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人如山,做事如水
做人要像山一样,踏踏实实,稳稳当当,这样别人才会信任你;做事要像水一样,能适应任何环境,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曾于北京大学演讲)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文武兼备、智谋过人的开国帝王。说到他的武功,《水浒传》中开篇即赞道:“一根杆棒等身齐,打得天下六百军州都姓赵”;提起他的文采,虽不及当时的词坛领袖李煜之婉约,但也气势雄浑,自有一番霸气——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在智谋方面,用蔡明的话说,赵匡胤称得上是“千年的狐狸”,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与他有关的片断。
史载赵匡胤生于军人世家,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和时代背景的影响,赵匡胤自幼喜欢舞枪弄棒,就是不爱读书。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赵匡胤告别家人,独闯江湖,后辗转投入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在此后的军旅生涯中,赵匡胤每次都是一马当先,一如既往地英勇,也一如既往地忠诚。有一天,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深夜带兵返回驻地,按照规定守城将官是不能开城放行的,但适逢赵匡胤守城,赵弘殷便心存侥幸,在城门外呼唤赵匡胤的名字,赵匡胤却大义凛然地说:“我知道你是我爹,但夜里不得开门是皇帝订的规矩,你是我爹也不能放行。”直到天色放亮,才将赵弘殷放进城中歇息。
不过赵匡胤也不是什么三好员工。赵匡胤有个爱好——饮酒,这从其后来“杯酒释兵权”一事就可看出。当了皇帝的赵匡胤自然不会为喝酒发愁,但当皇帝之前,他曾做过后周世祖宗柴荣很长一段时间的近侍,不方便买酒,因此他便经常向掌管宫廷茶酒的曹彬讨要。很显然,像赵匡胤这样的大官(当时已是将军),曹彬这样的小吏是得罪不起的。但曹彬是个人精,每次赵匡胤找他讨酒喝,他总是义正辞严地说:“将军,我管的是御酒,可不敢私自给你。”但赵匡胤从来都不生气,因为曹彬事后总是会自己掏钱,买来好酒送给赵匡胤喝,称得上公私分明,不卑不亢。后来赵匡胤夺了曹彬的老东家的江山,每每对群臣说:“当年世宗手下不欺骗他的,我看只有一个曹彬,你们要好好向他学习。”
还有一次,周世宗派曹彬押送一批武器给吴越国。吴越王非常高兴,想尽了法子讨这位大国来使的欢心。返程之际,吴越王又派人以私人名义送了曹彬许多珍贵礼物。我们知道,所谓私人名义,其实是幌子,说白了就是变相行贿,以期曹彬能在关键时刻于世宗面前为吴越国美言几句。毫无疑问,这是国家制度所不允许的。于是曹彬便对送礼者婉言谢绝,启程离去。谁知吴越王听说送礼遭拒,又着急又上火,当即另派别人用船载着礼物追上曹彬,曹彬还是不受,吴越王紧接着又安排了别人继续送礼,坚决要求曹彬收下,如此往返四次,曹彬见实在不宜再推辞了,便说:“如果我再坚持不接受,那就是沽名钓誉了。”于是照单收下。但回国后,他马上将所有礼物都上缴了国库,周世宗非常感动,马上借花献佛,降旨把这些礼物赐给他,曹彬虽然接受了,但接受后又全部送给了亲戚朋友,自己一点儿也没留下。
明朝的冯梦龙在谈到这件事时评价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曹彬执意不接受,那不仅会伤害吴越王的面子,也体现不出大国的气度;接受了,而装入自己的腰包,又显不出臣子的忠心。只有接受了再献给国家,才是最得体的做法。
无独有偶,赵匡胤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早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父亲、南唐中宗李璟执政时期,赵匡胤便已经颇有威名,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李璟曾试图对赵匡胤和柴荣实施反间计。他故意派了一个使臣“光明正大”地给赵匡胤送去一封书信,随信馈赠白银三千两。赵匡胤当即洞察其奸,大大方方地将银子收下,随即全部上缴了国库,既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又为国家凑了一笔军费。
那么当时的赵匡胤有没有想过将来这个国家可能是自己的呢?笔者认为是没有。而且,不仅当时没想过,即便是几年后,赵匡胤攻占南唐军事重镇滁州时,他仍未想过。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匡胤或许并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从骨子里就是个老奸巨猾的人,后来决定其最终命运的陈桥兵变,或许也是一场非典型意外——虽然想自立,但还未做好最终准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赵匡胤若想夺后周的江山,他必然会更加小心谨慎,而史载他在攻战滁州城后不久,曾让手下的一员将官去找负责接收滁州钱粮的官员窦仪,提取自己私藏的钱财。这个窦仪当然也得罪不起赵匡胤,但他对来人巧妙地说:“赵将军刚攻下滁州城时,即使想把所有钱粮都提走,谁能有话说?但现在我已经登记在册了,这已经是国家的了,没有皇帝的诏令,我可不敢让您私自提走。还请您回复赵将军,不要难为小人。”后来赵匡胤登基,也经常夸奖窦仪,若不是因为他壮年猝死,窦仪说不定还能当上宰相。
当然,不管赵匡胤从本质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他给人留下的印象,终究是在一众叛徒的推动下,夺了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由于害怕这些人习惯性的卖主求荣,刚刚披上黄袍不久,赵匡胤便给他们导演了一出好戏。史载赵匡胤刚被部下拥立为皇帝时,朝里尚有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坐镇,因此当赵匡胤率兵至陈桥时,陈桥守门的官吏根本就不给他开门。赵匡胤只好前往封丘门,结果守封丘门的官吏二话没说就把门给他开了。按理说,赵匡胤登基后应该严惩前者,厚赏后者,然而事实上他却是斩了封丘门的守官,加封陈桥门的守官,以此警戒民众,尽管我本人也是个叛徒,但我绝不希望你们以我为榜样!
