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逆袭心理学
3175400000034

第34章 呸!你才有病!(3)

当我们难以换位思考,去真真切切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时候,空椅子技术恰好让它成为可能,你有机会并且有方法成为“另一个人”,从操作角度来说,只有你变成了另一个人,你才会真的理解对方,更好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也宽容和理解自我。

椅子,帮助你完成“隔空对话”

(1)一把椅子,完成宣泄

你只需要一张椅子,把这张椅子放在自己面前,假定某人坐在这张椅子上。你把自己想要对他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不论是亲人离世导致的悲伤,还是受人伤害倍感委屈,或者平时生活无法传情达意,找个合适的时间,你都可以对这椅子叙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果担心别人把你看成精神病,你最好找个私密的地方,或者干脆找心理咨询师协助完成。

典型案例:在众多喜剧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年轻人或者孩子,对着爸爸妈妈或者某个恶老师的衣服或者什么标志性物品叙说自己内心的愤懑,这时门铃响了,大人们回来了,孩子们又重新拾起“乖巧的神情”,将真心话藏匿起来。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是心理学家,他们知道怎样让自己活得舒坦,自然。

周星驰曾在《九品芝麻官》中演练过这一情景,一开始他面对妓院老鸨,曾经被骂得无力还口。后来面对大海苦练“骂”功,一来发泄了怨气,二来将两人以后对骂的情景进行了预演。最后完胜老鸨!现在你把“大海”换成“椅子”,想说什么,就敞开来说吧。

(2)两把椅子,将冲突的自我,分离开来

当我们面对“选择困难”或者“感到内疚、自责并倾向于自我矛盾和批判”的时候,似乎我们身体里有两个互相撕扯的声音,这时你可以放“两把空椅子”在自己面前:坐在第一把椅子上,扮演自己的一个声音;坐在另一把椅子上,则扮演另一个声音。让你自己的一个声音和另一个声音对话,并通过对话达成和解,达到内心的整合。

典型案例:电影《重庆森林》里,梁朝伟分别对着毛巾、肥皂叙说着自己的心事,那个看起来湿答答的毛巾和肥皂,其实就是曾经失落的自己。只不过他没有用椅子,而是用毛巾和肥皂代替罢了。其实,我们平时列清单做决定,也是一个类似的情形,只不过如果真的用椅子来模拟,无意中会加入些许情绪性的表达。

(3)两把椅子,一把是你,一把是他

这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对话。放两把椅子在面前,坐到一把椅子上面时,扮演自己;坐在另一把椅子上时,则扮演别人。试着让两者展开对话,试着让自己进入角色,真正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去理解别人。当你对一个人或一群人抱有敌意,怨恨,不满,无法谅解与释怀,进而无法与人和谐共处,或者压根对人际交往感到无措,畏惧与人交往时,让自己一人分饰两角,让自己和他人之间展开对话,试着“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领悟,并找到人际关系不睦的原因。

从一把椅子一个角色,变成两把椅子多个角色,你几乎是在迈向人生的奥斯卡舞台。在走向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也许未必是一条坦途。就以上三种空椅子技术而言,前两种其实没什么难度,毕竟我们对自己的想法还算比较熟悉。第三种稍微有点难,如果没有咨询师的协助,你也许会卡壳在中间,无法开展。理解他人,谈何容易!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你扮演对方的角色,首先行为要相符,然后思维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要“合理化”,如果这些行为不够合理,那么请你试着为对方列一个“合理化清单”。即,如果对方的这些行为是合理、可以理解的,那是什么原因?就像演员要深入生活,理解角色一样!如果你能为对方的每一个行为罗列出“通情达理”的理由,那么距离你解决问题也就不远了。

一个练习:如果,你是对的!

大学毕业那年夏天,某日外出回到家里,穿了一套水绿色格子的套裙,我的“刑侦专家爸爸”一见到我进门就呵斥了我一顿,说穿衣不合规矩,不像个好女孩儿。当时的我先是被惊住了,之后又羞又恼。很多年后提起这件事,我都会用它来佐证我们家“过于严苛保守”的家教作风,也将我的反叛性格归因于此。穿梭时空隧道,我该怎么处理这个情绪呢?

左首椅子,我落座,代表自己:

“老段,我感到自己很委屈。我穿的衣服也不是很过分,大家都那么穿,只不过是无袖衫套裙,您就对我严加呵斥,是不是太过分了!”

右首椅子,我落座,代表父亲:

(我暗想着,如果老爸是对的,那么……)

“我这么骂你,是因为我做刑侦工作,每天都和嫌疑犯打交道,一方面看到社会更多黑暗面,对社会有不安全感;另一方面,作为你的爸爸,作为警察,我必须尽我所能为你们提供更多保护和提醒,哪怕是有点儿过分,但也好过事后惋惜吧!”

