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会展经济
4706600000005

第5章 会展策划概述(4)

发展会展业意味着各行业可以在扩大的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大大减少国内资源的机会成本,有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而会展对于当地经济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更大范围的开放、更实际的比较、更精确的选择、更有效的配置,进而达到更有质量的增长,以增强经济安全系数。我国将于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可以使相关行业获得优质资源,从而每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率0.6%。

会展经济有助于中心城市增强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功能。上海发展会展经济,受益的将是整个华东地区。目前,上海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外贸总量的比重达四分之一强,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周边地区。由于会展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展示,信息集聚性好,有利于降低经济运行中的“交易费用”。

(二)促进经济贸易合作

在工业生产中,绝大多数新产品和新技术是在展会上推销出去的;更有相当比例的经贸活动是在展会活动中成交的。2000年北京国际周内签署的合同、协议、意向总计达到了6023亿美元。一些高水平的国际专业展给我国经贸、科技人员提供了一个不出国的考察、学习机会。2003年版的《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投资指南》的鼓励类栏目中,首次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名词,这透露出一个信号:政府正鼓励制造企业向下游服务业掘金,也鼓励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结合起来开辟服务业的新天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制造业生产的不仅是物质产品,更是服务产品,产品的70%~80%来自于服务;面对商务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降低成本、延伸服务、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会展业就是将生产与服务很好结合起来的“生产性服务业”之一,因此在这份《投资指南》中被重点列出。

(三)提升三产比例,促进经济繁荣

各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支持。除了金融、保险、运输外,会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会展必须先行,这在西方国家已是普遍理念。因为大型和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金融合作机构也往往会根据会展第一线的精确反应来决定相关的融资力度。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程度,如美国这一比例接近80%,日本达到70%,而我国只有30%多一点。会展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四)增加就业机会

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外贸、旅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从而有力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据介绍,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展览业从业人员10万人,直接收益45亿马克,创造社会综合效益410亿马克,为社会提供了23万个就业机会。有“展览之都”美名的香港,每年超过1000万名的游客中,约有30%的人是参加各项贸易展览或会议的,有两万多家企业每年参展,有约20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每年在此签下订单,一年的会展收入超过74亿港元,同时提供了9000多个就业机会。欧洲16个最大的场馆为35.2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经济与产业研究基金会(2000)研究,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59328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77026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99500人。

(五)带动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成功的会展业除了会对当地经济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以外,还会为其他行业,尤其是旅游、餐饮、宾馆、金融、广告以及政府税收等带来难以估量的好处。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能创造住宿、餐饮、通信、交通、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会展活动产业链上各行业之间的互动效应特别显著,一方面,会展需要交通、通讯、旅游、运输等环节的配套服务,另一方面,举办大型会展对这些行业也是极大的促进。许多酒店都与会展业务结合了起来,现在广州的许多酒店都定位为商务酒店,而东方宾馆定位于会展商务酒店,就使定位更加专业、更加细致。

会展活动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客人停留时间长、涉及相关行业多等特点,它能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观光等串成一条旅游消费链,经济联带效益十分显著,因此成为当今全球最有前途的十大产业中的“老大”。会展业的带动经济效益有时不是用倍数就可以简单衡量的。一次会展中签订的贸易、技术合作以及投资协议可能大大超过会展业本身的受益,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据专家估计,发达国家和地区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服务业、旅游业、广告业、餐饮业、通信业等行业将因此受益。当然,会展经济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方,其带动效应有所不同,在美国,据美国展览研究中心统计,2000年美国举办了13000个展览,直接收入120亿美元,与之相关的社会综合消费约1250亿美元,展览会的经济带动比例达到1∶10。而中国内地现在没那么高,据初步估计是1∶6,但这种带动作用正逐渐增加,如上海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投入产出比为1∶9。

1998年,全世界会议代表所订的机票占全球机票销售量的50%左右。更为重要的是,会展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推动和催化作用。汉诺威只有50万人口,但每年接待的参加展览的流动人口达250万人。2004年住交会(上海)不但聚集众多企业巨头参展,吸引许多地方政府来参会,中介代理公司、设计院、金融服务业以及建筑材料商、装饰装潢、广告公司,甚至家居、家电行业也都蜂拥而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看展的观众达三四万人,光媒体记者就到了4000人。1999年《财富》论坛在上海召开,短短几天时间,酒店收入就超过1亿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除投资的拉动外,相关产业的发展及消费需求的增强给国内外投资商带来巨大商机。从前期准备到举办奥运会,无论是广告业、旅游业、商业都将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据北京市申奥成功时估计,5年后北京体育产业增加值将达66亿多元,形成较为繁荣的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彩票销售、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六)会展遗址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会展经济的联带效应还表现在,会展后留下的遗址有时会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如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主题塔埃菲尔铁塔,高320米,重9000吨,在57米、115米、276米3处设立平台,供公众游览和俯瞰巴黎市容;海拔300米的第四层设有气象站。埃菲尔铁塔建成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轰动一时,巴黎世博会期间有200万游客登塔游览。虽然它已不是世界最高建筑,但魅力不减,至今都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观光胜地。2002年,就有600多万游客参观了埃菲尔铁塔。当时仅预计每年能吸引50万游客,没想到截至2002年夏末,有2亿名游客登上了埃菲尔铁塔,它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可想而知的。维也纳在成功举办1873年世界博览会的同时,其音乐之城、欧洲风光胜地的美誉也随之名扬四海:1972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结束后,原址成了世博公园和主题儿童游览园;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期间建成的儿童游乐场“魔幻岛”至今还在发挥作用;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把永久性设施区域留用、开发为科学主题公园,即以科学为主题的“科学之国”、“自然之国”、“文化之国”的“三国”公园,游客众多。

