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一,不断完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辅导员职级序列体系。破解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困境,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使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体制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的管理体系,同时更加符合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教职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多项工作、多重管理、多重考核,导致辅导员没有职业归属感。 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就必须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具体地说就是实行校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各级责任制,即在校学生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根据各岗位的特点和职责,按职业化的标准,制定各种规定和要求,明确辅导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从而使辅导员工作依从一定的标准化模式有序运行。
教育部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该按照教师的职称评聘序列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认定;同时,辅导员作为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也应该按照干部的职务晋升程序进行行政级别认定。高校应在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按照德、能、绩、效的标准,完善一套与辅导员工作特点、规律相适应的职称评定体系,落实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称序列,并与教师职称序列相衔接,按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级评聘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 要设立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辅导员岗位,在与组织、人事部门会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相应级别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工资待遇和津贴标准,建立和完善辅导员行政职务的晋升体系, 调动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第二,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成功实施,还有赖于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运行机制。 我们认为,这套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聘用机制、培养机制、考评机制、职务晋升等四个方面。一是聘用机制。按照职业化标准,制定并形成成熟的聘用程序,严把进口关,新聘学生辅导员应具备相关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培训机制。由于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开设培养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因此,对大多数已经从事辅导员工作和即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二次”学习,按照职业化标准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待国内相关学科发展较完善和职业标准制定后,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三是考评机制。作为一门职业,对于从业人员应该有一套严格的考评机制,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辅导员职责的不确定性导致工作难以量化,考核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标准,无法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绩效形成奖惩体系。 辅导员的职业特点使得其劳动成效需要由学生的长期发展来展示,短期考核难以表现出来,因此,考评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 辅导员的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带学生数量及学生满意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对学生指导及教学情况、学术研究情况等。 考核方式包括个人自评、学生评议、院部评议及学校相关部门评议等。在注重工作实绩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工作研究学术成果。 考核结果作为各类评优奖励、职务晋升与评聘、津贴发放的依据。四是职务晋升机制。 建立相应的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机制,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变过去仅凭资历晋升的局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根据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成绩相结合的职务晋升机制。高校应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依据各类考评结果,积极向校内党政管理工作岗位输送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
第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方面,辅导员工作“非职业化”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政策原因形成的,如体制不顺、待遇偏低、职责不明、激励机制不合理、工作不受重视等都与政策有关。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要按照职业化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切实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生活待遇,使他们感到“术业有专攻”,事业有奔头。 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自身要有心理准备。广大辅导员应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职业工作对待,而不是将从事辅导员工作视为个人前途发展的“跳板”。 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学习,为职业化道路创造基本条件。
第四,争取社会普遍认同。实施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应积极争取社会的广泛认同,也只有社会普遍认同辅导员工作职业化,这支队伍才有相应的社会地位,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
辅导员职业化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辅导员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辅导员职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各高校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但仍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如所要求的从业标准、职级序列、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大胆探索和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支持。辅导员职业化既是一个建设目标,也是一个建设过程。 作为建设目标,我们要着眼未来,进行理想化的系统设计;作为建设过程,我们要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逐步加以推进。 我们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目标一定会实现。
【附】(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李宣海:《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制度创新提升专业化水平》,《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12日)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制度创新提升专业化水平
——上海市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做法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上海高校系统近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点工程。 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良好道德品行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然是高校实现内涵建设、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正因为如此,也要求高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以辅导员发展为本,以制度创新激发工作活力,以培养培训促素质提升,以职业规划促长效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明确战略目标。 为应对新形势新要求,上海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对全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 在队伍结构、管理考评、教育培养、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制度创新。制订了全国第一个学校德育五年发展规划,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工程,明确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上海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根据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制定了岗位职责、教育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考核等4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4”的制度体系,使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章可循,从而有效推进。
