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山庄春秋(高平作家丛书)
5115600000056

第56章 邂逅李忠(3)

王欣欣摇摇头:“还是不明白。“郑产良的社会阅历还很浅,对生活的感悟也不是很深,他听得也不明究竟:

“首长的话我也听糊涂了。“李金意味深长地说:“你们都还很小,随着阅历的丰富,你们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感悟和体会清楚的。”

“旅客们,现在列车已驶入新乡车站……”

火车在长鸣的汽笛声中,稳稳地停靠新乡火车站。

列车长李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进入了软席车厢。他在每个站台有条不紊地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就不动声色地坐在离李金他们仨不远的坐席,专心致志地在听他们三个人说话。这时候,李忠站起身来,到李金的座位旁立正行礼:“首长,您一路上谈天说地,讲古论今,内容绘声绘色,把我都听入迷了。我确实有种一饱耳福、受益匪浅的感觉。”

王欣欣有些发蒙:“你……”

李忠指指身后:“隔两排,我就坐哪儿。”

“影响你工作了。”李金歉疚地说。

“首长,您是说哪里话吗?列车长室就在软席车厢边,我是逮机会专门来听您谈古论今的。”

李忠不到三十岁。他中等的个儿,脸上有一对与他的年龄不十分搭界的深沉眼睛,他的嘴唇轮廓分明,透出一股刚毅的气势。再细细看,能隐约发现,他的嘴角上还挂着一丝什么也不十分在意的轻蔑。

李忠狐疑地问:“首长,您口中总在带着一个叫柏村的村名。我冒昧地向您问一句,那个柏村小村可是沁水东乡的?”

“列车长,六号车厢有事,请你来一下。”

软席过道处有一名列车员高声喊。

“首长,真对不起,我得去一下。请您稍等片刻,我马上就回来。”

李忠招呼一声匆匆而去。

“小郑,小王,你们俩想一想,他像不像一个人?”李金很自信地问郑产良和王欣欣。

王欣欣摇了摇头:“想不出来。”

郑产良脑子里一闪,随口说:“李泡,这个人很像李泡大叔。”

李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坐坐舒服,伸展一下全身,很肯定地说:“对喽。

小郑,你说得一点不错。等他回来我问问。”

一支烟的工夫,李忠又回到了软席车厢。李金招招手:“小伙子,你坐在我身边。我告诉你,我就是沁水东乡的柏村人,是回来探亲的。”

李忠大喜过望,一屁股坐在李金身旁。猛然间,李忠又意识到不太合适,又急忙站起来,望着李金。突然间,李忠变得忙忙乱乱的,急急惶惶地问:“您老可认识柏村一个叫李泡的人吗?”

李金把自己仰着的脸收回来,俩眼在郑产良和王欣欣的身上扫了扫。然后,李金重新仰起脸,望着李忠,非常释然宽慰地说:“小同志,他,我何止认识,我俩还是从小在一起撒尿和泥玩大的老兄弟俩呀。”

“啊——”列车长李忠大惊失色,失声大叫了一声。猛然间,李忠如同倒玉柱塌金山似的“扑通”一声面朝李金跪倒在地,因为太激动,他长泪横流,不住嘴地说:“太好啦,真是太好啦!今天我太幸运啦,我总算听到我爸爸的确切消息了。首长,您老我不知道怎样称呼。我告诉您,李泡他可是我的亲爸爸啊!