正因为会展业具有很强的现代产业联动作用,所以它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也获得了“经济建设的加速器和助推器”、“触摸世界的窗口”、“旅游皇冠上的明珠”等一系列美称。在2002年中国国际会展论坛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及香港地区等国际知名会展城市的管理者和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会展业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大马力“发动机”。

会展业无与伦比的经济联带作用。

三、会展活动的社会、文化效应

会展不仅是一个商务、商品的会议和展览,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带动功能,而且是多功能的、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仅仅看到会展的商品展示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可以加速对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可以树立国家形象和城市品牌,而且可以把会展地的一些名牌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提高区域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世界性的会展活动在聚集人气、推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无形中也对主办地进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免费宣传,这有助于提升主办地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体育大赛为例,来自各国的体育官员、运动员、体育爱好者在观看比赛之余极有可能去各地旅游,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身边的人。

(一)改善政治关系、优化投资环境的独特作用

会展业有着巨大的改善政治关系、优化投资环境的作用。Hall(1992)指出,“通过战胜其他地方赢得主办权或赢得比赛本身就满足了心理和政治上的需要。从物质、经济、社会,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看,在一次标志性活动后,有些地方将永远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研究认为,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社会主义阵营将其成功之处向西方世界展示的窗口,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美国对其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积累过程的庆典;而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则试图通过奥运会改变日本和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负面影响。再比如说中国广交会,现在看到的主要是其经济功能,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它发挥的主要是政治上的影响,许多与我们没有建交的国家是通过广交会认识中国并与中国建立经济联系的,广交会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甚至外交关系,这对当时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封锁起着很大的作用,这就正如莱比锡博览会在冷战时期对沟通东西方贸易联系所起的作用,前民主德国每年与西方国家达成的贸易额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该博览会。

一些国际性会议、大型国际会议、重要国际会议在哪里开,就表明那里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国际地位会有很大提升。上海“99财富论坛”的召开,预示着上海在向国际展览名城的方向迈进。尽管会展举办的时间不是太长,但由于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集中宣传,这种宣传效应就成倍地放大。很多会展地就因为这一宣传效应而宁愿支付巨大的申办费用,有的地方即使亏损也要继续举办,目的也是希望通过持续的举办来树立和维护其城市形象。再如中国举办的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展示了中国的崭新面貌,使到会客人看到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有很好的投资环境,这一点比任何可观的经济收益可能都要重要得多。这两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外商在华投资的增加,跟我们成功举办APEC会议都有重要关系,因为在全球投资安全系数下降的同时,人们看到在中国投资的安全系数却很高。中国连续九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这与我们成功举办各种大型会展是分不开的。

(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交流的桥梁作用

发展会展行业对进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会展不仅是展示会,而且还是研讨会,很多展览会都同时举办论坛,如广交会等。通过这些论坛,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从多层次、多方面来探讨当前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各国、各地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而且对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流信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展览会虽然也是竞争的市场,同类产品在市场上较集中地进行展示本是经济途径,但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学到外国经济管理的新的理念、新的方式。

(三)改善会展地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

会展对改善会展地设施、改善宏观投资环境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它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功能。比如上海因举办2001年APEC会议,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整容”活动,各景观道路建筑整容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使上海路面的平整度达到历史最好状态,同时旅游、商业、交通等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发展。再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仅投资场馆建设就达16亿元,而相关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的投资多达200余亿元,新建和扩建城市街道690条,建成20多座立交桥和10座行人天桥,使整个昆明的城市建设焕然一新。至于城市居民所受的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冶,增进文明素养方面的作用,更是无法计算。如果没有世博会的推动,昆明的城市建设要到现在这个水平,至少还要十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将带来大规模的投资,仅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的投资就达2800亿元,其中64%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据北京市的规划,未来5年内,将新开工建设100公里以上的轨道交通线路,使全市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超过150公里,北京的高速公路也将从现在的200多公里增加到600多公里。北京将大力加强绿化、交通等建设,这必将提高房地产的“含金量”。西班牙塞维利亚在举办1992年世博会之前,城市面貌和交通都十分落后,为迎接世博会,扩建了机场、新修了6座大桥、新建高速公路和高速火车站,市内更是大搞基础建设,旅馆接待能力从1.1万人增加到3万人,旅游及相关产业成为当地最具特色和活力的经济部门,一跃而为经济较发达、交通很通畅的西班牙第四大城市。

(四)提高举办地知名度、美誉度的推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