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逆袭心理学
3175400000006

第6章 别提爱情,太伤感情(2)

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这种求爱就如旋风一般,仿佛好莱坞电影里的浪漫情节,很可能会导致一场闪婚。

我们俩:爱你—爱你—爱你!!(琼瑶剧经典台词—马景涛+咆哮状)

第七种是完美式爱情

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这种关系才能称为真正的爱情。

我们俩:亲爱的,你喜欢我吗?—喜欢!

亲爱的,你愿意娶吗?—非你不娶!

亲爱的,我们今晚爱爱吧?—今晚?不如现在吧!(恋人、床、避孕套)

完美爱情是存在的,这是个令人感到欣慰和乐观的结论!

并非所有的爱情最后都会变成亲情,稳定的婚姻关系会让人体会到平静、亲密。如果缺少了怦然心动的感觉,你就该为爱情加油了!

看,那些神仙眷侣

无论在故事中,还是在现实里,那些相濡以沫、相爱终生的伉俪都是我们艳羡的对象。曾经看到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一部纪录片,虽有徐志摩的温柔“阻挠”,终究挡不住梁林成就一段爱情佳话。他们一同海外游学,一同创建建筑事业,直到为国家耗尽最后的生命。

一个有趣的记录是,当初梁思成与林徽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梁思成正是因为林徽因的缘故才选择了建筑系。因为那个年代,做建筑设计的学生每晚要画图至深夜,女生与男生在一起不是很方便,所以这个专业不招收女生。正因如此,梁思成才选修了建筑专业并为此付出终生。爱一个人,会爱上她的所爱,甘愿付出。最终他们成了中国建筑的重要守护人。

《北爱》故事里的王老师和高老师,何尝不是如此!

王老师和高老师相伴走在公园,高老师还会很撒娇地跟王老师说,你抱抱我吧!这段老夫妻的故事,不知道摧下了多少人的眼泪。高老师还跟王老师说悄悄话:“我们很久没那个了……”坐在黑暗角落里观影的同学们一定也很想知道他们幸福的秘密吧。

在同一段感情里,如何与爱情多次相遇

还记得刚才我们所说的“激素旅行”吗?

长期的共同生活,体内会产生类似镇静剂的内啡肽和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等物质,它使夫妻之间互相依赖,甚至不能分离,也使爱情更加深化。这种无法分离的感觉与激情并不是相矛盾的。爱情不是简单的东西,它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情绪,也不等同于激情。你也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缺了什么角,找回缺失的角,就能丰满你的爱情,在一次婚姻中,与爱情多次相遇!

如果爱情不是激情,是一个完美的三角,那么,我们该如何收获属于自己的完美三角形呢?

(第四节)爱的艺术:成熟爱情的五个元素

心理学家弗洛姆写了一本书叫《爱的艺术》。

什么是艺术?艺术要求你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弗洛姆认为只要你会爱,你就容易找到伴侣,也比较容易经营一份持久的感情。出现爱情问题,既不是没有吸引力,也不是找错了人,更不是持久度的问题,而是你“压根儿不会爱”。

元素一:爱是给予—爱你,为你而付出!

心理tips—爱情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弗洛姆说:爱情是一种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情绪,爱情是“给”而不是“得”;恰恰是通过“给”,人们才能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有创造性的人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给予”比“获得”带来更多的愉快。“给”不是牺牲,因为“给”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力。“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只是物质范畴,而是人所具有的特殊范畴—他应该把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应该同别人分享欢乐、兴趣、知识、幽默和悲伤。

这一点不难体会,当我们初沉爱河的时候,谁都会整天想着怎样做对方才会开心,怎样做对方才会满意,要让对方快乐!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自发自然的付出逐渐会被柴米油盐磕磕碰碰侵蚀,有很多则从最初的“我付出”变成了“你也该付出了”。于是斤斤计较开始了,于是本来美好的互相付出,变成了互相索取。

谨小慎微不敢付出,怀里揣着“谁先动情谁先输”的想法,结果呢?

—越怕输,输得越惨!

索取,是“长不大”的爱。

我们在爱情中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断索取,希望对方改变,而不是自己改变。

似乎大家都明白这样做是错误的,可为什么就改不了呢?

因为我们的今天是过去积累的结果,而最初的种子都是在童年埋下的。

弗洛姆发现:婚姻幸福稳定,懂得爱的孩子,小的时候从母亲那儿得到了更多天然的安全感,这是他未来自尊自信的基础;而从父亲这里得到的更多是“条件性的关爱”,所谓的条件,延展开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对错或规矩”。没有了这些条件的约束,一个人就只懂得付出,却不懂得为人处世,处理关系的尺度。一部分被过度溺爱的孩子,会将这种“被溺爱”的感受延续到爱情和婚姻之中。你,我,任何人都不例外!

这也是弗洛姆所说的“幼稚的爱”。

如何让幼稚的爱长大成熟呢?

“人们爱自己劳动的成果,反过来也会为所爱之物而劳动而付出。”

元素二:爱是关怀—你还好吗?