左首椅子,代表我自己:

“爸,我理解,您是为我们着想。下次您若能稍微温和点就好了。当然,如果您还是克制不住,那我慢慢学会接受吧。”

右首椅子,代表父亲:

(我暗想着,如果老爸是对的,那么……)

“孩子,你能理解我就好,像我们老段家的姑娘(这是老爸对女儿的经典褒奖之一)!现在你已经长大了,自己有把握了,爸爸可以稍微放松了,你也可以从我身上吸取教训,不过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啊。爸爸老了,你们还年轻,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会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少去“分析”为什么,对话就这样顺其自然地倾泻而出。唯一的难点是一人分饰两角有时感到为难,只要记住“如果,他(她)是对的”,多数时候,便能茅塞顿开。

心理tips:“你是对的”

关于“你是对的”这个主张,在格式塔疗法中它的名字更像是“倒转技术”,即你走向给自己带来焦虑的实践中,扮演那个与你观点或行为相斥的人,适应这种行为模式,这样你就和自己先前曾经“拒绝和排斥”的观点或行为握手言和了。如果没有这一步,在没有咨询师的帮助下,要你扮演成你平时嫌恶的一个人甚至敌人,恐怕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在认知疗法中,心理学家伯恩斯提出了“伯恩斯情绪疗法”,其中第五个步骤:解除敌意,就用到了“你是对的”这个技巧。不论它们从属于哪个流派,现实中用在空椅子的练习上是个接触“观点排斥鸿沟”的不错选择,更容易让我们融入情景。

格式塔疗法有很多好玩的活动,与空椅子技术一脉相通的还有“心理剧,造梦,夸大练习”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指向了—体验,体验自己与他人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感受,进而在体验过程中领悟。

(1)心理剧

是让你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人物角色内心的变化,进而理解生活中同属于这一类的现象和人。当你扮演了对方,变成了对方,充分理解了对方真实的想法,我们也会变得容易与人相处,容易与世界相处。理解他人,理解一切,是我们与世界握手言和、和谐共处的根本基点。

(2)造梦

格式塔学派认为,梦境的所有部分都是这个人对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反映(所谓投射)。而梦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来源于与我们不一致的、矛盾的心理冲突。将梦境搬到现实中来,让自己主动卷入到梦境的角色中,开展对话,将帮助我们全然感受自己,那些被压抑遗忘的自己,感受他,理解他,最后接纳他就完成了我们又一次整合疗愈。

(3)夸大

格式塔学派重视肢体语言,认为它们是我们内心真实的反应。而“夸大练习”则是指,当你感到自己在颤抖(微笑的动作)却不明原因时,那么咨询师会要求你把这个颤抖动作“放大”,这时说说内心的感受。格式塔治疗师甚至还会把你的身体一部分拟人化,在沟通的过程中问你:“此时此刻,你的眼睛在说什么?你的耳朵在说什么?”这些是对身体的探究,更是对我们平时所忽视的“感受知觉”的探究,一切探究的目的都是呈现一个“完整的自我”。

对于有点神秘感的空椅子技术和格式塔学派,你已经做了一个非常简约的了解。以后如你遇到一个咨询师,问你:“你的鼻子在说什么,你的右手想对左手说什么?”请不要喷饭……

4way:倒带、倒带,停!

解决问题,要追溯过去

当我们丢了东西,习惯用“倒带”的方式查找记忆,看最后一次见到它是什么时候。

当我们遇到问题,大部分人也会用“倒带”的方式来追溯,只是这个追溯最多也就追溯到事情开始的那一天。但很多时候即便明白了“那件事我做得理亏”,还是会生对方的气。就算过了很久,我们认为自己释然了,完全接受了现实,可一回到原来的环境或遇到相似情景,我们还是会“变回原形”!

难道我们倒带停下的起点,并非真正的起点?

回到童年

很多了解弗洛伊德学说的人都知道,一个人成年后的诸多问题与童年时的经历密不可分。也难怪学点心理学的人总爱问人小时候的事儿。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形象比喻起来像是“三个我”:“本我”是儿童我,“超我”是家长我,“自我”是成人我。

通常情况下三个“我”协调平衡,人格才能正常发展;三者一旦失衡就会产生问题,危及人格的发展,发展出异常人格。而这其中“本我”就像是我们的童年,不讲道理,没有规矩,只受本能欲望的支配。你小的时候可以如此,因为你可以被轻易原谅,长大了以后很多事情还是如此就不行了,行为受到了约束,约束的越多越紧越不合理,到了失衡的地步,也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了。

简单来说,成年的很多问题可以回溯到童年去发现。

回到家庭:一秒钟,打回原形?

