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母亲,由于孩子是独生子女,担心孩子太娇气,所以在女儿比较小的时候,就把每一个困难看做是一个锻炼的机会,甚至送女儿到一度很流行的“吃苦”夏令营去,最终目的是想让她“身在苦中不知苦”。不准女儿喝饮料,培养孩子习惯喝白开水。家里安装空调时,没安装在女儿的卧室,女儿练琴时太热,就把琴搬到有空调的房间,但孩子的卧室依然是全家最闷热的房间。当孩子感觉很委屈,这位妈妈晚上在孩子的床头放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把书签夹在《豌豆公主》那一页,第二天这件事就不在提起了。几年后,搬到了新家时,家里已经有3台空调,可女儿只是平淡的对父母说:4个房间,3台空调全给你们用吧,我有个电风扇就行了。钢琴也搬到我自己的屋子里吧,我不要当“豌豆公主”。
其实虎妈式的教育或许会很“管用”,但不一定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上面案例中孩子从委屈到平淡,妈妈从强迫到给孩子看《豌豆公主》,表明成功的家庭教育完全有更好的路径可循。对于情感沟通,讲故事或许是最好的方式了,下面几个亲子阅读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生气汤》里找到的表达方式
孩子已经到了“叛逆期”,很多事情都是通过气愤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一本绘本叫《生气汤》,讲孩子在学校不快乐,妈妈带着她做了一道汤,把不愉快的事情和人当做汤佐料,放进去,汤做成后,大家都觉得味道极其差。“我就告诉孩子,当你把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加入到汤中,汤的味道一定不会好。”
在“做汤”的过程中,我与孩子进行了思想的分享,沟通的效果非常好。作为家长不再是单纯地教育孩子,“你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
我最大的收获是,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女儿找到了彼此之间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从《见啥要啥》到主动说下次再买
儿子越来越有个性,脾气也见涨,遇到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会用哭闹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我很头疼。我逐渐发现,有时候用图书来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挺好使的。贝贝熊系列的书《见啥要啥》、《电视迷》,这两本书我印象深刻,以前孩子偶尔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犯脾气坚持要,遇到这种情况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会批评儿子,跟里面的熊爸爸一样。这时候语言暴力就不可避免地从我口声说出。自从讲了这个故事以后,每次进超市他都会很自觉,只买一样东西,碰到第二件他想要的,他都会主动说下次再买。
和桂花一起落下就不哭了
一次在与儿子讲故事中,当讲到“一片玫瑰花瓣落在地上伤心地哭了”,儿子突然提问:“它为什么哭呢?”我就跟他解释(根据故事)“因为玫瑰花瓣离开了树枝没有了朋友而哭了”,儿子略加思索地回答:“那它和桂花一起落下来,就有朋友和它一起玩了,是不是就不哭了?”虽然故事所讲的内容不是这样,但儿子天真的回答让我猛然心中一亮,我能如此轻松想到这个答案吗?成年人的逻辑思维竟与小孩子的逻辑思维有如此大的差别吗?也使我审视到以前对儿子的一些创造性思维被我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给简单的抹杀了。以前小孩子那些我们认为错误和一些不可思议的答案常常为其纠正,现在看来是不是我们自己错了。
有一个词叫“联结”,在情感沟通中,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孩子的内心产生“联结”。有内在联结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才能解决许多看似简单却无从下手的棘手问题。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如果和孩子“内心的联结”不够,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当我们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少,关心不多的时候,孩子对我们也就会一直不“亲”,甚至经常有些“叛逆”。直到陪他们一块学习游泳、骑车、游戏……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改善。给孩子讲故事是产生“内在联结”的极好方式,故事本身是有生命力的。想想那个给生病的妈妈讲故事的可爱宝贝,找到与“叛逆期”孩子打交道的方式的妈妈,以及那个学会主动说下次再买避免了家庭语言暴力的小霸王。故事会通过奇妙的方式在孩子内心播下一粒粒种子。这些种子会穿越时空,在人的一生中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不断呈现出来。
从给女儿讲故事到女儿给全班讲故事
“爸爸,看你狼吞虎咽的样子,就是有一头大象,你也能一口吞下去吧?”朋友们都说他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而这主要得益于从小给她讲故事,这一点爸爸深有体会:
女儿11个月的时候,我发现她虽然说话还是“单崩豆”,后来通过一位幼教专家才知道,孩子在能够听懂大人的话的时候,就应该对他进行语言训练,但那时候我没有这方面的明确的概念,只是感到既然她已经能够听懂我的话了。铁棒磨成针的故事,成了给女儿讲故事的“第一课”,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在女儿入睡前,我就给她讲铁棒磨成针的故事,我认为孩子还小,不能讲太多了,就这一个故事,大概讲了20天,每次只要一讲,她就安静下来了。有一天晚上,我还没顾上给她讲故事,她一个人躺在床上一边揉眼睛,一边嘟囔着:“李白爷爷小的时候……不学习……一个奶奶在磨针……奶奶说……功夫深,磨成针……”这时候,我所表现出的惊喜是无以言状的,孩子虽然不能流利的表达,但是她的心里很清楚,尤其对表扬。我高兴地鼓励她讲下去,再讲一遍!