电视剧里常常会有这么一句台词—我什么都给你了,你怎么还不爱我?

成熟的爱,除了学会积极地给予,还有另外四个重要元素,这些既是爱情,也是其他“爱”共有的特征。

第二个出场的元素,是关怀。

关怀意味着从孩童般“幼稚的爱”中脱离出来,学习“成熟之爱”。这种爱的本质正是付出而不是索取!

幼稚的爱:爱你,因为你爱我呗。或者我需要你,所以爱你。

“我”是被动的,或有所求的。《北爱》中的吴峥一直觉得老婆是爱自己的,于是夜夜欢歌,每天装成应酬客户,实际上左手拉着老婆,右手把着妹,对老婆也谈不上关心,似乎老婆就是用来做摆设的。直到老婆跟他说离婚的时候,这才意识到,自己也是爱她的……

成熟的爱:你爱我,因为我也爱你呀。

“我”是主动的,积极给予的。看看陈锋当时是怎么追上沈彦的。所有人都认为穷吊丝不可能跟白雪公主在一起,但他就可以:为她挡酒,为她挡前男友,还陪她坐过山车,吐到一塌糊涂,最后终于抱得美人归!

如果只有企图心,不以对方的喜为喜,不以对方的悲为悲,关心就不会真正存在。所有关心的基础是愿意“感同身受”。

元素三:爱是责任—我该做什么?

责任,是对自我的约束,是对爱情和家庭事务的承担。

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义务,是外部尤其是道德层面强加的东西。但责任心的实质是一个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我在这里,有我呢!

有责任心的爱:爱人的问题不仅与他自己有关,也与我有关。

比如沈彦怀孕了,陈锋会立即拿出存折看看自己有多少钱,能把房子买在哪个位置!

无责任心的爱: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何干?

试想,如果陈锋的态度是“我还没准备好,要不你去做了吧”或者“等我有钱了再结婚”,他们的爱情还能维系吗?

沈彦的前男友不就是这样丢了自己的爱人吗?

过了许久办完离婚手续,才发现对方已经走远……

元素四:爱是尊重—做你自己吧!

尊重,是平等的体现。我们不是世界的主宰,更不是唯一,要尊重对方的不同选择和差异,允许对方做出不符合你标准的思想与行为,因为那本身就很正常。用你的想法去约束他,才是一种最不合理的过分要求。爱他,就不要试图改变他!

尊重是要努力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爱他就应该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你希望的样子。如果没有尊重,那就有可能变成控制别人和奴役别人的“压迫者”。爱情是自由之子,不是控制的产物。

尊重的爱:亲爱的,请以你希望的方式发展,做你自己就很好。

王老师为了满足爱人的愿望,也曾一度抱怨过不愿意相亲,但为了自己的老伴儿幸福走完最后一程,不还是拉着“海归女”演了一场戏吗?

没有尊重的爱:亲爱的,我爱你,所以你得听我的,你需要改变!

沈彦的前男友最后用陪睡换房子,不正是苦苦相逼,逼沈彦分手、逼对方不幸福吗?

元素五:爱是理解—让我了解你,温暖你!

理解可能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难的。通常最容易的理解发生在热恋期,最难的理解发生在出问题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我们不是“不能理解”,就是“不能接受”!

真正的理解意味着接纳和宽容。理解一切事情的发生有其根源,理解一个人不会平白无故地变坏,变差。理解那背后的原因远胜于关注眼前的问题。

理解的爱:亲爱的,我了解原来你确实有苦衷。

佳玲与刘辉在圣托里尼正在大玩偷情游戏。在“真心话大冒险”游戏里,佳玲问道:“上次你出轨之后,之后还有没有第二次?”其实她早已经对那个火柴盒起了疑心,但最终两人还是彼此包容,糊涂了事。佳玲最后说:其实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我也不会因为这个和你离婚。理解,是治愈伤痛的良药。

不理解的爱:你,你,你,真是不可理喻!无缘无故,莫名其妙!

你也可以假想,佳玲当日怒气冲冲追究火柴盒的嫌疑,逼到对方不认账就不罢休的地步,虽然刘辉和张蕾确实什么事也没发生,但终究会给对方的心里留一块伤疤,一个深深的误会。一旦失去理解,即便对方说出真实想法,也很难说服你的内心。

不是因为理解才爱,而是因为爱,所以选择理解和包容!

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他的内心充满力量,使他能够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爱。他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最后,如果你足够成熟,你也可以完全丢开这些条条框框活出自己精彩的爱!

(第五节)爱情,它是个难题!

相爱容易,相处难!

所有童话式的爱情故事都把“不能相爱”到“可以相爱”的战线拉得老长老长的,男女主角需要经历漫长的斗争等待才能在一起,而一旦“王子公主”终于在一起了,故事也就华丽结束了。我猜大概是因为后面将要发生的故事实在和童话难以拉扯到一起吧。剧作家其实也是爱讨巧的,把生活中最重要最难搞的情节省掉了。现实中,一不小心童话故事就会写成《中国式离婚》,抑或是《过把瘾》里相爱却停不下来的争执。

平凡生活中的爱情,总是难逃此劫。所谓相爱容易相处难,也就难在这里!

