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5021800000037

第37章 变通:此路不通,绕道而行(3)

当然,再好的机器也会有杂音。也有不少人指出,若诸葛亮早采用魏延之计,即领精兵取险道奇袭长安,没准早就北伐成功了,并往往以后来邓艾奇袭成都成功为注脚。然而这场没有发动的奇袭与邓艾的奇袭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可类比。首先,邓艾攻蜀时,蜀国已积弱很久,可以说是兵微将寡;其次,刘禅过于暗弱,刚得敌情便全无斗志,相当于拱手相让。然而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邓艾之军也曾一度面临“举若卵翼行将倾覆”的危险境地,胜得实在过于侥幸。

反过来说,诸葛亮有没有这样的侥幸的机会呢?理论上当然也有,但实际上却微乎其微。纵观诸葛亮一生,我们会发现,这位三国第一智者,也是当时第一辛苦的人。没有他的步步为营、谨小慎微,莫说与雄魏、强吴三国鼎立,即使是能否创建蜀汉都是个未知数。

换言之,诸葛亮的谨慎,是一种被迫。除了谨慎,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当然,诸葛亮的谨慎毕竟是性格使然,之从刘备三顾茅庐才把他请出山就能看出。要知道,他选择跟刘备出山,那可是去玩命,尤其当时还是乱世中的乱世,一旦押不对宝,恐怕全家性命都得赔上,因此他不得不在出山之前对未来老板进行一番测试。

刘备无疑是个不错的老板,然而很多朋友都知道,在一个公司里,可不是光干好活同时把老板伺候好就能万事大吉。刘备是个性情宽厚的人,但刘备的义弟关羽和张飞可不是一般的暴脾气,更何况诸葛亮的到来,还令关张非常失落,因此诸葛亮想不谨慎都不行。

事实上,即使是刘备本人,也称不上完全信任诸葛亮。在刘备为报东吴杀关羽之仇,发动攻吴战役前,诸葛亮、赵子龙曾屡次谏言,但刘备仍是不听,最后诸葛亮说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这话虽然并不足以证明法正就真的在刘备的心目中比诸葛亮还重要,但在刘备心目中,关张是兄弟,是连女人(衣服)都可以暂且抛开的手足,而诸葛亮受再大的礼遇,仍不过是个军师、外人而已。

事实上赵子龙估计也颇有此种感受。我们看《三国演义》中,当孙尚香要带着阿斗回东吴时,赵云虽然第一个追上了孙尚香,但他只能好言相劝,而不敢动粗。但张飞一来,立即就把阿斗抢了回来。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赵云就抢不过来,而是因为他有顾虑,担心有一天,刘备与孙尚香和好,一阵枕头风就可能把自己吹得悔不当初。

当然,诸葛亮的谨慎主要还是体现在其对外战略上。作为三军统帅,诸葛亮固然有时显得谨慎有余,但这种谨慎有余也是建立在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上的。换言之,就凭蜀汉那点国土和国力,他不能急功冒进、急于求成,否则就是自取灭亡。事实上也早有清醒地历史学家指出,诸葛亮的北伐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只是他一来身受“先主重托”,二来自感年岁不饶人,不能空等下去,所以才有了数次从一开始就难以成功的北伐。

以往说到这里,人们往往会夸赞诸葛亮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这未尝不是诸葛亮的另一种谨慎。关键时刻,诸葛亮还演过空城计呢!这种进攻性的战略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以攻代防,御敌于国门之外,也能培养蜀国上下的忧患意识,有利于蜀汉朝廷集权专制,延续国祚。

在个人生活方面,诸葛亮更是做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仅生活俭朴、呕心沥血,而且从始至终都对刘备无比忠诚。刘备临死时,将他召至病榻前,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刘禅可以辅助,你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便取而代之好了!”很多人在谈到刘备这句话时,往往认定它是刘备临终前的对诸葛亮的最后试探。如果我们认同这一逻辑,那么诸葛亮便更没有理由不谨慎了。我们甚至于可以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深入:假设诸葛亮果真取代了刘禅,他或许会赢得一些人的支持,但也势必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那么他又势必会为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而采取这样那样的措施,与反对者激烈并拼,到那时,那个让所有人都惊喜的皇位便无异于一朵罂粟,虽然艳丽,但最终会让他得不偿失,远不如他当丞相时的日子过得那么心安理得与舒适。

当然我们更愿意也更应该从正面去看待诸葛亮的选择。然而综上所述,如此谨慎、如此有才、如此忠心、如此勤奋的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未能完成刘备和他自己的艰难使命,那么,不谨慎的话,结局岂不是会更糟?

与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代人可谓比比皆是,最为众人熟悉的则是令他不得不谨慎的关张。由于不谨慎,关羽大意失荆州,引发了一连患恶果;由于不谨慎,张飞牵怒于赶制孝衣的军卒,最终被“踢猫效应”所害。所以说,不仅鲜花后面有荆棘,荆棘后面更有荆棘。越是不顺利的时候,越是需要加倍谨慎从事。

3.有一种自保叫自污

伴君如伴虎。成就越大,危险越高。这种现象不仅过去有,现在也存在。自救是个永恒的主题,谨慎永远都没害处。

——何兹全(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

2012年“辽宁号”航母入役前,网上曾经掀起过一个小小的“命名风潮”。其中有人提议,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的名字命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那么多,具体应选哪一个呢?很多人都认为应该是白起,因为白起一生中百战百胜,是真正为战争而生的“战神”!