这位爸爸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晚上先给女儿讲李白的故事,然后用鼓励的、欣赏的眼神看着她,听她复述这个故事,最后给孩子一个深深的吻,夸她真棒。
讲故事是对孩子最好的启蒙。他接着描述到:起先,我给她讲的全是我小时候听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神话。这些故事能够经久流传,连鲁迅先生都是受它们的熏陶成长起来的,讲这些肯定没错,这也是对孩子的传统文化启蒙。我发现女儿在听这些神话的时候非常专注,有时眼睛有些迷离,可能把自己融入到神话之中了。我先给她讲,讲熟后,再听她讲。尽管女儿的讲述有些磕磕绊绊,词不达意,但是只要注意随时纠正就是了。记得有些家长听孩子把苹果说成果果很高兴,鼓励孩子这么说,感到这么说很可爱,其实,这样做不符合语言的规范性,会让孩子养成语言表达上的不严谨的习惯,习惯是很厉害的,习惯可以决定命运。
从女儿一岁半开始,我给她买了不少看图说故事的书,而且给她腾出一个抽屉,说这是给她专门放书的,还像模像样地举行了一个仪式,孩子很高兴。现在看来,孩子对书的崇拜,就是那时候奠定基础的。孩子后来的经历,包括我自己的经历表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开始让她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不但大人很省事,孩子更是终生受益。
每天晚上,我都要展开一本看图说话故事书,开始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给她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讲得都有点烦了,但孩子听得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大概讲了一个月后,有一天晚上,讲了10个故事后,我实在有些累了,就开始偷工减料,想少说几句话,没想到女儿明察秋毫,马上纠正说爸爸讲错了……她已经听熟了,但是还要我给她讲。
有时,她缠我讲故事,我故意卖关子,把手攥成空心拳,看看里面说,故事爷爷种的故事还没长出来呢,但是故事爷爷说,只要学一首诗,故事马上就长出来了,孩子一听,立即强烈要求学诗,而且往往只需要跟着我念10遍左右,就能背下来。
3岁的女儿念书一“字”不差,朋友惊呼是“神童”。一个朋友来家里串门,他看到的景象让他很是吃惊:女儿坐在床上,拿着一本看图说话的书在大声地朗读!朋友过去一看,孩子念的与书上一字不差。他说我的女儿是神童,认识这么多的字。我说,孩子认识的字超不过10个,她是把书上的字都听会了。再说,我根本不主张让这么小的孩子去认识字。记得看到这样一个报道:一个3岁的美国小女孩,从幼儿园回到家看到一个O,就告诉妈妈这个是英文字母O,妈妈很吃惊,问是谁告诉的。女儿说是幼儿园的老师说的。第二天,妈妈就把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孩子以前把O想象成游泳圈、鸡蛋、皮球、苹果等,但是老师告诉她这个是英文字母O后,孩子就只认识这是英文字母O了。老师剥夺了孩子想象的权利。法院的判决是孩子的妈妈胜诉。孩子在幼儿园只做两件事:想象和玩。
女儿到幼儿园上小班,刚开始把她送到后,她哭着喊着不让爸爸走,等我走了后,阿姨告诉我,孩子谁也不认识,就那么坐着,等了一会,她开始自言自语讲故事,阿姨听见后就鼓励她给小朋友们讲,很快她就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成了孩子王。我偶尔去幼儿园看她,每次都见她坐在几个孩子中间给大家讲故事。
孩子4岁的时候,我把讲故事的活动又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开始演故事。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红帽等。我们轮换着扮演里面的角色,玩得很开心。
后来,女儿转学来北京上小学二年级,与同学们沟通的办法还是讲故事。他们班一个小男生跟她比谁的故事多,俩人较着劲儿讲了2个多小时,最后女儿在民间传说上胜出,当年奶奶给她讲的几个故事奠定了胜局。现在,女儿已经12岁了,上小学6年级,每天回到家,写完作业就是看书。有一天,我看到女儿的眼睛红红的,忙问她怎么了,女儿说她在读《简爱》,为女主角坎坷的命运落泪了。还有一次,她告诉我,感到自己很有力量,因为刚刚读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苏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书作家桥斯坦贾德曾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成功教育的密码,这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家长,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也对着你耳朵说,爸爸,我感觉自己很有力量。惊讶和喜悦一定会瞬间穿透你的神经,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让人暖暖的亲情
