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宪兵调查官
3673800000011

第11章 三军俱缟素

六尊红夷大炮运至耿仲明阵地後方,完成炮阵地构工、火炮架设,仲坤贤一声令下,六炮齐发,轮番轰击,荻城大门连门带檐,化作尘土,烟消云散,开了个大口,仲坤贤冲锋旗号升起,伴随着冲锋号,耿仲明一看,大喝:杀!带着部队一马当先由突破口窜入,进行阵内战,这是以肉身相搏的战斗,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凭藉的就是战技与勇气,时至二十一世纪,先进科技、长程飞弹决定胜负的年代,各国地面战斗部队仍少不了刺枪这门训练,只要是步兵还是主战的兵种,这门训练就不太可能消失。

仲坤贤看到耿仲明一马当先突入,虽说欣赏他的勇气,但身为一军一旅的高级军官,这种斩将擎旗的工作就不应该去做,毕竟那是偏裨将校的责任,指挥官负全军成败之责,又岂能亲身犯险,置自己的部队於危殆之中,成立军校的念头又强烈涌起。

仲坤贤正担心耿仲明在城内的状况时,最高层的天守阁,伸出一面白旗,不断挥舞,一会,耿仲明的传令奔跑过来,开心的大喊:大帅,毛利家领主自尽,荻城已被我军夺下,请大帅入城。

进城後,仲坤贤命令工兵所官兵将大门尽快修缮,并准备各项防御工事,并在城的外围搭建简易的阻绝设施及营寨,毕竟一个荻城是无法容纳九万人的大军,全军由攻击转为防御,对荻城进行巩固与整顿,防止倭寇对我逆袭,警戒部队也派出巡逻,斥候更在远处搜寻倭寇其他军队动态。

仲坤贤已接到毛文龙被斩的消息,仲坤贤非常难过,毕竟来到明朝後,还没遇到吕豪前,毛文龙可以说是他最亲近的长官与朋友,於是他将部队在荻城广场及城旁的空地列队,先向毛利家领主英勇的武士精神致敬,并予以厚葬,此举成功的拢络尚武的倭寇武士及百姓,让平倭军的进入,不至於引起太大反弹,并於城下町张贴告示,表示平倭军与民秋毫无犯,避免平民大量流失。

再来则要求各总兵呈报最英勇的将士,已所为单位,评选一人,站在城楼二楼的露台上,接受全军的行礼致敬,并由耿仲明及各镇总兵,再由当中依据战伤、战功、勇猛或其他事蹟评选二人,将长州藩划为两处,封藩给二人,顿时三军雷动,兴奋不已,往後的作战中平倭军各个奋勇争先,就是为了能够封藩,尤其是对先前的倭寇降军更为诱人。这麽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能激励士气,第二是能降低藩主的军事能力,就如同汉朝的推恩另一样,只是推恩令是逐步消减,而仲坤贤的封藩则是一次就达到这样的目的。

仲坤贤接着宣布毛文龙被斩的消息,令全军默哀悼念,并要求全军左臂绑上白麻,为毛文龙带孝,这平倭军三分之一是毛文龙旧部,因此悲伤不已。

次日,各地的探子回报,德川家光通令各藩,即日出兵朝鸟取城进发,鸟取藩大名家池田氏负责统筹规划各藩军集结,後勤辎重补给,德川家光亲任总指挥。

仲坤贤先找来了耿仲明,对他是既鼓励又告诫,要求他尔後不可在冒然冲锋,除非是敌军突入,要不然就是非主官职,不然就要依律论罪。

耿仲明知道仲坤贤也是为自己着想,感谢的道:「谢大帅指导,末将遵令」。

仲坤贤笑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老耿,开会的时候,再来这套,现在我们是朋友,少给我在那帅不帅的」。两人开怀大笑,也把彼此的关系拉近,原本尚可喜随父从军,出身行伍,耿仲明、孔有德皆为矿工、海盗,三人为毛文龙麾下参将、总兵,人称“辽东三矿夫”虽是朋友,亦有竞争关系,原本清初时三人降清後皆被封王,又称“清初三顺王”但如今历史改写,仲坤贤便想将两人拢络至身边。

仲坤贤在荻城召集各级总兵官,针对德川家光的围攻,进行作战会议,此次作战目的在於吸引倭寇大军,以利吕豪奇袭队夺取京都,由於荻城与京都御所相距不远,因此随後仲坤贤信中也要求吕豪登陆後,必须在一日内拿下京都御所,否则倭军回援,将使吕豪立於危险之地,并告之等下一封信到达,即是发起攻击之时,届时,荻城将设法与倭军战况陷入胶着,使敌不易抽调援军驰援。

而荻城防御战中仍以红夷炮压制攻城敌军,两火龙卫火枪兵先於木栅工事後方射击,敌军接近木栅时,由弓弩兵接替射击,火枪兵撤入内城,进行第二波射击,後勤科准备物资足够支应半个月,另外战马只有五千匹,由第一军第二镇第二卫装配成骑兵,担任预备队及反冲即时担任侧翼突击。

又过了两日,探马回报各地援军推展缓慢,德川家光目前只推进到歧阜城,所率兵力也仅八千人而已,预计还要两天时间才能到达鸟取藩境内。

仲坤贤得到消息後,经过内心分析,决定要改变战术,化被动为主动,於是他召集了投降倭军,找了几个歧阜、鸟取、广岛出生的武士,熟悉当地地形,做为向导,引领铁骑卫埋伏到歧阜通往鸟取的道路,袭杀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许诺成功後,分封歧阜、鸟取、广岛三处藩地给他们依锦还乡,而自己则留下一镇兵力留守荻城,亲率大军夺取鸟取城。

战术的改变也牵动了倭军,原本四国驰援的藩兵,得到消息後,全部转向,配合九州的援军攻击荻城,而本州中国地区的藩兵则拼命向鸟取城前进,企图救援,而仲坤贤弟二封信这时也发出去给吕豪。

鸟取城守军闭门坚守,仲坤贤指挥各镇将鸟取城形成包围,这时敢来的藩兵多则六、七千,少则五、六百,对平倭军围城的六万大军而言,这些只是小股的袭扰兵力,不痛不养,加上未经统合,一触及溃。在中国的会战,动辄十万百万,而在日本两、三万人的会战,已属大型会战,所以各地藩兵进入鸟取地区,就像一颗绿豆丢到了一锅红豆里面,瞬间即被掩埋。

包围战的第二天,两处捷报传来,在歧阜的德川加光见鸟取被围,便转身欲回江户,不料,铁骑卫的倭寇降卒舍不得到手鸭子飞了,便说服卫总兵官尾随追击,将德川家光斩於马下,第二个捷报是吕豪,他在登陆後,只花了十一个小时便攻入京都御所,控制了明正女天皇与太上皇後水尾天皇,其他各藩皆投鼠忌器,不敢妄动。於是仲坤贤解除鸟取城包围,率平倭军向北而去,准备进入京都御所与吕豪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