对了,几个月前他倒是问过我,肚子里长瘤子会不会死人。我告诉他, 肿瘤分良性和恶性的。良性的可以治,恶性的就麻烦了。”
胡三娃恍然大悟,这才知道父亲曲解了刘大夫的意思。他又想起父亲说过,在城里时觉得肚子凉,回去就觉得热了的话,那也无非是自己家里装了空调的原因。想到这里,胡三娃捶胸顿足,后悔不已。自己如果能够多关心一下父亲,早点儿给他装一个空调,或者干脆把 父亲接到城里去住,老人就会觉得那个肿瘤是“凉性”的,就不会放弃治疗了。但一切都不可能了,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悔恨。
办完丧事后,胡三娃把那个存折交给雯雯,说这是父亲留下让他们还房贷的。雯雯高兴得跳起来:“这下好了,再凑一些钱,房子就不用按揭了!”
胡三娃瞪着血红的眼睛,突然吼了起来:“你好好摸摸,这存折上的钱可是我爸拿命换的,它是热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