现代人常说,做人如山,做事如水,所谓如山,其实就是忠诚、责任、担当,等等,而如水,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变通。然而纵观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做人,既不能太像山,一味地墨守成规;也不能太像水,没有任何原则地变通。否则要么是使原则僵化,要么是使变通变味,到最后,都不免“山”穷“水”尽。
2.傻子才会硬碰硬
不能弯曲的树易折,不会弯曲的人常败。所以人们说:“做人要能伸能曲。”有时候,前面的路看似堵塞了,但实质上通往前方的路不止这一条,只要懂得弯曲、变通,就不会碰壁,就总是有康庄大道摆在面前。
——柯伟林(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庄子》中有一个“朝三暮四”的寓言:宋国有个老汉,他很喜欢猴子,家里养了一大群。时间长了,他对猴子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猴子也能听懂他的命令和话语,让老汉愈发地喜欢。但由于猴子养得太多,而且它们不吃一般的粮食,只喜欢吃橡实一类的果子,因此老汉家的经济日益窘迫。这天,老汉想限定一下猴子们的食量,便对它们宣布道:“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早饭只准吃三个橡实,晚上吃四个,怎么样,够了吧?”猴子们听了一个个呲牙咧嘴,上蹿下跳,显出很不满意的神色。老汉见猴子们嫌少,便重新宣布:“既然你们嫌少,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样总行了吧?”猴子们听说早饭从三个变成了四个,都以为是增加了橡实的数量,一个个摇头摆尾,咧嘴直乐。
现代人往往用“朝三暮四”来形容一个人反复无常。然而不难看出,庄子的本意是要通过它来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整体,要看本质,要看终极目标,而不能被类似“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之类的形式所迷惑。
然而历史上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也正因为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因此能否处理好与他们的利害关系,不仅直接决定了他们会像寓言中的猴子一样,要么很不满,要么很高兴,也直接决定了“老汉”们的命运。
西汉的晁错与主父偃就是一对典型。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为巩固刘氏政权,他先后消灭了长沙王吴芮以外的六个异姓王。同时他认为,秦祚短促是由于秦始皇不分封子弟的缘故,于是便在异姓王的故土分封了自己的兄弟子侄九人为王,同时杀白马,与群臣共同立下了“非刘姓不王”的誓约。这一做法在汉初确实起到了刘姓诸王拱卫中央的作用,但是后来这些王国逐渐坐大,都渐渐不服朝廷,各自形成了独立王国。汉文帝时,还几度发生过王国叛乱的事情。
汉景帝即位后,这种矛盾日益激化,时任御史大夫的晁错便向汉景帝建议,削减诸王的领地,加强中央集权,以防止叛乱。消息传出后,遭到了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很多诸侯王也因此对晁错恨之入骨。汉景帝担心矛盾激化,因此很是犹豫,但晁错一再坚持削藩,终于说动了景帝,开始着手准备。
晁错的父亲听到消息后,急得从颖川老家赶到京城长安,劝晁错不要“离间骨肉”,晁错却说:“如果不削藩,刘家的天下就保不住了。”晁错的父亲气愤地说:“你只知道保刘家,就不顾我们晁家了吗?”但晁错仍然不听,晁父只得回家,不久愤而自杀。后来果真应了晁父的话——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了其余六国,起几十万大军,打着“清君侧、诸晁错”的旗号造反,汉景帝吓得慌了手脚,这时与晁错有隙的重臣袁盎向汉景帝建议说,既然诸侯造反是因为晁错,不如杀了晁错,以换取七国罢兵。汉景帝病急乱投医,很快就腰斩了晁错。但诸侯王并没有就此收兵,汉景帝这才明白诸侯叛乱并不是因为晁错削藩,而是要夺取汉朝的政权。后来,汉景帝倾尽全国之力,才勉强把叛乱镇压下去。
此后,汉景帝再也不敢提削藩了。直到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才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就是著名的“推恩令”。主父偃对汉武帝说:“古代时,诸侯的土地从未超过百里,因此国君很容易控制。如今有的诸侯拥有数十个城池,土地方圆千里。天下太平时,他们容易奢侈骄慢,做出淫乱的事来;形势急迫时,他们还会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但是如果用法律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他们就会反叛。所以必须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每个诸侯的子弟多达十几人,但按照规定只有嫡长子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其余的子弟却得不到尺寸之地。陛下可以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必然十分高兴,拥护陛下的措施,因为陛下帮助他们实现了愿望。表面看来,陛下用这种办法施给了他们恩德,但是实际上却是分割了诸侯王的国土。这样一来,陛下不用减少他们的封地,他们的势力也削弱了。”
汉武帝听了很高兴,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得到了众诸侯子弟的拥护,巧妙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
关于主父偃和晁错,我们很难说谁是谁非,谁更高尚,两相比较,有些人可能会更佩服正直的、敢作敢为的晁错。但晁错非但没能成事,而且不得好死,看来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学会通权达变,否则世界虽大,我们又能找谁评理呢?
