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道悟笔记
34907400000034

第34章 想起随记一则

可以这么说,《百字碑》和《翠虚篇》已将炼丹精华都言明了。

养气忘言守,平时生活中保守精神,少言寡语,少私寡欲,保持神气不外散。降心为不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修心为上,降服跳跃不止的心猿意马,以无为清净之心,方能在“真常须应物”的日常生活中历练修行,“应物要不迷”,使得“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什么是性呢?我静定的时候体会是这样,性就是自我,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我们在收敛心神对自我意志的反观中,渐渐地将这种精神调到一个固定的频率上,这个气,也就是宇宙元气和先天祖气就渐渐回复在一起。动静知祖宗,无事更寻谁?也就是说不论行走坐卧,我们不要总是执迷于外物,因为外物外相皆是梦幻泡影。这个祖宗,就是玄关一窍,气机生发之处,时时刻刻知白守黑,白就是看得见的外物,黑就是看不见的内景,智识外用的同时,也不忘留一颗慧心守着那一个心窝窝!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做到以上后,这句话就得以印证。坎离交融,一团混沌,冲气以为和,恍恍惚惚间,片晌就见了丹头(翠虚篇)。陈抟说愚人看土圭(钟表)找子时,却不知活子时,所以就看不到那“白云超顶上,甘露洒须弥,普化一声雷”的场景了。大道至简,要是按照吕祖这个方法,修、行、性、命相结合,坚持夜不倒单,那么就如三丰所言,百日得清凉,亦如翠虚所言,十月可结圣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