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水浒厚黑
37426800000013

第13章 宋江荐郭盛

郭盛所料不差,这天刚来路口不久小卒子来报,说是刘唐头领寻得宋江哥哥,大当家要头领都回山。

郭盛带着人马回山,到了水泊,早有船只等候,船上的人道:“军师和花头领两个已经簇拥先上山去了,留下我们等候诸位头领。”

等郭盛上了山,又是摆开了筵席。因为是接待宋江,所以郭盛也不好意思明显的疏离,只得去了。

在自己的位子坐下,看着前排的头领已经喝了不少。那宋江也是豪爽,来者不拒。让本来和他只有一面之缘的阮氏三兄弟对他大有好感。阮小二成家立业多年了,所以沉稳些。小五这个烂赌鬼和小七这个年轻小伙子拍手叫好,又来敬酒。

当日吕方和花荣大战,郭盛稳压秦明让宋江记忆犹新,因此一看到他们进来,推辞了他周围的好汉,来到郭盛身边道:“郭兄弟,又见面了。”

郭盛刚坐下,赶紧站起来,恭谨道:“哥哥。”

看到郭盛如此给他面子,宋江心中得意。正所谓莫欺少年穷,秦明最少年长郭盛十岁,可是武艺却不如郭盛。两相比较,宋江自然更欣赏郭盛。郭盛出身不高,也该比秦明更好拉拢。为了秦明,他宋江可是连花荣的妹妹都舍了。

当然,以宋江轻视女人的视角,他倒不是舍不得花荣的妹妹,而是怕花荣对此有什么微词,破坏他们兄弟的情谊。

看到宋江如此器重郭盛,晁盖沉吟一下,当面没有表示,反而痛快的招呼众人都来饮酒。

整个聚义厅二十二个头领加上宋江和张千、李万两个公人,一共二十五人。除去公孙胜不饮酒,郭盛也只是喝了三大碗,剩下就是张千、李万两个提心吊胆不敢喝。

头领们对公孙胜多是尊重,毕竟是闻名江湖的内家高手,有些怪癖也很正常。有些看郭盛就不顺眼,觉得他不是个爽利的汉子,如同娘们一样拿捏。对于来者不拒的吕方倒是喜欢,觉得大当家没有排错位子。

等到大家酒酣耳热的时候,宋江在上首陪同晁盖坐着,看到兄弟们都各自喝着,才道:“哥哥,那个郭盛是个有本事的人。”然后把郭盛如何打秦明说了一通,当然为了保全秦明颜面,宋江用了不分胜负来定下那一战的基调。

竟有如此本事。晁盖心中估量了一下,和一旁同陪宋江的吴用交换个眼神。倒是可以试一试这个郭盛有多少成色。

当日筵席结束,晁盖忍着酒力和吴用、公孙胜商量郭盛的事情。

“郭盛不似个年轻人,很有城府,就算被哥哥轻视也不动怒,也不自辩。”吴用先道:“观他这几日也不和别的头领交际,甚至一同上山的秦明、花荣都只是点头之交。反而一门心思操练喽啰,可知他心中自由格局,根本不在山上。”

“郭盛强在自持。”公孙胜也道:“就算被人请看也不擅饮,这样自律才能成事。若说他武艺不在秦明之下,我信。”

“不错。”吴用捋着小胡子说道:“我这几日看锦豹子杨林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和山上几位头领都攀上了交情。但是却没有明显表现出脱离对影山的意图来,我本道他们兄弟情深,一经打听才知道他其实上对影山也不久。”

“你是说他心属对影山是因为郭盛了?”晁盖道:“那我把他排在对影山最后一位,他心中是否对我不满了?两位贤弟,难道要把他的座位和杨林换了?”

公孙胜觉得不妥,但是他为人嘴拙,说不出什么流畅的大道理来。

反倒是吴用侃侃而谈道:“那倒不必,郭盛当时没有反对,可见他对此不是太过重视。哥哥朝令夕改只会动摇自己的威望。而且秦统制那里不好交代,哥哥莫要忘了,秦统制上山来从没有提过郭盛一句。”

“秦明?他有些小气啊。”晁盖叹道:“险让我错失一位好汉子。”

“当官的不都这样。”公孙胜道。

“秦明带兵还是一把好手。”吴用解围道:“等他放下了将军架子就会好吧。”