说到敢作敢为,有这样一个小笑话:一位父亲问自己的儿子:“要是遇见了狼,应该怎么做?”儿子回答:“我就逃跑”。父亲很不满意,训斥他道:“胡说,你应该用刀对付它。”儿子接着问:“那么两只狼呢?”“那就用猎枪打它们。”“要是有十条狼呢?”父亲没办法了,无奈地说:“那你还是跑吧。”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社会上从来不乏“狼人”,不管是为保住自己的奶酪,还是为了动别人的蛋糕,他们往往成群结队地出没于光天化日之下,而那些缺乏基本技巧却非常敢作敢为的人,往往是他们群起而攻之的对象。面对他们,我们必须有勇气、有骨气、有正气、有侠气,同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智慧,要懂得“角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当客观条件不利于我们时,我们还要明白形势不由人的道理,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硬碰硬。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处在“穷”的阶段,那就该考虑变上一变了;变通达了以后又要怎么办呢?就要想办法持盈保泰,让这种良好的局面保持得更长久一些。总之,随时都要有这种“通其变”的意识,这样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罗梅君(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出自《周易》。众所周知,《周易》是中国第一奇书,军事家能从中看出军事,哲学家能从中看到思辨,政治家能从中看到经世治国,企业家能从中看出经营与管理,普通人也能从中看到处世良方。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正是上述人生智慧的原始内核,也即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不过后来,更朴实的中国老百姓又从这句话中摘出了两个字,那便是“变”和“通”,合称“变通”,用以警示后世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值得一提的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的“穷”字,与现代人概念中的“穷”字大有不同。史载孔子去世以后,他的高足子贡做了卫国的相国,有一天,他去看望师兄原宪,见原宪的吃穿住行都不好,子贡便问:“难道你很穷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才叫穷。像我这种样子,是穷,而不是贫啊。”子贡听出师兄是话里有话,感到很惭愧,拜辞而去,此后至死都在为这次说的话而感到羞耻。
为什么子贡会为一个“穷”字而感到羞耻呢?这还得回到“穷”在古代的意义上,古汉语中的“穷”,不是指贫穷、没钱;而是指困窘,特指没有功名、官职,与“达”相对。而子贡之所以感到惭愧,也不乎是因为自知自己不像原宪那样坚持操守。
坚持操守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有些时候,坚持操守也与坚持原则一样,不仅没有积极意义,而且容易被人拉大旗做虎皮。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也曾说过“君子固穷”,他的困窘是毋庸置疑的,但他能算得上君子吗?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喜欢穷较劲,在他们的脑筋里,这个世界除了他自己,就没有一个正派的人,尤其是在评价一些官员或领导时,他们不是说此人有“家庭背景”,就是说此人靠的是溜须拍马,要么说此人走的是夫人路线。如果有人是个富翁,他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富翁的“原罪”。而他自己之所以不“达”而且很“穷”,正是因为他是个君子,不肯同流合污,等等。其实我们并不否认类似现象确实存在,但类似的人,不管把他放在哪个朝代,任何社会,相信他也不会“达”到哪里,因为他已经不通情理,又怎么可能通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通情达理的历史人物——叔孙通。
叔孙通本是秦二世时的儒士,因为有文采而被征召为博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天下纷纷响应,秦二世听说后很是忧虑,曾召集各位博士问计。然而当博士们异口同声地说“百姓造反乃是死罪,希望陛下快发兵讨伐”时,秦二世却勃然大怒,在一旁察言观色的叔孙通一眼就看出他是个讳疾忌医的人,于是上前说道:“如今四第安宁,怎么会有人想造反?这不过是些偷鸡摸狗的小贼罢了,皇上不必担心。”秦二世听罢转怒为喜,不仅夸奖叔孙通说的对,还赐给他帛二十匹,锦衣一件。那些脑筋灵活的博士赶紧附和着叔孙通,讨秦二世的欢喜,但仍有几个脑筋僵硬的坚持说是百姓造反,结果被秦二世投进了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