有一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女士,接触过一位有心理疾患的少女,在治疗进行六个月后情况转好。但这之后治疗师接到女孩儿母亲的电话,指责萨提亚离间她们母女感情。当母亲和女儿一起来见萨提亚时,萨提亚发现她之前与女孩儿建立的良好关系竟然消失了。于是萨提亚转而为“母女二人”共同进行治疗。母亲、女孩儿、萨提亚之间慢慢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良好关系。萨提亚进而邀请家庭中的父亲也一起参与,这下不打紧,刚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又退回起点。于是萨提亚邀请了最后一位家庭成员—儿子来到治疗室面谈,治疗从一个对象变成了全家,这时萨提亚才真正看到了女孩儿整个家庭的全貌,他们在家里的互动模式,以及女孩儿痛苦挣扎的本质。这些经历以及之后的经验“刺激”了萨提亚,她认为治疗不应仅限于“认定的人”,而是需要“整个家庭”介入。

心理学家发现,不只是少年经历,哺育、教育、滋养以及影响个人的“家庭”是诸多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这就是“家庭系统疗法”的出发点。这种疗法与以往任何疗法的不同在于,将个人看作家庭中的一员,改善父母进而改善孩子。简单来说,一人生病,全家参与,很多情况下“为了治愈孩子,要从父母入手”!

这一部分,推荐大家转到《家庭,一部不断“重演”的剧集》一节中了解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尝试解开关系中的死结。

如果你还是觉得以上方法太麻烦,你可以只做一件简单的小事—只是听故事!

听爸爸、妈妈讲述过去的故事,从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开始理解自己,理解世界,接纳自己并接纳世界!如果要找个合适的时间,新年守岁的夜晚,夏夜乘凉的时候,陪父母散步的时间你都可以试试看,尽管也许不像以前一样将头真埋在父母的怀里,但至少聆听故事也是一种新的开始。

自我疗愈,走自己的路

你会怎么做

撇开前面那些介绍过的方法,当你遇到烦心事儿或者情绪不佳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最常用的莫过于找上几个好友,喝几口小酒,聊聊心事;性格内向点儿的也许会参与“瑜伽、冥想、打坐”的练习;喜欢浪漫情调的或者会考虑“泡个热水澡,享受下SPA”;也有人会跑到佛堂体验短暂“闭关”……这些真的有用吗?

事实上,不论是现代科学还是艺术,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

近年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也越来越体现出“包容”和“对多元化”。宗教、运动、旅行、艺术表达都已经被逐渐纳入其中,甚至与一些心理咨询流派的主流观点不谋而合。你一定要分析的话,前面几种方式其实都是有据可依的。

聊天,其实不简单!

聊天可说是“叙事疗法”的简化与变形,一来满足了情绪发泄,二来可以获得朋友的共鸣,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共情”。说不定碰巧,你还可以收获一个“全新的故事”!这几乎就完成了一个叙事疗法的全套程序。所以,有一个知心的朋友甚至会胜过一打咨询师的建议。

瑜伽、冥想、运动、SPA,其实与“大脑”密切相关

瑜伽、冥想和打坐有利于让你的脑波达到平静的状态,释放α波,而当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时则会释放β波。通过调整脑波状态进行心理治疗,现已开发出专门的“脑波治疗仪器”。因此,通过调整脑波状态,使身体状态抵达心灵安宁,是有一定道理的。你不一定非要安上机器,通过放松的方式既简单又省钱,甚至可以随叫随到!其实泡澡、运动大体的思路也基本是一致的。当你持续有氧运动超过30分钟,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让你感觉到松弛愉快的激素,同样可以让你暂时远离痛苦和烦恼。

宗教的本质,不是“求子、求财与求福”

宗教对心理学而言并非陌生而敏感的话题,心理学也是从哲学中逐渐分支出来的一门学科。哲学与宗教则几乎就是相生与共的一对孪生子,所以宗教于心理学而言,有时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宗教和心理治疗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强调让你学会接纳自己,原谅他人,承认自己的缺点,接纳个人的责任,释放怨恨,处理内疚感并学会放弃自我否定和自我破坏的思维、感受以及行为模式。宗教和心理治疗都会帮助人们思考—我是谁?我生活的意义何在?

后现代主义心理疗法的基本假设几乎与佛教对世界的看法殊途同归

后现代主义认为“存在”是多重的现实,现实不是外在的,也无法被人们掌握。正因为人生不是只有你眼中的唯一版本,所以通过“叙事疗法”重新书写你的人生剧本才有实际的意义!

用佛教的观点来说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就是自己内心的写照。

想要让外在世界变化,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它们可说是殊途同归的。

后现代主义的“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基本原则是:注重现在和未来,不注重探讨过去,认为人们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而治疗正是围绕这一核心开展的积极引导。这和佛教所提倡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何区别呢?天堂或是地狱皆在于你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所以,如果每礼拜去教堂可以帮你达到内心平静喜乐的目标,或者参加闭关修行可以实现这个愿望,你同样可以信仰一种宗教—只要不是邪教。

为什么有些方法没介绍

心理学的各种疗法,我们还只是取了“一瓢饮”,原因是另一些不适合自我疗愈。

(1)可能引起反感,适得其反

有些方法也许有用,但不容易操作或者会被你排斥,比如“满灌疗法”—明明你恶心蟑螂,我却硬是让你面对一堆蟑螂感受那个事实—“‘小强’同学其实也如何不了你!”即便真的起作用了,你也会背地里骂我吧,而且很可能操作不当,你的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这类操作我基本是免了。