看着自己这两个军师观点都不一致,晁盖当然清楚人心隔肚皮。他本就是一方豪强,迎来送往不知道多少江湖高手,破皮无赖。对于人们的小心思他是门清,也不说破。

公孙胜虽然是道人,但是还没有清修之心,江湖义气比较重。吴用不同,他是读书人,看的事情角度不同,更喜欢和有身份地位的人打交道。其实在东溪村时就经常叹息自己不能一展抱负。

吴用结交晁盖是因为他是本村大豪,不是说攀上这个人就可以如何如何。而是他吴用本身就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村里唯一的秀才。也练过武艺,一般闲汉不看在眼里。结交雷横是因为雷横是官方代表,是走乡串村的官方人物之中最有地位的。至于三阮也是石碣村村里数得着的人物,而且吴用跟晁盖介绍时也说了,他只是在石碣村里居住的那几年才和他们打交道。离开石碣村之后两年不曾联系。

从这些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来吴用这个人只和在所处环境的上层人物打交道。但是他所处的环境偏偏是整个社会的最底层。

他只是一个在村里拿大的秀才,落魄到了极点。甚至宋江私放晁盖的时候,晁盖还要专门介绍吴用给宋江认识就可看出来,吴用其实根本就在郓城县没有一点地位,连县里的风云人物宋江都不认识。

可能是和他起步太低有关系,日后他贴上宋江也就合情合理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升华。而且晁盖偏安一隅,宋江渴望跳出梁山,寻找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与利益无关,与情谊无关,完全是一个读书人的抱负和野望。

现在的晁盖正值创业时期事业上升,所以心中豪情万丈,他不觉得两位军师追求不同有什么矛盾,反而认为可以包容他们,也能够容下整个山寨。

“好了,不去说他。既然秦明兄弟来了梁山,我们就要把他做自家兄弟,背后论人长短不是好汉所为。”晁盖道:“学究,你来说说,不管是顾秦兄弟的颜面还是顾我的威风,既然都不能动头领的座次,那么该怎么做才能不让郭盛兄弟寒心呢?”

晁盖豪气云天的话让公孙胜冷酷的脸上显出一丝感动,随后马上收敛起来。

吴用也是一阵热血上涌,现今对他来说跟着晁盖确实要顺心的多。晁盖就是这样一个热血的汉子,对于他信任的人,就会毫无保留的信任,如果那个人想做什么事情,只要不违道义也会全力支持。

“哥哥,依我看郭盛重实利多过虚名。”吴用压下激动道:“既然他喜欢练兵,那么哥哥不如就给他一百人,再把对影山的人补齐一百,让他和吕方名义上各带一百人。”

“好,这个主意不错。学究真是我的好军师。”晁盖道:“如果郭盛接纳,那就是他有意留在我们山寨。”

到了第二日,吃过酒后宋江坚持要走,昨天已经拜倒在地苦求不做那“不忠不孝的人”。晁盖无奈只能放行,临走前取了一盘金银给宋江,又给了二十两银子予两个公人,一直送到山下。

其中吴用和花荣坚持还要送,渡船到了水泊对岸,又往大路走了二十里。吴用掏出一封信道:“吴用有个至爱相识,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只因跑得飞快,人都唤作‘神行太保’。也是个仗义疏财的好男儿,昨夜小生修下一封书信再次,兄长此去到彼时可和本人做个相识。但有甚事,可教众兄弟知道。”

宋江谢了,告别吴用,自和两个公人往江州去。那两个公人张千、李万见了宋江在梁山的威风,又是郓城县讨生活,因此一路从无怠慢。

梁山这边,目送宋江开船离开子厚,众头领就回山去了。到了半路,有意放慢脚步的晁盖拉住郭盛,然后把昨晚做出的决定告诉了郭盛。

郭盛自然是心中欢喜,面上也不保留,流露出本心想法,对晁盖感谢。如果要说跟大哥,那么晁盖无疑是最好的一个,豪放而有英雄气概。整个梁山到后面大聚义,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污点,没有一个称得上是英雄的人物。但是要说起谁是好汉子好男儿,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晁盖。

“大家都是自家兄弟,贤弟不必多礼,其实这件事情也怪我这个当哥哥的。”晁盖自责道:“兄弟们刚来投奔,做哥哥的没能一一顾上。”

“哥哥千万不要这么说,折煞小弟了。”郭盛连忙道。

看到郭盛这么上道,晁盖心中得意,自觉的是收了几分心,更加豪爽道:“这梁山上的弟兄你可以随便挑。”

“真的吗?”郭盛也真不客气,直接道:“小弟愿从林教头那里挑出百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