白起指挥的最著名的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战役——长平之战。昭襄王四十七年,白起率秦军进攻赵国,杀死夸夸其谈的赵军统帅赵括,并于一夜之间坑杀了赵国降兵40万人!至此,他在秦国的战功无人可比,东方六国的将士们闻白起之名,无不胆战心惊。照理说,秦王应该命令白起乘势急进,一举攻下邯郸,灭亡赵国。然而秦王却听信了丞相范雎之言,同意了韩国、赵国割地求和的请求。因此,白起不仅对范雎怀恨在心,对秦王也深表不满。也因此,当年九月,当秦王再次命令白起发兵进攻赵国时,白起却找理由推脱,拒不执行出兵的命令。秦王亲自去请,他也不答应,秦王又派范雎去请,他非但不答应,反而还装病不予理睬。

秦王一来念其功高,二来也想从侧面敲打一下白起,便派别将王龄领兵攻赵,结果王龄遇上了由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统帅的六国联军,因此大败而归。这时有人便趁机在秦王面前说白起听说我军大败正在唱反调云云,惹得本来就有气的秦王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白起,强令他带兵出征。而白起却不懂得见好就收,而是继续装病,再次抗令。尽管如此,秦王也只是免去了他的职务,并没有杀他。不过对心高气傲的白起来说,这已经是难以承受得了。又气又急之下,他倒真的病了。待他病好之后,已是三个月后了,而在这三个月内,秦军又被联军打败了好几次,秦王于是更加迁怒于白起,先是令他离开京城,后来又怕他心怀不满投奔敌国,最后索性派人带着一把剑,逼着白起自杀而死!白起在自刎前仰天狂呼:“天啊,我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和罪过,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稍顷又自言自语道:“我是应该被杀的,因为我太残忍了,长平一战就杀了40万人的性命,死得太迟了!”说完便挥剑于颈,就此陨落。

白起虽死,但秦国的兼并步伐不会为他稍停。白起死后,他的部下、老将王翦被推到了舞台最前沿。适逢六国联军涣散,加之王翦力求一个稳字,因此他只用一年时间便灭亡了赵国。又一年多后,王翦攻灭了燕国。接着他又和儿子王贲一道,打败了楚国、灭亡了魏国。但在灭楚之战时,秦始皇与王翦发生了矛盾。当时秦始皇问青年勇将李信需要多少兵力才可以消灭楚国,李信回答说20万足够,问及王翦时,却回答说至少60万人。于是秦始皇一面夸奖李信;一面批评王翦越老越胆小怕事。王翦既不分辨也不诋毁,不久便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辞去官职,回故乡频阳养老。

但王翦在家乡没待多久,秦始皇却亲自登门,向他诚恳道歉,因为李信刚开始进攻楚国时还打了几个大胜仗,但深入腹地后反倒一再被破秦军大败。王翦当即答应即刻出山,但还是那句老话——非要60万士兵。秦始皇不仅爽快地答应了他,出征那天还亲自为大军壮行。临行前,王翦却向秦始皇提了一个额外的要求,那就是请秦始皇赏赐给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园林。

秦始皇不以为然地说:“老将军只管领兵打仗,哪里用得着为富贵担忧呢?”

王翦说:“当国王的大将,往往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封侯。因此,我想趁大王还宠信我,请大王多赐老臣一些良田美宅,让子孙们将来的日子好过些。”

秦始皇付之一笑,心说这还不是小意思嘛,当即满口答应。不料之后王翦一路行军,心里始终惦记着赐地的事儿,他不断地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要求,大有一日不赏一日不罢休的劲头。这下,连王翦手下的将领们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他们劝王翦说:“我们跟随将军多年,从来不认为将军是贪财之人。况且将军如今率大军出征,将心思全用在战事上还嫌不够,您怎么能三番五次恋恋不忘田宅呢?这是不是有点儿过分了?”

王翦答道:“你们哪知道我的用心啊!秦王这个人生性多疑,不信任别人,现在他把秦国的主力军队全部归我统领,我不借此机会多要求些田宅,让他误以为我是个贪图利益的庸人,一旦他怀疑我有二心,我岂不是很危险吗?”将领们这才如梦初醒,暗暗佩服。

到达前线后,王翦并不急于与楚军死磕,而是以逸待劳,整整一年坚壁不出,直到楚军失去警惕心才抓住时机发力猛攻,最终大破楚军,平灭楚国。秦始皇十分高兴,当即满足了他的请求,封他为武成侯,赏赐良田美宅、财宝无数。后来,秦始皇又先后命王翦和其子王贲攻打赵国、燕国、魏国、齐国,父子俩势不可当,战必胜、攻必取,但每次得胜都是只求财物,不求权力,直到秦国一统天下,秦王都不曾对王家父子表示过丝毫怀疑,王家父子得以在兔死狗烹的封建年代安逸终老,“王翦请田”遂成明哲保身的代名词。

反观白起,他未必不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并不是因那常规意义上的不谨慎导致了什么重大的失误,而只是赌一时之闲气,而且在秦王一再给机会的情况下不知道见好就收,最终导致了个人命运的悲剧。更可悲的是,直到临死之前,他竟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须知人生本身就是战场,谨慎则是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谁,过于骄横跋扈、自以为是,不懂得妥协退让,韬光养晦,最终都不免被自己的人性弱点战胜、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