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倒是个问题,不过精神层面的匮乏,才是我们真正的缺失,于是我们焦虑。
一日三餐,吃多吃少,取决于健康程度,也受饭菜的质量影响。不过对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而言,似乎不怎么成问题,七八十年代的人,也会以‘浪费可耻’而不停地呼吁。我倒是不怎么典型的八零后的尾巴,没有九零后的‘杀马特’,没有六零后的温良恭俭让,‘兢兢业业、小心翼翼’。
不同的物质层面,有着不同感受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日三餐,都是日常琐碎,却有着不同的精神享受。这样说,简直是废话,不过还是要感谢‘废话’,没有这么多层出不穷的废话,便不能挑选出金玉良言,就像没有抱怨,便不能凸显时代症候一般。
时代的氛围一旦是“焦虑”,缺乏创新与包容的群体便如热锅上的蚂蚁。东一跳、西一踮,到头来还是怪东怨西。孔子说,不抱怨,便能成功。不过人活着,就是一种成功;其次是快乐,就更加难得。在浩瀚的人类进化长河里,尽到个体微妙的过渡作用,是最原始的担当。“焦虑”年代,抱怨上达至天、下通至地,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怨声一片,都在抱怨‘大环境’。这样的抱怨造就群体的大部分锱铢必较的性格,这种性格导致人‘穷’志短。人‘穷’固然可怕,最可怕的却是志短,没有远大的眼光,一味追逐鸡毛蒜皮,似乎能看到的,只有‘大环境’的弊端,而忽略个体本身的职责与担当。
“焦虑”是时代特征,便是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当职工怕被改革吃亏;当大学生怕毕业无就业岗位;当家理财怕物价上涨;当八零九零后为住房而悲催;当老百姓怕病无所治、老无所归”。于是,浮躁、哀怨便如一刺在喉,欲通难吐。但解决“焦虑”远不是当务之急,毕竟时代的症候不可能一朝一夕而改变;当然转个角度,每个人的抱怨,也是一种探索,探索时代症候之所在。发现问题,解决虽是关键,每个人不暴露时代弊病,倒更加危险,暴露问题,也算是一种对社会的忠诚。
只是暴露又有方式问题,我们不仅要讲求价值,更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合情性。比如论坛,这个地方可以尽情地吐槽,吐的好不好,倒是其次,关键是吐;这当然是网民或坛主的一厢情愿,言论的自由,很大程度上要在符合‘三大性’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提出相应地构建性的观点,才是理性的网民,才是为解决时代症候作贡献。
诚然当下的论坛还不够理性成熟,只顾一吐为快,却懒得理会负面影响。有一个问题非常关键,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传播正能量而防止负能量的宣传?原因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难免有阻碍甚至破坏它的势力存在,于是,正能量担负起驱逐与震慑的责任。
不过社会总是拥有着无法想象的创造力和包容性,各种问题吐出来,便给分析问题提供素材。素材集合不可能完全,但是不完全归纳也是一种提炼问题核心的办法,即便不怎么靠谱,还是能总结出来一部分。有了阶段性的总结,新的问题(譬如围绕‘焦虑’)又会被引发,引发之后再吐槽,再归纳,再分析,于是‘否定之否定’还是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问题会逐渐明朗而被解决。
从历史的角度观,每个时代都有主题特征,但都被一一解决。虽不是一朝一夕,好歹能够解决,好在解决地完满,这就无须杞人忧天,各司其职,就是最大的贡献。‘威胁’年代,解决‘威胁’的途径包括制造原子弹、发射卫星,过程究竟如何困难,总之有了完美的结局。‘贫困’年代,解决‘贫困’的好办法包括发展市场经济,于是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时有效地实施、开放政策恰到好处地落实,“下海经商”都是良好的衍生物。
至于‘焦虑’年代,解决‘焦虑’的办法,可能还得依靠优秀的国家体制机制、良好的人民道德诚信氛围,等等诸多不可或缺的条件;等‘焦虑’一旦解决,或许“人可以全面发展,物质生产可以极大丰富,可以拥有共同的劳动环境、文化的家庭关系、生产的市场计划。”这样堪称完美的社会体系,可以让劳动者各司其职、各取所需,而我坚信,此时的社会特征,该是‘人人尽其最大可能为社会作贡献’。超越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人们,定然朝着‘灵魂世界’而迈进。
面对面地聊天,还是客户端之间的聊天,都充斥着一个废话连篇的过程。就像本文的阐述,简直虽短犹臭,不过话说回来,‘焦虑’时代症候也好,‘反馈’社会问题也罢,都是我愿意的,即便有时候可能不应该。不过我的这种态度还是有待商榷,这是典型的“只要我愿意,不仅要说话,还要说了有点影响”的架势,这就是另一种危险。这种危险不亚于越级,好在越级犹如足球赛场上的越位,是无效的,虽然影响力极坏。
我呼吁,即便在‘焦虑’之下,还是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