推进制度创新。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设计,既要立足于辅导员队伍自身特点和岗位特殊要求,又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制度系统配套,与学校行政管理制度相互衔接。为此,上海要求,在辅导员配备上,主动适应学生组织形态的变化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需要,探索既配足班级、年级辅导员,又在院系层面按工作职能配备党团建设、心理辅导、学生事务、职业发展指导等专业化辅导员,形成“矩阵式”配置;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上,设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序列,建立一套符合辅导员岗位要求和队伍实际的职务评聘标准和程序; 在考核机制上,不断完善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统一,领导、同事、学生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评,并专门针对辅导员“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的问题,把学校对教职工的年终考核、学工部门对辅导员的工作考核,学校优秀辅导员的评选工作统一归口,由学生工作部门考核,结果为学校人事部门认可;在激励机制上,从1996年开始,开展两年一度的“上海市高校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挖掘、培养、表彰和宣传辅导员中的先进,让辅导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保证政策落实。 为保证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得到落实,教育管理部门不断建立健全督导评估体系。上海明确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高校领导班子考核和高校办学水平评价的基本要求,列入高校文明单位创建的指标,明确高校党政“一把手”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分解到具体责任部门,落实好工作的责任制,让教育管理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在全市高校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项督查,要求各高校由党政“一把手”作自查汇报,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和资源上保证。
构建专业化培训体系。 近年来,年轻的高校毕业生大批进入辅导员队伍行列, 他们有限的生活阅历和育人专业知识与他们担负的为学生“人生导航”职责之间形成一定的落差,辅导员在工作中普遍感到“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
据此,上海依托有关高校,按区域建立辅导员培训基地,构建了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化培训横向贯通,并且融教学、科研、实践交流为一体的培训体系。依托这些培训基地,分片开展岗前培训。实行先培训再考核后上岗制度,对新上岗的辅导员,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小班化教学等形式进行全员培训。 对在职辅导员,开列学生事务管理、主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20个专题培训菜单,要求辅导员每年修满规定的学分。 各高校还广泛拓展渠道,在国内外建立国情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培训基地,定期选派骨干辅导员参加考察与培训。为规范培训,上海制作了统一的培训手册,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考核,并加强了培训质量评估,把评估作为辅导员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
强化德育前瞻性研究。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学而思,思而行,行而进,通过开展前瞻性的德育研究,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和规律。
上海自1998年起,连续10年进行大学生发展状况研究,形成了系列《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现在又进一步将调研拓展到研究生群体和辅导员自身。 从2004年起,上海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纳入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将德育研究从教育系统层面提升到全市层面,力推德育研究的精品佳作和学术骨干。 市科教党委、市教委成立了学生德育研究中心,设立了专项基金,重点资助德育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同时,还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资助一线辅导员开展研究, 破解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上海还连续举办了四届辅导员论坛,为全市高校辅导员加强交流、展示成果搭建平台,推动队伍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
营造关怀辅导员的氛围。 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辅导员真切感受到岗位的神圣、前途的光明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为此,必须从辅导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 调研显示,现在辅导员最关注的利益,就是专业发展和人生成长。
为此,上海结合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为每一位辅导员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他们将个人前途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打造职业化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稳定骨干队伍、建立职业认同、完成经验积累和传承的必由之路。 对于一部分热爱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应通过各种政策引导他们走职业化发展之路,鼓励他们成为职业型、专家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为此,上海开展了职业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职业化培训,目前,已有数百名辅导员分别获得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证书。上海还遴选出若干名优秀辅导员,设立辅导员工作室,着力培养辅导员队伍的带头人,使辅导员队伍中的人才形成梯队、骨干形成团队、带头人形成核心。
推动辅导员多样化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只有走出学生工作系统的“小循环”和教育系统的“内循环”,融入社会人才培养的“大循环”,才能形成人才流动的活水,保持队伍的活力。因此,必须尊重辅导员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为辅导员构建校内外“立交桥”。 在校内,制定各种政策,为部分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学术造诣的辅导员转入教学、科研岗位创造条件,把一些既有政策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优秀辅导员,列为党政后备干部。
在校外,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争取各方支持,构建辅导员与公务员、社会工作者、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岗位的“立交桥”,为辅导员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广阔空间。
经过坚持不懈地系统推进和政策创新,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景象。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和队伍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不少高校出现了近百名毕业生竞聘一个辅导员岗位的场面,其中不乏来自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博士和海归硕士。 目前,全市高校专职辅导员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62%,党员占92%,师生配备比达1∶127。 这些辅导员爱岗敬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在参与重大活动、维护高校稳定等关键时刻,这支队伍冲得出、有威信,成为高校促进和谐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特别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辅导员队伍, 特别是专职辅导员队伍”、“如何建设辅导员队伍”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