我就是我爸爸遗落在河北的亲生子啊!我的名字叫李忠。我铁道学院毕业后,有意调到长北车务段,目的就是来寻找我爸爸的。”

李金向郑产良扫一眼,郑产良赶快把李忠从地上托起来。

李金让李忠坐到车窗跟前的座位上,与自己的座位面对面。李金急切地说:

“孩子,你爸年轻时在河北的一些情况,他回来后都和柏村的一位长辈、你应该叫爷爷的东方老人全说清楚了,我也清楚。孩子,你一门心思认祖归宗实在是太好啊。东方老伯说得好啊,咱柏村人就是柏村人,人失落在哪,生下来的天性就已然定了,永不会变。这话太正确、太英明,一点不假。我叫李金,比你爸大一岁,你该叫我大伯哟。”

“大伯,我爸现在的情况会是怎么个样子呢?您老可得向我快一点详详细细地介绍介绍。”李忠迫切地恳求李金。

李金双手箍住李忠的两只手,亲热无比地说:“孩子,你爸现在生活得很好,他一直担任着大队的会计工作。现在,你的柏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叫庭庭,虽说不到二十岁,已经是村里的生产小队长啦。”

李忠高兴得手舞足蹈,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他颤着音说:“大伯,好,太好了。我现在的心早已经飞回了自己的故乡。我马上就要调班轮休,我得快快地见到我爸爸,我得快快地见到他老人家。”

李金问:“你河北原来的家姓韩吧?”

李忠恨恨地说:“大伯,韩家的情况我爸爸肯定也和您说过,他们全家都是汉奸。抗战胜利后,韩家父子两个人一起被国民政府枪决了。那时候我虽然小,却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长大后,我妈经常跟我说,她是被那个不要脸的韩姓伪局长强迫做了三姨太的。姓韩的死后,我妈带着我就到了天津与小站之间的一个村庄,名字叫泊洼,我是在泊洼村长大成人的。我妈孤身一人生活了几十年。”

“你妈现在还好吗?”

“还行。”

“你爸妈的情况,是旧社会造成的,也有其偶然性。你妈我能想象出来,她一定是一位知书识理的好女人,她一定是一个有血性的女人哟。她能把你养大成人还读了大学,她不容易得很哪。”

“大伯,在我懂事后,我妈就把她和我爸的事情向我说清楚了。她让我成人后认祖归宗,也给我改姓了李。我爸给我妈留下的柏村详细地址,我妈现在还保留着呢。”

“我回云南后就给你爸爸写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你以后也要经常给我写信,或者打电话,咱们要不断地联系上。”

“好。大伯,我今天在火车上能遇到您,真是太高兴啦。我来长治快一年啦,正愁得没有办法能打听清楚我爸爸的事情,今天遇上了大伯您,实在是太巧了,跟编故事似的,看来我的运气真不错。”

李忠高兴得一股劲手舞足蹈,没有了常态。

郑产良和王欣欣都听得一头雾水,又不好意思问究竟……

列车呼啸着已经进了郑州火车站。

“大伯,您老在郑州休息上一宿再走吧?您老看这么样好不好呢?”

李忠在郑州要下车休息,想和李金再深谈下去,他试探着问,问得有点忘乎所以,问得有点得陇望蜀。

“忠儿,我们说了一路话,愉快得很,我一点都没感觉出自己累。孩子,现眼下的人都很忙,我离开自己的岗位工作已经时间太长啦,我得抓紧时间回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喽。再说,也不能给你添多余的麻烦,那样不好。咱们父子们既然能邂逅在火车上,说明咱俩有缘分呢。孩子,你的心情我理解,今后,咱们父子们见面的机会有的是嘛,你说呢?”李金安慰李忠。

李忠听李金这么说,他不好再强求,不住地点着头。

“小郑,你下车后赶紧去买票,软硬卧都行,有什么算什么。”李金亲切地抚摸着李忠的头,吩咐着郑产良。

“大伯,五十分钟后有郑州发往昆明的一列特快。只顾了高兴都忘问这位女同志贵姓,你陪我大伯在车上先休息一会儿,我和郑同志去购买卧铺票。”

王欣欣回答后,李忠站起身,与郑产良匆匆离去。

二十分钟后,李忠和郑产良购票回来了,是软卧票。李忠扶着李金领他们三个人过天桥、送上车安顿好三个人的铺位后,一步三回头地恋恋不舍地走出了车厢……

列车平稳地疾驰在中州大平原上,跨江西行,已快驰出了湖南地界。一觉醒来后,李金他们都感觉到近一个月来的劳乏扫灭殆尽。

王欣欣挽扶着李金洗涮后回到了车厢。王欣欣兴高采烈地说:“我的好首长哦,我已经快要见到我的妈妈、爸爸喽。”

李金逗王欣欣:“小王,你确实还是个孩子哟。跟上我,你憋坏了吧?”