关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质量不仅仅指图文并茂、知识丰富、故事有趣等内容。图书中的人物所体验的不同情感,如恐惧、悲哀、激动、热爱和失望等,这些都有益于支持和挑战幼儿情感的发展。那些能够向幼儿表述生活中哪些部分是困苦的、悲伤的、孤独的、激动的、陌生的书,那些能够激发幼儿思考,神秘有趣,使孩子们沉浸其中书都可以算是好书。书是多层次性的。幼儿会通过阅读、翻动、拥有这样的书而获益。
例如《野生动物在哪儿》这本书可能对一些幼儿来说是幽默、有趣的幻想故事,但对另一些幼儿来说却是不敢碰触的可怕的故事。怪物可怕的眼睛和太多的獠牙使幼儿稚嫩的心灵无法承受,使他们不敢多看一眼。然而,这样的书对丰富幼儿的经验来说仍然是极其重要的。
一位妈妈给女儿读《强强的月亮》。当她刚翻开这本书时,满以为女儿一定不会喜欢它,或许还会害怕它的。因为除了月亮画得胖胖乎乎很可爱的样子,其他的画面都是很阴暗的。可是,结果却让截然相反,她的女儿连续三个晚上,就让她读这一本书,每次需要读上三四遍才满足。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强强是一个小男孩,跟爸爸住在大海边的峭壁上的小屋里。爸爸每天晚上出海捕鱼,强强一个人在家里。可是他并不孤独和害怕,因为每晚都有朋友来陪伴他。那个朋友就是强强的月亮。有一天,爸爸照常出去打渔了,但是突然海里刮起了暴风,把爸爸的船打翻了,也把爸爸的灵魂夺走了,爸爸一整晚都没回来,到第二天早上,爸爸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脸上再也没有往常的笑容,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浑身冰冷,强强很懂事的给爸爸捂暖,但始终唤不回爸爸温暖的心,强强决定要到深海去找回爸爸的灵魂,他穿过了黑漆漆的大海和海边看起来像是巨人阵的怪石。在月亮的帮助下,他终于把爸爸的灵魂找了回来。
这个故事的主题涵盖了“死亡”、“害怕”、“勇气”、“友情”。看看母女俩人是如何展开对话的。
女儿:“强强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他没有妈妈啊?”
妈妈:“我也不知道。故事里只讲了他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或许,是他的妈妈生病死了!或许是他妈妈在很遥远的地方。”
(在读到强强一个人在小床上时)
女儿:“他的爸爸呢?”
妈妈:“他爸爸去捕鱼了。”
(当读到强强与月亮在海里找灵魂时)
女儿:“章鱼能给强强,他爸爸的灵魂吗?”
妈妈:“月亮帮助强强,一定会成功的。”
女儿:“妈妈,我好幸福啊!你看强强多孤单啊!”
灵魂是怎么回事?妈妈也不知道如何解释给女儿听。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女儿喜欢这本书。女儿现在总会对妈妈说:“妈妈,你都有白头发了,你老了。”妈妈问:“妈妈老了,你还爱我吗?”女儿说:“爱,我永远爱你。”。
通过绘本阅读,这位小女孩知道了自己有多么的幸福,因为爸爸妈妈每天都围着她转。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读书,而故事里的强强,每天晚上却要独自一个人在家里。当天气不好时,月亮不出来时。强强就会孤单和害怕。故事虽然有些阴郁。却可以让孩子明白珍惜亲情,做个勇敢的人。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同样会把自己的体验带到故事里,正如讲故事的人把自己关于故事的体验带给听者一样。幼儿将自己的经验、想法、观念、情感投入了所读的童书中,而这些童书也用其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善恶观念、未知信息和情感影响着幼儿。这种丰富的体验性是幼儿听故事的一个重要特征。
好的童书可以让幼儿汲取故事中的精华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甚至,它可以被看做奠定幼儿早期读写经验的基石。
牵着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