成熟的爱,必要翻越冲突的高山

成熟的恋爱必须经过四个阶段,这其中必然面临冲突。不论这些冲突是外化的,还是隐藏或者被压抑下去的,都是一种必然存在。

心理学tips:成熟恋爱的四个阶段

一个成熟、称得上真爱的恋情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共存,反依赖,独立,共生。

第一个阶段:共存。

两人的热恋期,彼此之间充满了吸引力,几乎想要每时每刻都黏在一起,到了着迷的境界。

第二个阶段:反依赖。

感情稳定,至少会有一方想要给自己的时间多一些,留出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另一方在这种时候就会感到被冷落。这也是吵架最凶的阶段!恋人之间不像开始那么不计较付出了,一方会觉得:TA怎么没有以前那样爱我了?这个阶段相对第一阶段是痛苦的,但却非常有成长意义。

第三个阶段:独立。

如果第二阶段你挺过来了,如果你已经可以坦然接受TA的偶尔疏离,那么接下来,你也要学习在爱情中找到自己的独立空间,它促使你重新发现自我。成熟的爱情中,一方不是另一方的依附品。

第四个阶段:共生。

你们彼此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起不会互相牵绊,而会共同成长。

在“反依赖”和“独立”阶段,最大的问题是你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爱情面临冲突也将是一种必然。

面对丈夫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冷落,张蕾对“夫妻那点事”大吐苦水:“刚结婚时几乎每天一次,后来变成每个星期一次,再后来是一个月,最后就直接发‘年终奖’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用看黄色段子的心态来看这段对话的,事实上爱与性是密不可分的。情到浓时,你侬我侬,恨不能把心爱的人揣在兜里,走哪儿带哪儿,身体关系只是情感关系的反映之一。

真实的情况是,到了反依赖阶段,恋爱中的一方开始觉醒,要给自己留点时间。而许多关系在这里就会卡壳了。一个人开始觉得另一个太黏糊了,另一个人则觉得“人一到手神儿就开溜”!很多女性习惯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男人都是吃腥的,吃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最后下的结论是—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事实上,一部分比较敏锐的男生也会发现,女生和自己待在一起时间久了,也会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也会怀疑是否因为自己不够强大,或者女生对自己是否开始变得不满意了。这正是两人进入“反依赖”阶段的标志,而争吵也在这个阶段开始产生并升级!

该如何度过这个阶段呢?

亲爱的,我们别吵了!

《过把瘾》就死!

爱,初见时都那么瑰丽美好;

冲突,最初多是从一两次吵架开始的。

杜梅和方言在一个朋友的葬礼上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方言想请杜梅吃饭,但又没带钱,倒是杜梅请了方言。过了几天,方言和同事的女朋友去看病,刚好遇到做护士的杜梅。杜梅产生了误会,对方言很冷淡,直到同事赶到,澄清事实,杜梅才放过了方言。可没过多久,因为方言没在舞会上请杜梅跳舞,两人又闹了别扭。大年三十的晚上,方言去找杜梅解释,两人重归于好。不久后,两人领了结婚证书,从此做起了夫妻。但在方言死前,这两口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吵吵闹闹”中度过。

这部片子不同于以往的公主与王子的故事,但看起来更像真实的生活。两个人在吵吵闹闹中成熟,往前走。也有的人实在走不下去就散了,临了很遗憾地说—我很爱你,但跟你在一起总是吵架,我们还是分开吧……

遇到问题,先处理心情,还是先处理事情

当我们缠绕在一大堆情绪和问题当中时,你会发现问题是剪不断,理还乱!

一个人,强烈地不希望继续争论,希望冷静后好好说事儿。

而另一个则会抱怨对方:你就是不想解决问题!

往往许多关系就在这当口卡壳了。

问题卡壳在哪儿

当发生冲突和矛盾,主要是在两个方面出了问题。

(1)情绪冲突:大家都生气了,彼此之间有情绪,或委屈,或压抑,或愤怒……

(2)观点相左:你怎么那么固执!你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A:还是先冷静下再谈吧!

B:必须把事情讲清楚,情绪才会消失!

怎么办,先处理事情,还是先处理心情?

先处理心情

《过把瘾》中有个经典桥段。杜梅和方言住在学校教师改造的旧房里,杜梅因为各种原因想要和方言把事情谈清楚,吵架一度到了疯狂的程度。事后方言在客厅的黑板上,用粉笔飞快地写了两个大字:制怒。转头一脸柔情与坚毅地跟杜梅说,你我共勉!

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好的启发!

不管是愤怒,生闷气,讽刺,或者委屈时,都不是谈事情的好时机。

两颗被愤懑委屈冲昏的大脑,判断和决策能力急速下降,甚至会恶语相伤—因为你的大脑正是如此运作的,当情绪和理智一同降临,情绪往往先控制了大脑。伤害对方的话一旦出口,就收不回来了,何必总是在错误的轮盘上转圈圈呢?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这样的沟通是很难做到既解决问题,又不相互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