“才不呢。高兴还来不及,哪会有憋的什么劲哪。这次山西之行中的所见所闻,我跟我妈我爸要说个透。”

“欣欣,到昆明之后首长还要去见省委领导,你别先着急地见你的妈妈爸爸好不好?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郑产良的话语里是含而不露的教训味。

“我就这么说,你管得着吗?”王欣欣不买郑产良的账。

在昆明市,李金向安排他回乡探亲的省委副书记详详尽尽地汇报了自己这次回乡探亲的前后经过,发着细微末节的感慨。副书记情有同感地说:“……老李同志,县、公社、大队三级对你的欢迎是情理之中的应有之意嘛。你说呢?

这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咱们共产党人,特别是担负着一定重担、任劳任怨的共产党人,是有血有肉最重情重义的人。咱们这样的人,上要对得起党和毛主席,下要在群众面前谦虚警慎。但是,无论你是在风雨岁月还是在和平时代都不能高高在上,那样的话就要引起民愤,别说欢迎,群众反而会对你侧目以待。你家乡的干部群众欢迎你,说明你值得他们欢迎,不值得还要在什么场合做什么检讨吗。你不用再向别的省委领导说你刚才那些用不着的话喽。咱们这些人,探亲访友也是工作,因为是在作调查研究嘛。用这种形式了解的情况最真实,也可靠。我是不行啦,我离开我的村子几十年,真想回去也看看,哪来的时间和机会呢?我羡慕你,也恭贺老弟你呀。”

李金说:“我离开自己工作和战斗的岗位已经有好几个月啦。这期间,我又回了一趟家,我的身体比以前结实多啦。我又能为党拉车,替老百姓拉磨,快快地行走转腾啦。明天我就回去,你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收罢秋,‘四清’工作就要展开了,事情够你忙的。但是,你必须劳逸结合,可不能因为工作起来不要命,再把你自己的身体搞垮哦。”副书记语重心长地叮嘱。

“这——怎么?又要搞运动?”李金不解地问。

“就算是吧。”

“刚……”

“你别犯你的犟脾气,你别往下说了。经常性地对工农兵学商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改造人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我想是对的。咱就听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他老人家怎么安排和部署,咱就怎么干,准没错。咱们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你东我西步伐不整齐也不行。你别有什么顾虑好不好?”

“顾虑是有,事情却要办得不打马虎眼。我回去就钻研中央文件,吃透精神,按省委的部署开展这项工作。”

“省委派车送你吧?”

“不用。我的秘书小郑已经给文市打了电话,来接我。”

坐汽车由昆明到文市,从早到晚正好是一天的路程,到了家,天就大黑了。

孟祥馨进进出出在路口了望了好多次,正要再出去,汽车喇叭的嘀嘀声从外面由远而近传来。

“妈妈,我听到汽车的喇叭声了。炒菜吧,我爸回来了……”李金八岁的小女儿入文像个小大人似的向母亲发号施令。

大包小包、大口袋小布袋,占了客厅多半边。

孟祥馨惊叹道:“老李,好家伙,你这是回去收了一趟秋嘛。”

李金豪放地说:“差不多,差不多。”

大女儿入云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她扑入李金的怀里,摸着爸爸的脸,撒开了娇:“爸,你胖了,也黑了。”

孟祥馨望着坐在沙发里的李金,指着郑产良,拍着王欣欣的肩膀说:“小郑,小王,真多亏了你们俩。你们首长平平安安地回来了,我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